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沉穩安靜,有的能言善辯,有的沉默寡言,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行為。但是,人們的某些狀態並不是單純的性格引起的,而很有可能是某些病症導致的。下面小編將詳細講述「自閉症、性格內向、社交障礙」三者之間的區別,以提高大家對三者的認識和辨識,也為我們日常的生活提供些許幫助。
孤獨症(Autism),又稱自閉症或孤獨性障礙(AutisticDisorder)等,是廣泛性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簡寫PDD)的代表性疾病。它是一種由大腦、神經以及基因的病變所引起的症候群,最主要的症狀有社會交往、語言溝通障礙以及興趣與行為刻板。
兒童自閉症一般在孩童兩周歲的時候被發現,由先天與後天因素所致。患上自閉症的孩子對周圍的人(包括父母)通常沒有言語與情感的交流,孤獨離群,不會與人建立正常的聯繫。在兒童時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也許可以鍛鍊出基本的生活能力。在自閉症兒童中,有極少極少一部分具有一些天賦(比如畫畫很厲害,記憶力很好等等),但只是極少,極少的一部分。社交障礙分為社交心理障礙,社交功能障礙,社交焦慮障礙。患上社交恐懼症的人一般表現為不能與人正常交往,只能與親近的人溝通,但他們的智力通常是正常的。尤其是在大眾場合下,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害怕,以致手足無措、語無倫次,嚴重的甚至害怕見人,常稱為社交恐懼症、人際恐怖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現為對異性的恐懼,稱為異性恐懼症)患有社交障礙的人,在社會交往中想像成功的體驗少,想像失敗的體驗多,缺乏交往的勇氣和自信,過多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會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以致無法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礙了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等。內向是心理學範疇的詞彙,是性格的一種,這是一種可能導致以自我為中心定向以及圍繞個人內在世界的主觀知覺與認識佔優勢的人格類型。
他們完全是正常人,也許面對陌生人的時候他們會羞澀,不愛說話。但是不會像社交恐懼症患者一樣流很多汗、呼吸急促、暈眩乃至噁心嘔吐等等。他們只是性格與外向的人不同。
上述三者中,內向所表示的是一個人的性格特徵,雖然這種性格不利於人際交往,但這並不算是一種障礙,而是一種對現實的穩定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行為方式,個體的行為完全屬於正常範疇,並不會對基本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區分內向與自閉症、社交障礙的標準之一,就是考慮有沒有對個體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以及個體是否會存在異常的行為。
自閉症、社交障礙相比於性格內向,會對個體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幹擾,甚至是不可逆的傷害,同時伴有很明顯的異常行為。自閉症與社交恐懼屬於完全不同的障礙分類,區分兩者可以從其典型症狀與發病年齡入手。
自閉症在三歲左右會有明顯的表現,除了社會交往障礙外,通常會有語言障礙以及刻板行為,可能伴隨智力障礙,同時自閉症是一種發育障礙,很難得到有效治療。
社交恐懼一般表現為不能與他人交往,但能夠與親近的人溝通,在智力方面是正常的,社交恐懼的發病主要是由於後天外界因素所致,不過是可以通過心理諮詢等手段有效改善的。
總 結社交是我們融入世界的重要途徑,良好的人際交往才能帶來更寬廣的天地。學會區分自閉症、社交障礙、性格內向,不僅是為了更加了解相關的知識,更是為了避免個人或身邊的親友飽受疾病的困擾,好儘早的進行的治療,去擁抱美好的明天。
(圖片資料來源網絡,歉侵刪)
歡迎轉閱
— 華北石油精神康復醫院 —
宣傳科
審核:餘紅
編輯: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