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神經損傷

2022-01-22 葯店紅寶書

手部神經支配來自正中神經、尺神經和橈神經。正中神經於肘窩部穿過旋前圓肌兩頭之間,行走在指淺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間。於前臂近端發出分支至旋前圓肌、橈側腕屈肌、掌長肌、指淺屈肌;穿過旋前圓肌時發出骨間前神經,與骨間前動脈伴行於指深屈肌和拇長屈肌之間,分支支配拇長屈肌腱和指深屈肌。腕上部於橈側腕屈肌和掌長肌之間行走,經腕管至手掌,在腕橫韌帶遠側緣從其橈側發出返支,進入魚際肌支配拇短展肌、拇指對掌肌、拇短屈肌外側頭和第1、2蚓狀肌。另分成3條指掌側總神經,支配橈側3個半手指掌面和近側指間關節以遠指背的皮膚。

典型症狀: 手部神經損傷的總體臨床表現是感覺、運動和交感神經功能障礙,以及神經損傷部位的Tinel徵陽性。交感神經的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神經分布區的泌汗功能障礙。由於不同神經的支配區各不相同,具體表現也各不相同。

相關症狀: 不能伸展拇指 不能向尺側屈腕及屈環小指遠側指關節 感覺障礙 拇食指捏物功能障礙

  一、症狀

  手腕和手指屈伸活動的肌肉及其神經支配的分支均位於前臂近端,正中神經、尺、橈神經於前臂近端及肘部損傷可致屈指和伸指功能障礙;手部外傷時,常累及前臂遠端和腕部,除橈神經僅引起虎口部感覺減退外,正中、尺神經損傷可導致手內部肌功能障礙和手部重要感覺障礙。其主要表現為:

  1.正中神經 拇短展肌麻痺所致拇指外展功能障礙及拇、食指捏物功能障礙,手掌橈側半,拇、食、中和環指橈側半掌面,拇指指間關節和食、中及環指橈側半近側指間關節以遠的感覺障礙,主要表現為食指感覺消失。

  2.尺神經 骨間肌和蚓狀肌麻痺所致環、小指爪形手畸形,即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畸形;骨間肌和拇收肌麻痺所致的Froment徵,即食指用力與拇指對指時,呈現食指近側指間關節明顯屈曲、遠側指間關節過伸及拇指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以及手掌尺側、環指尺側半和小指的掌側,手背尺側和尺側1個半手指背側的感覺障礙,主要表現為小指感覺消失。

  3.橈神經 橈神經在腕部以下無運動支,僅表現為手背橈側及橈側3個半手指近側指間關節近端的感覺障礙,主要表現為虎口部背側局部感覺減退或消失。

  4.手掌和手指部的神經損傷 常傷及指總神經和指固有神經,可分別引起兩手指相鄰側的感覺功能障礙和手指一側的感覺功能障礙。

  二、診斷

  外傷史,依據損傷的部位,手部感覺喪失的區域及各手指運動的癱瘓情況,能夠明確診斷。

  一、治療

  手部神經損傷原則上是修復越早,功能恢復越好。只要神經損傷較輕,斷端較整齊,無明顯缺損;皮膚覆蓋較好,傷口汙染較輕,經清創後估計不會感染者,均應一期立即進行直接縫合。手部神經修復的主要方法為神經縫合(包括外膜縫合和束膜縫合),一般來說,神經幹損傷時採用神經外膜縫合,而在神經感覺、運動支可以分離時應採用束膜縫合,如腕部尺神經損傷,可將尺神經的深、淺支予以分離,分別進行束膜縫合。神經縫合時如有張力,可適當游離兩神經斷端、改變關節的位置(如縫合正中神經時屈曲腕關節)、做神經移位(如肘後尺神經斷裂,將尺神經兩斷端移至肘前,於屈肘位將神經縫合。此時決不能為了在肘後將尺神經原位縫合,而將肘關節較長時間固定於伸直位,影響肘關節的功能恢復)等方法加以克服。即使神經缺損過大,實在無法直接縫合時,只要局部軟組織條件較好,亦可行一期神經移植。為避免供區神經切取後所造成的感覺缺失,可將被切取的神經的遠側斷端採用端側吻合的方法,將其縫合到鄰近的正常神經幹上,通過正常神經幹的側支發芽,再生神經纖維長入,而恢復其感覺功能。

  神經為部分損傷時,應仔細將未損傷的部分加以分離保護,而將損傷的部分予以清創後進行縫合。

  術後應用石膏託將患肢適當固定,保持縫合的神經於鬆弛位,以利其癒合。固定時間根據其縫合時的張力大小,一般為4~6周。為預防感染適當應用抗菌藥物,並適當應用神經營養藥物以促進神經再生。

