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關於自閉症,這四大誤解你信了嗎?

2020-12-21 蝌蚪五線譜

這些廣為流傳的誤解,你信了嗎?

4月初,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如期到來。「自閉症」這個詞大家也許聽得多,但對它真正了解的人卻少之又少。自閉症不僅只是簡單的性格內向;這是一種由腦部發育障礙導致的疾病,表現為情緒和行為的異常以及交流障礙等,症狀還會漸漸加重。

一般來說,家長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會注意到這個問題。很多自閉症兒童在成年後依然很難獨立生活,需要有人終身照料,而至今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能夠治癒自閉症的方法。因此,自閉症的確診,常常會給一個家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由於它的罕見和棘手,圍繞著自閉症產生了廣為流傳的誤解。讓我們趁著這個日子,一起來破解這些謠言吧!

重複的堆疊或排序東西與自閉症有關。圖中是一個自閉症兒童強迫性地把他的玩具沿直線排放(Wikipedia)

誤解一:自閉症是由接種疫苗引起的

這是最廣為流傳的謠言之一,2019年美國爆發麻疹疫情,原因就是父母們不願意給孩子接種疫苗。這些反疫苗主義者堅信,疫苗能夠導致自閉症,那麼,這個觀點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要追溯到1998年。1998年2月,一位名叫安德魯·韋克菲爾德的英國醫生在《柳葉刀》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其中提到有12個兒童在注射了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三聯疫苗後,就出現了自閉症的一些症狀。

事實上,韋克菲爾德本人並非要否認疫苗,他的觀點是,三合一的疫苗可能有危險,應該注射單一的疫苗。因為他本人秘密地持有著兩種麻疹疫苗的專利,所以他的觀點很可能只是為了貶低三合一疫苗、從而使自己獲利。後續的研究發現疫苗注射和自閉症之間根本沒有因果關係,韋克菲爾德最終因為偽造結果而被英國醫學總會弔銷執照。2010年,《柳葉刀》雜誌正式將這篇論文撤回、作廢;2011年,「疫苗導致自閉症」這個觀點被評選為了「過去100年來最具破壞力的醫學騙局」。

韋克菲爾德至今依然在世界各地宣傳反疫苗學說,他身後的字樣是「為什麼1/100的孩子得了自閉症?」

誤解二:自閉症是由於父母失職導致的

1943年,美國醫生肯納(Leo Kanner)第一次系統地描述了自閉症。在他的這篇論文裡,他提到說,自閉症兒童的父母往往缺乏熱情。1949年,他在另一篇文章裡暗示說自閉症的形成或許和「缺乏母親的關愛」有關。他說自閉症的孩子缺乏家庭溫暖、仿佛被置於無法解凍的冰箱裡。這個理論被廣為接受,甚至延伸出了「冰箱母親」一詞,用來指代那些自閉症兒童的媽媽。

「冰箱母親」這個詞的廣為流傳,對患兒的媽媽們來說,幾乎是一種精神虐待。她們不僅需要多費心力地照顧孩子,還要受到社會多方的譴責,甚至連她們本人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

很顯然,這些理論並沒有考慮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自閉症的孩子往往有著正常的兄弟姐妹,他們雖然成長在同樣的父母關懷下,但為什麼依然有著不一樣的命運呢?「父母失職」論近年來已經被拋棄,自閉症的成因,更多的可能是遺傳及基因問題,並不是父母靠意願就能干預的。當然,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更多溫暖,對自閉症兒童的社會適應是有幫助的,但這和「父母失職」論是完全不一樣的。

關愛可以改善自閉症兒童的症狀(raisingchildren)

誤解三:自閉症兒童不想交朋友

自閉症也叫做「孤獨症」,這個名字很好地描述了自閉症患者的困境。正常的嬰孩,很小就懂得望人、聽聲音轉身、抓著別人的手指、衝他人微笑,而自閉症的孩子則喜歡迴避眼神,常常孤身一人,很難建立和別人的互動。在被擁抱或被觸摸的時候,他們往往沒有反應或不想理會。

