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發熱病人 醫護人員衣服汗溼得能擰出水(圖)

2020-12-13 環球網

原標題:「點對點」「一對一」轉運發熱病人 醫護人員衣服汗溼得能擰出水

來源:武漢市第一醫院

抽調20多名醫護人員,「點對點」(一個病區對接一個病區)、「一對一」(一個醫護對接一個病人)轉運發熱病人。23日晚8時,武漢市第一醫院已將隔離病房的46名發熱病人轉入對口馳援的武漢市第五醫院。市一醫院當晚要完成全部64名發熱病人的轉運。

截至目前,武漢市第一醫院已經抽調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200餘人組成一線防治,另有200餘名醫護人員組成二線預備隊(預排了三線、四線預備隊),專門從事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等救治專項工作。其中包括13人的資深專家組(呼吸科、感染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放射科高級職稱醫師),專職從事肺炎患者鑑別診斷、綜合救治工作。此外,積極履行三級甲等公立醫院大醫院職責,外派3名呼吸、重症醫學及檢驗專家,全職參與定點醫院救治工作;外派7名專家承擔市、區疑難患者會診工作。

21日接到通知與武漢市第五醫院「一對一」結對後,市一醫院迅速確定人、財、物管理方案,22日早上8:30,醫院黨委書記王衛民帶隊,副院長陳國華等一行人來到對口幫扶的武漢市第五醫院,現場成立醫療救治指揮部,全面部署轉運相關事宜。22日下午,在醫院衛生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第一批向市五醫院調配了N95口罩680個,醫用手術口罩8000個,護目鏡20個,隔離衣5000件,防護服500套。從22日下午到23日上午,院感處主任劉志鋼、呼吸內科主任羅光偉等專家為市五醫院1100多名醫護技人員進行了六場專科培訓。

23日,市一醫院在全院發動志願支援倡議書,徵集50名醫護支援對口醫院。皮膚科黨支部書記童中勝第一個在微信群內主動請纓。連著兩年做了幾場大手術,同事們擔心他的身體情況,他卻毅然表示:「作為黨員,我時刻聽從召喚;作為醫生,守護人民健康,我們義不容辭。」

隔離衣、護目鏡穿戴兩三個小時就頭暈憋悶,病區所有參與轉運的醫護人員已經穿了一整天,裡面的衣服汗溼得能擰出水來,大家忙得連脫下隔離衣換身乾爽衣服的時間都沒有,一整天僅有兩餐吃飯的半個小時能脫下隔離衣透個氣。

