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蘇聯「廚子」不簡單,一個人一把斧子,俘虜德軍一輛坦克

2020-12-14 騰訊網

炊事班一直是一個軍隊裡,最特殊的存在,他們負責著軍隊後勤的使命,一般不上戰場。但是許多炊事班士兵,卻懷揣著一顆建功立業之心。所以戰場上的許多故事都與炊事班有關,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啊一個蘇聯炊事班廚子,俘獲德軍坦克的故事。

伊萬·帕弗洛維奇·塞雷達,出生於烏克蘭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長大後塞雷達選擇去廚師學校學習如何當一名廚師。後來他響應蘇聯的號召,加入到蘇聯紅軍部隊中,但是因為他的專長是做飯,所以被安排在了炊事班服役。

當時加入紅軍的蘇聯人,無不有一顆上陣殺敵之心,怎麼會心甘情願地在後方做飯呢?塞雷達也是如此,多次向上級申請到前線作戰,但是卻沒有得到一紙回應。

蘇德戰爭爆發後,塞雷達的部隊立刻被調往了前線,在拉脫維亞一帶駐防,抵禦德軍猛烈又迅速的攻勢。

有一天,塞雷達正在拉脫維亞小城德文斯克附近的軍營裡,給他們部隊做飯。而他們營帳裡的其他士兵,在夜幕降臨時,都到城裡瀟灑去了,只留下塞雷達一人在營帳內整理碗筷。這時候,他發現一輛坦克朝他們的營帳開來,而且外觀與蘇聯的坦克不同,仔細一看竟然是德軍的坦克。

塞雷達不敢聲張,只好先找一個地方躲起來,觀察局勢。只見坦克停在他們的營帳邊,還從坦克裡下來4名德軍士兵,他們走進了塞雷達的帳篷觀察情況。這時候塞雷達抄起手邊的斧子,大叫著衝了過去,嚇得德軍士兵以為有大批蘇軍,趕緊撤回坦克車裡面,就要開走。

這時候塞雷達跳上了坦克車,用斧子敲彎了坦克的機槍槍管,還用稻草堵住了坦克的觀測孔。德軍的士兵在裡面完全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情況。塞雷達一邊用斧子敲坦克車身,一邊用蹩腳的德語喊「反坦克手雷!」最終被嚇到的德軍士兵,只能走出坦克,舉手投降。就這樣塞雷達一人一把斧子,就把一輛德軍坦克給俘虜了。

