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照看孫子期間孩子意外受傷 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09 澎湃新聞
祖父母照看孫子期間孩子意外受傷 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0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祖父母照看孫子期間孩子意外受傷 到底該不該賠

基本案情

2019年暑假,5歲的潘某宇被爺爺奶奶潘某岐和張某某接回家中居住照料。8月8日,潘某宇在玩耍時,被潘某岐放在院中的石碑翻到砸傷。潘某岐緊急將潘某宇送往南陽某醫院治療,因傷情較重,後由潘某宇的母親趙某某帶其至北京某醫院治療。經鑑定,潘某宇的傷情構成七級傷殘。隨後,潘某宇以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為由向河南省唐河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潘某岐、張某某賠償經濟損失及後續治療費等費用共計39萬餘元。

判決結果

唐河縣法院生效判決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在於帶孩子的潘某岐和張某某是否有侵權行為。本案中,潘某宇受到意外傷害,非潘某岐、張某某故意或行為失當所致。潘某宇受傷後,潘某岐和張某某及時送孩子就醫並籌措資金用於治療傷病。從二人的行為上看,沒有可依據法律規定推定二人有過錯的情形。綜上,因潘某岐、張某某無主觀過錯和致害行為,故不能因有損害事實,就認定帶孩子的潘某某、張某某有侵權行為,以二人作為賠償義務人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缺乏法律依據,故依法予以駁回。

案件評析

依照侵權責任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侵權責任的成立,應滿足有損事實、致害行為、行為人過錯及致害行為和損害事實具有因果關係四個構成要件。本案中,祖父母在暑期幫兒、媳帶孩子,一方面是出於父子、祖孫間的家庭天倫之情,另一方面客觀上也是為了減輕子女既要帶孩子又要工作之累;子女讓父母在假期帶孩子,同樣是基於增進祖孫情感,處於信任,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照料期間,潘某宇受到意外傷害,非潘某岐、張某某故意或行為失當所致。即使存在潘某某存放石料不當的情況,亦無主觀惡意。孩子的傷痛在祖父母、父母心中的感受是一樣的。潘某岐、張某某二人在孩子受傷後第一時間進行救治,同時籌措資金用於治療,也沒有可據法律規定推定二人有過錯情形。故潘某岐、張某某二人與潘某宇的受傷不構成侵權。綜合上述分析,法院判決駁回潘某宇的訴訟請求。

潘某岐、張某某二人行為雖不構成侵權,但從親情、家庭倫理上講,應該克服困難,盡力提供資助,避免趙某某夫婦二人因帶孩子求醫導致收入大幅減少而影響治療,否則與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規定不符、有悖於家庭成員間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該案關係到家庭倫理和社會道德風尚,雙方當事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消除誤會,積極修復親情關係,共促良好家風。判決既彰顯了法律的權威,又弘揚了和諧、友善、互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了情理法的有機融合,弘揚了團結友愛、孝老愛親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文字:王玉林 吳源源