  拆除固定後應儘可能進行功能鍛鍊,並輔以物理治療。功能鍛鍊和局部的物理治療對於促進神經再生和防止肌肉萎縮有一定作用。

  神經功能的恢復對手的功能十分重要。在手部感覺未恢復之前,應特別注意對傷肢加以保護,以免燙傷或凍傷,一旦發生則傷口難以癒合。在感覺恢復的早期通常呈現出感覺過敏,隨著時間的推移,再生的神經發育成熟,感覺過敏現象將逐漸消失。

  二、預後

  感覺神經吻合術後效果尚可,運動神經吻合後效果欠佳。

相關焦點

  • 手部外周神經損傷的康復
    手部的感覺及運動神經包括手部正中神經、尺神經和橈神經。分布於手部的正中、內側和外側。
  • 尺神經的損傷康復
    ,而且不能與環指併攏;④爪形手畸形,(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⑤尺神經損傷後,大部分手內在肌麻痺,因而阻力減弱,持物不穩,動作不靈活,對精細動作影響明顯;⑥Froment徵正常情況下,拇、示指做用力相捏動作時,由於手指內,外肌的協同作用,拇指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均呈微屈位。
  • 坐骨神經損傷
    效果最好的是那些在損傷段可以記錄到NAP(動作電位)的傳導、僅需要行神經外松解術的病例。如果損傷起源於骨盆水平,並且經坐骨切跡延續到臀部水平長段損傷,即使連續性存在,其治療效果也不理想。對於腓總神經來說,不論行端-端縫合術或神經移植修復術,切割傷、撞擊傷、醫源性損傷的治療效果均好於牽拉傷。
  • 【手康復】手部血管及神經
    繼之前分享過手部的骨頭、肌腱、肌肉等內容後,這一期我們一起來學習手部的血管及神經啦!💪💪一. 手部動脈手部血液由橈動脈和尺動脈供應。這些動脈形成了兩個動脈弓(淺、深),動脈弓的分支間相互聯繫,因而手動脈側支豐富。
  • 尺神經損傷怎麼治療?
    病因和解剖概要腕部及肘部銳器傷,擠壓傷,及牽拉傷(例如肘部肱骨內髁骨折,前臂尺橈雙骨折,腕掌骨折都可以直接牽拉尺神經)是尺神經損傷最常見病因。在以往統計的神經肌體儀患者中,包括:車禍、煤礦事故砸傷、工業設備切割等傷情也佔相當比例。
  • 手部常見小問題-伸肌腱損傷(1)
    為醫者減壓力為患者謀福利科學預防 精準施治歡迎關注---平原手足一、什麼是手部的伸肌腱系統  手部的肌腱系統大致上可以分為屈肌腱系統和伸肌腱系統,伸肌腱系統又可大致分為伸腕肌腱和伸指肌腱。手部的伸肌腱損傷非常常見,對手功能的影響也較大,但是治療方法上卻比較複雜,針對不同的肌腱、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損傷機制,治療方法各不相同。建議患者一定要遵從手外科專科醫生的治療建議。二、常見的受傷原因有哪些  手部伸肌腱損傷的病因較複雜,多見於手部的直接外傷,如:銳器的切割傷或具有高速、碾壓及旋轉等機器傷。
  • 物理治療師知曉的臂叢神經解剖及損傷表現
    此外另有纖維在肘關節稍下方,從肱二頭肌下端穿出筋膜,分布於前臂外側的皮膚,稱前臂外側皮神經。肱骨骨折和肩關節損傷時可合併肌皮神經的損傷,此時表現為屈肘無力以及前臂外側部皮膚感覺的減弱。
  • 神經根損傷的節段評估-臨床應用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常導致沿受累神經支配區域至手部的放射性疼病,但也可局限於肩部。咳嗽、 噴嚏或者用力時均可加重疼痛,並使疼病感放射至整個上肢。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症狀與突出的部位有關。有時,査體可發現與神經根支配區域不一致的神經病學表現。
  • 尺神經損傷啥表現?這根「麻筋兒」不簡單!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其特殊的解剖走形,尺神經易在腕部和肘部兩個地方受到卡壓。二:牽拉傷:在上臂遠端,肘部及腕部,骨折或脫位造成損傷,比如常見的肘關節骨折,骨折本身就有損傷神經的可能,而且術後的康復不當也可能造成肘關節周圍軟組織增生,壓迫尺神經。
  • 常見神經走行與損傷表現
    損傷會出現「垂腕」。 尺神經(C7-T1)走行:發自臂叢內側束,沿肱動脈內側下行,至 三角肌止點以下轉至臂後面,繼而行至尺神經溝內,再向下穿尺側腕屈肌至前臂掌面內側,於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間、尺動脈內側繼續下降到達腕部。在腕部,尺神經於腕骨的外側穿屈肌支持帶的淺面和掌腱膜的深面進入手掌。
