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靚湯】四款祛溼湯竟然還有香菜?這一點都不暗黑,還很開胃呢

2021-02-26 食在廣東

一到周末就下雨

仿佛成了最近幾周的周末標配

出門帶雨傘

飲食要祛溼

可以說是真理了

身體溼氣重,往往會影響脾胃

所以除了木棉薏米這些常用材料

本周還加入了不少開胃健脾的食材

例如。。。。

很多人喜歡,卻又有很多人拒絕的

香菜!

主要功效:健脾祛溼。

推薦人群:祛溼湯水。

材料:幹木棉花5~8朵、白朮20g、茯苓20g、排骨500g、姜適量(3-4人量)。

烹調方法:

藥材洗淨。排骨洗淨、去肥肉,斬件、飛水。湯煲內加水2000ml,加入所有材料,武火煲15分鐘後改文火煲45分鐘,加適量食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梅雨季節或是回南天,感覺整個人都浸在「池塘」裡,祛祛溼感覺整個人都爽利。祛溼的湯水和材料有很多,木棉花是其中一種能就地取材的祛溼湯料,其性淡澀味平,清熱祛溼解毒,木棉花以清熱利溼為主,脾虛者過用可能傷及脾氣,本湯搭配白朮、茯苓同用。茯苓是一味常用利水滲溼藥,其藥性平和,淡滲而利水利溼,甘入脾則補,利水又扶正,利水消腫之餘不至於傷及正氣,與同樣健脾益氣而燥溼的白朮同用,加強祛溼且兼顧脾胃。

主要功效:清熱利水、健脾祛溼。

推薦人群:舌淡苔白、大便黏稠的人群。

材料:薏苡仁30克、茯苓30克、瘦肉200克、生薑數片(2~3人量)

烹調方法:薏苡仁、茯苓洗淨後稍微浸泡備用;瘦肉洗淨後切塊,與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鍋中,加入1500毫升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1小時,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祛溼可謂是廣東人一年四季養生的主題,和溼寒的川渝地區不同,廣東是溼熱並存,四川成都常用的祛溼材料是辣椒、生薑,它們來到廣東就容易「水土不服」了,吃多了會上火。因此清熱與祛溼兼備是嶺南地區的主要祛溼手段。

但清熱祛溼的同時不能忘了健運脾胃,脾胃調則溼氣可退。脾虛溼重人群祛溼首先要有一個正常運化水溼的脾胃。茯苓性平味甘,是中藥「八珍」之一,入心、脾、肝、腎經,能健脾和胃、利水滲溼、寧心安神。茯苓藥性平和,既能祛溼又不傷正氣,薏苡仁也是廣東煲湯常用的除溼食材,清熱利水。

主要功效:益氣健脾祛溼

推薦理由:包你一口愛上的祛溼湯   

材料:

五指毛桃 15g,茯苓10g,芡實(幹) 10g,炒薏米 15g,赤小豆 15g,陳皮 1小角,豬扇骨 1塊。

製作方法:

(1)豬扇骨洗淨斬大塊,汆水備用;其他材料洗淨備用

(2)把所有材料放入湯煲當中,加水2000ml,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有一次科室有個進修醫生快要結束進修回濟南,我們在想有什麼具有廣東特色的東西可以送給她。映入腦海的第一印象不是什麼海味乾貨,而是這個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廣泛分布粵東梅州客家地區為主的山上,因其葉子長得像五指,而且葉片長有細毛,果實成熟時像毛桃而得名。五指毛桃也稱為南芪,它和北芪功效相近,都具有補益脾肺的作用。雖然其補氣的功效不及黃芪,但是它卻特別平和,不容易上火,這個就是它很大的優點。況且它還有一定的祛溼的作用,茯苓、芡實、薏米、赤小豆當然也祛溼,但是它們都是光有祛溼功效,而無補益。溼氣當然是要祛除的,但是溼氣產生的本源就是脾虛失其健運。況且一味祛溼也有傷正氣之嫌,而過於補益則不利於溼氣的祛除,那麼五指毛桃這味藥食兩用之品就剛好可勝任扶正祛溼這任務了。

