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2020-12-26 騰訊網

「飯後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這句話大家常掛在嘴邊。「百步」只是一種比較虛的說法。 一些老年人, 飯後喜歡結伴出門散步,豈止百步走,經常一走就是一小時,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鍛鍊方法。 但專家提醒,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適合;即便適合,活

動量也因人而異。

並非人人適合飯後散步

最近,阿榮的奶奶找他「投訴」說,他的爺爺看了一檔養生節目後,說飯後散步不好,現在吃完飯不願意陪伴奶奶去散步了。 奶奶便搬出「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說法,希望阿榮幫她說服爺爺。 阿榮來了句「你們說的都不對」, 結果被奶奶移出了群聊。

飯後適當散散步, 對大多數健康人來說,有助於放鬆心情,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所以一直被視為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

不過,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適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葉正茂建議, 飯後休息二三十分鐘再散步較為適宜。 如果飯後馬上散步, 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 胃腸的血液供應就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對一些體質較差甚至多病的人來說,或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在室內外溫差較大的冬季,更不建議「飯後百步走」,特別是老年人, 進餐時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 在瑟瑟的寒風刺激下行走, 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 容易引起風寒頭痛, 甚至可能加大心臟的供血負擔。 所以,飯後走不走,是因人而異的。

哪些人適合「飯後百步走」

「飯後百步走」, 適合平時高血糖、體形較胖、胃酸過多、活動較少、 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散步可以消除疲勞,放鬆身心;所以,適合的人飯後以散步來調節精神,是不錯的選擇。

哪些人「飯後不要走」

「飯後不要走」, 主要針對體質較差、低血糖、貧血、體弱多病, 尤其是患有胃下垂或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 冠心病患者。

步行鍛鍊最好在晚餐後2小時,以沒有氣急、氣短、身體微出汗為最大限度, 每次行走15~20分鐘, 中途可依據情況適當停下來休息。

飯後走路莫求快貪多

很多人認為走路時速度越快, 強度越大, 鍛鍊效果就越好。 葉正茂提醒, 其實走路速度過快反而易造成身體損傷。走路速度應與自身身體素質相配,不可盲目求快。

隨著微信運動的流行,有的人為了搶佔運動排行榜榜首,一天走路步數高達幾萬步,這種做法不可取。

特別是老年人、 體胖或有慢性基礎病的人,走路鍛鍊更要適可而止,要在自己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內選擇相應的運動方式,不要盲目貪多。

飯後怎麼走,方法學起來

葉正茂推崇「閒庭信步」,心情儘量放鬆,「百步走」也可以理解為「擺步走」。 除此之外,散步還要注意天氣和節氣的變化,比如秋冬颳大風降溫時,就不太適合在戶外行走,特別是老年人,天氣條件不好時在室內適當走動更安全。

飯後怎麼走對身體更好? 以下這些小方法, 不妨選一個適合你的試試看。

普通散步法 以每分鐘60~90步為宜,每次20~30分鐘,適合患冠心病、高血壓、腦出血後遺症或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

快速散步法 散步時昂首挺胸、闊步向前,每分鐘走90~120步,

每次30~40分鐘, 適合有減脂需求的人群、 胃腸道疾病恢復期的老年患者。

摩腹散步法 散步時,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 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進行。 每分鐘40~60步,每次5~10分鐘。 患慢性胃腸疾病、腎病的老年人尤宜。

逍遙散步法 飯後緩步徐行,每次5~10分鐘,可舒筋骨、平血氣,有益於調節情緒,醒腦養神 ,增強記憶力。

擺臂散步法 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60~90步,可增強骨關節和胸腔功能, 防治肩周炎、肺氣腫、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作者 翁淑賢 方麗婷 餘錦絢 許詠怡

