風電項目籤約,內蒙古佔了仨

2020-12-21 澎湃新聞

平價前夕,電站投資商加速「跑馬圈地」,提前搶佔優質資源。

10月至今,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共有10家光伏企業籤約13個涉光伏項目,項目總裝機容量超8.32GW,總投資超253.9億元,項目建設地點遍布新疆、甘肅、雲南、河北、遼寧、四川、內蒙古、湖南、貴州9個省區。

本次籤約的13個光伏項目中,國有企業略勝一籌,佔比60%。籤約項目總量以國家電投居首,旗下貴州金元、湖北綠動新能源、遼寧清河發電四家子公司共籤約4.07GW新能源發電項目;中核匯能次之,籤約2GW多能互補項目;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電緊隨其後,分別籤約800MW、400MW、150MW新能源發電項目。

民營企業中,晶科電力、浙江正泰新能源、青島天能重工、新疆猛獅睿達新能源、江蘇大燁智能電氣等籤約超700MW光伏項目。

項目詳情如下:

國企籤約項目:

1、國電阿克蘇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項目籤約

11月17日,總投資16.4億元的國電阿克蘇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項目籤約儀式在烏什縣舉行。據了解,國電阿克蘇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將在烏什縣英阿瓦提鄉境內開發建設4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項目總投資16.4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2021-2023年建設完成,規模為20萬千瓦,投資按照3900元/千瓦,金額為7.8億元,加上匯集站和220千伏線路投資2.2億元,合計10億元;二期在2024-2025年建設完成,規模為20萬千瓦,投資按照3200元/千瓦,總計6.4億元。

2、國家電投貴州金元2.2GW光儲一體化智能光伏發電項目投資框架協議籤約

10月12日,「酒泉生態綠色智慧綜合能源產業集群項目座談會暨籤約儀式」在甘肅酒泉舉行。貴州金元副總經理黃鶴代表貴州金元與酒泉市籤訂《2.2GW光儲一體化智能光伏發電項目投資框架協議》。

據了解,酒泉市生態型智慧綜合能源產業集群項目是按照酒泉市委富民興隴走前列、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總體部署,在3-5年內建設融合生態循環型農牧業、環境友好型智慧綜合能源、清潔高效物流運輸業、相關裝備及新材料生產製造為一體的綜合產業集群,對促逬電力能源本地充分消納,並帶動當地生態文明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該項目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建設不低於2GW光伏+儲能電站,並沿酒泉鐵路貨運場站投資部署2000輛電動重卡及配套的充電站,以及冷鏈物流等配套產業。

3、國家電投貴州金元1.47GW新能源項目籤約

10月28日,貴州金元與雲南省鎮康縣籤訂《147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合作開發協議書》。據了解,147萬千瓦新能源合作項目計劃在木場鄉、忙丙鄉、勐堆鄉、南傘鎮分批實施,總投資78億元。項目將充分利用鎮康縣風力、太陽能的資源優勢,進行太陽能風力發電資源開發利用,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促進鎮康縣綠色經濟發展。

4、國家電投湖北綠動新能源400MW光伏項目開發合作協議籤約

10月16日,中建三局二公司與國家電投湖北綠動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泳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漢就贊皇縣400MW(一期100兆瓦)複合型光伏發電項目籤署三方合作開發協議。

該項目位於河北省贊皇縣,為EPC施工總承包,含施工圖設計、方案編制、建築及安裝工程、設備及材料採購、調試驗收移交等,施工內容含220KV 升壓站一座,站內所有土建、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工程,光伏廠區及集電線路工程。

5、國家電投清河發電「風光火儲一體化」示範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籤約

11月6日下午,遼寧鐵嶺市清河區政府與國家電投遼寧清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舉行「風光火儲一體化示範項目」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遼寧清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楊輝表示,遼寧清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將積極踐行央企責任,挖掘區內外風光能資源稟賦條件,綜合利用廠內廢棄場地、曹家溝灰場、荒山荒坡荒地等條件,立足於增加地區新能源容量,積極開拓外部新能源市場,通過自建項目、合作開發、股權收購等方面,積極開拓新能源市場份額,加速企業轉型發展。

6、三峽集團800MW光伏、風電項目籤約

11月9日,四川省雷波縣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在成都籤署新能源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籤約項目總值達60億元。

此次籤約,三峽集團按照長江大保護和開發新能源「兩翼齊飛」發展戰略,啟動金沙江流域水風光互補工程,擬在雷波縣境內依法依規開發約80萬千瓦風能、太陽能資源,投資約60億元,第一期投資約6億元,雙方共同推進雷波縣清潔能源基地建設。

7、中核匯能內蒙古阿拉善2GW風光儲熱多能互補綜合能源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籤約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在北京京蒙高科大廈舉辦2020內蒙古首都人才周系列活動。活動現場,阿拉善盟與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阿拉善烏蘭布和沙漠生態治理200萬千瓦風光儲熱多能互補大型綜合能源基地項目投資合作協議。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67億元,在阿拉善烏蘭布和沙漠建設多能互補大型綜合能源園區,利用光伏項目治沙,恢復生態,通過光熱和儲能對新能源電力進行調峰。通過建設多能互補互濟綜合能源利用項目,著力打造綜合能源示範區、新能源調峰示範區和生態環境治理示範區。

