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脊椎健康聯盟」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spine666
【更多資訊】打開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
頸椎包括7個椎體,8對神經根。其中第1神經根位於枕骨和C1椎體之間,第6 神經根位於C5和C6椎體之間,第8神經根位於C7和T1椎體之間(圖1-32)。
突出的椎間盤從上方壓迫自椎間盤上方發出並行經椎旁椎間孔的神經根,並導致相應神經節段受累。如 C5和C6椎間盤突出將從上方壓迫C6神經根(圖1-33 )。
C5~6節段與其餘頸椎節段相比,活動度較大(除枕骨與C1及C1和C2間的特殊關節) (圖1-34和1-35),而較大的活動度導致相應節段發生退變、椎間盤突出及骨關節炎機率增大。微信公眾平臺:脊椎健康聯盟
另外, C6~7椎間盤突出發生率隨著患者年齡增大逐漸增高,具體原因尚不清楚。
椎間盤只有向後方突出才壓迫神經根,解剖學上椎間盤纖維環前方強度大於後方,而且前縱韌帶也比後縱韌帶寬大和強韌。因此,椎間盤受外力作用後,勢必向較為薄弱的後方突出。由於後縱韌帶本身為菱形並位於椎間盤後方中央,因此椎間盤常向一側突出(圖1-36),而中央型突出比較少見。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常導致沿受累神經支配區域至手部的放射性疼病,但也可局限於肩部。咳嗽、 噴嚏或者用力時均可加重疼痛,並使疼病感放射至整個上肢。
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症狀與突出的部位有關。常見是椎間盤向側方突出,直接壓迫於神經根上,造成明顯的根性症狀。如椎間盤為中央型突出,可引起上臂和腿部症狀(圖1-37 )。
而椎間盤膨出但未完全突破纖維環時可能引起背部中央靠近肩胛骨內上部疼痛(圖1-38)。側方膨出則引起沿肩胛骨嵴部的疼痛(常見在內上角部),可伴隨上臂的根性痛,但通常沒有神經功能障礙。
有時,査體可發現與神經根支配區域不一致的神經病學表現。臂叢神經通常包括C5~T1神經根,但有時其起始神經可能會有往上或往下一平面的變異,導致査體結果與上肢神經支配區域存在差異。明顯的神經平面不一致也可由臂叢神經或者外周神經損傷導致。
採用下述神經功能檢査方法即可確定椎間盤突出的相應平面(圖1-39至1-43)。
表1-1 歸納了頸椎各平面的神經功能檢査方法, 同時也總結了其在頸髓病變尤其是頸椎間盤突出症中的臨床應用。
1.脊髓造影:
該技術可以明確壓迫脊髓、神經根或馬尾神經的椎間盤平面。該方法是檢測椎間盤突出最準確的方法, 但只能作為最後手段而非常規手段(圖1-44)。
2.肌電圖:
該技術能準確地檢測運動電位。神經損傷2周後即可檢測到靜息肌肉的不自主放電反應(肌纖維顫動電位和正尖波)。微信公眾平臺:脊椎健康聯盟
肌電圖還可檢測出肌肉的去神經化表現,這可由椎間盤突出、神經根撕裂傷或者脊髓損傷導致, 亦可由神經叢成者外周神經損傷引起。在臨床檢査時,對判斷神經節段(肌節)的代表肌肉應進行完整的評估(詳見表1-1 )。
Valsalva試驗陽性只提示椎間盤突出。對每個神經節段的檢查能更精確地定位病變的平面。
Valsalva試驗: Valsalva試驗能增加硬膜囊內的壓力 。 倘若頸椎管內存在佔位性病變, 如椎間盤突出或腫瘤, 患者可繼發於椎管內壓力增加而出現頸椎疼痛 。 疼痛還可沿著相應受累節段的上肢神經分布區域傳導。
