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百步走,既然有這麼多好處?8款散步姿勢總有一款適合你

2021-02-12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老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裡的「飯後」,是指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後,而並非飯後立即散步。

飯後散步最適合長時間伏案工作、平時運動量少、形體胖或胃酸分泌多的人。那麼,飯後散步能夠給身體帶來哪些益處呢?

  

運動可以促進胃和腸道的刺激,從而促進食物的消化,對胃腸道起保護作用。已有研究證明,進食後輕度運動可以預防消化性潰瘍、胃脹氣、應激性結腸症候群、憩室病、便秘和結直腸癌等疾病。一項研究對101名結腸症候群患者胃腸道症狀評定(GSRS)與每日步行之間的聯繫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增加每天步行步數能降低患者GSRS得分(嚴重為GSRS得5分,輕微不適為GSRS得1分)。

這裡要特別提到糖尿病患者,他們非常需要進行飯後及時運動來防止血糖過多上升,從而減少所需的胰島素或口服藥物的量。這對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都有很大的幫助。2016年一項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每頓飯後慢走10分鐘要比其他任何時候一次性慢走30分鐘的效果都要好,飯後散步患者比其他時間散步患者的總體餐後血糖低12%。表2 飯後散步與其他時間散步對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效果

 註:iAUC:患者所有進餐的反應平均值;BG:血糖;CONGA:淨血糖作用持續全面改善;FBG:空腹血糖;MAGE:血糖波動的平均幅度

 

一項針對久坐的人群研究發現,開始散步可以使收縮壓降低13%-21%;且每天3次步行10分鐘與降低血壓水平相關聯,這比一次性長時間的運動對降低血壓更有利。一項研究具體分析了飯後步行對296名志願者收縮壓(SBP)升高的影響,基線分為SBP>160mmHg,150-159mmHg、140-149mmHg、130-139mmHg和130mmHg五個亞組。每個亞組在飯後步行六個月後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如圖3所示,結果表明,六個月後每個亞組的收縮壓均顯著降低。

體育鍛鍊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經常運動可以降低血壓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還可以降低中風或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如圖4,每天進行幾次小運動可以顯著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酸酯的濃度(一種心臟病的危險因素)。

圖4 定期活動、體育鍛鍊和長期坐姿的志願者9小時內測量甘油三酸酯濃度
為了促進減肥,卡路裡必須處於不足的狀態,這意味著燃燒的卡路裡要多於攝入的卡路裡。飯後散步,肌肉的活動會及時消耗掉一部分血糖,血糖得到及時利用也能減少血脂上升,這有利於減少脂肪合成,從而幫助控制體重。





但是「飯後百步走」並非人人皆宜,要因人而異,比如有些人飯後散步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並出現噁心和腹脹等症狀。這是由於剛吃進去的食物在胃中晃動,產生不理想的消化環境,導致出現不適。如果餐後散步遇到上述症狀,請飯後等待10-15分鐘後再行走,並保持較低的步行強度。這裡需要提醒的是,相比走路,餐後馬上做腦力工作更可能會影響消化。因為大腦的活動會影響人對饑飽的感覺,壓力和應激更能影響消化液的分泌,對消化不良的人來說,這可能不堪重負。另外,高齡老人也不適合「飯後百步走」,他們的消化功能本來就較弱,飯後腸道中的食物需要較多的血液來幫助消化,如果飯後運動則一部分血液要向下肢輸送,腸胃供血減少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對高齡老人來說,飯後最好靜坐休息。假如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更不宜飯後立即散步,散步降低飯後血壓,會增加心臟負荷,使心、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昏眼花、肢麻乏力等症狀,因此,患有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老年人飯後最好靜坐閉目養神20~30分鐘再散步。如果身體狀況良好,消化能力正常的人,飯後散步能產生最大的益處。因為僅僅是飯後散步,活動強度非常小,耗費的體力和血液也不多,很多人會感覺飯後散步會改善血液循環,增加氧氣吸入,感覺通體舒暢,心情輕鬆。飯後最初的消化過程中,如果運動太劇烈,會增加胃部不適風險,因此建議步行速度不超過5公裡/小時,時間保持在10分鐘左右。這段時間可以輕鬆地步入一天的健身之路,而又不會太影響日常事物安排。速度以每分鐘60~90步為宜,每次20~30分鐘。適合患冠心病、高血壓、腦出血後遺症、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散步時昂首挺胸、闊步向前,每分鐘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鐘。適合有減脂需求的人群、胃腸道疾病恢復期的老年患者。散步時,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進行。每分鐘40~60步,每次5~10分鐘。適合患慢性胃腸疾病、腎病的老人。飯後緩步徐行,每次5~10分鐘,可舒筋骨、平血氣,有益於調節情緒、醒腦養神、增強記憶力。即按照特定的線路、速度和時間,走完規定的路程。散步時,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進行,做到快慢結合。對鍛鍊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處。散步時雙手叉腰,兩膝挺直。先向後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覆多遍,以不覺疲勞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腸功能紊亂等症。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60~90步。可增強骨關節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氣腫、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1]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walking-after-eating[2]廣東衛生在線.飯後百步走,真能活到「九十九」?專家:時間和姿勢很重要.2020.08.06[3]人衛健康.冠心病、高血壓、胃下垂、糖尿病. 細數各類人群不同的「飯後百步走」.2020.05.04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呂彩虹

