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寫白居易的詩,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有何玄妙

2020-12-16 好玩的國學

嚴格來說,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唐宣宗悼念白居易的一首詩歌。我們先說說悼亡詩。一般認為悼亡詩都是寫自己的親人的,尤其是老婆的。歷史上寫悼亡詩寫的很好有幾個人,一個是魏晉時期的大帥哥潘安,一個是唐朝的花心詩人元稹,還有就是宋朝的蘇東坡和南宋的陸遊,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寫給自己的老婆或者是前妻的(陸遊的那首黃藤酒)。

寫夫妻的生活的悼亡詩,一般是以細節取勝,選取夫妻生活中最為難忘的最為深情的細節,來表達對亡故的妻子的思念。而寫給不是親人的特別是名人的悼亡詩,就完全不同了,一般都是用最為精煉的語言,概括出詩人一生的功績、貢獻以及思想立場和詩歌的特點,這個就更加難了。在看唐宣宗寫給白居易的悼亡詩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一個不大知名的詩人寫給李商隱的悼亡詩: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

這是李商隱一生最好的朋友詩人崔珏的《哭李商隱》,是非常典型的悼亡詩。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前兩句就高度概括了李商隱一生的悲劇命運。他才高八鬥但命運曲折,他有凌雲壯志卻無奈折翼。他一生悲悲戚戚,詩文中充滿了悲傷的色彩。

詩人前兩句就非常準確地概括了李商隱的一生,包括他的詩歌文章的特點,可謂是李商隱的知心朋友。

那麼,唐宣宗寫悼念白居易的詩歌,也是一首非常優秀的作品,基本上概括了白居易的一生,他的思想追求,他的文學思想,他的詩歌在唐朝的影響。短短一首律詩,濃縮進那麼多內容,而且非常貼切恰當,這一方面說明唐宣宗對白居易的欣賞與崇拜之情,另一方面也說明唐宣宗的詩歌造詣。

唐宣宗算是唐朝中晚期的皇帝之中,比較有所作為的一個了,有小太宗的美譽。這首詩是在唐宣宗繼位不久,白居易去世之後,寫的一首詩。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我們先來翻譯成現代文。

你生命的時光中,一直都在寫詩,但你應該繼續做大唐的詩人,我剛剛繼位,誰教你那麼突然就走了。

人如浮雲,想留也留不住你,願你隨處安居,原諒我造化不夠,想喚回你的生命也是徒然,願你九天之上能夠快樂。

你名聞大唐天下,你的詩篇光耀子孫,連孩童也會吟《長恨歌》,胡人也能唱《琵琶行》。

你的功德和聲望行人盡知,我會常常想起你來。

第一聯說白居易詩歌創作生涯和貢獻。

第二聯巧妙地嵌入了白居易的名字和號,並點明了白居易一生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這是這首詩最為精彩的部分。

第三和第四聯,分別點出了白居易的兩部最為著名的詩歌代表作——《琵琶行》和《長恨歌》,以及白居易詩歌對社會的影響。可謂是一首非常全面站位很高評價更高的悼亡詩。

我們主要要解釋「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這兩句。

浮雲不系名居易,這句話有幾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說白居易的一生其實很慌張,仕途也不算太順,如天上的白雲一樣居無定所,是一種漂泊流浪的生活狀態。因為白居易曾經幾次被貶,先是被貶到江洲做司馬,後又到忠州,白居易還在幾個地方做過官,晚年又隱居在東都洛陽,一生始終如白雲一樣飄來飄去。

第二層的意思是,雖然在長期的漂泊中,其實白居易的生活過得非常悠然。我們知道,白居易除了篤信佛教之外,還是莊子的鐵桿粉絲,又是中國隱士歷史上「中隱」理論的創始人。受到道家和佛家以及陶淵明等隱士思想影響的白居易,其實一生過得比較悠閒自由,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居易。

從居易自然就引出了樂天二字。這裡的樂天也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白居易的號。唐宣宗巧妙地把白居易的號融入詩中,體現了他的巧妙的構思。

第二層是一種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白居易是一個非常容易滿足的人,他對生活充滿了熱情與樂趣,一點小小的滿足就能夠讓他笑著面對人生,所以白居易樂天的性格,讓他成為晚唐詩人中比較悠閒幸福的一個。

其實,樂天的思想更多是順天的意思,這說明,樂天更多來自於道家思想,道家認為萬事萬物都要順應自然,你不能與世界滿擰,也不要與別人滿擰,更不能與自己的生活滿擰,而是要採取一種清靜無為順應萬物逍遙自適的生活態度。而同樣是道家思想信奉者的唐宣宗,非常讚賞白居易的這種生活態度。

後面的我們就不談了。

最後,好玩的國學想告訴大家,從這首詩中,我們應該能學到一種浮雲不系、虛室生白的人生態度。好玩的國學用一句話加以概括,就是:

要讓生活很居易,不妨事事都樂天!