之後塞雷達因功,得到了上前線的機會,並被授予了戰鬥英雄的稱號,繼續在二戰裡建功立業。他的故事也被蘇聯大肆宣傳,他也成為了蘇聯家喻戶曉的戰爭楷模。

相關焦點

  • 二戰蘇聯kv85重型坦克和德軍虎式坦克性能上為什麼有天壤之別
    說到二戰初期的蘇聯的kv1重型坦克,在東線戰場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是無敵般的存在,而比較出名的還有KV2型重型坦克,這個型號的KV坦克裝備一門152毫米24倍徑榴彈炮,採用的KV1坦克的底盤大多來自1940年蘇聯的生產原型車底盤,其車身裝甲80毫米左右,在德軍閃擊蘇聯時期曾經發生一過一輛
  • 她是蘇聯第一位女坦克手,在得知丈夫犧牲後,一氣之下買了輛坦克...
    1944年1月17日,蘇聯的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攻勢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重炮、坦克和輕武器形成的火力鐵幕成為血腥戰場的指明燈,此役只為收復失地,為此無數的蘇軍戰士前僕後繼向德軍發起衝鋒,在蘇聯的坦克群中,有一輛蘇T34坦克橫衝直撞、自由馳騁,接連拔除了攻擊路上的好幾個德軍火力點,並衝破了德軍的防線,殺入德軍陣地,這輛坦克也很快成了德軍炮兵重點攻擊的目標
  • KV1的雙胞胎,蘇聯的KV2重型坦克,突破防線移動掩體誕生
    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蘇聯士兵說它的設計並不理想,而德國士兵卻對它印象深刻,那麼它的設計是怎樣的呢?有過蘇聯戰爭經驗的芬蘭人發現蘇軍參戰的T-26坦克在德國對芬蘭的37毫米反坦克火炮面前多數被芬蘭維京人的飛行炮塔擊敗,少數倖免於難的芬蘭人也乖乖地當了俘虜。
  • 1943年德軍西塔代勒攻擊行動埃米爾中士使用T34坦克擊毀23輛坦克
    這就是德軍三號F型突擊炮在二戰時期在戰場的一個明顯短板,埃米爾中士用自身的體驗講述了一個鮮活的例子,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個有經驗的德軍裝甲兵車長,都覺得三號F型突擊炮,包括後來的三號G型突擊炮不適合在戰場一線展開進攻作戰的原因。
  • 二戰老照片:一路入侵瘋狂的德軍、家園被燒毀的蘇聯平民滿面悲傷
    照片拍攝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期間,正在雪地中行軍的德軍裝甲部隊,在1941年納粹德軍入侵蘇聯前期,過程一度非常順利,但此後由於基輔戰役的拖延,中央集團軍群未能在合適的時間達到莫斯科
  • 對於德軍是近在咫尺的蘇聯首都莫斯科,為何德軍卻不能踏入一步?
    當時的莫斯科有很多人——無論蘇聯內部的悲觀主義者,還是在莫斯科的西方記者和外交人員均認為蘇聯將要垮塌。各種各樣的謠言四處飛起,有人說蘇聯坦克隨時都可能進城,還有謠言說史達林已經下了臺。
  • 德國武裝黨衛軍老兵回憶 在布達佩斯第一次遭遇蘇聯IS-2重型坦克
    1945年1月,德國武裝黨衛軍第3「骷髏」裝甲師在布達佩斯附近第一次與蘇聯IS-2「史達林2」重型坦克遭遇。儘管在1944年裡,德軍在東線處於節節敗退的局面,但從未失去過像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這樣重要的大城市。
  • 二戰1944年諾夫哥羅德戰線德軍第121坦克殲擊營代號德意志之鷹
    諾夫哥羅德戰役,1944年到1945年蘇聯第10次全面突擊戰役的第一次,也是列林格勒戰役由守轉為全面反攻的開始,當時德軍北方集團群序列大多數精銳,大都調往其他地區於是諾夫哥羅德戰役也稱之為的蘇聯一次順風戰役因為當時德軍在列寧格勒外圍的封鎖部隊,根本與蘇聯反擊集團的兵力根本不成正比,
  • 老照片:拿糖哄孩子「笑」的日軍,圖9被德軍俘虜的女紅軍
    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照片:拿糖哄孩子「笑」的日軍,被德軍俘虜的女紅軍這張最為諷刺,一名日軍在被遣送回國後,抱著自己的孩子笑得很開心,殊不知在前線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倒在他們的手裡。通過照片中日軍的行為我們應該知道,歷史不可以輕易遺忘的,需要所有人銘記於心,不應該忘本,大夥覺得呢?鬼子收到八路軍送來的慰問品,裡面全是勸鬼子投降的宣傳單,把鬼子軍官氣壞了。日本鬼子畫的漫畫,內容真是想不到,原來他們眼中的八路軍是這樣。
  • 戰鬥民族的神兵利器,T34坦克知名度,堪比我國漢陽造
    而在前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中,他們的T34中型坦克,也曾讓希特勒的軍隊聞風喪膽。《獵殺T34》就是一部關於T34坦克傳奇故事的電影。無論是一輛T34擊潰德軍一整個坦克連,還是貫穿敵軍指揮部如入無人之境。這部電影,有很明顯的戰鬥民族印記。
  • 二戰最後的裝甲列車曾經服役過蘇聯後來又被德軍繳獲
