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原產地·雲南》上線,就在剛才!

2021-02-21 一大口美食榜

星期五的時候,小寬老師給我發微信,告訴我陳曉卿老師那邊《風味原產地·雲南》成片出爐等待上線。

我心領神會,從辦公室出發直奔稻來,沒有片刻遲疑。

看樣片——這事可能大伙兒不太理解,基本就相當於是原價搶鞋,雖然到頭來東西都是一碼事兒,但總有一種佔了大便宜的沾沾自喜。

在路上的時候一直回想起今年年初上映的第一季潮汕的時候,正值春節假期好多外賣店都沒開門,我看到興奮之處大半夜打開外賣軟體一無所獲,哆哆嗦嗦鑽進廚房自己熬了鍋粥。

好在這一次播出時夜宵店都開門,根本不慌。

所謂真香,就是還沒看完一集就明確意識到這次夜宵也救不了我——最近得飛一趟雲南。

《風味原產地·雲南》一共十集,每集15分鐘,依舊是按食材分集,顧問還是敢於胡亂老師。

毫不誇張地說:每集都能看得去過雲南的人想再去,住在雲南的人想鑽大山。

雲南德宏,一個普通的傣族人家正在準備喃撇。這是一種介於蘸水和涼菜之間的神奇食物,如果從形態上對它歸類,更像一種醬。

*《風味原產地·雲南》

能做成喃撇的食材很多,常見的樹番茄、馬鬃魚和苦子都有獨自擔任主角的能力。

△樹番茄

*《風味原產地·雲南》

△馬鬃魚

*《風味原產地·雲南》

△苦子

*《風味原產地·雲南》

配角的選擇同樣不能馬虎,河谷以及熱帶地區,小米辣基本替代了煳辣子;蒜的加入既能提味又能殺菌;大芫荽、苤菜、香蓼……雲南的深山中每一花每一葉都有獨特的秉性。

*《風味原產地·雲南》

院子裡的那口石臼沒閒著,每一次舂搗都是讓食材風味充分釋放的過程。萬物皆可舂,昆明人熟悉的舂雞腳不過是傣族菜中的冰山一角……

雲南有一張火腿地圖,很多城市、村落都有做火腿的習俗,但是由於每個地區陽光、溫度、海拔、溼度的不同,做出來的火腿風格也大不相同。

比如在宣威地區,冬季陽光充足,溼度較大,溫度較低,製做火腿的時間比老窩地區更短。在風格上,前者用「風乾法」,後者則用「煙燻法」——這是兩地根據自然環境做出的最優解。

 *《風味原產地·雲南》

從一隻豬的養殖,到一條火腿的誕生,外人看來理所當然的整個發酵過程,在制腿師傅的眼裡其實是和大自然的一場博弈。

乳扇和乳餅,看似兩種親兄弟般的食材其實最多只算遠方老表——大理的乳扇多用新鮮牛奶,而昆明的乳餅則用山羊奶居多。

*《風味原產地·雲南》

同樣是用發酵過的乳清助凝,得到的一個是擠壓水分後形成的整塊軟酪,一個是拉扯風乾後製成的片狀乾酪。

走在大理古城酒吧街,四處傳來烤乳扇和玫瑰醬的香氣,但這不是大理人唯一的吃法,沾蜂蜜生食已經足夠美味。

△烤乳扇

*《風味原產地·雲南》

在昆明的大小餐廳不難點上一道「火夾乳餅」。火腿和乳餅隔水同蒸,同屬雲南的兩種食材共治一爐,油脂豐腴乳香四溢,蘸上一點兒花椒粉,霎時間所有風味都在口腔中難分難解……