當然,說得再好其實或許你很快就會忘記了。但是我保證,只要你喝過一口五指毛桃的湯,那就再也忘不了。那種淡淡的椰子香味,真的是讓人喝一口就要愛上的。

提醒:這裡用豬扇骨比豬筒骨要好,雖然豬筒骨比較香,但是太過肥膩反而影響祛溼。豬扇骨肉質瘦而不柴,煲完湯吃也是相當不錯的。

主要功效:健脾祛溼、消食開胃。

推薦人群:用於脾虛氣弱、脘腹脹滿、溼重困身等人群。

材料:

胡蘿蔔100g、茯苓30g、扁豆30g、陳皮3g、香菜5g、瘦肉200g(2-3人量)。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食材清洗乾淨,其中茯苓、扁豆稍加浸泡,胡蘿蔔切大件,瘦肉切中件;在鍋內放入清水1500ml,先放胡蘿蔔、茯苓、扁豆、陳皮和瘦肉,大火滾沸後改用中小火煲約1小時,最後加入香菜,煮沸一分鐘,調味即可食用。

湯品點評:

脾虛溼困的人群容易出現胃口較差、腹部脹滿、頭身困重、肢體浮腫等不適,此時需要一款芳香化溼的湯水來輔助。

方中胡蘿蔔有益氣和中的作用;茯苓可利水滲溼、健脾安神,常用於治療痰飲停聚、水溼瀦留所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食少納差等症,搭配同樣可健脾、化溼、消暑的白扁豆(健脾宜炒用,消暑解毒宜生用)效果更佳,很多化溼的藥食比較溫燥,而扁豆具有補而不滋膩,化溼不燥烈的特點。香菜辛溫,歸肺、脾、肝經,能消食開胃。

煲湯時放入少量陳皮既可以除油膩和羶味,使湯的口味更佳,還能增強行氣化痰的作用。不少人認為,陳皮既然出自於鮮橘皮,功效應該差不多。其實不然,鮮橘皮與陳皮雖然是同一種東西,但性質卻大不相同。鮮橘皮含揮髮油較多,不具備陳皮那樣的藥用功效,而陳皮放置一段時間後揮髮油含量大大減少,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會相對增加,此時陳皮的藥用價值才能體現出來,並且一般而言,陳皮越「陳」功效越好。諸味合用,重在恢復脾的運化功能,脾運復健,則水溼自化,食慾自開。

