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意外受傷、脫位該如何補救?

2021-02-17 康貝爾齒科

每個人到了12歲之後,除智齒外的28顆恆牙都已長齊,而每顆恆牙都只有一顆,掉了可就沒了!

但日常生活中,不慎跌倒、糾紛打鬥、交通或運動意外經常會造成牙齒急性外傷。外傷牙的折斷、移位或脫落會造成牙齒的功能受損或喪失,給我們帶來功能上、美觀上甚至心理上的負面影響。

如果能及時處理得當,多數人的牙齒是可以得到保留的。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牙齒還能復位,白白錯失了急救的最好時機!


所以!了解牙外傷的相關知識,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尤為重要!

注意啦!劃重點啦~

牙外傷是指牙受到各種機械外力作用所發生的牙周組織、牙髓組織和牙體硬組織的急劇損傷。因為兒童正處於身體、生理和心理生長發育的階段,較成人更易發生牙外傷,尤其是前牙外傷。

此處@有孩子的寶媽寶爸們:特別要注意,在機場啊、車站啊,別讓孩子坐在行李箱上,都是血的教訓啊~

大寫的心疼~

我們的牙體結構(如下圖):牙齒與牙槽骨之間通過牙周膜相連接,這種連接既緊密又堅韌。

牙外傷包括牙周膜的損傷、牙體硬組織的損傷、牙脫位和牙折等。常見的牙急性損傷包括:牙震蕩、牙脫位、牙折。

牙震蕩是牙周膜的輕度損傷,通常不會伴有牙體組織的缺損。牙震蕩由較輕的外力導致,如咀嚼硬物或較輕的外力撞擊等。

受傷後,患牙會有伸長不適感,輕微鬆動和叩痛,牙齦邊緣可能還有少量出血,說明牙周膜有損傷。

1~2周內應使患牙休息,必要時降低咬合以減輕患牙負擔,鬆動的患牙應固定。受傷後1年內需進行多次定期複查。

牙脫位是指牙受外力作用而脫離牙槽窩。由於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牙脫位的表現和程度都不一樣,輕者偏離移位,為「不全脫位」;重者可完全離體,為「全脫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牙齒碰掉了」。

引起牙脫位的最常見原因是碰撞。根據外力方向,可有牙脫出、向根尖方向嵌入或唇(舌)向移位等情況。

牙部分脫位:常有疼痛、鬆動和移位等表現,同時因患牙伸長而出現咬合障礙。

牙向深部嵌入:牙冠變短,其面或切緣低於正常。

牙完全脫位:可見牙完全離體或僅有少部分軟組織相連,牙槽窩內空虛。

保存患牙是治療牙脫位應遵循的原則。

部分脫位牙:在局麻下復位,結紮固定4周。術後定期複查,若發現牙髓已壞死,應及時做根管治療。

嵌入性的牙脫位:在復位後2周應做根管治療。對嵌入性脫位的年輕恆牙,不可強行拉出復位,避免造成更大的創傷。

完全脫位牙:牙齒掉了以後(完全脫位),首先要學會正確的拾起方法,以下是重點!!

1.撿起牙齒,用手捏住牙冠,別傷到牙根。

2.若牙齒已經落地汙染,溫柔地衝洗乾淨,千萬不要搓洗牙根。

3.將牙放入原位,可咬住乾淨的棉球進行固定,但不要太用力。

4.若不能馬上復位,可將牙含在舌頭下面,或放在有牛奶、生理鹽水、自來水的杯裡,切忌幹藏,保持脫落牙齒的清潔、溼潤。

5.儘快趕到醫院,30分鐘內對牙齒進行再植。

年輕恆牙完全脫位:牙根尚未發育完成,牙神經再生能力強,受傷後及時處理的話,復位效果是很好的。若就診不及時,則只能在體外完成根管治療術,搔刮根面和牙槽窩後再植,預後是欠佳的。

根尖發育完成的脫位牙:若就診迅速或復位及時,應在術後3~4周再做根管治療術。

牙折的常見原因是外力直接撞擊,也可因咀嚼時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而發生。按牙的解剖部位,牙折可以分為冠折、根折和冠根聯合折3種。

