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小區內,一名小學生留下字條後,跳樓輕生。字條中有這樣的的話「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經絕望」「只求讓自己能多睡一會兒」等。
一個小學生選擇輕生墜樓,令人不可思議!
這個小學生輕生的原因,根據字條的內容的字面意思,而得出活得累,對世界的絕望,想多睡一會兒。
其實是一種誤解!甚至於說對逝者輕生原因的曲解。現在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和研究生出現了自殺現象,而且這些人每年輕生的數量,逐年攀升,不能不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人們僅僅從這個孩子留下的字條:
如果你看見這封信的時候我可以已經死了,自己活的太累了,從小就背負著你們的希望,現在老師對我的失望,還有同學們開玩笑的語言,因為你們我對這個世界已經絕望,只求能讓自己多「睡」一會兒。
這張字條的字面意思就是因為你們,我對這個世界已經絕望。
△家長和老師對他的未來抱有希望有錯?同學們開句玩笑,也有不妥?
有人馬上抨擊家長,原因是孩子背負著家長的希望,感覺思想壓力重如山,而壓垮了孩子,導致他思想崩潰而輕生。有人批評學校的老師,老師對這個孩子(學習成績)「絕望」,同學們開玩笑語言傷了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導致他輕生墜樓。
家長和老師對他的未來寄寓了厚望,希望他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家長和老師難道錯了。只要不對他的未來都不抱什麼希望,讓他任意生長,不加約束愛長成啥樣是啥養,他一定不會出什麼事了。他的輕生跳樓!
(任其自然哪怕長歪,走向邪道。)
現在孩子出事了,輕生了,根本原因是孩子厭世,是孩子的悲觀心態。
孩子這樣的悲觀厭世是如何形成的呢?仔細尋找,就能發展,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從孩子懂事的時候,他們接觸到小人書或者玩俱之類的,此時一些國外的「玩」偶開發商,推出了一些適於小孩兒玩樂之類的「玩俱」或者遊戲或者動漫等,有意或者無意把孩子注意力吸引了過去。但是,這個時候國外的悲觀厭世思想,趁機開始侵襲孩子的思想。比如《東京喰人》這樣的動漫和玩偶,其中就是主張人生失敗了或者人生失意之後,主張自殺,鼓勵自殺。像這類的動漫或者對應的玩偶,國外有很多很多,數不勝數。孩子們的年齡稍大一些,國外的悲觀厭世思想,夾雜在孩子或者成年人的電子遊戲或者文學作品,像洪水一樣滾滾而來。以蘋果手機攜帶的遊戲軟體或者日本動漫(文學作品等等)為例,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受毒害,走向悲觀厭世的行列之中。
這種悲觀厭世思想來源於西方國家工業化,資本家對工人對勞動人民的精神上肉體上的壓榨。由於受到資本家的壓榨,工人只能像機器一樣毫無自由毫無尊嚴地向資本家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甚至於變成了「會說話的工具」,被動地受剝削受壓榨,生老病死毫無保障。年老體弱或者其它原因,只能失去出賣勞動力的權力,失去生活的經濟來源。淪落為乞丐,流浪街頭,最後變成了一個死後沒人過問屍體。或者老死於某個角落。同時,由於資本主義生產秩序的存在,人與人之間,親情淡薄,人與人的關係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人在這樣的情況下異化為「物」,一旦失去利用價值就是「人變成廢物變成了垃圾」。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這種社會現實,實質是一切都是金錢關係,無用就是廢物,就是垃圾。
普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產生悲觀厭世思想,走向自殺。
孩子留字條跳樓,就是受到悲觀厭世思想的毒害,走向輕生。悲觀厭世思想之毒,很恐怖,一旦受到侵襲,往往容易產生悲觀厭世行為,走向極端走向輕生,選擇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