▼▼更多好看精華文章


編輯:芹菜

相關焦點

  • 這5款靚湯清熱、祛溼、開胃…整個夏天都適用!
    發布君為大家推薦五款適宜夏季飲用的湯水,清熱、祛溼、開胃…整個夏天都適用!材料:取排骨500克、冬瓜500克、薏米80克、荷葉適量。功效:冬瓜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祛溼解暑的功效,還有減肥的作用,配薏米吃有很好的美容效果;荷葉(蓮葉)有清暑通經絡作用。
  • 清熱、祛溼、開胃……這5款靚湯,整個夏天都適用!
    如果排汗不暢,就會造成溼氣積聚,容易出現胸悶、頭暈、胃口不好、燥熱等。今日,裡水君為大家推薦五款適宜夏季飲用的湯水,可助大家安然度夏。材料:取排骨500克、冬瓜500克、薏米80克、荷葉適量。        功效:冬瓜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祛溼解暑的功效,還有減肥的作用,配薏米吃有很好的美容效果;荷葉(蓮葉)有清暑通經絡作用。
  • 【周末好煮意】這5款靚湯清熱、祛溼、開胃…整個夏天都適用!
    小妹為大家推薦五款適宜夏季飲用的湯水,清熱、祛溼、開胃…整個夏天都適用!,還有減肥的作用,配薏米吃有很好的美容效果;荷葉(蓮葉)有清暑通經絡作用。        功效:玉米入湯清甜可口,營養價值高,能健脾祛溼,最適宜夏天雨季飲用;配伍斂肺氣、止滯濁的白果煲豬肚,其氣味清潤而不膩不滯,還能清熱、益氣、健胃,為男女老少皆宜的家庭靚湯。
  • 暑熱之中溼氣重,煲清熱、健脾、祛溼、開胃靚湯
    暑熱之中溼氣特別重,這為此時節的氣候特點,因而消暑中加上利溼尤為重要,食養上宜清熱解暑,健脾利水,特推薦粟米赤小豆煲生魚湯。粟米赤小豆煲生魚湯清潤鮮美可口,有清熱、健脾、祛溼、開胃的作用,且男女老少皆宜,是夏日家庭的養生靚湯。
  • 【一周靚湯】初夏到,這四款清熱靚湯請備好
    所以近日煲湯應以清熱、祛溼為主題了要多食用消熱利溼的食物,同時避免辛辣食物食在廣東推薦以下四款清熱靚湯主要功效:提神開胃、預防便秘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道非常適合夏天的湯水—梅乾菜筍乾湯。夏天、特別是出汗比較多的日子,紹興人就喜歡抓把梅乾菜,加入清水和筍乾,做份快手防暑「神仙湯」。筍乾膳食纖維豐富,有助於調節腸道菌群,預防便秘,還有消積食、清內熱的作用。湯呈琥珀色,味道鮮美,夏日外出晚上回家,來一碗這樣的湯即提神又開胃,喜歡的話還能作為素高湯烹調其它菜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梅乾菜含鹽量較高,不需要額外加鹽調味。
  • 20種廣東靚湯配方!降火解暑,祛溼補虛,各效果都有!
    2、然後在猛火裡加入出過水的豬踭,同陳腎,還有西洋菜,蜜棗2顆3、在壓力煲裡小火壓大概50分鐘即可竹蓀還具有降血壓、血脂和減肥的效果呢~做法:1、竹蓀、瑤柱用涼水浸泡幾分鐘開再洗淨,雞肉飛水2、把所有材料扔進砂鍋,大火煮開後文火再煮一個小時左右就行了這款湯非常有益,
  • 這幾款醒脾祛溼靚湯正當時!
    近期氣溫回升,雨水增多,早晚仍有較大的溫差,風寒溼熱不定,加之春季人體肌膚腠理變得疏鬆,易受風寒或溼邪侵襲,要注意適時添加衣物、切勿大汗後吹風。泰康粵園醫院為您推薦三款健脾祛溼、益氣固表的靚湯,以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氣虛及祛除溼氣。猴頭菇砂仁豬肚湯功效:養胃和中、醒脾祛溼。
  • 【每周靚湯】這幾款健脾祛溼,增強免疫力的靚湯值得收藏!
    廣東人很愛喝湯,每周都要喝湯,這段時間最適合喝清潤、健脾、祛溼的湯來增加免疫力。這期的每周靚湯,小編為您精選了五款湯,一天煲一款,讓家人喝上好喝又營養的湯!【功效】健脾理氣、消食和胃【材料】茯苓30克,陳皮20克,布渣葉15克,瘦肉200克。
  • 秋天常喝三個湯,清火祛溼,排毒瘦身,皮膚還閃亮亮!
    除此之外,經常吃苦瓜還有降血糖以及調節內分泌的作用,所以在平時適量的吃苦瓜對於滋補身體、減肥瘦身有非常好的幫助。食材:排骨、苦瓜、玉米、蔥、料酒、生薑、胡椒粉、食鹽。1、首先把排骨清洗乾淨,然後焯一下水,去除排骨的油脂以及腥味。2、把排骨放入鍋中加入水、生薑、蔥、料酒,用大火煮開。4、把苦瓜瓤去除乾淨後,放入煮開的湯中,用小火進行熬煮。
  • 夏天常喝三個湯,清火祛溼,排毒解便秘,皮膚還閃亮!
    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三款降火湯,喝了不僅去除火氣還能排毒清腸,有減肥瘦身的作用!苦瓜性寒,夏天成熟,在夏季食用能夠清熱去火、止渴消暑,在夏季用苦瓜來做湯喝,可以很好的幫助大家達到降火的目的。