治療原則是儘量保持患牙,恢復牙體外形與功能。

冠折:根據情況使用複合樹脂修復缺損牙冠;

根折:根折位置較深時應儘早固定患牙,促進癒合,近頸緣的根折酌情根管治療後修復;

冠根聯合折:凡可作根管治療,又具備樁核冠修復適應證的後牙冠根折,均應儘可能保留。對前牙的冠根折,可參考牙頸部根折的治療原則處理。


1、家長及兒童的監護者需要增強責任心,不能疏忽大意。教師要對體育活動中的兒童加強防護措施,防止意外發生,要宣傳交通安全知識,遵守交通法規。

2、根據自己了解的牙外傷的知識,對孩子進行教育,提高其自我救助的能力。

3、進行激烈體育運動時,如拳擊、散打、棒球、足球、籃球等對抗性較強的運動,戴護牙託來保護牙齒。

此外,當孩子不幸遭到牙齒外傷時,根據傷勢的不同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從牙齒疼痛不適到口腔軟組織受傷,甚至導致面部的骨折,多數會造成出血。這種情況下不應該慌張,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措施。情況嚴重時,請儘快送到正規醫院治療。

本文圖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用於公益科普,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本平臺會及時做出處理

說明:本圖文轉摘自網絡,轉載僅做分享,僅供行業專業人士參考及交流,不代表本帳號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對文中涉及到的藥理或實驗操作過程做過驗證,不視為醫療意見或建議。本帳號不對上述摘錄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真實性負責。

公眾號微信:kbe2014168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康貝爾口腔診所公眾號

口腔科普知識持續更新




 康貝爾齒科,您身邊的專業牙醫,細心呵護您的牙齒!


 

經營項目

     口腔正畸(矯正)、種植牙、鑲牙、補牙、治療、 洗牙、牙齒美白等

營業時間

9:00-21:00 

 

諮詢電話

福田店:0755-83810259

               0755-82799136

羅湖店:0755-25655189

 

診所地址

福田店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新洲村牌坊街嘉洲富苑 1B-03號鋪康貝爾口腔診所

羅湖店地址:深圳市羅湖區太白路太陽新城4011-7號康貝爾齒科楊珠莉口腔診所

 福田店導航:地圖搜索「福田區新洲村牌坊街嘉洲富苑   」

                        

                                

羅湖店導航:地圖搜索「楊珠莉口腔診所」

    

                                                                    

                          

                                        

                         

