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拽氫氣球飄42公裡 氣象局:不允許載人飛行 (圖)

2021-01-08 騰訊網

  也許你在電影《飛屋環遊記》中看見過氣球拽著房子在空中飛,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群重慶的小夥竟將電影上的這一幕還原了!不同的是,這次氣球拽的不是房子,而拽著一個大活人在千米空中飛了42公裡。

  看紀錄片突發「瘋念」

  前日,網友「131616」在某論壇上發帖稱:「這是一群瘋狂的人,他們用11個氫氣球把人放上了天,一飛就是40多公裡」,並上傳了一段剪輯後的視頻為證,視頻裡,能清晰地看到從起飛到升空的全過程。網友「天才」就在回帖中稱「真不敢相信這事是真的,極限遊戲驚現!刺激!」

  昨日,記者輾轉聯繫上了這次極限遊戲的發起者劉唯漢,今年29歲的他說起此次遊戲的初衷稱:「5月初的時候我在家看了一部名為《世上無難事》的探索紀錄片,裡面就有《飛屋環遊記》的一幕,當時一拍腦門就想,我們也可以這樣玩一玩」。隨後,便開始徵集團隊成員。「團員都是朋友,都有著『為什麼不可以』的信念,說幹就幹,從籌備到正式起飛,不過7天時間。」

  測量風速風向浮力

  「當時是想吊房子的,但是轉念一想模仿沒有意義,要做就做個創新,別人吊房子我們吊人」。劉唯漢說,其實他們做的這個遊戲是很多人都想過的,只是不敢去實現。「既然能想到為什麼不能辦到,我們會把我們新奇的想法一個個變成現實」。

  隨後,4位成員達成共識,「整體花費不能超過5000元,用氣球吊人飛過嘉陵江就算成功」。於是4人分頭行動,網上找氣球、找動力氣體生產廠家,然後在朝天門花280元焊接一個三腳架用於懸掛氣球,以及20元買來的吊床。除此之外,他們還準確地計算了裝備和人體的重量,以及測量風速風向、氣體浮力以確保「飛人」的安全和成功。團員裴皓告訴記者,氫氣是一種極不穩定的氣體,遇到摩擦遇熱以及放氣過快都有可能引起爆炸。「我們有6個直徑3米和6個直徑2米的橡膠氣球,總共用了11罐氫氣,花費2800元,但如果要用較為安全的氦氣,則需要5萬餘元,由於有經費的限制,我們選擇了前者。」

  

  「飛天」過程

  激動一刻 江邊篝火露營等飛

  經過7天的精心準備和測試,氣球飛行遊戲在4月22日早上9點55分正式開始。據劉唯漢說,原本的計劃是4月21日下午4點到同興嘉陵江邊,「但等充完氣球已經是晚上9點了,一片漆黑的環境是肯定不能飛行的,晚上的風速和風向我們沒有測試過,不能貿然飛行,所以我們在江邊篝火露營,等著天亮起飛。而12個氫氣球(充氣時飛走了一個僅剩11個)則拴在了車上。」

  慌亂一刻 穿著內褲升上天空

  4月22日早上,眾人一起來就發現氫氣球佔滿了露水,這嚴重影響了氣球的浮力,原本設定的是由140斤的劉唯漢飛行,不得不臨時改成了由體重100斤的孫健上陣。但就算這樣氣球還是飄不起來,不得已孫健只能脫掉皮帶和外褲輕裝上陣,而此前準備的救生衣、防撞頭盔統統不能帶上。「僅穿著一雙運動鞋、一條內褲和一件T恤就被氣球帶上天空。當然還帶了一把匕首用來割斷氣球,一個手機用來和地面聯繫,一個攝像機用於記錄,其他什麼安全防護措施都沒有。」孫健回想起來都佩服自己的勇氣。

  失控一刻 風向突變聽天由命

  孫健說,剛坐上去的時候上浮得很慢,但隨著陽光曬乾露水,氣球便越飄越高。「原定是飛到江對面,但是氣球升空後完全不受控制,不停地往上升,絲毫沒有一點往江對面飄的意思,當我與山齊高的時候,手機信號已經開始出現了雜音,再後來信號乾脆就沒有了,我在天上只能聽天由命。」裴皓則說,當時上升的速度相當快,後來從影像資料來看,僅僅兩分鐘的時間,孫健和氣球投影在地上的影子瞬間變成了芝麻粒。