  •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王亞軍治療臂叢神經損傷如何?醫術高超 療效說話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王亞軍治療臂叢神經損傷如何?曾多次到北京積水潭醫院進修學習,參與多項周圍神經損傷修復創新性課題研究,並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各大報紙、論壇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受到行業同仁一致好評。  擅長疾病:周圍神經損傷(創傷性臂叢神經損傷、產癱和腰骶叢損傷)及疾患的診斷治療;神經卡壓性疾病、手部先天及外傷後畸形、手部骨與關節損傷、手部及臂叢神經腫瘤、炎症,肢體創傷及功能重建。
  • 【手康復】手部肌肉
    💪💪)作用於手部的肌群可分為2組,手內在肌和手外在肌。    🔹手外在肌位於前臂,負責手的粗大運動和抓握;    🔹手內在肌位於手上,負責手部的精細運動功能。>: 屈肌支持帶及大多角骨結節止點: 拇指側面神經支配: 正中神經大魚際的對掌功能對於手的抓握至關重要,使得人類相較於動物具有操作工具的能力。
  • 【康復微助手】尺神經損傷康復
    尺神經起自臂叢內側束,在腋窩,尺神經位於腋動脈與腋靜脈之間,在上臂中近段,位於肱動脈內側肱三頭肌前面,遠端與肱動脈分開穿過內側肌間隔,到達肘後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嘴之間的尺神經溝
  • 馬尾神經損傷肌肉萎縮是什麼原因?
    而馬尾神經損傷患者導致的肌肉萎縮屬於神經源性肌萎縮。通俗地講,就是由於神經系統出了問題,或者受到損傷,而造成受損部位之下的,神經支配的相應區域的肌肉萎縮。
  • 腰背部軟組織損傷常用手法
    主治:對於急性腰扭傷,前彎受限者治療效果較好。 6、腰背平推法:患者坐位,背部露體。醫者手掌伸直,用大魚際或小魚際著力,緊貼患者皮膚,作直線往返平推,推擦時不可歪斜,往返要適應患部,用力要均勻,以發熱為度,提高局部體溫。 主治:腰背部扭傷,骶棘肌勞損,腰背部肌膜筋炎等。 7、坐位託拉法:醫者站於患者後方,手扶患者肩部,使病人逐漸向後下躺。
  • 原來,尺神經損傷需要這樣康復治療!
    「內尺外橈」,就是手臂手心朝上,手臂外側骨頭叫尺骨,內側骨頭叫橈骨,因此神經就附著在相應骨頭一側。即尺神經起自臂叢神經內側束。在腋窩,位於腋動脈與腋靜脈之間,並在前臂內側皮神經的後側。1、運動功能障礙:肘上損傷時,前臂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側半癱瘓、萎縮,不能向尺側屈腕及屈環小指遠側指間關節。手內肌廣泛癱瘓致「爪形手」畸形,各手指不能內收外展,小魚際萎縮,掌骨間明顯凹陷。
  • 馬尾神經損傷——中藥湯劑治療
    馬尾神經損傷並不是罕見病,反而馬尾神經損傷後所產生的症狀是很多醫院的常見現象,只是病人不知道這些症狀是如何導致的,所以對馬尾神經感覺有的可能會比較陌生。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因會導致馬尾神經受損,例如:軟組織壓迫、出血、椎管麻醉、化學性物質都有可能造成,很多先天或者後天絕對或者相對的腰椎管狹窄也會導致馬尾神經受壓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神經性功能障礙。
  • 五一「手」護安全!穿戴防護手套能避免60%手部損傷!!
    >它是身體行動的前鋒它很堅韌也很柔弱手,給我們留下了獨一無二的回憶,屬於你和手的瞬間,都有哪些呢?在日常的生產作業中,手部是最易受到外部傷害的部位,主要傷害有:化學品燒傷,觸電燒傷,普通燒傷,割傷,穿刺傷害,蟄刺傷害,手指斷裂,化學滲透等幾種。
  • 漲知識|腿部出現灼燒針刺感,你的運動神經可能損傷了
    跌打損傷,在跑者中間並不鮮見,但還有另一種更為需要注意的傷病——神經損傷。在實際跑步過程中,不少跑友容易將神經損傷和肌肉勞損傷病混淆,耽誤了處理和治療,甚至留下了長期的傷病。如何鑑別神經損傷?初期應該怎樣應對?平時又應該怎樣去預防?《Runner’s World》網站對此採訪了多位專家,針對這一問題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 神經綜述:肌萎縮側索硬化下運動神經元損傷臨床評估方法進展
    、脊髓前角細胞)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是運動神經元的減少和殘存神經元的變性,臨床主要表現為球部(延髓)支配的肌肉和四肢、軀幹肌肉無力和萎縮,最終進展至呼吸肌無力而死亡。ALS患者中常見的分裂手(split hand)的現象,即選擇性的手部肌肉損害,其拇短展肌和第一骨間肌受累重於小指展肌,該現象支持皮質興奮性理論。經顱磁刺激檢查發現ALS中支配大魚際肌的皮質脊髓束受累程度重於支配小魚際肌的皮質脊髓束,支持皮質運動功能異常參與了ALS分裂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