對於「我愛吃芭蕉」這句話,外地人和雲南人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

外地人說這話時表達的多是對一種水果的喜愛,但是對於雲南人來說,其描述主體顯然指代不清。芭蕉、芭蕉花、芭蕉芯皆可成菜。

雖然芭蕉葉並不適合咀嚼,但是雲南人也沒浪費——拿來包裹食材。

*《風味原產地·雲南》

細分之下,光是芭蕉葉就能用於包蒸和包燒,芭蕉花更是可醃可炒可湯可涼吃……

芭蕉芯這種神奇的食材在雲南人的餐桌上看起來比芭蕉果實更美味。按圖索驥在雲南找到這些食材,和想像中的味道一一比對,這是屬於吃貨的集郵樂趣。

△芭蕉芯

*《風味原產地·雲南》

對了,不用擔心那些轟然倒塌的芭蕉樹,它們的根系非常發達,砍砍燒燒,來年愈發茂盛……

這並不是《風味原產地·雲南》的全部,還有更多神秘的食材穿插其間輪番撩撥食慾。

如果充了會員,一晚看完,那麼只要能熬過當晚訂機票的衝動,基本就沒事了。如果不充會員得煎熬兩周,架不住心裡一直惦記。

對嗜吃如命的人而言,為何雲南這地方能常去常新?

一方面是因為那裡的植物動物都汲取著彩雲之南的靈氣,在大山深處、川流之間野蠻生長;另一方面,由於不同宗族文化下的烹飪手法各異,最終呈現出食物風格也如萬花筒般絢爛。

*《風味原產地·雲南》

對紀錄片愛好者而言,在新一季的《風味原產地·雲南》中,航拍、特寫、鏡頭的每一次推拉,不僅在宏觀上承載了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也在中觀上闡明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共融格局;微觀上……

微觀不用說了,食材在鏡頭前嬌豔欲滴的樣子,在鍋中輾轉騰挪的氣勢,看過《風味人間》或者《風味原產地·潮汕》的朋友都懂。

*《風味人間》

一部好的美食紀錄片不僅要普及關於食物的知識,還要探究人和食物間的聯繫,當這一切業已成型,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