相關焦點

  • 轉運完發熱病人 醫生脫下隔離服穿單衣仍汗流浹背
    抽調20多名醫護人員,「點對點」(一個病區對接一個病區)、「一對一」(一個醫護對接一個病人)轉運發熱病人。23日晚8時,武漢市第一醫院已將隔離病房的46名發熱病人轉入對口馳援的武漢市第五醫院。市一醫院當晚要完成全部64名發熱病人的轉運。市一醫院正在轉運發熱病人。
  • 南京護士武漢戰「疫」:24小時4班倒 值完班貼身衣物擰出水
    1天24小時、4班倒 要不停測量病人生命體徵1天24小時、4班倒,殷非值的是當天凌晨3進入隔離病房前,他們會跟上一班的值班醫護人員進行交接,對所有病人病情一一仔細交代,重點了解危重症病人的病情變化。就在當天值班時,半夜裡有一位冠心病的病人不舒服,有一個病人腹痛,還有一個病人腹瀉……殷非和小夥伴們忙到不可開交,「要對病人不停地測生命體徵,每間隔1小時就要測血氧、測血壓、不停地巡視。」
  • 醫護人員一線奔忙 社會各界送上關愛
    市三院院感科主任黃婷介紹,疫情期間醫護人員也是易感人群,是防控的重點。為了防止醫護人員在治療期間感染新冠肺炎,市三院每天都會對醫護人員進行嚴格的健康監測,當發現醫護人員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或發燒症狀時,會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手段幹預。為了保證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市三院推出每4小時一輪換的制度,切實保證他們的休息時間。「我們還會定期為醫護人員進行核酸篩查,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黃婷稱。
  • 武漢封城:凌晨3點有發熱人員穿睡衣出城,眾多醫護人員堅守
    「武昌醫院這麼小也能被徵用。」小樓有些擔心,也有些想不通,晚上她就知道了緣由。1月22日晚間,為了應對目前發熱病人因為無序就醫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和疾病傳播,武漢實行了發熱病人集中就診的「7+7」新模式。
  • 南京的這群基層醫護人員「數秒成團」
    2 月 13 號下午 4 點,雨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到南京雨花臺區衛健委馳援武漢等地防疫工作的通知,立即在工作群內,向全體醫務人員發布倡議書,"我報名"、"我自願報名"、"時刻準備著" …… 不論黨員群眾,不分醫護技藥,群內醫護人員紛紛請戰,數秒成團,彰顯英雄本色。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自疫情開始以來,該中心黨支部第一時間組建了南京南站篩查轉運點。
  • 記者探訪:穿著紙尿褲的醫療轉運人員
    西安發布訊 「從接到指令到完成一個病患的轉運最少需要三個小時,時間長點就得六七個小時。」姬強強是西安急救中心特勤大隊的一名護士,這些天,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將接到指令的病患轉運至發熱門診。與病患的直接接觸需要嚴格規範的防護,所有防護衣物一旦穿上就要到轉運結束才能脫下,上廁所便成了醫療轉運人員的難題。「『紙尿褲』就是我們的『法寶』。」姬強強笑著說。
  • 「中國夢·踐行者」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青春之軀駐守戰疫堡壘...
    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489名醫護人員懷揣著同樣的使命,在戰疫一線輪番上陣,連續奮戰84天,上演2016小時生死速救,共計為23187人次疑似、輕症、重症、垂危患者進行了篩查、分類、診治、搶救、轉運服務。
  • 香蕉充飢葡萄糖解渴,醫護人員就該捨棄健康嗎?
    視頻發生在一輛行駛的救護車裡,此時救護車正在運送一名病人,病人旁邊幾名身穿醫護服裝的醫護人員正在吃香蕉。正是這吃香蕉的舉動,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質疑。有的網友說「醫生此時應該安撫一下病人的情緒吧」,也有的網友評論表示「胃口太好了,怎麼不乾脆在服務區吃個火鍋」,一時之間這幾名醫護人員被推倒風口浪尖,遭到諸多網友的口誅筆伐。
  • 李百惠:拍攝結束後看到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依然會發愣
    其實在疫情期間,我對於醫護人員這個群體格外的關注,在記者的鏡頭下,一個個稚嫩的臉龐上,卻都擁有堅毅的眼神。他們身穿白色「戰袍」,匆忙奔赴全國各地的抗疫戰場。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會緊張、也會害怕,但是為了我們的健康與病人的安危,他們依然勇敢地衝在了最前面。看到相關報導,我好幾次徹夜難眠,對他們更是心疼不已。
  • 廣東醫護人員剪影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襲,廣東一大批醫護人員已赴"戰場"。本該是萬家團圓的時刻,他們卻選擇放棄休假,隨時迎戰。我們的歲月靜好,因你們負重前行!只希望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都平安歸來!「找發熱門診?別從這裡進,繞出去,急診、發熱門診完全分開!」
