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老年朋友為了鍛鍊身體,往往都會選擇飯後出門遛彎、散步或者遛狗,還有很多女性愛美,為了預防脂肪沉積,身材發胖,喜歡在飯後立刻進行運動。其實飯後立刻散步或者運動很不好,不僅傷胃更傷脾,飯後馬上運動會給腸胃帶來機械性刺激,有非常多的危害。
首先降低胃腸的消化能力,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在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的過程中,脾胃需要大量的血液和能量來輔助完成這項工作,我們的身體會調配血液到胃部進行支援。
飯後立即運動會使大量的血液分散到四肢,胃腸的血流量就會減少,會降低胃腸的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長此以往會引發胃功能紊亂,胃脹胃痛,慢性胃病趨勢。
飯後立即參加劇烈運動,容易引起腹痛和不適感。儲存了大量食物的胃,因為運動產生顫動,牽拉固定胃的韌帶會變得鬆弛,容易導致胃下垂。
不僅飯後不要立即運動,激烈運動後,最好也不要即刻進食。
首先,運動後進食會抑制消化,加重胃腸器官的負擔。在運動時,全身的血液重新進行了分配,使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都會大大減少。
而且神經系統中管理肌肉活動的中樞神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還會加強對消化系統的抑制性影響。
還有訓練後急忙吃東西,就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誘發消化不良等胃腸疾病。飯後,如果不休息,馬上運動,除了會影響消化,還會引起胃脹,胃痛等,長久以往會直接導致胃病的產生,如果怕胖可以再放後三十分鐘進行小幅度的運動。
其次,運動後馬上就餐,易造成食欲不振。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的分泌大大增加,這也可以使胃腸道的蠕動減弱,而此種狀態不能立刻改變,要休息一定的時間後才能恢復正常,所以在激烈運動後不能馬上進食,如果劇烈運動後立即吃飯會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胃炎等症狀。
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進餐後大腦供血量會暫時減少,因而會產生精神不集中、昏昏欲睡的現象,患有冠心病,老年朋友此時運動容易產生頭暈目眩的症狀。所以飯後最好靜坐為易,以休息為主,多聊些開心的話題,既保持良好的心情,又保障了食物的最佳消化。
那麼在飯後多久運動是比較合適的呢?我們提倡的是飯後至少休息三十分鐘後再運動,這樣既鍛鍊了身體,也不會對脾胃造成傷害,快走慢跑之類的運動都可以慢慢開展,但是劇烈運動還是要避免的,特別是如果進食了很多難以消化的高蛋白與脂肪食物,那麼這頓飯後就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