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畫家德·弗拉明克繪畫作品

2020-12-26 每日看藝術

莫裡斯·德·弗拉明克(Maurice de Vlaminck),法國,1876-1958。

莫裡斯·德·弗拉明克(Maurice De Vlaminck)與野獸派(Fauves)關係密切,野獸派是一群世紀之交的畫家,以採用全新的、充滿活力的調色板和運用大片純淨、平坦的色彩而聞名。與亨利·馬蒂斯最為一致的是,這種風格在德·弗拉安克的著名作品「巴託-拉沃爾」和「德雷恩畫像」(均為1905年)中可見一斑,這些作品以梵谷為靈感的色彩和表達為特色。此後不久,德·弗拉明克開始更加關注構圖結構,在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的啟發下創作了戲劇性的風景。隨著他的風格繼續發展,他採用了更嚴厲的調色板,並以描繪席捲狂風的法國鄉村上空紫羅蘭色的暴風雨天空而聞名。

A Landscape with Houses, ca. 1928

Oil on canvas

21 × 28 in

53.3 × 71.1 cm

Apres I'Orage after de Vlaminck, 1956

Collotype and pochoir

17 1/4 × 20 5/8 in

43.8 × 52.4 cm

Edition of 400

Le Village d'Hérouville after de Vlaminck, by Villon, ca. 1924

Color aquatint

18 1/2 × 23 3/4 in

47 × 60.3 cm

Edition of 200

Péniches sur la Seine à Chatou, ca. 1907

Oil on canvas

25 3/5 × 31 7/10 in

65 × 80.5 cm

Rue de Village

Gouache, watercolor, brush and ink on paper

La Route Nationale, 1935

Oil on canvas

28 3/4 × 36 1/4 in

73 × 92.1 cm

Les Reines Marguerites

Oil on canvas

25 1/2 × 19 3/4 in

64.8 × 50.2 cm

Poupée et vase

Oil on canvas

21 7/10 × 18 1/10 in

55 × 46 cm

RUE EN HIVER

Color heliogravure and pochoir

Edition 65/400

相關焦點

  • 法國象徵主義畫家莫裡斯·德尼繪畫作品賞析
    莫裡斯·德尼 Maurice Denis (1870- 1943) 法國象徵主義畫家和作家,納比派成員和奠基理論家,其繪畫理論也為立體派、野獸派和抽象藝術奠定了基礎。1892 | 莫裡斯·德尼 | 茶這是一段關於將繪畫從語言的概念中完全解放出來的一段宣言。它強調了繪畫本身,而不仰賴其中的任何非繪畫性質的指涉,只是單純的視覺行為,而非頭腦的爭辯。這也正是納比派繪畫的宗旨。
  • 印象派重要畫家,埃德加·德加,繪畫作品欣賞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身於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個畫家,因此他從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關心藝術的家庭中。德加臨摹了15-16世紀的許多繪畫和素描,當他回到巴黎時,他已經是一個學到一手安格爾畫派好手法的、功夫很深的素描行家了。這種素描是一種古典主義的素描,是一種在學院裡學習的素描(學院派),因此,愛德華·馬奈、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保羅·塞尚在不久後都起來反對這種素描,但德加對它的態度則不同,他非常崇拜埃德加·德加古典主義的素描。
  • 俄羅斯畫家,巴列諾夫·瓦西裡·德米特裡耶維奇,作品欣賞
    巴列諾夫·瓦西裡·德米特裡耶維奇(1844-1927),他是一個地主的兒子,出生於聖彼得堡。從1863年開始成為皇家藝術學院的走讀生。
  • 印象派畫家德加的繪畫作品,精緻華美,解析世情,洞如觀火!
    德加畫作,以捕捉生活瞬間的方式定格畫面,將人情世事解析得洞如觀火,明察秋毫。畫作纖細,精緻,矜持,華美,洋溢清貴之氣。作為畫家,德加更像是位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把人世的卑微鄙陋全都畫進作品裡。畫作蘊含著濃鬱的、清高的貴族遺緒和委婉的怨。「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出自張愛玲散文《天才夢》。這麼刁鑽尖刻的話,虧她想得出。
