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記棗莊39中和雅教師隋炳麗

2020-12-13 識校

和雅教師隋炳麗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

隋炳麗,漢族,本科,畢業至今工作14年,現任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擔任八年級6班班主任,中學二級教師。

有一群人年復一年,耕耘於三尺講臺,用智慧詮釋責任,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等待中堅持,只為滿園花開,他們就是教師。14年前,少不更事的隋炳麗背井離鄉來到了臺兒莊,有幸成為一名教師。

14年的教學生涯中,隋炳麗感受了辛酸和疲憊,也收穫了成績和欣慰。

用勤奮走進理想

「天才出於勤奮」,隋炳麗老師一直用這句話激勵著自己。2007年,初次登上講臺的她,面對的是許多年齡比自己小不了幾歲的高中生,那時她最大理想是成為一位學生心目中優秀的歷史老師。毫無教學經驗的她怎麼做呢?答案只有一個:靠勤奮、靠進取、靠過硬的施教能力和教學質量。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深厚的知識底蘊,才能在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高屋建瓴,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為此,她每天在完成常規教學任務的同時,堅持閱讀各種教育理論書籍,認真研究從網上下載的各類教學案例。一有閒遐,就到有經驗的老教師那裡去請教,積極參與外出聽課活動;堅持向實踐學,為了上好一節課,她下載幾十個課件,博採眾長,並結合學情製作成精美實用的課件,將每一課的備課寫成詳案,每上完一節課都會進行總結、反思、完善,努力把課講得最好,直到滿意為止。慢慢地,她對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教學有了不斷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因為注重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注重與學生的心靈交融、注重傳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超越自我,以身示範感染學生,她所代課的班級,歷史成績遙遙領先,她逐漸地得到了學生、家長和學校領導的認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因為自己的勤奮努力,她多次獲得「遠程研修省級優秀學員」、「校級優秀教師」、「區級優秀教師」、「聊書先進個人」等榮譽。就這樣,她和同學們一同進步,一同成長,用自己的勤奮進取,不斷向理想邁進。

用奉獻實踐追求

「我要用全部的熱情做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這是隋炳麗的人生追求。從教以來,她一直從事一線教學,多年擔任畢業班歷史教學和年級備課組長工作,先後送走八屆畢業生。2019年接手班主任工作,還記得去年所帶班級,班裡學生父母離異或外出打工的比例很高,多數學生家庭教育環境差,學生成績差,班級管理難度大。面對這一切,班主任資歷尚淺的她壓力很大,怎麼辦呢?跟緊學生。一面是自己熱愛的教育教學工作,一面是遙遠的上班路程和年紀尚幼的孩子,何去何從?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是迎接挑戰,犧牲親情,犧牲休息時間,把愛獻給那些渴求知識的學生?還是立足自我,用心呵護好自己的孩子?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她還是把情感的天秤偏向了學生。在愛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每天披星戴月的她把絕大部分精力、心血、愛心都投入到了班級50多名學生身上,用真誠引導學生,用奉獻教育學生,用人格薰陶學生,用能力提升學生;教育學生先學做人,再學知識,幫助學生總結自身的長處和弱點,帶動學生比學趕幫,實現自我超越。很快班風明顯好轉,學生成績日新月異,班級面貌煥然一新。

用愛心澆灌花朵

「只有用真情教育學生,用真心去關心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才能教好書,育好人」。這是隋炳麗老師從教多年後的工作感悟。「愛心」是教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教師工作的主旋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她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心而無痕。因此,作為歷史老師,她在用激情和自信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的同時,注重關注學生的情緒,及時給與學生認可和鼓勵,她也因此獲得了「和雅教師」、「仁德教師」的稱號。作為班主任,她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規範抓起,在嚴格管理班級的同時,對學生真誠相待,用春風化雨般的愛關心、感化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同學不僅僅懂得學習,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關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質。隋炳麗老師還注重後進生和叛逆生的轉化,通過多談心、多家訪、多溝通、多鼓勵,努力尋找和善於捕捉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因勢利導,促其發光。因此,她所管理的班級綜合評比名列前茅。

用創新鑄就成功

「面對素質教育,面對新課程改革,只有創新施教,才能有所發展,有所建樹」。這是隋炳麗老師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先進教學理念。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她堅持以人為本,在潛心教學的同時,勤於探索,持之以恆地主動學習課改理論,時刻走在課改的前列,大膽地進行教學改革,注重引導,激發興趣,積極探索鼓勵式、激勵試、情景式教育新方法,使學生實現了「要她學」與「她要學」、「被動學」與「主動學」的轉變,並利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創新的教學方式,平板教學手段等來提高課堂效率,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她先後獲得「臺兒莊區課改首席教師」、「區級骨幹教師」的稱號。2018年成為山東省歷史學會會員。她所撰寫的多個教案被評為「棗莊市優秀教案」、所製作的多個微課課件、「一師一優課」在棗莊市優質資源評選中被評為一等獎、所錄製的多個優質課被評為「山東省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優質課評選二等獎」、「山東省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二等獎」、山東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優秀課例,所執教的德育優質課獲市級獎勵。

