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篇:你知道自閉症、社交障礙、性格內向的區別嗎?

2022-01-10 華北石油精衛中心

大家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沉穩安靜,有的能言善辯,有的沉默寡言,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行為。但是,人們的某些狀態並不是單純的性格引起的,而很有可能是某些病症導致的。下面小編將詳細講述「自閉症、性格內向、社交障礙」三者之間的區別,以提高大家對三者的認識和辨識,也為我們日常的生活提供些許幫助。




孤獨症(Autism),又稱自閉症或孤獨性障礙(AutisticDisorder)等,是廣泛性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簡寫PDD)的代表性疾病。它是一種由大腦、神經以及基因的病變所引起的症候群,最主要的症狀有社會交往、語言溝通障礙以及興趣與行為刻板。

兒童自閉症一般在孩童兩周歲的時候被發現,由先天與後天因素所致。患上自閉症的孩子對周圍的人(包括父母)通常沒有言語與情感的交流,孤獨離群,不會與人建立正常的聯繫。在兒童時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也許可以鍛鍊出基本的生活能力。在自閉症兒童中,有極少極少一部分具有一些天賦(比如畫畫很厲害,記憶力很好等等),但只是極少,極少的一部分。社交障礙分為社交心理障礙,社交功能障礙,社交焦慮障礙。患上社交恐懼症的人一般表現為不能與人正常交往,只能與親近的人溝通,但他們的智力通常是正常的。尤其是在大眾場合下,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害怕,以致手足無措、語無倫次,嚴重的甚至害怕見人,常稱為社交恐懼症、人際恐怖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現為對異性的恐懼,稱為異性恐懼症)

患有社交障礙的人,在社會交往中想像成功的體驗少,想像失敗的體驗多,缺乏交往的勇氣和自信,過多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會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以致無法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礙了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等。

內向是心理學範疇的詞彙,是性格的一種,這是一種可能導致以自我為中心定向以及圍繞個人內在世界的主觀知覺與認識佔優勢的人格類型。

他們完全是正常人,也許面對陌生人的時候他們會羞澀,不愛說話。但是不會像社交恐懼症患者一樣流很多汗、呼吸急促、暈眩乃至噁心嘔吐等等。他們只是性格與外向的人不同。

 

上述三者中,內向所表示的是一個人的性格特徵,雖然這種性格不利於人際交往,但這並不算是一種障礙,而是一種對現實的穩定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行為方式,個體的行為完全屬於正常範疇,並不會對基本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區分內向與自閉症、社交障礙的標準之一,就是考慮有沒有對個體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以及個體是否會存在異常的行為。

 

自閉症、社交障礙相比於性格內向,會對個體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幹擾,甚至是不可逆的傷害,同時伴有很明顯的異常行為。自閉症與社交恐懼屬於完全不同的障礙分類,區分兩者可以從其典型症狀與發病年齡入手。

 

自閉症在三歲左右會有明顯的表現,除了社會交往障礙外,通常會有語言障礙以及刻板行為,可能伴隨智力障礙,同時自閉症是一種發育障礙,很難得到有效治療。

 

社交恐懼一般表現為不能與他人交往,但能夠與親近的人溝通,在智力方面是正常的,社交恐懼的發病主要是由於後天外界因素所致,不過是可以通過心理諮詢等手段有效改善的。

總   結

社交是我們融入世界的重要途徑,良好的人際交往才能帶來更寬廣的天地。學會區分自閉症、社交障礙、性格內向,不僅是為了更加了解相關的知識,更是為了避免個人或身邊的親友飽受疾病的困擾,好儘早的進行的治療,去擁抱美好的明天。



(圖片資料來源網絡,歉侵刪)