Valsalva試驗具體檢査方法如下: 囑患者屏息時用力行排便動作(即屏息時用力行呼氣動作),增大胸腔壓力,然後詢問是否出現頸部或上肢疼痛加重(圖1-45 )。Valsalva試驗是主觀性試驗,需要患者的主動配合,如患者無法或不願配合,則本試驗無法進行。
患者常由於在車禍時頸部急劇往前、後甩動(揮鞭樣損傷)或者扭轉而導致頸部疼痛(圖1-46)。這種損傷會造成神經根牽拉並撞擊至周圍骨贅上, 或直接導致椎間盤突出。
有神經受累的患者主訴頸痛,範圍可涉及肩胛骨內緣和不同程度的上肢放射痛,並可伴有肢體麻木及肌無力等症狀。但是,需注意單純頸部肌肉損傷也可出現相似症狀。
神經損傷與軟組織損傷的鑑別需要進行全面的上肢神經系統體格檢查。由於可能存在遲發臨床症狀,因此患者每次復査時均需重複進行神經系統體格檢查。
兩次檢查結果亦可相反: 住院患者接受治療後, 肌力可能改善, 感覺和反射功能可恢復正常。
許多患者在外傷後會出現頸部疼痛,症狀可持續半年至一年,但無明顯神經功能障礙或者影像學佔位,原因可能是存在永久性軟組織損傷,此類患者應予保守治療(非手術)。
頸椎鉤突為C3~C7椎體上部兩側向上的嵴狀突起。鉤突增加椎體的穩定性,並構成椎間孔的前內側界(圖1-47)。鉤突骨質增生時可累及椎間孔,直接壓迫神經根或限制神經根的活動(圖1-48)。
在頸椎的斜位片上可以更好地判斷椎間孔和鉤突累及情況(圖1-49)。
需注意,神經根可出現在脊髓和椎體的45°角上, 同樣的角度也存在於椎間孔和椎體之間。鉤突的骨質增生除非產生症狀,否則並無重要的臨床意義。
但當發生車禍時,由於頭部和頸部劇烈伸展或彎曲可導致繼發的神經根反應性水腫,使得本已狹窄的椎間孔壓迫神經根。狹窄的椎間孔常如圖1-48所示,這種結構使創傷後水腫的神經根失去活動空問而導致疼痛。疼痛和上肢的神經系統査體通常即可明確受累神經根。
如創傷引起的C6神經根損傷可導致前臂外側的感覺減退,伸腕肌肌無力和肱橈肌反射消失(圖1-40)。但也可出現唯一症狀: 肩胛骨的內上角和內側緣疼痛。
活動的範圍越大,受傷的機率也越大,,骨關節炎導致的鉤突骨質增生常發生在C5~C6水平。微信公眾平臺:脊椎健康聯盟
頸椎牽引試驗陽性為牽引頸部向上可以緩解疼痛。牽引可緩解神經孔狹窄引起的疼痛, 主要是因為擴大神經孔、降低小關節關節囊壓力及緩解頸部肌肉痙攣。
檢査方法: 檢査者一手託住患者頦下,另一手託住患者枕部,然後逐漸向上牽引頭部(圖1-50),如患者出現頸部和上肢的疼痛減輕,即為陽性。
頸椎擠壓試驗陽性為頸椎被動向下擠壓時疼痛增加。該試驗的目的是使椎間孔變窄、 小關節壓力增加或肌肉痙攣,從而加重對頸神經根的刺激, 出現疼痛或放射痛。該試驗可準確誘發上肢疼痛,有助於定位病變節段。
檢査方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檢査者雙手手指相扣,以手掌面壓患者頭頂,觀察頸椎或上肢疼痛是否加劇,並注意疼病的具體分布是否與先前描述的皮節一致(圖1-51 )。
在摩託車交通事故中,頸神經根經常會從脊髓上撕裂。當駕駛員從摩託車上摔下時,頭部和頸部側方著地與地面撞擊後肩部壓低,導致神經根拉伸,嚴重時導致撕裂,C5 和C6神經根損傷最為常見(圖1-52)。
體格檢査即可明確結果: C5神經根功能喪失,C5支配區域會出現運動障礙及感覺缺失,如三角肌癱瘓,上臂上外側角觸覺障礙或麻痺,肱二頭肌反射(C5~C6)減退或消失,脊髓造影可示撕裂點一C5神經根的起源點(C4和C5椎體之間)。這種永久性損傷無法手術修復,通常無恢復可能。
儘管C5、C6神經根是最常撕裂的神經根,但C8和T1也可撕裂,如摩託車駕駛員撞擊地面時,肩過度外展,管叢神經的最下位神經根通常損傷,而C5、C6神經根則完好無損。
版權聲明: 本平臺旨在傳播醫文化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