這些表現的確很容易讓人覺得:自閉症的孩子就是不願意和別人說話、不願意交朋友。但實際上,除了少數人以外,大部分患兒內心是渴望交朋友的,他們並不享受孤獨。只可惜,對他們來說,和人交流實在是太困難了。正常的五歲小孩已經可以根據他人的表情、手勢、動作來推測他人的感受和意圖,而自閉症兒童缺乏這種能力,因此他們很難揣摩和理解別人的行為。

與其說他們不願意交朋友,不如說是他們害怕交朋友。自閉症的孩子不懂得如何社交、常常碰壁。對正常人來說,社交是很簡單的,我們可以快速地反應過來要如何和一個陌生人打交道、下一句話應該說什麼,但是自閉症孩子需要考慮很久。交朋友對他們來說太難了。但如果有人願意展示善意、慢慢地打開他們的心扉,他們是很願意擁有朋友的。

自閉症患者的幾種嚴重的症狀(verywell)

誤解四: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

在電視電影、傳媒報紙上,常常會看到關於自閉症天才的描述,但很遺憾,這並不代表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自閉症是一類很廣泛的疾病,患兒的表現不盡相同,很難簡單地把他們的智力和才能概括起來。

自閉症患兒的病情往往很不一樣,其中存在著許多智力缺陷、連話都不會說的孩子,也存在一類智力正常甚至較高的孩子,他們多數擁有語言能力,學習能力也比較強。在廣義的自閉症中,有一種名為亞斯伯格綜合症的疾病,患這種病的孩子一般都沒有智力問題,少數人還擁有超常的智力,因此它常被稱作「天才症候群」。然而,即使是患有亞斯伯格綜合症,也不代表孩子就是天才。

那麼,為什麼少數自閉症患者可以在數學、音樂等取得天才般的成就呢?原因很簡單:在普通的社交圈子裡,自閉症患者的內向和拘泥小節並不會帶來好處,但在數學、編程、藝術、語言等領域上,他們的性格可能幫助他們成功。但無論他們是不是天才,我們應該記住:他們依然飽受自閉症的折磨,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社會援助。

被稱為「人肉攝像頭」的自閉症藝術家史蒂芬·威爾特。乘坐直升機越過城市後,他可以靠記憶畫出城市的空中全

參考文獻:

1. NIM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nimh.nih.gov. October 2016 [20 April 2017]

2. Chaste P, Leboyer M. Autism risk factors: genes, environment, and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12, 14: 281–92.

3.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NINDS). Asperger syndrome fact sheet. 31 July 2007 [24 August 2007].

4. Lyall K, Croen L, Daniels J, Fallin MD, Ladd-Acosta C, Lee BK, Park BY, Snyder NW, Schendel D, Volk H, Windham GC, Newschaffer C. 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March 2017, 38: 81–102. PMID 28068486. doi:10.1146/annurev-publhealth-031816-044318