 就診環境 


相關焦點

  • 面部被撞,牙齒受傷,小夥子健身房「擼鐵」出意外
    小李表示,被撞瞬間感覺眼冒金星,口鼻一陣酸痛,後悔健身冒進,反致受傷。據牙體牙髓科接診醫生劉瑤介紹,所幸,小李屬於牙折斷(牙冠),其前牙位於32、42(FDI牙位表示法,即左下2和右下2)的兩顆牙齒牙冠折斷,折面涉及大部分唇面,折斷面上有微小露髓孔,才會導致酸疼。
  • 學會牙外傷急救,磕斷的牙齒還能活!
    兒童牙齒外傷中前牙齒外傷多見,尤以上頜前牙最多。因為上頜前牙在面部的最前端,所以發生意外時孩子的大門牙最容易受到傷害,造成門牙鬆動、移位、折斷、脫落等情況。牙外傷通常包括牙齒和牙槽骨的骨折,以及牙齒脫位性損傷。脫位性損傷又包括牙震蕩、半脫位和牙齒撕脫性損傷。急診室最常見的牙外傷是牙折及牙脫位,其中牙完全性脫位是最嚴重的損傷類型。
  • 騎車摔傷牙齒怎麼辦?
    許多新手在接觸自行車運動後,由於對剎車的運用不熟悉,導致摔車,或者因為緊急情況鎖鞋來不及解鎖造成摔傷,進而導致摔到牙齒,發生牙齒斷裂、位移、甚至脫落等情形,那到底摔傷牙齒後當下應該如何處置及後續該如何治療呢?因此本期藉由專業醫師來開講。
  • 你的牙齒是如何像你的女朋友一樣離開你的?
    如果不愛護牙齒,牙齒可是會「罷工」的。如果不珍惜女朋友,她遲早會成為你的前女友。下面就來看看牙齒和女朋友會如何離開你!,有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外力的撞擊出現牙齒受傷的情況。牙齒摔傷主要出現四種情況:牙齒部分脫位和移位、嵌入性脫位、完全脫位、牙冠或牙根折斷。
  • 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脫位的症狀表現為患者的關節外形改變、出現腫脹、疼痛等。根據這些症狀,可以初步判斷膝關節是否脫位,以及具體脫位形態,是否造成神經血管等損傷,需要到專業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膝關節骨性結構雖不穩定,但關節周圍和關節內有較堅強的韌帶和肌肉保護,故膝關節脫位較為少見。偶有脫位也是在強大的直接暴力撞擊脛骨上端或間接暴力使膝關節受旋轉或過伸性損傷,致脛骨上端向後、向前兩側脫位。
  • 寰樞關節半脫位該不該去做正骨?
    寰樞關節半脫位該不該去做正骨? 大家好,我是墨言老師,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寰樞關節半脫位該不該去做正骨?」我個人認為,肯定得去做正骨,但是得找專業人士,也就是說必須得找從事正骨行業有幾十年經驗的人,因為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這個病症比較棘手,所以不能盲目的亂投醫。
  • 濱醫煙臺附院多學科聯合成功搶救枕頸脫位的危重患者
    4月22日,33歲的劉女士意外遭遇車禍後意識不清,生命垂危,由120接入濱醫煙臺附院急診科,急診開通綠色通道完善檢查後轉入ICU緊急搶救。由於患者呼吸困難,ICU醫生給予緊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維持生命體徵穩定。之後,完善相關檢查確定診斷為:顱內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底枕骨髁骨折,寰枕關節脫位,延髓損傷並一側肢體不全癱瘓,創傷性溼肺,胸腔積液。
  • 肩關節脫位
    習慣上將肱盂關節脫位稱為肩關節脫位(dis-location of the shoulder joint)。肱盂關節由肱骨頭與肩胛盂構成。肩胛盂淺,由周圍的纖維軟骨及盂唇加深其凹度,再加上肩峰在肱骨頭及肩胛盂的上方形成的白窩樣結構(有學者稱為第二關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肩關節的穩定性,並使肩關節有最大範圍的活動。
  • 幼兒園發生意外事故,如何將傷害最小化?
    假如孩子的意外是因看護失誤造成,好老師懂得不推諉,選擇如實說明事情的整個經過,從而獲取家長的信任。 在與家長溝通時,要根據孩子的受傷情況講究策略。普通的意外事故,比如孩子磕腫了,或是摔破了,老師作為第一當事人,可以先向家長說清楚情況,然後保健醫和園長從不同角度再與家長進一步溝通。
  • 祖父母照看孫子期間孩子意外受傷 到底該不該賠
    祖父母照看孫子期間孩子意外受傷 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0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胸鎖關節脫位
    胸鎖關節脫位包括鎖骨內端向上、向前突出的前脫位和鎖骨內端向下、向後突出或鎖骨頭向胸骨柄後內方滑動的後脫位。