  耳鳴一刻 千米高空直飄金刀峽

  孫健回憶起自己「升天」的一幕說,最開始是地面的團員慢慢變小,後來汽車、嘉悅大橋都慢慢變成了芝麻粒大小,然後便開始出現耳鳴。「根據後來的影像測算,最高的時候我被氣球帶著飛到了1000多米的高度。」由於超過山的高度後,風向和當初測算的完全不一樣了,孫健就被氣球拽著飛到了北碚靜觀快到金刀峽的位置。

  降落一刻 農民像看怪物來了

  孫健說,自己老婆還有一個月就生孩子了,當時萬一出了什麼事真是不堪設想。為了降落,他用匕首割斷了3個氣球後,才開始緩緩降落在一片農田附近的樹上。「附近務農的人們看著我從天而降,就像看怪物一樣看著我。」飛行結束後,根據影像資料的統計,孫健在天上半個小時飛行了42公裡。

  

  聲音

  美國玩家:氫氣危險易爆

  正在重慶念書的美國人Mike是一位熱氣球飛行愛好者,他在看過視頻後表示這次飛行是大膽且具有創意的。「雖然這個團隊在飛行之前做過比較科學和系統的測試,但是不提倡使用氫氣這樣極不穩定的氣體作為飛行動力源。」Mike還提醒,像這群年輕人的安全工作就沒有做到位,一是氫氣危險易爆,二是沒有安全裝備,至少得有兩套以上應急防備預案,如準備降落傘或者安全繩等以確保人身安全。

  氣象局:主城不允許氫氣球載人飛行

  昨日,重慶市氣象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主城九區範圍內,不允許任何的氫氣球、熱氣球載人飛行。而重慶市航空管理局一名楊姓工作人員也表示:「用氫氣球載人飛行的這一行為,對其他像飛機等太空飛行器都有安全隱患。氫氣球對飛機的影響,主要還是取決於其位置,如果在飛機起降路線上,幾百米高度也有重大的影響,更別說高空飛行了。」(華龍網)