作者:胖瓜

相關焦點

  • 今天你闢謠了嗎?看看大眾對自閉症的誤解有多深!
    誤解不甚枚舉,而這些刻板印象很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大麻煩。 那麼,如果自閉症患者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樣子,真實的情況該是什麼呢? 自閉症患者都有暴力行為 真相:沒有經過康復訓練的自閉症孩子可能會出現推搡、打人現象,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目的和本心,往往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正確的表達方式而進行的一種錯誤表達。
  • 《良醫》自閉症患者也能是好醫生
    我國有超過1000萬自閉症患者,其中「星星的孩子」有200萬左右,每150個孩子中就可能有1個患上自閉症。於是,身為聖博納文圖爾醫院院長的格拉斯曼在董事會上力排眾議,極力引薦肖恩,這讓所有人都起疑問:一個沒法與常人建立關係的醫生,真的能治療患者嗎?即使他的專業知識讓他多次準確的判斷病症,但肖恩的自閉症依舊讓他無法和同事、病患好好溝通,還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
  • 自閉症日特別節目 對話「魔法媽媽」周玲玲
    有人說,他們是天才,因為愛因斯坦、凡高、牛頓等很多出類拔萃的天才生前都有怪異的行為,用現代的醫學方法去判斷,他們很可能患有自閉症。2019年4月2日是第12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為了提高人們對自閉症和相關研究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我們特別推出了本期節目。為此,我們也特別邀請到了來自臺灣的親子教育專家,「魔法媽媽」——周玲玲女士、靛藍天使協會的理事長——王家華老師。
  • 4.2世界自閉症日|一起來關注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
    目前,中國自閉症患者已超1000萬,0-14歲的自閉症兒童可能已超200萬。公眾對自閉症患者大多存在誤解,很多人對自閉症兒童存在隱形歧視,認為他們「行為怪異「、」心裡孤僻「、「不安全」、「很白痴」或者「是天才」。
  • 自閉症「小朋友」都是繪畫天才?他們的世界你不懂!
    ,應該都能被這些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想像力所打動,再看看這些畫家的背景,居然多數都是自閉症(孤獨症)!不得不承認,這場公益活動,成功的引起了大家對於自病症這個群體的關注和討論,但很多人發出的感慨卻是:自閉症的人好厲害啊!想像力這麼豐富啊!簡直是天才啊! 其實,早些年也有很多關於自閉症的著名影視作品,如《雨人》、《地球上的星星》、《ataru》等。
  • 《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你對自閉症的偏見究竟有多深?
    「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弟弟喬治,我是佩奇,」一度成為孩子們模仿的最熟悉語錄。然而,最近,一則關於《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的文章成為熱議話題。文中指出,弟弟喬治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而且在動畫片中有進入幼兒園的場景,但是,大部分時候,喬治的語言發育有一定的問題。
  • 《良醫》:自閉症天才之路,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艱難!
    自閉症在社交上確實存在問題,但這並不能否認他們的能力。殘疾人就業本就是一個難關,而自閉症的就業更是難上加難。就業率低,就業面窄是現狀,很多組織機構招收殘疾人就業時,傾向於招收肢殘、盲聾群體,極少有向自閉症患者做傾斜。
  • 是阿斯伯格還是自閉症?兩者之間你分得清嗎?
    有人說阿斯伯格是自閉症金字塔的頂端,大概是很多人把阿斯伯格症候群當做「天才病」,甚至有的家長,看到是自閉症的診斷就絕望崩潰,但要是看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就覺得沒那麼壞。阿斯伯格在自閉圈裡,一直也有著爭議,有的人認為它不屬於自閉症,有的人則認為它與自閉症沒什麼不同。那阿斯伯格與自閉症是一回事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 「自閉症患者究竟是不是白痴?」這部電影給了我們殘酷的答案
    說起關於自閉症的電影,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有美國的《雨人》,國內拍攝最成功和最具影響力的是《海洋天堂》,前者通過講述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哥哥雷蒙和弟弟之間打破原有的疏離,收穫真摯感人的手足之情的故事;後者講述了一個父親傾盡所有,守護孤獨症兒子的感人故事。
  • 星星的孩子會做咖啡了,你有故事嗎-a-coffee 自閉症 患兒 顧客...
    「你願意花點時間聊聊天,換一杯免費的咖啡嗎?」不久前,在靜安公園內8號樓一樓的一家特殊的咖啡店開業了,這家以「愛」為諧音的「A-coffee」只在工作日的11:00-15:00營業,每天來光顧的顧客大約在30多人左右,然而為顧客製作咖啡的卻是一群並不普通的自閉症患兒。