  • 北京120急救中心洗消組 患者和醫護人員的「護身符」
    北京120急救中心洗消組 患者和醫護人員的「護身符」負責消殺每輛轉運患者回來的急救車,每次至少50分鐘,確保車輛每次再出發都是安全的2月9日,北京120急救中心洗消組,120急救車排隊進行車輛及工作人員洗消。
  • 醫護日記|有病人轉去了輕症病房,說要給上海醫療隊寫感謝信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2月3日,是我援鄂的第十天,這一天我上白班。早上交班快結束的時候,周新教授突然問了我們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轉病人的流程嗎?」大家面面相覷。
  • 做好發熱病人預檢分診 醫療衛生機構防控新冠肺炎指南來了
    要求疫情流行期間,醫療衛生機構做好發熱病人的預檢分診至關重要。醫療機構應當在醫院所有入口設置預檢分診處,負責對所有進入人員進行體溫篩查。(二)做好預檢分診工作疫情流行期間,做好發熱病人的預檢分診至關重要。醫療機構應當在醫院所有入口設置預檢分診處,負責對所有進入人員進行體溫篩查。
  • 2·9武漢武昌區轉運病人事件現場圖 肺炎重症患者混亂收治
    2月9日,武漢市吹響「應收盡收」攻堅戰的進攻號角,全市各個區,街道,社區全面落實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全市一萬多名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國企職員,高校教師全部下沉到疫情形勢危重社區,輪番排查「四類人員」,強力推進「應收盡收,不漏一人」。
  • 深圳全市49家發熱門診護士全情投入 臉上的勒痕是戰疫的「最美記憶」
    身上留下的消毒水味,臉上被N95口罩壓出的勒痕,頻繁搓洗消毒後通紅的雙手,脫下密不透風防護服後可擰出水的衣服,這都是發熱門診護士們在一線戰疫的「最美記憶」。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場最為重要的陣地之一,發熱門診是戰疫的前哨站,全市49家發熱門診24小時連軸轉,奮戰在此的護士們是抗疫的前哨兵。
  • 醫護人員停止休假返回工作崗位,陸軍特色醫學中心今日全面複診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通訊員 朱廣平 張英姿/文 黎志 谷一/圖「老師,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配合我們檢測。」1月27日上午8時,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門診部,身穿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的醫護人員正耐心引導前來就診的患者測量體溫,同時細緻詢問病史。據了解,為加強防控力量,該中心醫護人員停止休假,返回工作崗位,27日,該中心全面複診。
  • 基層發熱診室設置標準出爐,醫護工作有新要求
    《通知》中要求,以「可設盡設、布局合理、條件合格、工作規範」為原則,結合各地傳染病防控和群眾實際醫療需求,在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發熱診室。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應當嚴格落實預檢分診並實現「哨點」功能。並且,《通知》對發熱診室的醫護人員工作也做了明確要求。
  • 青島的醫護人員有多拼!看哭網友……
    戴口罩、戴帽子、穿防護服、護目鏡、戴手套、封領口,這是進入發熱病房的必備流程,如此繁瑣的流程卻是醫護人員的一道安全防線。對「前線」的醫護人員來說,防護服不可能經常穿和脫,一穿就要呆上4-8個小時,這也意味著不能頻繁地上廁所,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城陽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輪班期間少喝水、不喝水,甚至用上成人紙尿褲,將更多的時間護理病人。
  • 美的安裝師傅劉湛然:讓醫護人員穿上乾淨暖和的衣服
    今年春節,從初二到初四,劉師傅一個人為馳援武漢的成都醫護人員緊急安裝了38臺洗衣機。「醫生們每天非常辛苦地奮戰在一線,聽說下班時防護服裡面的衣服都溼透了,希望有了美的提供的這些洗、烘一體機,她們可以稍微溫暖、舒適一些。」 然而,春節期間在疫區,獨自安裝了38臺洗衣機的劉師傅,卻著實過了幾天辛苦的日子。
  • 【前線醫護日誌】「李先生,看到這個視頻,以後你還會為我擰瓶蓋麼...
    【前線醫護日誌】「李先生,看到這個視頻,以後你還會為我擰瓶蓋麼?」原來,在武漢漢口醫院,由於中心供氧設備壓力不夠,醫護人員自己動手,利用氧氣罐改善病人吸氧條件。病人症狀明顯好轉了,但需要不斷搬運、更換新的氧氣罐,由於醫護人員緊缺,不少像譚榮歡這樣的護士便主動扛起了這個力氣活兒。譚榮歡笑稱,自己一個班換了8個氧氣罐,不停地拎著扳手在走廊上一路小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