相關焦點

  • 武漢氣球飄到江蘇炸傷3人(圖)
    網友「悲天憫人」認為,此事不大可能,現在不讓用氫氣球,都是氮氣,而且無論哪種氣球,因為漏氣,都不大可能飛7天之久。網友「來笑一個來」則呼籲氣象部門介入調查。  本報特派記者計劃今早到達事發地江蘇溧陽市戴埠鎮。今起將在新浪微博上直播現場所見所聞。
  • 哈市氣象局單日拆除74個氫氣球,數量為近年最多|危險的氫氣球 為何...
    4處商家舉辦開業慶典,門前氫氣球飄飄,慶典場面是氣派了,路人看到卻心驚膽戰,擔心爆炸……18日,根據群眾舉報,哈爾濱市氣象局執法部門趕到現場,嚴肅查處4個商家違法施放系留氫氣球的危險行為,最終安全拆除74個氫氣球,數量之多,讓執法人員和在場的記者都感到吃驚。
  • 幾十年前他用45個氫氣球和椅子,飛到4000多米高空,後來怎麼樣?
    筆者:三體-小遙自古以來,人類就有一個飛行夢,無論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騰雲駕霧,還是近代包括萊特兄弟在內的飛行員們,都體現了人們的渴望。好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已經有了充足的理論支持,科學家對此進行的相關實驗也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市氣象局嚴肅查處違法施放氫氣球的危險行為
    6月19日中午,哈爾濱市氣象局接到群眾舉報,南崗區平公街某燒烤店舉行復工開業慶典,施放了4個系留氫氣球,氫氣球高度距離上方的高壓線僅兩米,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氣象局三名執法人員接到舉報後,立即趕赴現場進行執法調查。
  • 2名村民坐氫氣球打松子,不慎越飄越高飛上天,落地後被警方帶走
    這不最近就有兩位村民為打松子,竟乘坐氫氣球越飛越高。難道這就是民間的行為藝術家?近日一段「村民乘坐氫氣球打松子」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據悉事情發生在吉林汪清,2名村民為了打掉後山樹上的松子,竟私自乘坐氫氣球上天!從網友提供的視頻中來看,一個在天空中央的白色氫氣球十分吸引目光,隨後往遠處越飄越遠,而一旁就是高壓電線。群眾都擔心說:「這樣子要怎麼下來?」
  • 市民阻止商家放氫氣球碰壁,執法人出手拆!市氣象局拆20個...
    28日,熱心市民王先生路遇售樓處門口施放氫氣球,上前進行勸阻,然而對方並不「買帳」。王先生擔心氫氣球有爆燃危險,於是撥打電話舉報此事。接到舉報後,市氣象局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拆除,共計20個氫氣球,消除了重大安全隱患。
  • 哈爾濱市全行政區域內禁止施放氫氣球 源頭遏制安全事故發生
    東北網5月26日訊(曹鐵英 記者 劉嘉) 26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氣象局獲悉,為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經過4次對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徵求意見,5月19日印發《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在全市行政區域內禁止施放氫氣球的通告》。
  • 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視頻來源:澎湃新聞49歲的太空人羅伯特·本肯和53歲的道格拉斯·赫爾利將在SpaceX的巨龍號載人太空艙內待上大約19個小時,跟隨著太空艙慢慢向國際空間站移動。他們將與空間站的其他太空人共同進行一系列實驗和研究任務。
  • 哈爾濱一售樓處非法施放氫氣球被查處
    龍頭新聞訊(記者 丁燕)28日上午,松北區一售樓處門前非法施放20個慶典氫氣球,哈爾濱市氣象局執法人員及時到場進行了查處,消除了重大安全隱患。28日上午,根據市民舉報,哈爾濱氣象局執法人員來到松北區龍軒路附近的鑫豐雲築小區,發現該小區售樓處門前施放了20個慶典氫氣球。
  • 煙臺景區發生氫氣球墜落導致母子死亡事故,需全面追責嚴懲
    究竟是誰讓氫氣球繩子斷裂的文丨若夷10月1日,煙臺馬家溝景區一氫氣球繩子斷裂飛向空中。氣球上升時發生破裂,氫氣球上的一對母子從空中墜到地面後死亡。當地應急管理局回應,已成立事故調查組,初步確認氫氣球項目違法,公安機關定性為刑事案件,警方已當場控制五名涉事人員。
  • 「封城」期間 法國男子在7米長陽臺上跑完42公裡馬拉松
    據英國《衛報》報導,在封閉期間,法國政府仍然允許人們外出跑步鍛鍊等,只要他們填寫並籤署一份表格,解釋離家的原因。最近幾天,由於天氣格外暖和,法國街頭的跑步者數量也出現了成倍增長。這讓當局擔心仍有太多人在街頭活動,會破壞控制病毒的努力。Nochomovitz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繼續出門跑步。
  • 全球輕型載人飛行器大噴發,美國卻越來越落後
    輕型載人飛行器,Personal flying machine,一種運載數人以內、可手控也可自動的飛行器,有人稱之為飛行汽車,也有人叫它飛行的士,更有人把它視作載人無人機! 以下圖為例,這是2001年美國加州發明家Michael Moshier發明的飛行器Solotrek XFV,一種Single Person VTOL Aircraft,即單人垂直起降飛行器,飛行速度可達130公裡每小時。雖然Solotrek XFV採用燃油驅動,不像現在以電動為主,但這部飛行器在造型以至原理方面,是不是讓人心有靈犀?值得借鑑?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發射升空!一文詳解來龍去脈
    圖註:SpaceX獵鷹9火箭和載人龍飛船矗立在發射臺上。 說到這次首次正式載人航天飛行,要提一下早在今年5月31日SpaceX進行的首次載人飛行,那是一次試驗性質的測試飛行。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太空人成功進入國際空間站
    這是SpaceX為美國宇航局(NASA)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 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11時許,在經歷了27個小時飛行後,搭載4名太空人的SpaceX「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圖為飛船正在接近國際空間站。
  • 在軌64天後龍飛船返地球,最早9月底發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在軌64天、完成1024次繞地球軌道飛行後,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歸來。美國東部時間8月2日14時48分,被命名為「奮進」號的SpaceX載人龍飛船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主回收船在飛船濺落30分鐘後將它打撈上來。
  • 濱海法院成功執結氫氣球空飄千裡爆炸致二死三傷案
    濱海法院成功執結氫氣球空飄千裡爆炸致二死三傷案 2020-04-22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少氫氣球可以讓自行車飛起來
    在公園裡或者遊樂場等等地方都會看到這樣的氫氣球,很多小孩子看到就想要,可是大人就會告訴孩子,如果買了就要一直牢牢地拉住繩子,不能鬆手,不然氣球就會飛走。這時候孩子就會問了:為什麼氣球會飛走呢?大人就會告訴孩子:氣球裡面是氫氣,會比空氣還輕,所以就會往上飄。
  • 遨遊天宇凱歌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側記
    5月8日,記者走進整修一新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第一指揮廳,現場的工作人員正翹首以盼今天的主角——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歸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第一指揮廳現場  5月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
  • 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此次任務成功,不僅意味著美國重啟載人航天關鍵一發,也是開啟商業載人航天一個新時代。飛船入軌,NASA局長「鬆了一口氣」原定於美國東部時間5月27日16時33分開展的SpaceX龍飛船首次載人試飛,因天氣不佳在距離發射不到20分鐘時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