  • 為自閉症留一扇友情的門
    我自己也是自閉症患者,有幸可以從多角度來看待、體驗自閉症。但有一件事讓我倍感煎熬,一些所謂的「專業人士」對自閉症患者不斷地提出錯誤的論斷,而人們又常把這些誤解權當做事實。上周,我無意間又聽到這種錯誤的猜測,有人竟認為自閉症患者不想要甚至不需要朋友。而真相卻是我們同其他人一樣,渴望也需要朋友。
  • 《良醫》看自閉症男孩如何逆襲成為天才醫生?
    美劇《良醫》熱播,該劇由大衛·肖編劇,講述一個年輕的患有自閉症以及學者症候群的外科醫生肖恩·墨菲加入了一間著名醫院聖博納文圖爾醫院。這令所有人都起了疑問:一個沒法和正常人建立關係的醫生,真的能治療患者嗎?
  • 糾正那些對自閉症的錯誤認知!活潑的孩子一樣會有自閉症!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都覺得那些患有自閉症的人就是在性格上內向,面對他人的時候不喜歡說話,將自我封閉起來。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有些時候,那些每天都很活潑,很愛露出笑容的人,有可能是一個自閉症患者。PART. 01真正定義自閉症的並不是他們安靜的性格,而是看其是否可以在日常的社交環境中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
  • 世界自閉症日: 生酮飲食治療自閉症有依據嗎?這篇文章講透了!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在中國,這群被稱之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佔人口總數約1%,且每年新增20萬病例,其中14歲以下患兒超過300萬。關於生酮飲食生酮飲食是一種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適當蛋白質的飲食療法,由美國梅奧診所首次於1921年提出,並應用於臨床治療藥物難治性癲癇。生酮飲食治療兒童癲癇的回顧性研究發現,有自閉症表現的癲癇兒童,生酮飲食能減少其典型的自閉症症狀。
  • 電影《會計刺客》中的自閉症
    片中演繹了一個自閉症患者成為會計刺客的過程,也說明自閉症患者有著驚人的天賦。 克裡斯蒂安·沃爾夫是一名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因為自閉症而苦惱,他母親離開了家庭,他父親是個軍官,把他和他弟弟訓練成殺手。
  • CSW博客:一個自閉症天才的自白
    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權衡。很多人不知道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我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Asperger Syndrome),現在也叫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是幸運的,因為我與其他患者不同之處在於,我可以進行自我訓練。無論你怎麼想,誠實而言,我可能是你能遇到的智商最高的人之一。但相應地,我的社交能力卻極度孱弱。
  • 詳解抑鬱症和自閉症的區別:別再讓「自閉」變流行
    抑鬱症患者缺少行為的動機,雖然他們具備行為的能力。自閉症的孩子為什麼患上自閉症,既不是全因家庭環境導致的,也不是後天形成的,直到目前醫學界也沒有明確自閉症的發病機制。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出生的時候沒有自閉症,那麼你以後也不會有。
  • 世界自閉症日:生酮飲食治療自閉症有科學依據嗎?這篇文章講透了!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在中國,這群被稱之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佔人口總數約1%,且每年新增20萬病例,其中14歲以下患兒超過300萬。在醫學上,自閉症又稱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是一種高度變異的神經發育障礙,而且表現很複雜,個體差異也比較大。近年來在生酮飲食的研究中,不斷有科學家發現:生酮飲食對自閉症的積極作用。
  • 自閉症少年考上大學之後
    自閉症患者常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因為先天性大腦發育障礙,他們似乎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難以融入社會。2008年,指揮家曹鵬和女兒曹小夏一起在上海創立了天使知音沙龍,希望能用音樂打開自閉症孩子的耳朵,進而打開他們的心。 小戴年僅7歲時來到剛成立不久的沙龍,12年後成為這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考上大學的他,命運會就此改變嗎?
  • 看了10位臺灣自閉症兒童的色彩畫之後……
    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就是藝術天才,——其實是個誤解。世界有梵谷,也就僅此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