原標題:《祖父母照看孫子期間孩子意外受傷 到底該不該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暑假期間孩子在課外培訓班意外受傷,誰該擔責?丨案例快遞594
    暑假期間孩子在課外培訓班意外受傷,誰該擔責?法 官 說 法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其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因此,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在責任承擔上適用過錯推定原則。
  • 顧客拔火罐時嫌燙跳起受傷,該不該賠?
    蔡甸區法院院長做客「周二之約」顧客拔火罐時嫌燙跳起受傷,該不該賠?出工傷可先找僱主賠償網友「安靜33」問:我是一名農民工,在工地做工時被石板砸傷,我該找誰賠償?答:僱員在從事聘用活動中遭到人身損害,僱主應承擔賠償責任。
  • 【「遼」聊法】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否享有對孫子女、外孫子女的...
    【「遼」聊法】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否享有對孫子女、外孫子女的探望權?現孫某甲的祖父母以馬某某不讓其探望孫女為由,將孫某甲的父母起訴至法院。 法院經調查了解,孫某甲現和其母親馬某某一起居住,就讀於大連某小學。在法院調查筆錄中,孫某甲陳述二原告(孫某甲的祖父母)曾在學校操場探望過自己。 那麼,父母離婚後,(外)祖父母是否可以主張對(外)孫子女行使探望權呢?針對這個問題,遼寧瀛沈律師事務所張賢律師為您作出解答。
  • 【案例研究】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隔代探望權」應予適度保護
    第一種意見認為,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了離婚後非共同居住的父或母的探望權,但對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女、外孫子女的探望權並未作出規定,故祖父母並非法定探望權的主體,不享有所謂隔代探望權。第二種意見認為,允許(外)祖父母探望(外)孫子女是互利雙贏之舉,親情的維繫有利於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有利於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
  • 20至50歲賺錢養家,50至60歲照看孫子,60後父母到底有多辛苦?
    有媒體報導:杭州孫大爺因在老家帶放暑假的孫子,日漸心慌、頭疼、睡不著,最後被診斷出焦慮症。原來孩子整天追著雞跑,導致人和雞作息紊亂,雞不下蛋,大爺一聽雞叫就心慌。同時,關於教育孫子,老人同兒子的教育理念存在分歧,也讓老人充滿焦慮。現在社會,年輕人工作繁忙,很多家庭照看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身上。
  • 「受傷了就辭工好好在家休息吧」,員工下班後發生意外如何獲賠
    員工在公司上班,受公司制度、行為規範和領導監督管控,發生意外的概率可以通過監督和防護來降低。而下班後員工各自回家,發生意外的概率相對還會高一些,同時伴隨著發生勞動爭議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王女士是某鎮工業園區的M家具廠員工,一家人在鎮上租的房子住,小孩也帶在身邊上學,王女士每天騎電瓶車上下班,順路接孩子上下學。
  • 日本祖父母為他們的孫子製作真人大小的龍貓站牌
    這個憨態可掬、面帶微笑的神奇生物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是在雨中等一輛不尋常的公共汽車的出現。這個神奇的場景(出現在1988年的電影《龍貓》中)激發了人們的懷舊之情、想像力和各種創意。 日本宮崎縣高原町的一對祖父母就是這樣。這對70多歲的夫婦決定重現電影的魔力,為他們的孫子孫女製作一個龍貓的複製品。
  • 老人照看孫子城裡生活三年,剛回農村老家,兒女就開始改造院子
    趁著「五一」假期,帶著媳婦和孩子一起回農村老家。這裡是豫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到家後,發現村裡一些變化,讓人意外。之前,老爸老媽為了照看孫子,跟著我們在縣城生活了三年。兩周前,回到了農村老家。孫子跟奶奶感情最好,十幾天不見奶奶了,抱著奶奶的脖子不撒手。旁邊是我妹妹家的孩子。
  • 與人同居10多年後,定安一女子回家照看孫子!情人竟拿了把刀…
    與人同居10多年後,定安一女子回家照看孫子!吳某因與丈夫感情不和,與劉某長期在外打工並同居十餘年,2019年底吳某回家照看孫子。來源:海南特區報記者 吳佳穗原標題:《與人同居10多年後,定安一女子回家照看孫子!
  • 孩子手受傷,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成長過程中活動量逐漸增大,探索周圍世界過程中難免伴隨一些意外情況出現,近期有多例手外傷患兒就診於西安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科。現總結一些手外傷出現後家長們該怎麼辦,以及需要了解的事情,儘快就診,避免耽誤孩子病情。 1.手外傷主要有哪些情況?
  • 大學期間,意外懷孕,該怎麼處理?