相關焦點

  •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正確的走路方法你知道嗎?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常把「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掛在嘴邊,甚至在微信推出微信運動這個功能的時候,不少人為了拼排行,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追求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境界。幾乎所有人都默認走路對身體有利無弊,每天樂此不疲,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但千萬不能這樣走
    人們常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如今,大多數人們都比較注重養生,喜歡飯後遛遛彎,消消食兒,但是飯後散步也是講究極多的,如果飯後走路不當,不但起不到消化鍛鍊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讓你的身體很受傷。如何科學的走?飯後散步適合所有人嗎?跟著啄木鳥醫生邊走邊學習吧!
  •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走一走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大家常掛在嘴邊。「百步」只是一種比較虛的說法。一些老人家,飯後喜歡結伴出門溜達,豈止百步走,經常一走就個把鍾,幾千上萬步都有,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鍛鍊方法。但是,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適合,即便適合,活動量也因人而異。
  • 「飯後百步走,活到99」這些飯桌上的養生俗語,真的有道理嗎?
    早上公園裡成群結隊打太極拳的大爺,和夜晚在廣場上跳舞的阿姨,可謂是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貫徹到了極致。除此以外,中國人對於一些約定俗成的養生方式可謂是十分信服。比如「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等。但是,這些習慣都是正確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習慣當中有哪些是謠言!
  • 飯後百步走的真義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真正含義我想大家不一定都知道。很可能,一直以來,大家對於這句古語都存在著一些誤解。100步才用走幾分鐘啊,一般一兩分鐘就搞定了,這一兩分鐘的鍛鍊有用嗎?很多人會說這是虛詞、不是具體的數值,那麼為什麼不說十步走、千步走呢?飯後快步走對健康有好處嗎?
  • 冬季運動 | 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在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步行是百練之祖」、「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諺語。要知道,行走能提高肌肉纖維彈性,步伐和呼吸自然配合時,身體各部位都在自由舒展的情況下活動,大腿、小腿及足踝等部位的肌肉得到鍛鍊,減少腹部脂肪積聚,使身體的各部位得到勻稱發展,使人體的體型更美。
  • 飯後不能吃水果,也不能直接躺下?實際上,真沒有那麼多講究
    最近就有很多人向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吐槽,父母總會想辦法糾正他們的生活習慣,尤其是一些飯後的行為。比如說飯後不讓吃水果,也不讓立馬躺下,更不讓我們直接去洗澡。那麼這麼說法都是真的嗎?如果你只吃了6-7分飽,胃裡還有空間,飯後吃一些水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飯後不能躺下,是說這樣不利於消化。其實有些人在公司吃完午飯之後,也會儘量選擇趴著午睡,同樣是怕躺下睡對腸胃不好。殊不知,趴著睡反而會傷到頸椎和眼睛。而躺著睡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完全可行的。
  • 為什麼飯後特別想睡覺?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吃過飯之後,在五分鐘到10分鐘之內特別想睡覺,尤其是吃得比較飽的情況下,很想去床上睡上一覺!不過通常再這種情況下,大人都會說,吃了飯之後需要活動活動,別馬上去睡覺,不然容易得胃病,還會引起三高的。
  • 飯後百步走,既然有這麼多好處?8款散步姿勢總有一款適合你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老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裡的「飯後」,是指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後,而並非飯後立即散步。
  • 你是喜歡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呢?
    對於運動,有人喜歡在飯後進行,認為可以幫助消化,並且可以消耗能量,有助於減肥。這一論斷,看起來似乎挺有道理。然而,飯後運動真的會比飯前運動好嗎?飯前運動 PK 飯後運動現在的人,要早起運動那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晚上散步到底走多少步,對身體更好?
    農村老人常會說吃飽了,要出門去溜溜食,也把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經常掛在嘴邊說。確實,吃過晚飯後出門散步對身體好,食物消化速度都快了,到了晚上也能睡得更香。不過,吃過晚飯散步的好處還有很多,不只是人們看到這麼一點,有時間的最好晚上出門散散步。晚上散步走多少步,對身體更好?
  • 孕婦飯後5大禁忌,如果忽視了這些,胎兒就痛苦了
    準媽媽在懷孕期間,一舉一動都十分關鍵,無論是吃飯,還是運動,都有可能影響到肚子裡的小寶寶。孕媽不僅要每天伺候好小寶寶,更要伺候好自己,比如每天吃飯後的習慣,最好不要任性亂來,以免讓自己不舒服。孕媽不舒服了,寶寶自然也會不舒服。在這裡要提醒的是,孕婦飯後5大禁忌,你忽視了這些,胎兒就痛苦了。
  • 【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飯後自己這些小錯誤不要犯!!】科普人專欄
    解決方案:水果最好在兩餐間吃飯後吃水果除加大胃腸道的一點負擔外,對正常人來說問題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水果除含有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外,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對一些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有影響,如對微量元素。因此,吃水果最好是在兩餐之間吃,對於血糖升高者,尤其不主張飯後即刻吃水果。原因:飯後喝茶,會衝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影響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
  • 空腹運動和飯後運動哪個減肥效果更好?正在糾結的你需要知道這些
    對於這些說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是否也常常感到一頭霧水呢?那麼對於想要減肥的我們,應該選擇空腹運動還是飯後運動呢?哪個減肥效果會更好?它們之間的優劣各是什麼?我們接著往下看吧。我們在做完一次運動後的48-72小時內,身體會保持較高的新陳代謝水平,不論你在睡覺、工作、吃飯都會比平常燃燒更多的熱量,簡單來說,也就是身體在運動後可以保持持續燃燒脂肪的能力。所以,當兩者相互抵消後,從長遠來看,對於減肥效果並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 吃完飯多久可以跑步 飯後不宜做這些事
    飯後運動危害悅運動教練表示,運動需要大量的血液來提高氧分。如果我們飯後立即運動會導致血液多流向運動的肌肉和骨骼,導致腸胃的消化過程受阻,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飯後運動肚子痛。久而久之,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就容易引起更多的腸胃疾病。諸如常見的胃病、闌尾炎等。一旦造成腸胃疾病之後,就會伴隨著你一輩子。所以,運動固然重要,但也一定要謹慎,善待腸胃。
  • 飯後運動,走出來的是健康還是胃下垂?
    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符濤 好大夫本文作者:符濤醫生常言道:飯後百步走
  • 飯後散步,居然對身體不好?!
    可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這飯後散步沒啥問題啊,咋就難受呢?小九仔細了解了一下,發現裡面的「門道」還真不少!從人體的消化勝利功能來說,飯後的胃部整處於充盈狀態,需要進行初步階段的消化。所以在這時,應該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若這時候馬上散步,體內的血液可能就優先供應那條「大長腿」了。
  • 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好?
    對於運動,有人喜歡在飯後進行,認為可以幫助消化,並且可以消耗能量,有助於減肥。這一論斷,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然而,飯後運動真的好嗎?
  • 【提醒】飯後一小時,千萬別做這8件事!
    想一想飯後你都愛幹些什麼?立即吃水果、吸菸,還是喝茶?飯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去做一些本不應該做的事情,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嚴重影響著身體健康。現象:很多人都喜歡飯後吃點水果,認為能夠通過這個方式補充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也可以解油膩。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
  • 水果能不能飯後吃?10 個飯後小習慣,真正不能做的是……
    丁香醫生把這些說法都找了出來,咱們一起來看看。0101飯後不能散步?「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也是你們說的吧?飯後散步,既不會使胃腸血液供應不足,也不會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是血糖高和想減肥的朋友,飯後散散步能幫你把剛剛升上來的餐後血糖給降下去,比起馬上就坐下學習工作或躺倒睡覺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