8、華電湖南分公司常德150MW光伏項目籤約

10月26日,由華電湖南分公司投資10.5億元的光伏發電項目落戶常德經開區。該項目計劃在常德經開區廠房屋頂、常德電灰場及周邊等區域開展屋頂光伏、漁光互補等光伏發電項目,規劃建設規模為150MW。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為常德地區提供近1億千瓦時的優質清潔能源,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民企籤約項目:

1、含220MW光伏 猛獅科技子公司與新疆託克遜籤訂「十四五」風光儲項目

10月18日,猛獅科技子公司新疆猛獅睿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新疆吐魯番市託克遜縣人民政府籤署了「風光儲+沙產業一體化運行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此次合作,有效利用託克遜縣充沛的自然資源,立足託克遜縣「十四五」規劃合作建設風電規模80萬千瓦,光伏規模22萬千瓦,儲能規模21萬千瓦/42萬千瓦時及配套基礎設施,種植沙棘20萬畝,規划水平年2025年。「十四五」期間,託克遜縣將積極推進融合物聯網技術的風光儲能一體化建設,在風光儲能產業鏈上做強做精。

2、晶科電力與貴州平塘縣籤訂200MWp農光互補電站投資框架協議

11月3日,貴州省平塘縣與晶科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籤約光伏發電站投資項目。

3、天能重工與達茂聯合旗人民政府籤署500MW光伏+1GW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框架協議

11月4日,青島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以下簡稱「天能重工」)近日與達茂聯合旗人民政府籤署了《項目開發建設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在十四五期間天能重工擬申請在達茂聯合旗投資建設規模為100萬千瓦風電及50萬千瓦光伏項目,達茂聯合旗人民政府按照天能重工配套的產業項目落地規模或通過天能重工招商引資引進的產業項目落地規模,按比例配置給天能重工相應的風電及光伏項目開發區域。天能重工稱,本次籤訂的框架協議為意向性框架協議,籤訂程序無需提交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

4、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與江蘇大燁智能籤訂光伏項目投資框架協議

11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與江蘇大燁智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光伏發電項目投資框架協議籤約儀式。

5、正泰新能源與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籤訂200MW風光儲+生態治理能源示範項目投資意向協議

11月19日下午,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與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民政府就武川縣200MW風光儲+生態治理能源示範項目籤訂投資意向協議。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相關焦點

