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中最鮮明的兩個對立面是昏沉跟掉舉
你很容易昏沉。昏沉意味著無法體現燦然的明覺,無法安住在明性當中。
掉舉意味著你的心向外轉移,被外在的某個事物吸引了注意力。你陷落於外在的感知當中,內在的潛流在流動。但你沒有注意到它,你仍然認為你的注意力是完整的,其實你內在的潛流已經運動。
要麼你困了睡著了,要麼你進入紛繁的思想,進入內在的潛流,它們像放電影一樣在你腦海裡流過。你回憶起過去的場景,回憶起某人欠你的錢,某人對你的恩怨,戀愛的場景,你的失戀等等。
或者你被外在的某個場景吸引了,外在某個人在唱歌,然後你深深地被他的聲音迷住了,這都是掉舉的現象。你的注意力要麼被內在的思想吸引,要麼被外在的聲音吸引。這意味著什麼?他告訴你,無論你昏沉或掉舉,都意味著你沒有全神貫注,只有這一個原因。
你會發現這些都是暫時性的,不解決問題。你不扎你的大腿,你又開始昏沉。過一會你的心又被那個唱歌的聲音吸過去了。所以它像猴子一樣,你抓不住它,它抓回來又往外逃走。那應該怎麼辦?所有的人都被昏沉跟掉舉這兩件事困擾,幾乎2000年以來所有的人都無能為力,因為他沒有抓住重點。
其實方法特別簡單,蓮師講,唯一的關鍵是因為你沒有全神貫注。大家知道什麼叫全神貫注嗎?也許這個詞那麼的熟悉,幾乎已經被用濫了,但是即使用濫了你也不知道它到底什麼意思。所以我建議你去看克裡希那穆提的書。克氏詳細地反覆地講解了什麼叫全神貫注。它不意味著你要閉上雙眼,開始念動咒語,開始把注意力挪到鼻尖,觀想你的呼吸,這叫聚焦。你把你的注意力挪到一點的時候,你在聚焦你的注意力,這跟全神貫注不一樣,這是專注。專注不是全神貫注,你有沒有發現你在某一個狀態下會自動地全神貫注?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你有沒有發現,當你在打開所有感官的時候,你就自動地全神貫注了?也許這句話仍然讓你感到迷惑,那我舉個例子,什麼時候你是自動打開所有感官的?比如說你現在坐在房間裡,忽然你發現著火了,很大的火。你在那個片刻,在那一瞬間,你所有的感官全部是張開的——由於緊張。你那一瞬間,你一定是情不自禁地張開所有的感官,聽覺視覺觸覺感覺,每一個感官,六個感官全部打開,在那個片刻。而那個起因是你聽到著火了,或者你看到著火了,出於生存的本能你需要逃命。出於生存的本能,你的神經促使你所有的感官全部張開。因為你如果現在仍然昏睡,仍然被某個外在的歌聲吸引,你將會喪失你的生命。
所以在這個片刻,你全身的細胞都開始全神貫注了。這是自發的,這是來自外因的刺激,在那個片刻你突然發現你很靈敏,反應很快。而你能夠做到沒有外因刺激下,你全身的細胞也全神貫注地張開嗎?
往往我們需要一個外因,要麼是地震了,要麼是火災了,要麼當你全神貫注地研究一個課題,那個片刻你所有的感官也是張開的。你在研究一個謎一樣的問題。它吸引了你全部的注意力。當沒有這些外因的時候,你怎麼做到全神貫注?
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克氏給了一個提醒,他提到你能否在靜靜地坐在樹底下的時候,或者靜靜地開始冥想的時候,不排斥所有來自外界的聲音,也不排斥所有來自內在的聲音;同時不聚焦於所有外在的聲音,也不聚焦於所有內在的聲音。既不排斥,也不聚焦,這個時候,你的所有感官自然是敞開的,它不排斥,也不聚焦。這個片刻,你能夠聽到周圍所有的聲音:遠方的鳥叫聲,汽車喇叭的聲音,乃至於你自己心跳的聲音,你內在的聲音,你心裏面在反覆嘮叨的一些詞語。乃至於你腦海當中流過的一些畫面,你全部看到,內在外在全部看到,既不排斥也不聚焦。
大家可以現在試一下:你處在一個既不排斥也不聚焦的狀態,而且全然敞開,你能做到嗎?你有沒有發現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自然地處於一種神秘的全神貫注的狀態,而且是毫不費力的。它不需要緊張,你仍然是放鬆的。而在放鬆的片刻,你卻是全神貫注的。因為你打開了,你如果不全神貫注,你就不可能完全敞開。敞開也需要一定的注意力,這意味著你是全神貫注地打開。你也沒法聚焦,因為一聚焦意味著其他的大門就關閉了。
當你保持所有的大門都敞開的時候,你不得不全神貫注。是不是這樣?大家可以現在嘗試一下。這是克裡希那穆提講的,當你保持全然敞開的時候,你就不得不自然地全神貫注。是不是這樣?而當你全神貫注的時候你還會昏沉嗎?還會掉舉嗎?你有沒有發現這兩者自動地消失了,你沒有排斥它們,它們也自動地消失掉了。是不是這樣?昏沉和掉舉是不是自動就沒了?
【天心禪辟穀】
上課地點:北京市海澱區建材城中路一號(新都環島西)程遠商務樓一層 心享素食(禪堂)
開車路線:八達嶺高速西三旗橋向東,新都環島西北側。
公交路線:地鐵8號線育新站下D口出,換成315、432、609等楓丹麗舍小區南下。
辟穀諮詢:13521132213
清風老師微信:tianxinchanyu QQ:455910782
辟穀禪修諮詢QQ群:294388513 42322413(已滿)
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629164405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您覺得此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您幫個忙,分享到朋友圈。讓我們大家一起快樂的享受知識。
點擊標題下方的藍字「天心禪」關注我
點擊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修行信息請關注天心禪公眾號:tianxinchan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