  • 運動時,關節脫位是怎麼回事?緩解關節脫位,該做什麼?
    運動有助於身體保健,當然,前提是合理、科學的運動,如果是不科學、不合理運動,則會損傷身體,有些人在運動時出現了關節脫位,就需要引起重視,這種關節脫位是怎麼回事呢?關節脫位,俗稱:脫臼,大家並不陌生,關節與關節之間失去了正常的連接作用,正常的位置被打亂,形成了錯位。導致關節脫位,往往與暴力有關,受到外界暴力的影響,使得關節脫位更加常見。其中又以肩部、手肘部位更容易出現脫位。
  • 淄博口腔醫院專家提醒:暑假兒童運動多,牙齒外傷需預防
    隨著暑假的到來,戶外運動的兒童和青少年開始逐漸增多,兒童危險意識薄弱,運動協調能力差,喜歡嬉戲打鬧,玩耍或體育運動時常易發生意外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兒童外傷的發生?    1.運動前鼓勵兒童先熱身,增加肌肉韌性,預防突然發力受傷;購置運動防護裝備,如汽車配置兒童專用安全座椅、騎車時佩戴頭盔、對抗性強的運動中配戴運動防護牙託等。
  • 骨科基礎 | 肩關節脫位診斷要點圖解
    ,佔全部脫位的50%。最常見的脫位,佔所有脫位的50%前脫位最常見,佔肩關節脫位的98%發病率0.08 - 1.69%總體發病率1.7/100人常見症狀:受傷後肩部疼痛、腫脹,肩關節活動障礙。伴有骨折者,淤腫疼痛更甚。
  • 運動時意外受傷,韌帶損傷會有後遺症嗎?
    韌帶部分損傷而未造成關節脫位趨勢者稱為捩傷。韌帶本身完全斷裂,也可將其附著部位的骨質撕脫,從而形成潛在的關節脫位、半脫位乃至完全脫位。 韌帶損傷最常見的就是踝關節和腕關節的扭傷。關鍵是「固定」。
  • 肩關節脫位與肩關節半脫位的鑑別診斷與治療(上)
    既然我們要區分肩關節脫位與肩關節半脫位,那我們就要問了:為什麼會發生肩關節半脫位與肩關節脫位,發生了我們該如何區別兩者?接下來我們就著手從不同病因與症狀與大家分享兩者的區別。(因文章內容有限,著重介紹外傷型肩關節脫位與偏癱型肩關節半脫位。)外傷型肩關節脫位按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肩關節前脫位者很多見,常因間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著地,外力沿肱骨縱軸向上衝擊,肱骨頭自肩胛下肌和大圓肌之間薄弱部撕脫關節囊,向前下脫出,形成前脫位。肱骨頭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脫位,如暴力較大,肱骨頭再向前移致鎖骨下,形成鎖骨下脫位。
  • 只因一隻銀鐲,廈門11個月大女娃手肘脫位,大哭不止!家長小心!
    送上長輩的祝福希望能保佑孩子健康長大是閩南常見的做法網絡圖片,圖文無直接關聯但這些承載著祝福的貴重首飾有時卻成為傷害孩子的隱患廈門11個月大的女童楠楠就因為手鐲導致了橈骨小頭半脫位楊嶽聰醫師檢查後診斷為外力導致的橈骨小頭半脫位,立即為孩子做了復位。楊嶽聰醫師說,橈骨小頭半脫位在嬰幼兒中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因為這個關節周圍的韌帶在幼兒時期還未發育完全,容易受傷。
  • 顳下頜關節脫位的復位手法
    掉下巴在醫學上叫做顳下頜關節脫位,那麼是發生了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顳下頜關節脫位的概念。顳下頜關節脫位是指髁突滑出關節窩以外,超越了關節運動的正常限度,以致不能自行復回原位者。按性質可分為:急性脫位、復發性脫位、陳舊性脫位;按部位可分單側脫位和雙側脫位;按髁突脫出的方向、位置可分前方脫位、後方脫位、上方脫位以及側方脫位,後三者主要見於外力損傷時。
  • 王源下頜骨脫位引網友心痛,專家為你解析「掉下巴」的原因
    這是在拍攝《中國音樂公告牌》節目的一組幕後花絮,王源拿著一個熱水袋一直在不停的敷臉,工作人員問怎麼回事,王源說他牙齒有個錯位,一張嘴就咯咯響,一直都這樣,今天比較嚴重,叫下頜骨脫位
  • 做完牙齒矯正後,該如何守護口腔健康!
    但是,對於正在整牙的小夥伴來說,他們不僅不能暢享美味,還對開工後,繁忙的工作是否會對牙齒矯正造成影響而憂心忡忡。可見,對於牙齒矯正的小夥伴來說,要想元氣滿滿的返崗,就必須讓自己的牙齒健健康康「歸位」。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下,做完牙齒矯正後,該如何守護口腔健康吧!美食總是有一種魔力,會讓人心情愉悅。但是享用美食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行,想一想這些食物我能吃嗎?我該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