像我,現在就等待錯峰出行,機票早日降價。

文丨陳不謅

圖丨《風味原產地·雲南》

《風味原產地·潮汕》

《風味人間》

視頻丨《風味原產地·雲南 預告》

一大口美食榜

愛吃的人總會相遇。

相關焦點

  • 《風味原產地·雲南》苦菜蘿蔔纓在雲南的逆襲!
    先是酸,然後辣味也來了,接著是一種來自新鮮植物特有的辛香充盈在口腔內,在雲南,此湯得名「青龍過海」,而它的味道就像這個了不得的名字一樣暗流湧動。湯裡神秘的「蛟龍」,正是那撮沉入水底的幹醃菜。它是雲南人追求美味的佐證,也是不露聲色的風味寶藏。
  • 專訪|《風味原產地:甘肅》是怎麼拍成的?
    羊肉泡饃不稀奇,那西瓜泡饃呢……正在騰訊視頻播出的《風味原產地》系列的第三季甘肅篇有關甘肅美食那些新奇又讓人垂涎的故事,生動的鏡頭語言下,熟悉或陌生的食材,在不同人手下,在異域風景中切換和變化。市井、草甸、農家賦予它們不同風味,使其成為富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餚。
  • 《風味原產地》國產紀錄片「出海」助力美食文化交流
    原標題:專訪《風味原產地》製片人:甘肅羊雜讓墨西哥觀眾想到自家烹飪(記者 秦金月)今年11月20日,由陳曉卿團隊傾力打造的美食系列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正式登陸奈飛(Netflix)平臺。這也是繼「潮汕」篇和「雲南」篇之後,該系列再度「出海」,將優秀的中華美食文化推介給全世界的網友。
  • 專訪《風味原產地》製片人:甘肅羊雜讓墨西哥觀眾想到自家烹飪
    中國網北京12月4日訊(記者 秦金月)今年11月20日,由陳曉卿團隊傾力打造的美食系列紀錄片《風味原產地 甘肅》正式登陸奈飛(Netflix)平臺。這也是繼「潮汕」篇和「雲南」篇之後,該系列再度「出海」,將優秀的中華美食文化推介給全世界的網友。
  • 雀巢咖啡感CAFE玩轉新業態,雲南風味匠心上線
    北京2020年5月13日 /美通社/ -- 近日,雀巢咖啡旗下品牌 -- 「感CAFE」宣布涉足實體產品系列,匠心發布三款雲南地域風味的獨具雲南風味的咖啡新品。同時全球唯一線上概念店「感CAFE旗艦店」正式登陸天貓平臺。
  • 舌尖打造,《風味原產地·甘肅》定檔24日,各色美食齊上陣,酒泉糊鍋...
    陳曉卿團隊繼《風味原產地·潮汕》《風味原產地·雲南》又一精品美食力作,將繼續以食物為窗口,探尋中國各地豐富的物產,以美味為媒介,展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理念。
  • 星巴克中國首家咖啡原產地門店在雲南普洱正式開業
    (6月21日,普洱)星巴克中國的首家咖啡原產地門店今天在雲南普洱盛大開業。這標誌著星巴克首次在中國咖啡原產地實現咖啡旅程「最初十英尺」和「最後十英尺」的交融與傳承,也是繼六年前星巴克雲南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紮根普洱後的又一裡程碑。
  • 風味雲南,當紅辣子雞
    新華網 徐華陵 攝對於愛吃辣的雲南人來說,每日的餐桌上要沒有辣椒,就會覺得索然無味。而能鎮得住雲南人對辣椒一往情深般需求的,當屬雲南曲靖霑益辣子雞了。霑益辣子雞原產地在曲靖市霑益區,霑益辣子雞是滇菜的代表作之一,有近百年歷史,因其選料精殊挑剔、製作道序複雜、味道辣香爽口而名震四海。霑益辣子雞(7月4日攝)。新華網 徐華陵 攝霑益辣子雞的辣不似尋常辣味,辣中有香,辣而不過,吃了第一口還想吃第二口,欲罷不能,直到滿頭大汗。
  • 原產地智能審核系統上線 出口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正式邁入「秒通...
    原產地智能審核系統上線 出口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正式邁入「秒通」時代 2020
  • 上拼多多買「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開始「玩」營銷了
    「在風味的大戲裡,醬,一人分飾兩角,時而是食物的調味劑,時而又是食物本身。讀懂了醬,我們才能真正洞悉人間風味的各種玄機。」 繼蜂蜜、蟹餚後,《風味人間2》的第三期,上線了以「醬料」為主題的「醬料四海談」。
  • 咖啡的草本風味咖啡豆 黃金曼特寧咖啡豆 雲南小粒卡蒂姆風味描述
    那麼哪裡的咖啡有草本風味呢?跟著前街咖啡一起來探索一下吧。曼特寧是全世界最適合深烘焙的咖啡豆之一,其中一個著名的原因是它在深烘焙後的本身的風味並不會消失,所以我們前街咖啡都是用深烘來烘出曼特寧經典的風味。