歡迎轉閱

—  華北石油精神康復醫院 —

宣傳科


審核:餘紅

編輯:宣傳科


相關焦點

  •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介紹孩子性格內向與自閉症的區別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介紹孩子性格內向與自閉症的區別 時間:2021-01-12 10:40:08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有些孩子生來性格生來很內向,不愛與外人交流,喜歡獨自處,不少家長就以為孩子是患有自閉症,但性格內向和自閉症完全是兩種概念,千萬不要混淆,冤枉了孩子。
  • 社交恐懼的人,一定就是內向性格的人嗎?社交障礙症測試題,測測你的社交障礙指數!
    其實,這是兩個概念,內向,只是性格的一種,沒有說哪種性格就更好,內向性格的人沒必要逼自己變成外向性格的人。外向性格的人,也沒必要把自己變得沉默寡言。 只不過,他們獲取能量的方式會有所不同,內向的人,可能在獨處、安靜的環境中,他的思考力會更好。 外向的人,可能要通過外界更多的人和事而獲取能量,反而獨處的時候會覺得不開心。
  • 【誤區】性格內向是自閉症?這些表現幫你正確區分兒童自閉症
    玲玲是個非常可愛的小姑娘,今年5歲,家裡人都很疼愛他,根據了解知道玲玲平時很乖,很聽話,剛開始的時候是不愛說話,不和外人說話,爸爸媽媽都以為是小孩子性格內向靦腆,等長大一些可能就好了,沒有放在心上,可是現在孩子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孤僻,有時候父母跟他說話,她也是不搭理,父母就想著帶孩子去檢查一下吧,到了醫院一檢查才知道,原因還是是自閉症
  • 你的社交障礙,不是因為性格內向,而是因為危險的人格
    很多人想突破自己迴避社交的障礙,但在面臨一些問題的時候卻是無能為力,只好用自己性格內向來做完美的藉口。性格內向是指人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不願意表現自己。而這種「內向」也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懂如何表達,一種是不屑表達。
  • 黑龍江京科腦康為你解答:性格內向就是社交恐懼症嗎?
    你或者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不敢在公共場合跟別人攀談, 不敢當眾發表講話, 不敢主動去尋求別人幫助, 容易緊張,臉紅,出汗......
  • 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關於自閉症,這四大誤解你信了嗎?
    這些廣為流傳的誤解,你信了嗎?4月初,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如期到來。「自閉症」這個詞大家也許聽得多,但對它真正了解的人卻少之又少。自閉症不僅只是簡單的性格內向;這是一種由腦部發育障礙導致的疾病,表現為情緒和行為的異常以及交流障礙等,症狀還會漸漸加重。
  • 4歲孩子只喜歡自己玩,就是自閉症嗎?聽聽心理醫生怎麼說
    那麼到底真正的自閉症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準確的來講,自閉症的全稱是「自閉症譜系」,是一種精神發育性的疾病。孕期的產檢是無法檢查出來寶寶是否有自閉症的,這也是很多媽媽恐慌的原因。並且自閉症的核心,並不是異常的行為,而是在社交關係上展現出的異常:比如社交障礙、語言障礙、重複行為。
  • 內向性格的人需要改變嗎?
    內向性格需要改變嗎?當然不需要。在意識學上來說,每個人都有一種叫做自我存在感的意識需要。說到意識需要,就要說一點,那就是人的意識需要是具有客觀必須性的,不可能會消失不可能被改變。有些網友可能疑問了,說性格怎麼說到存在感了呢?之所以會說到存在感,是因為在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本質區別上來說,因為人的存在感需求不一樣,所以才形成了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性格區別。對於內向性格的人來說,其自我存在感的滿足主要來自於生活中的做事及自我放空。
  • 兒童自閉症的17個早期表現,它和智力障礙、抑鬱症不可混為一談!
    自閉症的發病率,近些年來不斷增加,人們對自閉症的重視也隨之增多,但大多數人對自閉症的認識仍然有所欠缺。它和智力障礙、抑鬱症不可混為一談「我家孩子都快三歲了,還是不愛說話,是自閉症嗎?」「我家孩子只願意自己玩,從來不跟小朋友玩,是自閉症嗎?」
  • 糾正那些對自閉症的錯誤認知!活潑的孩子一樣會有自閉症!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都覺得那些患有自閉症的人就是在性格上內向,面對他人的時候不喜歡說話,將自我封閉起來。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有些時候,那些每天都很活潑,很愛露出笑容的人,有可能是一個自閉症患者。PART. 01真正定義自閉症的並不是他們安靜的性格,而是看其是否可以在日常的社交環境中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
  • 自閉症並非「內向的病」,超6成的孩子都「多動」
