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網友吐槽他在廣東東莞的一家服裝廠上班,4月份的工資發現少了許多,原本以為老闆搞錯了,結果問了周圍幾個工友都少了。後來才知道老闆居然給管理員漲了10%,而所有普工都降了5%。
原來到了年中,工廠效益不好,但是又要面臨給員工加工資的問題,於是老闆就想管理人員才十幾個,就算加點工資也沒幾個錢,但是員工有幾百人,一人加二百元一個月的支出都不得了。
但是公司效益又不好,於是老闆就想出了一個「餿主意」降了普工5%的公司,然後補貼管理層,隔天就有幾十個員工要辭工。
目前,廣東各地都出現了用工荒,現在哪個廠還敢降員工工資?降工資,等於是趕員工走!
看網友怎麼說:
網友1:以後都讓管理員幹活吧,我們廠還不是今年辦公室加20%。另再拿車間產量提成,然後生產人員工作量加大數倍,工薪降低30%。很多人都做得怨氣衝天。再這樣下去,堅持不到年底,會走一半人。
網友2:打工打工,十年打工一場空! 自己不行不要怪任何人!本人是做網際網路項目的一周收入一萬多,之前也是各種貸款各種小貸,現在清理了全部給他還上了,一身輕鬆,現在忙碌起來了,想帶幾個想賺錢有幹勁的兄弟,沒幹勁的沒頭腦的不用了
網友3:管理都是有關係的,啥事也不幹,不準員工玩手機,管理整天玩,吃檳榔,聊天,員工拼命幹,計件改成計時,該計時又改成計件。管理啥不幹還拿高工資。
網友4:很多老闆都說自己的員工,上班都拿心出來,急死人。然而又有很多員工說老闆:都不捨得拿塊金出來,用死人
其實,換做每個人,辛辛苦苦一年,不說公司給自己多大的福利,也不計較公司發不發年終獎,如果有這些,員工也會很感恩,但是至少自己辛苦勞動賺來的,公司就應該把錢發到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都有自己的難處,不高的工資,都讓自己很大壓力,還把少許的錢扣了,真的說不過去。
能者多勞的時代已經過時,多勞多得才是王道!
建議從企業管理機制方面突破,首先要建立好企業薪酬績效激勵機制,讓員工主動自發的工作!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40萬每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比如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偏中間值。
3)入職一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比如說可以設置50萬元每月,主要關注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制度為常規值
4)高級業務員:一年平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級為高級業務員,薪酬可增加20%-30%,設置高值獎勵制度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和年終獎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員可以升級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則對其下屬採用不同的業績平衡點,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注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每年的獎勵分三年發放到位,如果員工離職,則不再發放獎金
三、建立更高級的合伙人制度
比如說,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都可以有機會成為內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業利潤紅利
個人建議: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最好。合伙人就是員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擁有公司股份,並且合伙人也不享受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只需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就好了,說現實的一點,只要比員工把錢放在銀行的利潤高,那就可以。
合伙人模式分兩種
1.公司合伙人:作為合伙人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伙人:只參與具體的項目的利潤分成與責任承擔
四、建立股份制與期權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業務員超過10人的,就可以成為企業股東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給員工做了3-5年的合伙人以後,根據其貢獻,制定不同的合夥機制,可參考以下兩種
1.契約:測算公司的股本,籤訂股權代持合同,讓那個優秀的員工成為企業股東之一
2.期權激勵: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增加公司股份
總結:現在很多企業很多採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沒有讓公司二婚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員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使用多元激勵模式,達到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業績的能力。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周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優化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前,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作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收集客戶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裡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