本文審核:楊衛生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Mary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歡迎投稿到小編郵箱:xh@yxj.org.cn

請註明:【投稿】醫院+科室+姓名

來稿以word文檔形式,其他不予考慮

小編微信:wangqiaoli-Mary

更多醫療資訊,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相關焦點

  • 飯後百步走的真義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真正含義我想大家不一定都知道。很可能,一直以來,大家對於這句古語都存在著一些誤解。100步才用走幾分鐘啊,一般一兩分鐘就搞定了,這一兩分鐘的鍛鍊有用嗎?很多人會說這是虛詞、不是具體的數值,那麼為什麼不說十步走、千步走呢?飯後快步走對健康有好處嗎?
  • 「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但千萬不能這樣走
    人們常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如今,大多數人們都比較注重養生,喜歡飯後遛遛彎,消消食兒,但是飯後散步也是講究極多的,如果飯後走路不當,不但起不到消化鍛鍊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讓你的身體很受傷。如何科學的走?飯後散步適合所有人嗎?跟著啄木鳥醫生邊走邊學習吧!
  •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走一走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大家常掛在嘴邊。「百步」只是一種比較虛的說法。一些老人家,飯後喜歡結伴出門溜達,豈止百步走,經常一走就個把鍾,幾千上萬步都有,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鍛鍊方法。但是,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適合,即便適合,活動量也因人而異。
  •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飯後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這句話大家常掛在嘴邊。「百步」只是一種比較虛的說法。 一些老年人, 飯後喜歡結伴出門散步,豈止百步走,經常一走就是一小時,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鍛鍊方法。 但專家提醒,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適合;即便適合,活 動量也因人而異。
  • 飯後經常散步,堅持下來,身體得到的好處,別人也許羨慕不來
    在吃完飯後,你會做什麼?是趴在辦公桌上玩手機,還是坐在家裡的陽臺上曬曬太陽,又或者睡午覺?其實和這些飯後行為相比,散步是最好不過的。民間也流傳著一句老話「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雖然有些誇張,但是飯後經常散步,堅持下來,身體得到的好處別人也許羨慕不來。
  • 飯後散步的正確姿勢
    為了身體健康,不少人都喜歡飯後走一走。不過怎樣散步才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呢?或許散步前你可以參考以下這幾點:逆風出發,順風返回先走上坡,再走下坡讓散步效果更好  ①飯後耽誤幾分鐘再開始  收拾完桌子,洗洗碗,把手頭工作做完,耽擱十幾分鐘後再出去走走,時間剛好。
  • 飯後散步,居然對身體不好?!
    可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這飯後散步沒啥問題啊,咋就難受呢?小九仔細了解了一下,發現裡面的「門道」還真不少!從人體的消化勝利功能來說,飯後的胃部整處於充盈狀態,需要進行初步階段的消化。所以在這時,應該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若這時候馬上散步,體內的血液可能就優先供應那條「大長腿」了。
  • 大天台夏夜散步夜走地圖,飯後百步走,大港星寧走起來!
    這時,大家就急需一份天台散步名單吃完飯出去散散步,吹吹風真的是很舒服愜意無論你住在哪裡相信附近都有一處屬於你的隱秘散步聖地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天台幾處夏夜散步的好去處快來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嗎     溫度越來越高,白天沿河邊走並不合適,但夜晚的寒山路燈光璀璨,美不勝收,真的非常適合散步。寒山路上機動車多,過馬路還是要多加小心,安全第一。
  • 飯後散步講究多,做好這3點,輕鬆走出「長壽」!配上一套操,防病健身效果更好
    飯後「適當」散散步,對健康的確很有好處,比如說能促進腸胃蠕動、緩解消化不良;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能增強心臟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不過這個「適當」二字講究可多了!不少人都把「日行萬步」作為自己的養生準則之一,實際上路並不是走得越多越好。
  • 飯後散步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有些人飯後應該躺著.....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許多人都認為飯後是需要多走走的因為助於我們消化。
