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注意養生,為了身體健康,經常在飯後走一走,的確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散步比較溫和,運動強度可大可小,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老少皆宜。晚飯後大路旁、公園、體育場,散步的人群,或老或少,或快或慢,三五成群,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說明散步越來越受到大眾人群的喜愛。
一、為什麼晚飯後散步比較好
1、晚餐吃的好不易消化
上班忙碌了一天,中國人的晚餐,一般比較豐盛,尤其是年輕人,吃的好,吃的多,營養過剩。飯後抱個手機,沙發上一躺,幾個小時下來 ,吃的東西消化不了,脂肪很容易在腰腹部堆積,大腹便便,非常難看。
2、腸胃功能減弱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尤其是腸胃功能減弱。明明吃的東西不多,晚飯後不活動,感覺身體不舒服,身體開始發福,各種慢性疾病增加,健康狀況需要引起注意。
3、現代人鍛鍊的機會太少了
上班一族,久坐不動,出門坐車,上樓電梯,體力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中老年人,家務活減少,空閒時間越來越多,其他鍛鍊方式,感覺又不太適合自己。為了身體建康,晚飯後出來走一走,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二、散步的好處
1、促進腸胃消化
人在散步時,動用核心肌群的力量,由於腹部肌肉的收縮,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胃動力增強,使人的消化吸收能力變得更好。
2、可以緩解壓力,消除疲勞
散步時,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邊走邊談,可以溝通交流感情,釋放工作生活壓力,心情變好,有效緩解疲勞。
3、促進睡眠質量提高
散步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大腦的供血供氧量提高。散步後身體微微出汗,全身感覺輕鬆舒服,身體放鬆,稍感疲勞,晚上更容易入睡,睡覺香甜,不容易失眠。
4、提高身體素質
散步作為一種全身性運動,能將全身骨骼肌肉動員起來,強度可大可小,對塑造好身材,減少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長久堅持,能更好地增強體質,使身體素質變好。
三、散步注意事項
1、選擇好散步時間
飯後不宜立即散步,不利於身體消化,一般飯後半小時,散步比較合適,可有效提高身體消化吸收能力。
2、選擇好合適地點
最好在公園、體育場、湖邊等空氣品質好,交通安全的地方散步。
3、不要過度走路
走路不要過多,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反而對身體不好。
4、散步要因人而異
年老體弱的人要少走一些路,身體患有疾病,如胃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人群要更加注意。
總之,堅持晚飯後去散步,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習慣,長久堅持下去,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但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掌握好鍛鍊的度,堅持科學合理適量鍛鍊,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