相關焦點

  • 浮雲不系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裡藏有皇帝曾經的辛酸和不易
    前言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是寫白居易最妙的兩句詩。其妙處並不僅僅在於嵌入了白居易的名和字,更在於居易、樂天本身還有自己的一層深意。這首詩的作者李忱(chén)並不是一個特別著名的詩人,但是他卻有著特別尊貴的身份。
  •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唐宣宗悼詩背後的中興之志
    這兩句詩即使不看出處,也能找到其中的奧妙。因為我們對這首詩所寫的這個人物太熟悉了。這就是中唐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這兩句詩將白居易的名和字分別嵌入,配合前面的「浮雲不系」,和「造化無為」的形容,完成了一個巧妙的紀念性的對仗。這就是一首紀念白居易的詩,還是大唐皇帝寫的。
  • 白居易傍晚微信,酒友好生羨慕嫉妒恨
    特別是唐朝,詩詞玩到了至高境界,李白自駕遊,很忙有杜甫,大街上隨便劃拉個人沒準就能笠翁對韻出口成詩。 朋友圈互動最積極的是白居易,這人接地氣,平時不擺譜。他發說說玩微信通俗易懂,發之前喜歡串個門兒徵求意見,隔壁老王說老白你寫的不賴,俺能看懂,老白二話不說就發出去了。
  • 白居易36歲結婚,為妻子寫下大唐最美情詩,現代女性痛罵:渣男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16位皇帝,堂堂皇帝寫詩憑弔一個已經去世的詩人,可見白居易在詩作方面的成就多高,地位有多突出了。
  • 有一種友情叫做白居易寫給元稹的詩
    因為白居易的母親是在看花掉到井裡淹死的,但白居易竟然還寫了《賞花》和《新井》這樣的詩,簡直有辱中華文化傳統美德。其實這兩首詩是白居易在母親去世之前寫的,和不孝扯不上任何關係。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白居易對於眾人的污衊百口莫辯。最終,降職擔任江州司馬。仕途不順,白居易就把更多時間用在了寫詩上。此為我們語文課本增加厚度的原因之一。
  • 「醉吟先生」白居易與酒的淵源
    "醉吟先生"白居易與酒的淵源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是「新樂府運動」的。
  • 白居易|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那時,他的好友元稹回朝為尚書左承,在送白居易分司東都時,知他愛茶至深,特地寫了一首很有趣的寶塔詩,《一至七字詩一茶》 相贈: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 樂天居士白居易,如何在官場沉浮仍堅守本心,最終成為一代詩魔
    《新唐書》中這樣評價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觀居易始以直道奮,在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當宗閔時,權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節自高。嗚呼!居易其賢哉!好在上天不負苦心人,小小年紀的白居易擁有一身學問。因生性正直,仕途不順成年之後,白居易參加科舉考試被朝廷錄用,多次遭到皇帝的提拔。在擔任左拾遺的時候,白居易知道自己之所以能被屢次提職,都是來源於皇帝喜愛文學,因此他想要成為一名言官來報導皇帝的知遇之恩。
  • 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
    他甚至專門給皇上寫了封保證書,說「位不足惜,恩不忍負,然後能有闕必規,有違必諫,朝廷得失無不察,天下利病無不言,此國朝寘拾遺之本意也。」這個時期的白居易詩才橫溢,上了很多意見建議,還寫了不少抨擊時政的詩。比如大家熟悉的《賣炭翁》,批評皇家的「宮市」制度剝奪買賣人的東西: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 白居易與韓愈的交往啟示錄:要想進入大咖圈,首先自己得有實力
    倆人的幾個官職相似,韓愈曾任尚書職方員外郎,白居易曾任尚書司門員外郎。甚至倆人先後擔任「知制誥」之職。為官清正,關心時政,喜歡寫政治諷喻作品。倆人性格都很耿直,痛恨官場腐敗,關心時政。都有文人的「通病」:自認為懷才不遇,喜歡揭露現實矛盾,寫政治諷喻作品。因而倆人屢次被貶官,仕途曲折。
  •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兩句詩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何依據?前言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其原意當然不是讚頌老師或者勞動人民。眾所周知,這兩句詩出自李商隱的《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 造化無為字樂天——白居易(6)
    白居易這裡是形容自己終於買了房子了,不會再像木偶人一樣漂泊不定。然而,有了權位,也有了是非。當年,有人舉報科舉不公,皇帝就命白居易臨時任主考官,重新複試。風起於青蘋之末,這次事件,標誌著朝中的黨爭越來越激化。這年的十月份,白居易被任命為中書舍人(正五品上),這在當時,是相當榮耀的,所以後來有了「白舍人」這樣的稱謂。
  • 唐宋中隱士人為何總是詩酒宴樂,從容淡泊,蘊含何種詩酒文化?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在此二人生活的時代,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國家集權都在走向衰弱。唐朝的藩鎮節度使割據,以及仁宗朝西夏與遼國的虎視眈眈。但是它們的經濟和市井文化,卻並未因此而頹敗,反而開始愈發的欣欣向榮。尤其是科舉制度的逐步完善,這兩個時代成為了培養文人的沃土。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居)篇
    《涉江採芙蓉》 漢·佚名10、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題弟侄書堂》 唐·杜荀鶴11、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望驛臺》 唐·白居易12、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佳人》 唐·杜甫27、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吊白居易》 唐·李忱28、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唐·杜甫29、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荷花》 唐·李商隱30、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 「醉吟先生」白居易,不如來飲酒,相伴心悠悠
    也有「潦倒新亭濁酒杯」的詩聖杜甫不僅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蘇東坡也有「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的易安居士另一位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留下「詩二千八百,言飲者九百首。」詩的數量和飲酒詩的數量之多在唐朝詩人中首屈一指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杜甫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唐宣宗李忱曾寫詩悼念他說「文章已滿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愴然」白居易與《琵琶行》白居易出生於一個小官僚家庭從小聰穎過人,讀書用功
  • 白居易的「狂熱粉絲」,身上刺滿30首白居易詩作,光膀走在大街
    白居易我們現在追星就可以算得上是很瘋狂了,在古代的時候,他們更是不亞於我們,在唐朝段成式所寫的《酉陽雜俎》中就曾記載,有個人因特別喜歡白居易,佩服的更是五體投地,對於白居易的詩詞不僅僅是牢記於心,更是在自己的全身都刺上白居易的詩詞,在那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思想的年代,他這一舉動真的可以說得上很是震撼了,在當時也讓世人很不理解,甚至稱其為瘋子,都感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