  • 飯後多久散步才不傷胃?醫生:飯後散步注意5點,胃才能更健康
    對於如何養生,民間常流傳有各種各樣的方法,相信許多人對「飯後百步走」的說法很熟悉了,人在吃過飯後,胃部進入緊張的消化狀態中,適量的運動的確對促進消化有好處,但許多堅持飯後立刻散步,反而惹出了胃病,這是怎麼回事?
  • 原來飯後散步和飯後水果都是不健康的!10個飯後壞習慣你有幾個?
    很多人飽飯後習慣到戶外散步,美其名曰「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有專家表示,飯後不宜立即走動,尤其會影響消化。我們應該要重視飯後的生活習慣,可別耽誤了健康。飯後"百步走",會因為運動量的增加,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心臟功能減退、血管硬化,餐後散步多會出現血壓下降等現象。
  • 吃過飯後多久才能散步?專家:這幾類人不能飯後散步,會走出疾病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飯後散步也有一定學問,方式走錯了可能反而會導致疾病,大家注意一下。總聽人說飯後散步好,那麼是不是飯後立刻就能散步呢?不是,大家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左右去散步,因為飯後身體大部分血液都集中在胃部,若是立馬去散步會導致消化不良,嚴重的可能會引發闌尾炎。當然事情都有兩面性,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飯後半小時散步,這幾類人望你們知道,別給自己添麻煩。
  • 【生活提醒】吃完飯後,過多久散步對身體好?注意,有些人飯後應該躺著.....
    吃完飯後去外面散散步走幾圈,是一件非常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事情,並不會出現傳言中所說的會導致胃下墜等情況。但是,一放下筷子就立刻站起來出門散步,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注意這裡說的「飯後」,是指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後,而並非指飯後立即出門散步。飯後百步走,比較適合平時活動較少,特別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不要一出門就走出「六親不認」的大步伐。飯後散步要掌握好速度,不能走得太急,以一分鐘90步,即一秒走1~2步為佳,每次飯後散步時間以10~30分鐘為宜。
  • 「飯後百步走,活到99」這些飯桌上的養生俗語,真的有道理嗎?
    比如「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等。但是,這些習慣都是正確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習慣當中有哪些是謠言!一、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答:不一定。其實除了這句話之外,中國還有一句古話叫做「要活九十九,飯後不要走」。
  • 吃飽後,過多久散步對身體好?注意,有些人飯後應該躺著.....
    因為,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而為了消化這些剛剛攝入的食物,胃需要分泌大量的消化酶與食物充分的混合,所以就需要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到腸胃等器官,才能夠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食物。那麼,吃完飯後,過多久散步對身體比較好?飯後散步,的確是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
  • 中老年人經常飯後散步,對身體有3種好處,但2個細節也要注意
    其實要比這些方式更好的是飯後散步,要更適合中老年人。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雖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僅僅靠飯後走一走的方式,並不是唯一絕對長壽的因素,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做法對中老年人養生十分有益。
  • 女生日常拍照,7個怎麼拍都好看的姿勢了解一下,總有一款適合你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7個怎麼拍都好看的姿勢,總有一款適合你,快來了解一下。1、側身看鏡頭說到最顯瘦的角度,非側身不可了,特別是微胖的女生,不論日常生活還是旅行拍照,都可以從側身拍,找出好看的背景,自然的側身站著,然後回過頭來看鏡頭,抓拍你不經意的美。
  • 飯後散步真養生?記住!這些人不要散步!快看看有沒有你
    你也許認為散步是如此簡單的運動,身體不會有太多變化。然而,當你開始邁開腿,散步一小時的時間內,身體便會發生一系列積極的生理變化。
  • 飯後散步有益健康?這3種散步方式不可取,當心養生不成反傷身
    進入老年的女性在飯後偏愛廣場舞,而男性則比較喜歡散散步,不過這兩種健身方式都能改善腸胃的消化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凡事都有個度,走得太遠太快,不僅起不到鍛鍊的效果,還會使機體過於疲乏,而且還可能誘發腹痛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