    所以在大學期間可以允許犯一些錯誤,這將對今後的成長提供更多成熟的思考,但是需要我們有勇氣的去面對,去解決。大學期間,意外懷孕,該怎麼處理?戀愛在大學的現象比較廣泛,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產生了對愛情的需要和經歷。一位網友在上大一的時候,跟男朋友親親我我的關係中,意外懷孕了,這時候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男朋友不同意人流,認為怎麼說也是一個小生命。
  • 女童模仿動畫情節意外身亡,法院做出判決,動畫片到底該不該被禁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動作,而當時只有小杜的母親在家,她有著二級精神殘疾,沒有基本的認知能力,所以無法管教兩個孩子。於是小杜就把繩子綁在自己身上,準備進行攀巖。但是很不幸的是,在攀巖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最後搶救無效死亡。在這件事情發生時候,雙方父母都悲痛欲絕,小杜的父母起訴了小丁的父母。這件事情發生在2018年,就在最近,法院終於有了判決的結果。
  • 牙齒意外受傷、脫位該如何補救?
    但日常生活中,不慎跌倒、糾紛打鬥、交通或運動意外經常會造成牙齒急性外傷。外傷牙的折斷、移位或脫落會造成牙齒的功能受損或喪失,給我們帶來功能上、美觀上甚至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如果能及時處理得當,多數人的牙齒是可以得到保留的。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牙齒還能復位,白白錯失了急救的最好時機!
  • 這種女友該不該和她分手,一個人看電影也不叫我,我該怎麼辦?
    4、咱們都穿的一樣,不想點辦法怎麼吸引人注意5、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會跳舞的妹子,都是身材好的6、大哥手法很溜,不知道待會會挨揍嗎?7、精緻女孩的背後。8、兩位大哥,你們準備跳什麼舞蹈?10、這妹子真是長不大的孩子,睡覺也能想起來玩吹泡泡!11、蛇精病吃俺老孫一棒。12、學姐約我去學校的草地,跟我說她今天買了一套新衣服,我想這關我啥事啊?耽誤我遊戲呢。13、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幫她一把!
  • 婆婆到底該不該幫忙帶娃
    以前沒生孩子時,我覺得婆婆沒有帶孫子的義務,兒媳要求婆婆幫忙,不幫帶就撕逼,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是典型啃老行為。是嚴重的不孝。生孩子後,我仍認同婆婆的確沒有帶孫子的義務,但已經理解了兒媳為何會為此撕逼。以我自己為例。我是自由職業,理論上可以掙錢帶娃兩兼顧。但我兒子不是一般的難帶,我在孤獨地愛你(點擊藍色字體可打開文章)中提過。
  • 臺階上騎平衡車受傷,菜市場賠不賠?
    臺階上騎平衡車受傷,菜市場賠不賠?在階梯上騎平衡車摔倒受傷,該如何劃分責任?讓我們來康康這個案件!張某認為這次事故是自己在消費過程中受傷,被告作為市場方應盡到管理責任,對自己的損失應盡到賠償責任。市場方答辯稱,根據法律規定,案件應該存在侵權行為、侵權後果、因果關係三要素,然被告在本案件中並不存在侵權行為,與原告張某受傷的後果之間也不存在因果關係,因此無須對原告進行賠償,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訴請。
  • 「最懶爺爺」走紅,陪孫子打點滴卻「霸佔」床位,孩子的表情亮了
    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大多家庭生育孩子不過一個或者兩個,對於孩子往往十分疼愛,尤其是爺爺奶奶對孫子的疼愛程度,常常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碎了的狀態。故而孩子的父母常常因此和爺爺奶奶發生教育分歧。
  • 託運行李破損,航空公司該不該賠?
    託運行李破損,航空公司該不該賠?關於易碎品及包裝不符合行李的託運免除責任,航空公司已向其進行充分告示。在公司官網《國內運輸總條件》第77條明確,旅客託運有運輸責任爭議的行李時,航空公司經旅客同意栓掛免除責任行李牌,以免除相應的運輸責任;在張某辦理行李託運時請其單獨籤署了免除責任聲明,旅客本人在單據上已籤字確認;在張某辦理行李託運的櫃檯上方,機場人員也通過電子屏不間斷地滾動播送對易破損行李不承擔賠償責任的通知。
  • 奶奶用筷子插蘋果給2歲孫子吃,孫子不小心摔倒,奶奶後悔了
    所以,在平時的時候,家長都小心翼翼的保護著孩子,儘量減少孩子能夠受到的傷害,不過,有時候家長卻不知道,有的傷害,很可能是家長帶給孩子的。這也導致我們長大之後也格外的注意這種情況,生怕在某些瞬間出現意外,不僅自己不會,也很少讓孩子做這些危險的事情。而在南京,就出現過這樣一個突發事件,一個奶奶給2歲多的孫子切蘋果吃,又害怕孩子手髒,就想用筷子給孫子插著吃。
  • 孫子弄壞價值3萬手辦,奶奶不想賠,爸爸及時趕到給孩子上了一課
    小智奶奶聽了,心裡有些不忿:「啥?一對破塑料能值幾個錢?你這個柜子還差點砸到我孫子呢!」 「3萬!」你該怎麼做呀?以前有小朋友把你的玩具弄壞了,是不是都給你道歉了?」 聽了爸爸的話,小智不好意思地和哥哥道了歉,哥哥也原諒了他。 在這之後,小智爸爸也儘量不讓孩子給奶奶帶了。 分析: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