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養生,民間常流傳有各種各樣的方法,相信許多人對「飯後百步走」的說法很熟悉了,人在吃過飯後,胃部進入緊張的消化狀態中,適量的運動的確對促進消化有好處,但許多堅持飯後立刻散步,反而惹出了胃病,這是怎麼回事?
剛吃完飯就散步,對身體有好處嗎?
散步帶給人的好處眾多,人在散步後,血液循環更加暢通,代謝功能也得到了增強,尤其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經常散步可以有效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的風險,對於腸胃功能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官方研究表明,每天飯後散步半小時,人的心肺功能會得到顯著提高。
但是,飯後立即散步,其實對身體健康反而無益。這是由於在我們剛吃完飯後,胃開始進入消化模式,這時就需要血液流通給胃送去強力支持,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食物消化作用。如果這時候選擇外出散步,血液的供能作用就會被分散,腸胃就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消化運作也就受到了影響,因此,飯後立即散步不僅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還可能引發腸胃疾病。
那麼,飯後多久才可以散步呢?
飯後半小時,胃部正處於高速運作狀態中,對食物的消化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因此,剛吃完飯後的半小時內,不要散步,更不能進行任何劇烈運動,安靜待著即可。
飯後一小時,胃部的食物消化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胃蠕動開始放緩,這時候可以外出進行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散步也是十分合適的。
飯後兩小時,胃裡的食物差不多已經消化完成,人可以放心大膽地進行體育活動啦。
醫生提醒,若不想傷胃,飯後散步謹記這5條!
第一點,散步的裝備要做好。雖然散步是一項輕鬆簡單的低強度有氧活動,但既然出了家門,就要做好對身體的防護,首先,儘量穿透氣、寬鬆的衣物,面料儘量選擇吸汗好的純棉材料,這樣可以防止出汗後人體的不適感。一雙合腳、鞋底彈性足、鞋身具有較好穩定性的運動鞋也很重要,尤其是對於老年人,由於腿腳不太方便,在遇到路面狀況不太好的時候,合適的鞋子可以對我們的關節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
第二點,散步前要做好熱身活動。在任何運動開始前,我們都要做好熱身,散步也應當如此,可以活動活動關節,拉伸一下身體,使身體處於心跳略微加快、身體微微發熱的狀態,這時就是熱身到位了。
第三點,散步姿勢要正確。散步是為了幫助消化,增強身體免疫力,但千萬別因為走路姿勢不當而傷到了骨頭。散步時,我們應當抬頭挺胸,核心收緊,做有規律的、幅度自然的擺臂運動。
第四點,散步時不要東張西望。雖然我們在散步時應當處於一种放松狀態,但這不代表你可以完全放飛自我,如果你走路時不注意腳下,到處亂看,一不小心就會跌倒,受點皮外傷倒還好,萬一傷到了骨頭,那真要受罪了。
第五點,注意散步強度。由於散步是種比較輕鬆的運動,人不容易把握運動強度,有時候一不留神就會走路時間太長或者走路太多。建議正常速度下,散步時間不要超過40分鐘,如果沒辦法控制時間,可以佩戴運動手環幫助自己掌握散步的強度。
看到這裡,飯後如何散步才對健康有益的方法,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