作為一名教師,隋炳麗老師善於實踐、勤於反思,所撰寫的教學心得以及輔導學生作文多次被《杏壇新聲》、《尚雅》雜誌採用,並獲得區級徵文比賽「我愛我的祖國」優秀輔導獎;所撰寫的兩篇論文先後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並獲得全國論文評比一等獎。2019年她參與研究十三五立項子課題《微課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已圓滿結題。

榮譽只屬於過去,未來仍是徵途。「耕耘三尺講臺,守望滿園花開」,這是她一生的執教信念、無悔的人生追求。三尺講臺上,隋炳麗老師將繼續嘔心瀝血、創新進取、愛心從教,為守望滿園花開奉獻自己的無悔青春。

相關焦點

  • 封面人物——黃市平,三尺講臺寫春秋
    三尺講臺寫春秋——記邊城高級中學數學教師黃市平「教書育人三十載,事必躬親育學子。」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稱號的黃市平老師,正是這樣兢兢業業走過了三十年的教書育人職業生涯。03.辛勤耕耘,成果斐然「業精於勤荒於嬉」是黃老師的座右銘,他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他撰寫的《從轉化思想出發,一題多解立幾問題》榮獲全國優秀教學論文一等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有關橢圓問題求解的基本策略》在省級論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
  • 【最美歌曲】三尺講臺三生緣
    >女:餘暉掩斜陽,校園靜謐安詳你徘徊在窗旁,一盞瑩瑩燈光,夜未央思緒悠長男:月似水微涼,兩鬢青絲含霜憶時光的流淌,數十載青春無悔的守望,只待春光 女:雙合池畔繁星為你點亮,一柱亭前靜靜凝望男:歲歲年年風雨憶過往,三尺臺前種希望
  • 闞亞玲:三尺講臺綻放芳華
    闞亞玲:三尺講臺綻放芳華 2020-06-17 0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大名一中英語教師張媛媛風採,默默耕耘,靜待花開
    個人簡介1堅守講臺 誨人不倦三尺講臺,17年堅守,絕非三言兩語所能評述,朝乾夕惕,默默耕耘,用心守護著她心中每一粒千年蓮花的種子,無悔付出,靜待花開。鈴聲響起,她總會帶著微笑走進教室,從她的笑容中讀出的不僅是善意友好,更是溫暖和奉獻,無數個日日夜夜,她將青春歲月留給了三尺講臺。她用智慧為學生指點迷津,用耐心為學生答疑解惑,用微笑為學生加油鼓勁,用愛心為學生啟迪心靈。她帶給學生自信親和的微笑,播撒陽光,傳授知識和做人的道理。
  • 全國先進工作者牛江麗:三尺講臺守初心
    三尺講臺守初心——記全國先進工作者牛江麗記者 杜磊牛江麗在課堂上牛江麗是運城中學的一名化學教師,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了23載。她先後送走8屆高考畢業生,培養出2000餘名大學驕子。牛江麗卻說:「沒有關係,咱就從這一道題開始,一遍,兩遍,三遍,四遍,直到你聽懂學會。」在心與心的交流中,學生逐漸找回了信心。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她深知學生「早六晚十」的辛苦,她心疼學生,總是告訴自己不要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同時暗下決心,一定要打造出適合學生的高效輕鬆課堂。
  • 平日他們在三尺講臺耕耘,今天他們在領獎臺C位出道!——昆一中西山...
    合唱《每當老師走過窗前》 初二10班 指揮:蘇洋老師 鋼琴伴奏:謝文成老師 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驕傲的成就,都無法忘記老師為他的成長辛苦耕耘
  • 情系三尺講臺 只為桃李芬芳
    31年耕耘於鄉村教育沃土,大通湖區第二中學教師駱永紅情系三尺講臺,以教育為終身事業。 駱永紅以「做一名研究型教師」作為教學追求,刻苦鑽研,與時俱進,用新理念主導教學。 在信息化教育中,駱永紅總是走在前列。2015年,即在湖南省首批中小學教師優質空間課堂建設中被明確為「首席教師」。
  • 春風化雨潤桃李 三尺講臺獻芳華
    春風化雨潤桃李三尺講臺獻芳華——記青岡縣民政鎮中心小學教師王波特約記者段洪偉全媒體記者宋一楓  對學生,視生如子,關懷備至;對工作,傾情奉獻,無悔芳華。這褒獎和榮譽,充分見證了她的三尺講臺和無悔青春!
  • 郭德明:三尺講臺就是我夢想
    他說,「三尺講臺就是我夢想,一輩子就想當好這個教書匠!」從1980年第一次走上講臺,到今天他已經在那方黑板上兢兢業業地書寫了30多個春秋。他是講臺上那個侃侃而談的教授,也是生活中為同學們答疑解難的兄長,他的學生親切稱呼他為「德明先生」——他就是資源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郭德明教授。
  • 山亭區徐莊鎮絲寶僑心小學副校長徐二妹:26年不輟耕耘山鄉三尺
    她,是一位優秀的歸僑,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自願回國,報效祖國;她,是一名優秀的教師,二十六年如一日,默默在山鄉的三尺講臺上,奉獻自己的青春;她是一位優秀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履職盡責,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積極參加區政協、人大的調研、視察等活動,積極撰寫提案。她就是省人大代表、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絲寶僑心小學副校長徐二妹。