    經過詳細的問診,醫生發現霖霖非常聰明,也想和同學交往,但不知道怎樣去交往,或者突然從後面突然拉別人一下,或者把別人剛做好的手工一把搶過來,同學們都不喜歡他。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後,霖霖最終被確定為高功能的孤獨症(即自閉症)譜系障礙,同時伴有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及多動症)。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一個朋友知道之後,就勸我出去走走,天天待在家裡,面對一個環境,小心抑鬱。聽他絮絮叨叨的話語,仿佛回到了小時候,一心把我「趕」出家門的媽媽也是這個樣子。在別的小朋友因為貪玩,經常不著家的時候,我經常一個人待在家裡。在爸媽看來,我這個樣子,像是有自閉症似地,不出去玩,見人也不喜歡打招呼。擅長的事,莫過於發呆,給一本書就能坐一天。那個時候,爸媽經常把我「趕」出家,讓我出門玩。
  • 父母一方內向害羞,有社交恐懼,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社交恐懼症的概述社交恐懼症,又叫社交恐怖症,它是對特殊場景或特殊對象的一種過度懼怕,主要表現為:凡是與人發生交往的場合,就特別的緊張和懼怕;有部分學說將赤面恐怖、口吃恐怖、異性恐怖都歸於社交恐懼症的一部分;社交恐懼症的病因主要跟自身和外界因素有關,自身因素包括遺傳和自身個性
  • 社交恐懼症與內向性格不一樣
    每個人天生都有自己的弱點,性格不一樣所面臨的困難也有所不同,性格開朗的人天生喜歡社交,而性格內向的人,在參加社交場合時畏手畏腳,不敢展示自我。社交恐懼症患者有所不同,他們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只是他們不知道罷了。
  • 《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你對自閉症的偏見究竟有多深?
    儘管有很多專家和專業自媒體及康復機構進行科普甚至闢謠,但是無論是普通人對自閉症的正確認知還是內向自我封閉之人對自己的自我認知,以及到如今關於小豬喬治是自閉症的質疑,其實都指向了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大眾對於某個群體的偏見和固化印象依然根深蒂固,人們更願意相信那些道聽途說的信息,反而對真相有一百次質疑就判定為是假象。
  • 性格內向,社交圈子小的人如何脫單?
    文|WeGo_徐玲性格內向,社交圈子小的人,到底要如何找對象?我有個閨蜜,每次出來小團體聚會時都抱怨單身,高喊著要甜甜的戀愛。排斥相親,被家裡人逼著相了好幾個,聊著聊著就沒影了。讓她在公司多留意,差不多年紀的都結婚了,剩下剛畢業不久的小男生,不好出手。
  • 在職場上,你真的是屬於內向性格嗎?
    有很多人面對這一個問題表示不屑,自己到底是內向性格還是外向性格還需要探討嗎?你先別著急,聽聽小編說的,你再下定論吧!在職場你是不是覺得內心非常沒有安全感,有很多的問題不知道該說還是不該說,有很多的煩惱,總是擔心自己說錯話,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有一點溝通障礙,平時在公司不討同事喜歡,在外面也不討朋友喜歡,你是不是覺得這是你的內向的表現呢?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鍛鍊社交能力?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以下內容 : 1.如何確定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參考資料: 《內向者的溝通聖經》[美] 珍妮弗·康維勒) 1 如何確定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在心理學上,對於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還沒有明確的界定,但你可以通過下面這些典型性格特徵,來判斷自己更傾向於哪一邊。
  • 性格內向之人,如何在年會上成為「社交小王子」
    內向的人怎樣在這樣的活動中保持自己獨特的性格又不產生厭煩情緒呢?性格內向的人習慣於簡簡單單一個人呆著或者和幾個親密朋友在一起來放鬆自己。但是,眼看一大波年底聚會來襲,也得參加各種各樣的party以及社交活動。那麼,內向的人怎樣在這樣的活動中保持自己獨特的性格又不產生厭煩情緒呢?不妨看看這幾招!
  • 你有社交恐懼嗎?社恐就是內向嗎?
    當你在面對很多人時會莫名緊張、想要退縮嗎?你會過度自責嗎?或是總認為別人會不喜歡自己嘛?也許你應該了解一下社交恐懼症! 如果有社交恐懼症,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個人目標的追求都是極大的阻礙,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它,然後解決它! 社恐就是內向嗎?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小時候很多人都可能因為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不愛社交而被家長責罵,覺得這是一種不好的性格特點,需要改正。其實內向的性格是一種中性的性格,每一種性格都有兩方面,內向並不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