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劉金才 方志清河
二八自行車現在已經很少見了,相信70、80後的朋友應該記憶猶新。就是前面有大梁的那種老式自行車,車輪直徑為28英寸,在車把與車座之間,有一根橫梁,俗稱大梁。大梁上既可以放東西,也可以坐人,我小時候就經常坐在大梁上被大人帶著出去。很小的時候有小椅子還好受些,等年齡大點,就直接坐在大梁上面,每次出去到目的地,腿都會麻木,下車後像踩著棉花,軟軟的,需要休息好長時間才能恢復。
小時候,二八自行車是那時最流行的交通工具和運輸工具,家家戶戶都騎著它或出行載物,或走親訪友。記得當時有飛鴿、永久、鳳凰等品牌,鄉間流傳著這樣的俗語「飛鴿飛鴿,騎著爬坡;永久永久,騎了直抖;鳳凰車子鳳凰帶,姑娘騎著人人愛」。二八自行車貫穿了我們少年時期的記憶,是我們這一代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記憶符號。
提起二八自行車,就不得不提我學騎車的過程。小時候,我家裡就有一輛鳳凰牌二八自行車,看到身邊小夥伴都學會騎車了,我非常羨慕,就偷偷推著車,找個空場地去練。因為人小車大,在學車時經常摔得傷痕累累,但怕困難、怕危險,你只能別學騎車。所以,在騎車的誘惑下,我還是像小夥伴曾經做過的那樣,開始了危險、有趣的學車。
我推著自行車,先練溜車。左腳踏在左腳蹬子上,右腳連續蹬地,左腳再配合著搖擺,先讓自行車跑起來。等溜車練熟以後,就是學掏騎。在今天看來,掏騎可是一個技術活兒。因為身體完全在車的左側,把右腳從大梁下伸到右側,踏在右腳蹬子上,左右腳輪流使勁兒,身子一起一伏地上下擺動,把車子蹬起來。因為是側身騎,只能半圈半圈的蹬。人要平衡,車也要平衡,且隨著身體的起伏,平衡點還要不斷變化,還要讓車跑起來,確實比成年人學騎車,一邁腿跨在車座子上,兩腿都能夠著地要困難的多,也危險的多。掏騎學會後,漸漸的就能跨上大梁騎,叫騎大梁。這個雖然容易掌握平衡,但是因為年齡小個子低,屁股要左右兩側扭著才能騎,這樣腳就可以蹬滿圈了,跑起來自然也快了許多。現在看那時一個簡單的騎行技巧,在當時都是需要練習好久才能學會的。為練習這個騎大梁也付出了代價,記得當時學習時腳脖子卡在大梁上,過不去也下不來,一直騎到場院裡找了個麥秸垛,連人帶車直接摔倒在上面,才從車上下來。
在掌握這項技巧的過程中,也記不清有過幾次摔車、摔人、連車帶人一塊摔的情況了。騎的再好的小夥伴,也沒有不摔過的。縱使很費勁、很危險,卻也打消不了我對騎車的的喜愛,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再後來,長高了,就可以像大人一樣坐到車座子上騎了。記得那時有膽大的小夥伴,還解鎖了撒把騎的神技,就是像練雜技似得雙手離開車把騎,還有坐在後座上弓著腰騎的,扒著拖拉機後鬥騎的,為的是追求一個刺激好玩,現在想起來真是危險。
現在的孩子們從小就有兒童自行車騎,並且有符合每個年齡段大小的自行車,孩子們學車也比我們那時容易多了。但終究不能體會到我們小時那樣學車,從溜車、掏騎、大梁騎,再到車座子上騎一路演變過來的艱辛和樂趣。
那輛二八自行車,見證了我們充滿活力的少年青春歲月,承載了80後太多的幸福記憶。雖然那輛自行車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但歲月不可複製 ,它在我們心中的地位無可替代。
原標題:《【藝海拾貝】二八自行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