  • 年輕,就要用愛築夢——青春在三尺講臺閃光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題:年輕,就要用愛築夢——青春在三尺講臺閃光新華社記者胡浩、柯高陽、謝櫻、楊思琪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教師,是打造這支「夢之隊」的築夢人;而青年教師,既是逐夢者,也是築夢人。
  • 棗莊翔宇中學丨以平凡鑄就非凡,用堅守詮釋崇高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進一步促進學校工作全面提升,經棗莊翔宇中學校務會研究決定,授予李鵬、姚永霞、於青青、張現雨、李運銀、許耀文、王祥蓮七位教職員工「翔宇月度榜樣人物」榮譽稱號。他們是教書育人楷模,是我校教師的優秀代表。
  • 從「三尺講臺」移步「雲上空間」 清華大學開課首周上課師生26.4萬...
    來源標題:清華大學開課首周上課師生26.4萬人次臺上是正在「直播」的老師,臺下遍布全國各地的學生,所不同的是,課堂從「三尺講臺」移步「雲上空間」。自2月17日清華大學啟動「線上開課」以來,目前,全校新學期第一周教學工作已順利完成,共涉及3923門次課程,共完成課程10635場次,上課師生26.4萬人次,總時長達39.5萬小時。
  • 天星橋中學覃迎:三尺講臺躬耕不輟,新興杏壇辛勤琢磨
    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覃迎始終把紮實的基本工作作為自己為人師的基礎性工作來夯實。正是有了紮實的教研指引,她的花季顯得格外光芒四射。為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覃迎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給自己充電,定期參加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學習和教改科研活動,利用教研活動、政治學習時間聽了大量的公開課、研究課和專家講座,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 重慶萬州:26名老師從三尺講臺奔向抗「疫」一線
    老師們相互加油2月25日清晨六點鐘,三峽醫專護理學院的26名老師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但他們這次的工作的地點不再是講臺,而是集中醫學觀察點。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他們從三尺講臺走上了抗「疫」一線。
  • 選擇鄉村 以愛為名 26年,守住鄉村三尺講臺
    26年前,她自願回到中國,在山鄉的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多年來,在各級僑聯組織的關懷下,徐二妹讓「知識改變命運」照進更多山裡孩子的心靈,也書寫了新一代歸僑回饋桑梓的精彩故事。原標題:26年,守住鄉村三尺講臺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來源:經濟視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我的扶貧故事」從「三尺講臺」到「田間地頭」的蛻變丨赫章縣...
    我原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以為三尺講臺便是人生的終點站。2019年7月受單位選派下沉德卓駐村。至於做什麼?完全一頭霧水。對於德卓,唯一的認知也僅限於同事間的閒聊。   管他三七二十一,去了一切的疑惑不就迎刃而解了。下定決心,放下對三尺講臺的依依不捨,準備好行囊,期待下一段旅程帶來的念念不忘。
  • 三尺講臺,擇一事,終一生;行走在科學與藝術之間的英語老師
    過去二十幾年我一直在重複這兩件事,當年的學生如今都已成家立業、為人父母,而我仍然樂守三尺講臺,不同的是,那時教室裡坐著一群稚氣未脫的孩子,而今講臺下的英語老師仿佛當年的自己。講臺也是個舞臺,需要我們用心去創意,每頁PPT、每個活動,甚至每句話、每個動作都需要用心設計。熟悉我的老師都知道,即便同一個培訓主題,在我的課堂上也很難做到標準化的重複,因為每期學員不一樣,我需要根據學員情況調整培訓方案,另一方面我還要把近期學到的新東西融入到課程中去。
  • 辛勤耕耘,她用心書寫平凡而精彩的教育人生
    她把事業和生命融為一體,在教學這塊熱土上,始終辛勤地耕耘著,執著地追求著。她堅持愛護每一個學生,教好每一節課。她就像一個永不停歇的教育「追夢人」,不斷精心耕耘,讓教育開出似錦繁花,結出累累碩果。三尺講臺是她默默無聞耕耘的一方田地;渴求知識的真諦是她辛勤執教的無窮動力;她潛心育人用真情,甘做一頭辛勤耕耘於教育沃土的孺子牛。
  • 杭州惠興中學優秀教師沙士良,三尺講臺廿一載,櫛風沐雨育桃李
    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遵循「三嚴三實」的要求,在校愛崗敬業,品行端正,遵紀守法,她知道高度的責任感是做好工作的先決條件,在生活和工作中,她處處以實際行動來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這種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得到了同仁們、家長們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