  • 法國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經典作品欣賞
    埃德加·德加(E.Degas 1834-1917)法國印象派畫家。作品同時也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德加對這種現實生活的體察敏銳而深刻,在文明的表象背後,他找到了藝術表達的獨特視角。在這一時期,欣賞芭蕾舞對於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們來說,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享受。
  • 19世紀法國學院派藝術大師保羅·德拉羅什,以歷史題材繪畫而聞名
    #畫家#法國學院派畫家保羅·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1797 - 1856),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這樣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條件跟著啟蒙老師學習繪畫。自畫像 1838年德拉羅什的老師是擅長創作生活畫的著名畫家安託萬·簡。可謂是名師出高徒吧,1822年,德拉羅什的第一幅個人的作品在法國展出,受到了當時著名畫家傑裡科的關注。兩人因畫結緣,成為了好朋友。
  • 野獸派畫家——莫裡斯·德·弗拉曼克
    莫裡斯·德·弗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1876-1958)是法國野獸派畫家。他的繪畫作品色彩鮮豔,筆觸厚重,仿佛直接將顏料從顏料管裡擠出來塗抹在畫布上。他借鑑了塞尚幾何化的構圖和造型,用黑色的線條勾勒出物體的輪廓,顫慄的線條加劇了畫面的動蕩感,創造出令人興奮的野獸派畫風。
  • 法國野獸派領袖安德烈·德蘭AndréDerain作品集
    安德烈·德蘭(André Derain,1880-1954),法國畫家、雕塑家。是野獸主義最重要的實踐者之一,是20世紀初期革新性繪畫的先驅和現代藝術運動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和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莫利斯·德·弗拉芒克(Maurice de Vlaminck)是野獸派繪畫最重要的領袖和締造者。他還是出色的舞臺美術家和服裝設計師。1898年,德蘭放棄了他的工程學研究,開始繪畫。他在羅浮宮畫素描時開始進入卡早埃學院學畫。他最初深受保羅·塞尚的影響,後來被梵谷在加萊麗·伯恩海姆-傑恩展覽上的作品迷住了。
  • 法國畫家德朗 | 野獸派的先驅之一
    編輯:油畫世界(ID:ArtYouhua)Andre Derain安德烈·德朗法國, (1880-1954)安德烈·德朗AndreDerain(1880-1954)法國畫家,野獸派的先驅之一。他與弗拉芒克共用一間畫室,19歲時結識馬蒂斯,1905年和馬蒂斯在法國南部一帶旅行作畫,深受馬蒂斯影響。不過,他的手法不那麼粗野,筆下的曲線更為典雅,色彩也更為和諧。「威斯敏斯特大橋」、「埃斯塔克景觀」、「海德公園一角」等是他創作的幾幅野獸派最傑出的作品。
  • 法國畫家,萊昂·巴茲勒·佩洛特,繪畫作品欣賞
    萊昂·巴茲勒·佩洛特(leon bazile perrault)法國畫家,生於1832年6月20日,法國城市普瓦捷,卒於1908年,魯瓦揚,萊昂·巴茲勒·佩洛特的老師是著名畫家布格羅和弗朗索瓦·愛德華·皮科特。
  • 拉烏爾·德·凱澤:畫家中的畫家
    作為公認的「比利時當代繪畫之父」,德·凱澤對許多藝術家都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了解他的創作和生平,探究這位被稱為「畫家中的畫家」的藝術大師究竟有何魅力。在50餘年的藝術職業生涯中,他憑藉對繪畫媒介所抱持的充滿直覺而又嚴謹的創作天賦,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詩意刻畫,創造了許多充滿著隱晦聯想、簡樸卻觸動人心的繪畫作品。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生平及油畫作品欣賞