    蘇聯累計有上千列火車被毀,其中有500列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裝甲列車,遭到了德軍戰機的摧毀,但仍舊保留下來了相當一部分數量的裝甲列車,作為守護當時蘇聯紅軍鐵路暢通的鋼鐵巨獸。「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在塞瓦斯託波爾戰役期間累計造成1500人名德軍傷亡,擊毀德軍坦克20輛,擊落戰機五架,1942年6月30號隨著塞瓦斯託波爾戰役蘇聯紅軍的全線撤退,「謝列茲尼亞科夫」的裝甲列車隨後被蘇軍自行炸毀在火車隧道裡面。
  • KV-2重型坦克珍貴照片曝光
    5月28日,位於帕迪科沃的俄羅斯軍事歷史博物館發布了一條動態,紀念KV-2重型坦克服役80周年。同時發布的還有KV-2首輛原型車的珍貴照片,這輛KV-2就是在U-0實驗坦克的基礎上改裝而來,可以看到車體前部有鉚接的痕跡。
  • 蘇聯步兵的戰地炮火支援,用各型坦克底盤改裝的SU76自行火炮
    一、魔改樂無窮如果說起SU-76自行火炮的誕生,我們就不得不先說一下蘇聯對於退役坦克的處理方式——不是拆了賣廢鐵,這玩意買了價值也不是很大。不同於現代的退役武器大多已經服役超過二十年以上,坦克的整體可靠性已經差不多掉光了。二戰前的坦克更新換代速度很快,很多坦克可能服役還沒有五年就要退役了。
  • 一組罕見二戰德軍高清彩照,圖10見證了戰爭中的愛情故事
    二戰德軍罕見彩色照片1.1939年11月至12月,英國擊落的德軍第一架亨克爾HE 111 H3轟炸機。中國政府當時也引進了少量的HE 111轟炸機,但只是最初型號。2.1941年5月,希臘雅典,宙斯神廟前,德軍的半履帶裝甲防空車。這輛車是如此的破舊不堪,真讓人懷疑它是否可以打下飛機。3.1941年夏天,在蘇聯的土地上,德軍的第三黨衛軍圖騰科夫師的士兵,在操作MG34機槍,遠處是燃燒的村莊。
  • 電影《獵殺T34》:坦克天才以少敵多,一發炮彈打掉兩輛坦克
    忽然,耳邊傳來了轟隆隆的聲音,女人驚喜地抬起頭,一輛蘇聯的坦克遠遠地開來,在前方停住了。艙門打開了,男人笑著對女人伸手,女人莞爾一笑,揚了揚手中偷來的地圖,美豔不可方物,他們越獄成功了。這個男人叫尼古拉,是蘇軍的一個坦克指揮官,1941年的他也就是開著這樣一臺T34坦克面對著由德軍耶格爾帶領的一整個德軍坦克連,以少敵多,以一敵六。最後,德軍只剩下耶格爾的一輛坦克。雙方利用坦克進行著最直接的搏殺,兩輛坦克都喪失了戰鬥力。尼古拉打開了艙門,把駕駛員拉了出來,耶格爾趁著這個機會,在他身後開槍。
  • 4個士兵幹掉一個坦克連,這部「抗德神劇」夠刺激
    小時候很多玩過紅白機的人都玩過坦克大戰這個遊戲,通過手柄操控一輛坦克不斷擊敗敵軍坦克,守護基地獲得勝利。可是,如果你真的駕駛一輛車,迎面駛來的是一輛坦克,準備向你射擊,你會怎麼做呢?然而男主連喘口氣都來不及,他又接到了另一個任務:帶領其他三個人,駕駛一輛坦克,與即將到來的德軍坦克連周旋,拖住他們前進的步伐。戰爭題材的電影已經有很多,但是像《獵殺T34》這樣硬核的坦克片卻很少見,而且全程高能,看完之後就一個感覺,太爽了!
  • 它曾是德軍裝甲部隊的夢魘,有鋼鐵巨獸之稱號——KV-1重型坦克
    KV-1重型坦克(全景照片) 所以,德軍早期裝甲部隊也視KV-1重型坦克為核心對手(注意:按照相關史料說法,在1941年德軍正式對蘇聯作戰時,德軍裝甲部隊中沒有一款坦克可以和
  • 二戰德軍王牌指揮官馬克思·溫舍上校卡昂之戰擊毀盟軍兩百輛坦克
    而德國的88毫米履帶式自行高射炮,在二戰中的定義可是屬於德軍第一種88毫米戰場殲擊單位,能夠在裝甲主要與蘇軍主力展開正面交戰時,突然悄悄殺到一線戰場二線位置進行戰場火力支援和把握戰場走向有利輸出火力,屬於炮兵單位的黨衛軍部隊從來就是一支戰場上另類坦克殲擊集群,蘇聯紅軍在1942年反擊作戰中就低估了德軍黨衛軍和國防軍名義上高炮摩託化戰鬥部隊實力,以為德軍高炮部隊只是單純依靠馬拉
  • 蘇聯時期的幾種重型坦克,機動性槓槓的
    蘇聯大搞重工業後,正是世界坦克裝甲車輛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蘇聯也開始研發包括重型坦克在內的一系列重型裝甲車輛。 比如T100、T35、SMK等多個型號,這個時期的重型坦克普遍擁有多個炮塔。其中最大的就是T35重型坦克,其擁有5個炮塔,裝備有數挺機槍以及1門76毫米火炮、2門45毫米火炮,體積噸位極大,不過這種武器雖然看似威猛,但是實際表現卻十分糟糕,實戰使用記錄很少。而像SMK則是擁有2個炮塔,火力同樣較強,但是後被史達林否決而停止發展。
  • 蘇聯重型坦克的巔峰之作,I S系列坦克,過時20年後尚可一戰
    二戰時期,蘇軍在東線戰場與德軍展開了殊死的鏖戰,和西線及北非戰場不同,東線戰場對坦克的利用達到了頂峰,甚至誕生了像庫爾斯克那樣的大型坦克會戰。就拿蘇聯坦克來說,從外觀上就能看出粗製濫造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認它們適應戰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