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通過練習瑜伽,可以與最大的力量連結,感受來自生命源頭的超然與喜悅。這時我們的心念就會轉向為達到超然境界而進行不斷的做瑜伽練習。瑜伽練習的過程就是讓心情平靜,讓心念平息的過程。當我們關注喜悅的生命源頭這個目標時,對其他事物就沒有了執著。
跟隨嘉娜娃導師學習前,自己會常常因為一些生活工作的事而思慮不安,也會思緒萬千,練習音樂冥想連結生命源頭時,就全然沉浸在超然的連結中,內心越來越平靜喜悅,心念也更加專注於內心渴望的真正快樂。
感恩敬愛的嘉娜娃導師仁慈教導!
(二)
來自5000多年前的經典《博伽梵歌》告訴我們:「要控制靜不下來的心念無疑非常困難,但通過適當的練習和去除執著心就能做到。」
很多的靈修團隊教導大眾冥想,就是放空大腦什麼都不想。這種瑜伽方法在目前的年代裡是幾乎沒有人可以做到的。所以這種練習無疑是在浪費時間,並且種下一顆錯誤的想法在心中,最多可以讓狂風大作的心湖偶爾平靜一下而已。
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瑜伽經》1.2節詩告訴我們要這樣控制它:即讓它「關掉」世俗的想法,將它引導向靈性的目標並利用它。
通過適當的練習和去除執著心就能做到。並要為了達到那種狀態而努力。要達到完美境界,需要大量的努力,但這個過程並非機械的過程,自古以來,很多聖人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三)
要讓我們的思緒紛飛的心念安歇下來是非常困難的,但通過適當的努力練習、去除執著心,也是可以做到的。
要達到瑜伽的完美境界,需要堅持不懈、從不中斷、長時間的練習,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跟隨嘉娜娃老師學習以來,在老師有組織的學習、練習之中,我每天早上4點起床、沐浴、冥想,每天不間斷地讀誦經典、寫感悟等等,不知不覺已經讓我養成了一個符合自然規律的生活習慣,內心逐漸變得平靜,受到外界幹擾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四)
控制多變的心念無疑很難,但帕譚佳裡總結師徒傳承的瑜伽智慧說透過「重複有規律的練習」和「超脫(去除執著心)」可以約束心念的多變。
看起來就不容易,做起來感覺更是無從下手。很容易聯想到「苦行、苦修」,必須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地勤學苦練,還要接受老天爺的考驗—「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才能「曾益其所不能」,仿佛不是反人性、不食人間煙火地抑制欲望成就不了正果。
無盡感恩無限的仁慈,讓我們得遇明師!把看似「難於上青天」的苦行苦修透過實證實修簡化成「唱唱歌、跳跳舞、吃吃帕薩達」 ,不是一味地苦哈哈反人性地抑制感官,而是把所有的感官都用於與對的人物聯接、做純粹的超然的奉愛服務,自然而然被淨化,奉愛服務的熱情之火「就像熊熊烈火把木柴燒成灰燼一樣,知識之火會把物質活動的報應燒成灰燼(《博伽梵歌》4.37)。」
自15年12月底第一次聆聽嘉娜娃老師在大陸正式開講《瑜伽經》已五年,期間不下10次課堂聆聽和更多次的朗讀,直到現在,才漸漸感受到經典知識、聖人實踐和靈性導師的教導與訓示不僅僅只是看起來枯燥乏味、難以捉摸、無法衡量的知識,而是越來越緊密地與日常生活相關聯起來,甚至無法離開老師形容過的「靈性三明治」,越發感受到跟隨有資格的靈性導師學習的重要性,透過靈性導師的蓮花口分享,越來越多地品嘗到久旱逢甘霖般的甜美。
(五)
心念,瞬息萬變,每時每刻都不停的發生著,是煩惱之源,究竟如何控制心念的多變呢?這幾節詩的內容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有規律的練習和超脫,「練習意味著為達到那種狀態而努力。」在這句話中,我體會到了努力的重要!
即便是再好的機緣,如果自己不努力,也是無法進步的。想想自己,09年初識海霞老師,09年末無意中買到嘉娜娃老師的書,但一直塵封,13年痛苦至極才翻看曾經買過那本嘉娜娃老師的書,17年初見嘉娜娃老師,然而就是這麼這麼好的機緣,我還固步塵封,成長和進步很小,就是因為自己不肯踏實努力,總是在遊蕩,總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懶散找理由,一切,沒有努力就無法開啟,沒有努力,就無法穩定的堅持。
「在懷著恭敬的心態長期、堅持不懈地勤奮努力後,就能打下堅實的基礎。」相信這句話,就是莫大的鼓舞!要腳踏實地的努力,要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