  • 雲南松茸創小米有品原產地直播帶貨新紀錄直播3小時銷售超10萬元
    7月29日,小米有品發起「助農增收·香格裡拉松茸原產地直播」活動。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雲南穀倉科技攜手德欽縣人民政府、菌語松茸聯,在香格裡拉梅裡雪山腳下,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松茸宴」。德欽縣副縣長劉常、雲南穀倉科技總經理殷勤、香格裡拉松茸妹妹娜娜聯合化身「好物推薦官」,走進森林直播間,從挖松茸到烹飪,為香格裡拉松茸「打call」。
  • 中國雲南咖啡精品產區 雲南卡蒂姆小粒咖啡衝煮口感與風味特點
    前街咖啡的口糧豆系列中,中國雲南小粒咖啡映入了不少愛好者的視線中。雲南咖啡豆在以前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品質不好風味不好。但隨著精品咖啡行業的發展,雲南咖啡豆成為了一匹黑馬闖進了精品咖啡屆。雲南鐵皮卡被標註為雲南精品咖啡,而雲南卡蒂姆咖啡豆則按市場習慣相應的標註為雲南小粒咖啡。這兩支雲南咖啡前街咖啡都會烘焙至中度烘焙,因為雲南產區並不是一個酸感產區,咖啡豆風味都是比較均衡,基調都是堅果、紅糖的風味。
  • 雲南咖啡豆品種風味描述特點口感 為什麼雲南很少種植鐵皮卡品種
    前街前幾年開始在雲南種植鐵皮卡品種的雲南小粒咖啡,發現願意從根源上做出改變讓雲南咖啡豆變成精品咖啡豆的人很少,更多的是走快捷路線,例如用特殊處理法使雲南咖啡豆的風味變得出眾,那麼這些特殊處理法下的雲南咖啡豆還有本身的產區風味嗎?並沒有。前街願意換時間以及精力在雲南種植「林黛玉」一樣的鐵皮卡,為的就是建立好雲南咖啡的產區風味,讓之後品嘗雲南咖啡的愛好者們知道:「啊,原來這就是雲南咖啡的味道。」
  • 雲南小粒咖啡豆口感|雲南咖啡種植史 卡蒂姆咖啡豆的特點與風味
    前幾天有介紹了雲南鐵皮卡的風味(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看哦),那麼小編今天還是來介紹一下雲南很有名的咖啡-雲南小粒。雲南種植歷史史可追溯到1892年,10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田德能神父在大理市賓川縣朱苦拉村栽下了第一株咖啡樹——這一般被追溯為咖啡傳入雲南的最早記錄。
  • 中國雲南咖啡產地雲南咖啡基地 雲南日曬和水洗咖啡衝煮風味區別
    在前街咖啡有三款雲南咖啡,一款是前街咖啡種植的雲南鐵皮卡花果山咖啡豆,一款是日曬處理的卡蒂姆小粒咖啡豆,一款是水洗處理的卡蒂姆小粒咖啡豆。前街本文要說說後兩者,通過咖啡豆分辨,烘焙,杯測,衝煮,看看兩種處理法的雲南卡蒂姆風味表現有什麼不同。
  • 瑞幸精品掛耳咖啡帶你遇見全世界的好風味
    因為選用了不同原產地的咖啡豆,瑞幸精品掛耳咖啡系列中的每一款,都能帶來不同的體驗之旅。趁著陽光初升,衝泡一袋來自衣索比亞的日曬耶加雪菲,入口就能嘗出酒香混著陳皮,還有一絲草莓果香的驚喜,如同置身於那座遙遠的耶加雪菲小鎮,在氤氳的水汽之間,看滿目蔥鬱,花香迎面,鳥語繞身。
  • 中國精品咖啡:雲南精品咖啡和雲南小粒咖啡的風味特點區別
    2018年,前街咖啡老闆在雲南又踏上了過去幾年來常去的那條路,種下第二批次的阿拉比卡咖啡。在雲南的這幾天,老闆接觸了幾位相識的咖農,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最近的咖啡價格,也如雲南咖啡行業協會5月25日新聞發布會所說:雲南咖啡再次遭遇價格低谷。
  • 香料與食材的共舞,這道雲南風味辣椒醬做法簡單,風味獨特
    前段時間給朋友們帶來一種雲南本地的特殊香料,而今天給朋友帶來的是一種雲南本地的特殊辣椒醬,這種辣醬和我們常見的四川辣椒醬不同,它本身的味道是辛辣中帶著鹹鮮,回口帶上帶有甜和麻,在製法上不算複雜,算是一個食材與香料共用的實力,這種辣椒濃厚的地域風情,對於喜歡辣醬的朋友來說,十分值得收藏
  • 中國VS印度,誰才是茶葉原產地?
    在此後將近200年間,關於茶葉原產地的爭論從未停止過,或者說大家都在「搶奪原產地之名」,其中牽涉到中國、印度、英國、日本、丹麥、荷蘭等國家。 可就在英國成立茶葉委員會後,查爾頓再次寄了一些植物到加爾各答,並聲稱這種植物和雲南省內種植的茶樹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