  • 夏天又幹又燥 20種廣東靚湯配方 降火解暑 祛溼補虛 各效果都有
    粉葛赤小豆煲鯽魚湯這款湯非常有益,具有生津止渴、益氣血、健筋骨的功效,老人小孩喝都很合適啦做法:1、洗好的鯽魚,拭乾水,熱鍋傾油,放入薑片和鯪魚,將鯽魚煎至兩面微黃 2、煮沸清水,放入赤小豆、粉葛熬煮致熟爛
  • 補脾祛溼的靚湯,你值得擁有!
    我們知道,脾胃可是人的「後天之本」啊,脾胃不健康,可能我們整個人的狀態就都不太好了。所以,健脾、祛溼,是我們現在很多人都需要做的功課。 那麼要如何健脾祛溼呢? 除了請中醫開方子調理,我們最提倡的方法還是「管住嘴,邁開腿」,就是要有健康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這是讓身體保持健康的最根本的方法。同時,還可以用食療的方法幫助我們補足脾胃,祛除溼氣。
  • 【今日靚湯】在家這樣做酸辣蝦湯,不輸外面的東南亞菜餐廳哦
    材料:大頭蝦6隻,花甲250克,白蘑菇50克,番茄1個,冬陰功湯香料及醬包各1份,椰漿1罐,香茅、南姜、魚露、香菜各適量(1~2人量)製作方法: 將花甲加水養半天,洗淨備用;把蝦洗淨,將蝦頭與身分離,去蝦線;洗乾淨白蘑菇,切成兩半;番茄切塊;香茅裁段。
  • 夏天又幹又燥 20種廣東靚湯配方 降火解暑 祛溼補虛 各效果都有
    夏天即將到來,天氣變得又幹又燥這種時候,人體往往很難適應導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所以,懶貓給各位整理了20款解暑祛溼湯,輪著喝起來就差不多能度過那暗黑的颱風襲擊了粉葛赤小豆煲鯽魚湯這款湯非常有益,具有生津止渴、益氣血、健筋骨的功效,老人小孩喝都很合適啦做法:1、洗好的鯽魚,拭乾水,熱鍋傾油
  • 【一周靚湯】芒種一過,溼熱來襲,四款清熱化溼靚湯備好了
    前天是仲夏第一個節氣是「芒種」在北方是大小麥等作物成熟豐收的季節而在南方,則意味著悶熱天氣的開始因此,芒種過後,飲食宜清淡,避免厚味芒種時節,氣溫升高、降雨量充沛宜以化溼醒脾、養心護陽為原則慢支、哮喘及虛寒型胃痛疾病者更要注意調護以下幾款靚湯
  • 又到煲靚湯時候!這10款清潤的湯水最適合全家人,趕緊煲給他們喝!
    這不是錯覺哦受小北風的影響,早晚較為清涼最近都較為乾燥!所以,作為一名地道的廣東人是時候煲上碗靚湯防秋燥啦~這些土方不是人人都知,而我只告訴你蜜棗能潤肺生津開胃。豬脊骨能補益增髓,合而為湯清潤下火、健脾開胃、滋陰潤燥的秋燥靚湯。
  • 日日靚湯往期所有靚湯(1000多個)功效做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四神湯功效健脾祛溼 止白帶蓮子和芡實蓮子和芡實有祛溼、固攝的作用,這兩個食材是歸帶脈,帶脈是身體的奇經八脈之一,像腰帶一樣,對於白帶的約束是有一定的效果。淮山淮山有健脾祛溼的作用,這款靚湯的效果健脾祛溼,還有止白帶的作用。
  • 靚湯 | 雞腳用來煲湯,不僅祛溼,還能養顏,全家都能喝!
    現在的天氣是越來越熱,動不動就流一身汗,水分流失比較大,廣東人每天都需要喝湯,特別是在夏天,湯水不僅能讓人身體補充水分還可以滋養身體。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我家最愛的靚湯,三天兩頭必做一次,這款湯叫花生眉豆雞腳湯,雞腳的營養價值頗高,含有豐富的鈣質及膠原蛋白,多吃不但能軟化血管,同時具有美容功效。眉豆氣清香而不串,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慾,健脾化溼。而花生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之為「長生果」。
  • 【廣府金湯】春季養生祛溼開胃,推薦7款祛溼湯!
    今日為您推薦7款祛溼湯,祛溼健脾,消除春困,讓我們的身體不再「溼漉漉」的!豬小肚煲薏米芡實湯功效:生薏米煮湯服食,利於去溼除風;用於健脾益胃、治脾虛洩瀉則需炒熟食用。做法:將排骨、薏米洗淨,冬瓜洗淨後不去皮切成塊狀;將排骨與薏米一同放入鍋中,小火燉90分鐘左右後加入冬瓜,再燉1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 今日特搜靚湯 - 藿香陳皮煲豬肚 - 健脾祛溼,解暑理氣
    今天就是夏至了,南方的夏至暴雨多、溼氣重,會讓人感覺容易睏倦、身體無力,吃東西都沒胃口。這些都是夏至前後暑溼傷身的表現。從今天開始,搜指仔將為大家連續介紹三款夏至湯,幫助大家解決不適。今天首先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解暑祛溼、開胃理氣的健脾祛溼湯——藿香陳皮煲豬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