  • 5.56GW陸上風電項目業主優選塵埃落定,大唐佔24.82%!
    編輯丨風電頭條據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獲悉,11月30日,雲南、內蒙古兩省份陸續公布3個風電基地所選業主,3個風電基地裝機規模累計5.56GW。其中,雲南省紅河州風電基地裝機規模為2.15GW,文山州風電基地裝機規模為1.81GW,內蒙古巴彥淖爾風電項目裝機規模為1.6GW。三個風電基地所選開發商中,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拿下1380MW風電項目,成為三個風電基地中標開發商中拿下風電項目資格最多的開發商。
  • 2020年風電市場現狀及競爭:裝機量及發電量上升 內蒙古一哥地位穩固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1005萬千瓦,佔全球總量的32.29%;2020年上半年,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1799萬千瓦。 2013-2020年1-7月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及全球佔比情況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
  • 2019年全國各省市風電發電量排行榜:內蒙古/新疆/河北排名前三
    中商情報網訊:2019年,全國風電新增併網裝機2574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2376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98萬千瓦,到2019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2.1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2.04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593萬千瓦,風電裝機佔全部發電裝機的10.4%。
  • 全球前十大風電整機製造商中國佔四席,國內風電市場回暖
    2018年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下滑3%,雖然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但2019年全球陸上風電市場有望實現強勁反彈。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18年全球風電整機製造市場報告,去年全球陸上風電裝機容量達45GW,上一年同期為47GW。前四大風電整機製造商維斯塔斯、金風科技、通用電氣和西門子歌美颯共佔新增市場容量的57%。
  • ...現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風電行業,海上風電,新能源-環保在線
    ——地方層面規劃產業發展目標   從地方層面來看,第一梯隊是風電累計併網容量在1000萬千瓦以上的包括內蒙古、河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兵團)、甘肅省、雲南省和山東省6個省區市,共佔比19.35%;其中內蒙古以風電累計併網容量2700萬千瓦的規劃排名全國第一。
  • 內蒙古廣聚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500萬噸焦化聯產項目正式籤約
    內蒙古廣聚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500萬噸焦化聯產項目正式籤約 發布時間:2020-11-19 10:32:09 作者:海南區 來源:> 瀏覽次數:   近日,總投資132.68億元的內蒙古廣聚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500萬噸焦化聯產項目正式籤約。
  • 風電光伏重磅利好:到2030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
    到2030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李苑 12日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傳來消息,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440MW風電項目開標:上海電氣、華銳風電、運達股份預中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中國風電新聞網訊: 近日,京能尚義閻家梁200MW風電項目、中國電建山東電建三公司馬鬃山第一風電場
  • 我國的第一批平價風電項目 現在怎麼樣了
    首批平價風電示範項目共包括:河北、黑龍江、甘肅、寧夏、新疆相關省(區)共13個風電項目,總規模70.7萬千瓦。能源局的文件中明確,這13個平價項目將不受省年度規模指標限制;上網電價為當地煤電標杆上網電價,無補貼,不發綠證;應優先滿足項目消納需求,確保全額消納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所發電量。
  • 新能源入海成新潮流 廣東海上風電諸多項目正緊密推進
    日前,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發布了全球海上風電權威數據:2019年全球新增裝機前三是:中國(2.3GW)、英國(1.8GW)、德國(1.1GW)。中國首次超越英德,成為全球新增裝機第一大國。在中國,消費大省廣東在能源轉型升級上正是把目光投向了大海。近日,記者從多家建設企業獲悉,雖然受疫情部分影響,但重大項目均在不斷推進,失去的時間不斷被追回。
  • 永福股份:民營電力設計院龍頭,海上風電業務進入兌現期
    僅在今年,公司參與的上海廟-山東臨沂±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昌吉-古泉(準東-華東)±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獲得行業優秀設計一等獎;內蒙古扎魯特-山東青州±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測量工程、內蒙古上海廟-山東臨沂±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測量工程獲得省行業優秀勘測一等獎。
  • 投資近21億元 內蒙古東蘇旗巴音杭蓋300MW風電項目建設馬力全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5月初,走進蒙能集團錫林清潔能源公司東蘇旗巴音杭蓋300兆瓦風電項目建設現場,這裡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為減小疫情影響,我們周密部署,把各項工作都抓緊時間往前趕。3月18日項目全面復工,我們就進入了『倒計時』狀態。」
  • 「十四五」風電光伏裝機規劃展望:大力發展綠色能源 推動能源結構...
    根據《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到2020 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 億千瓦,年均增長5.5%;按照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的要求,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7億千瓦左右,佔比約39%,發電量佔比提高到31%;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2.1 億千瓦,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1.1 億千瓦。
  • 有一種奇蹟叫「右玉風電」——山東院總承包山西右玉高家堡十萬千...
    右玉高家堡10萬千瓦風電項目是內蒙古公司「保電價」重點項目,是其區域外發展的標誌性項目,也是內蒙古公司山西分公司的年度重點工作。一年前,江山擔任項目經理的山西交口棋盤山風電總承包項目,較定額工期縮短40%,總投資較控制概算降低5.1%,項目首年發電量、上網電量、等效利用小時數在內蒙古公司內部名列前茅。
  •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MW級先進飛輪儲能關鍵技術研究」項目...
    12月21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MW級先進飛輪儲能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召開。該項目由中海油新能源二連浩特風電有限公司牽頭承擔,聯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內蒙古工業大學等8家單位共同實施,執行期為2020年至2023年。
  • 青島「雲籤約」兩個韓國大項目
    在青島分會場,總投資分別為2.4億美元和3000萬美元的青島人工智慧創智谷項目、韓國高麗焊接科技公司智能控制設備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項目在線籤約。「相比全球其他區域的諸多不確定性,在青島生產經營前景清晰明朗。我們在青島布局,不僅是看好青島在中國市場獨特的戰略地位,更是把這一項目當作目前公司重新配置全球產業鏈的重要一環。」韓國高麗焊接科技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說。
  • 國企心·湖湘人|他在內蒙古追風十年,卻沒去過滿洲裡
    化德縣湖南湘投國際匯德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後簡稱匯德風電)總經理鄒振軍,抱著自己的堅守,追隨風的方向,在內蒙古一待就是十年。距離呼和浩特300公裡的化德縣由於風資源好,政府支持力度大,吸引了一大批企業來發展風電。匯德風電便是化德縣的第一家風電公司。
  • 平價趨勢下風電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機遇與策略
    2.電源結構優化,風電潛力較大 受政策導向影響,「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穩步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7.14萬億千瓦時,其中火電佔比72%,水能、風能、核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分別為16%、5%、5%和2%,同比增長分別為4.8%、7.0%、18.3%、13.3%。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內蒙古商都縣扶貧:打綠色牌,走特色路
    「按照分工,我主要側重負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商都縣與中央部門相關的扶貧工作,協助分管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工作,以及招商引資,幫助當地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當地的一個亮點是產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相結合,大力推進綠色發展,高載能行業佔工業產值比重由2015年的九成降到目前的不到一半,著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
  • 海上風電單樁在漳州港交付
    這是漳州開發區中信重工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基地為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徐聞海上風電工程項目製造的首樁,同時也是基地投產後首根正式下線的海上風電單樁。12時12分,單樁被成功裝載上船。曾宇欣攝一座海上風力發電機通常由機艙、葉輪、塔筒和單樁組成,而單樁是海上風力發電機的基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