    羅特列克的家族起源自查理大帝時期,為土魯斯地區的顯赫家族,父親阿方斯·德·土魯斯-羅特列克伯爵,是一名騎兵軍官。他與表妹(席雷朗家族的阿代勒)結婚後,從娘家繼承了兩座城堡與大片葡萄園,使家族得以不墜。法國貴族家庭出身、後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為人稱作「蒙馬特爾之魂」。
  • 法國畫家馬蒂斯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馬蒂斯對雕塑藝術所貫注的極大熱情,如同他在繪畫中使用著飽滿、單純的色彩一樣,他希圖做到體量和形態「本能地向我湧來」。1907年所作的《斜倚著的裸體I》,是將他同時所作的油畫《藍色的人體》「翻譯」為雕塑。
  • 美國著名的東方畫家,埃德溫·勞德·威克斯,油畫作品欣賞
    埃德溫·勞德·威克斯,1849年出生于波士頓,美國著名的東方畫家,一個香料和茶葉富商的兒子。父母支持他學習繪畫。18歲時他畫出了第一幅知名作品。1870年結婚一年後,便去了埃及和敘利亞旅行。然後常住巴黎,1875年再次來到東方摩洛哥,在摩洛哥呆了2年,給他的回報是,成功地在波士頓舉辦一個了不起的油畫作品展。這次畫展的作品銷售所得,被他用來開支印度之行的費用。1895年,他自己撰寫和插圖的書《穿過黑海波斯和印度》出版。 1896年,他獲得的榮譽軍團騎士稱號。1903年他死於法國。享年54歲。
  • 現代繪畫之父,法國後印象主義畫派畫家保羅·塞尚,油畫作品欣賞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國後印象主義畫派畫家 。 他的作品和理念,影響了20世紀許多藝術家和藝術運動,尤其是立體派。
  • 燭光繪畫大師,打光能手——法國畫家Georges de la Tour簡介
    《油燈前的抹大拉·瑪利亞》17世紀的法國,由於君主是國家的最高權威,所以,不論是文學還是繪畫、雕刻不但要受到王權口味的局限,還不得不以歌頌君王、服務於宮廷作為創作的首要任務。1648年,在王室的保護下創立了「法蘭西皇家繪畫雕刻學院」。而拉圖爾則是一位從不為君主歌功頌德,也不去迎合貴族口味的畫家。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德加,藝渡文化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圖庫設計
    德加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本書詳細介紹了他的一生和作品,無論是否學習一書,都會有所受益,歡迎品鑑:總評:他最著名的繪畫題材包括芭蕾舞演員和其他女性、以及賽馬。他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
  • 大眾藝術網:彩運 流淌揮灑的視界 —— 法國女畫家 Nielly Francoise 巨型油漆肖像繪畫作品欣賞
    彩運 · 流淌揮灑的視界 —— 法國女畫家 Nielly Francoise 巨型油漆肖像繪畫作品欣賞Nielly Francoise ,一位法國現代女畫家,致力於油畫肖像創作,她與眾不同的繪畫工具是油畫刀,畫刀是她的夥伴,是表現她藝術生命畫作的語言,時而在畫布上切割
  • 法國印象派元老女畫家莫裡索油畫作品欣賞
    莫裡索,1841年1月14日至1895年3月2日,法國美女畫家,貝爾特·莫裡索,法國印象派團體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和最出色的女畫家。也是巴黎畫壇的一員,後來被稱為印象派畫家。她的作品被選擇在隨後的六個沙龍展出,直到1874年,她加入了印象派「被拒」的第一個展覽,包括保羅·塞尚、埃德加·德加、克洛德·莫內、卡米耶·畢沙羅、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和阿爾弗萊德·西斯萊。它在攝影師納達爾(攝影家)的工作室舉行。女性在藝術領域地位的確立是從19世紀末的印象主義繪畫開始的。
  • 17世紀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委拉斯開茲繪畫作品欣賞
    ,改良傳統油畫技法,成了有記載以來第一位純粹直接用油畫進行創作的的繪畫大師。委拉斯開茲,又譯名委拉斯貴支,全名迭戈·羅德裡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是17世紀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對後來的畫家影響很大,弗朗西斯科·戈雅認為他是自己的「偉大教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