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Mol Neurosci:警惕!帕金森病人存在血脂代謝紊亂

2020-12-23 腦科學君

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預計到2040年全球將有1420萬PD患者。其典型病理改變是路易小體的積累和黑質緻密部多巴胺能神經元的顯著死亡。但其具體的致病機制尚未明確。

代謝組學是對生物系統內源性代謝產物總量的綜合評估,而蛋白質組學則可以在蛋白水平上評估改變。這些組學數據可以幫助研究者在PD患者基因表達後分子和代謝途徑的改變方面產生很多發現。同時,血漿作為一種容易獲得的、無創的、信息豐富的患者生物液體,成為探索許多神經精神疾病發病機制的完美工具。基於此,來自中國重慶的學者採用非靶向代謝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分析來識別PD患者的分子變化,同時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生物信息學分析,以探討PD可能的發病機制,發表在近日的Front Mol Neurosci上,題為Integrated Metabolomics and 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s Plasma Lipid Metabolic Disturbance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1,代謝組學分析

36例PD患者和健康對照組分別納入代謝組學分析,兩組受試者的血紅蛋白、血脂水平、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率均無顯著差異。但是兩組之間有83種代謝物差異表達,其中63%是脂肪和類脂分子、13%是有機酸和衍生品、6%是糖類和多酮類化合物、5%是有機氧化合物、5%是有機雜環化合物、4%是苯環型、2%是核苷、核苷酸和類似物、1%是均質非金屬化合物、1%是有機硫化合物。其中佔最大比例的脂類和類脂分子進一步分為:鞘脂類、甘油磷脂類、甘油脂類、脂醯類、普勒諾脂類和類固醇及其衍生物,其中鞘脂類佔25%之多。對上述差異表達代謝物進行相關代謝途徑分析,其中只有鞘脂代謝途徑顯著富集,同時參與鞘磷脂代謝的6種代謝物均顯著增加,表明該鞘磷脂代謝通路在PD患者中被激活

圖1.使用MetaboAnalyst4.0基於代謝組學數據中差異表達的代謝物進行代謝途徑分析

2,蛋白質組學分析

兩組受試者有40個差異表達蛋白,其中15個蛋白表達增加、25個蛋白表達減少,7種差異表達的載脂蛋白均顯著降低。通過對差異表達蛋白進行富集分析,結果顯示:在細胞成分層面,排名前六的GO術語中的五個與脂質直接相關;在生物過程層面,排名前十四的GO術語中的十一個與脂質代謝直接相關。

圖2. PD患者和健康對照組之間的蛋白質組學分析富集結果

3,結果討論

研究人員將PD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的血漿進行了代謝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綜合分析,首先在這兩組之間的任何臨床數據中都沒有發現顯著差異,這表明下列組學分析是合理的。

在本次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中,兩組間鑑定出了83個差異表達的代謝物,其中鞘脂類佔絕大多數,同時通路分析顯示鞘磷脂代謝是唯一顯著富集的代謝通路,且該通路有被激活的趨勢。而鞘脂類是一類含有鞘狀基底和一組脂肪族氨基醇的脂類,已有報導顯示鞘脂代謝參與PD的酵母模型。

隨後,研究人員進一步進行蛋白質組學分析研究大分子的差異表達,上述差異表達蛋白富集結果顯示——PD可能與脂質或脂質代謝直接相關。以往的研究表明,脂質和蛋白質的比例可以調節α-syn的聚集傾向,同時脂質失調也可以通過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促進PD的發病,此外脂質代謝還涉及大量PD的遺傳危險因素。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脂質代謝異常與PD有關,這可能為改變PD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總而言之,綜合代謝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分析發現,PD與血脂代謝紊亂有關,鞘脂代謝激活和載脂蛋白減少可能是PD的潛在發病機制

參考文獻:

Hu L, Dong M-X, Huang Y-L, Lu C-Q, Qian Q,Zhang C-C, Xu X-M, Liu Y , Chen G-H and Wei Y-D (2020) Integrated Metabolomics and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s Plasma Lipid Metabolic Disturbance in Patients WithParkinson’s Disease. Front. Mol. Neurosci. 13:80.

編譯作者:十級胖胖 (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Victoria、Simon (Brainnews編輯部)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血脂紊亂?
    什麼是血脂紊亂?湃客 0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血脂代謝紊亂
  • 代謝紊亂怎麼辦 代謝紊亂吃什麼好
    代謝紊亂怎麼辦 代謝紊亂吃什麼好  1、代謝紊亂要減輕體重  飲食調節合理飲食,控制總熱卡量,減低脂肪攝入。對於25≤BMI≤30者,給予每日1200kcal(5021千焦)低熱量飲食,使體重控制在合適範圍。  運動鍛鍊適當體力活動和體育運動,提倡每日進行輕至中等強度體力活動30分鐘。
  • 血脂代謝異常,該如何服藥—新聞—科學網
    ■王樹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運動減少,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血脂代謝異常
  • 我國高齡血脂代謝異常的管理有了自己的遵循
    整體而言,我國高齡老年人中,血脂代謝異常與能量攝入增加的相關性較小,更多與能量消耗的減少相關。 1.2 共病對血脂代謝的影響 我國高齡患者多存共病狀態,這也是增齡的特殊病生理特點,包括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甲狀腺功能減低等多種疾病,均可導致血脂代謝異常的發生。
  • 茶多酚的吸收與代謝
    大量研究表明,紊亂的腸道菌群可以導致肥胖及相關代謝性疾病的發生,肥胖個體的腸道菌群可以有效地從飲食中攝取能量,並將其存儲為脂肪,導致體重和體脂百分比的增加。此外,腸道菌群還可能通過G蛋白偶聯受體接受短鏈脂肪酸的代謝信號傳導來進行體重調節、食慾激素調節和炎症調節。
  • 照顧帕金森病人 蘋果居然比醫生靠譜
    Chris Paul 是一位69 歲的,患有帕金森綜合症的患者,而他也是奧爾巴尼醫療中心醫院第一個接受深度腦刺激的病人,他將會接收一個植入物,該植入物使用一個無線軟體平臺,這將允許醫生和病人使用蘋果設備,對系統進行編程和調整。
  • 帕金森病的飲食調理
    帕金森病,又稱帕金森氏症候群,俗稱「抖抖病」,常見於老年人,其典型臨床表現為震顫,為靜止性震顫,而在做隨意運動或睡眠時消失。強直多從一側上肢的近端開始,逐漸漫延到遠端,對側,以及全身。面肌強直使表情動作減少,造成所為「面具臉」,肌張力呈齒輪樣增高,運動減少;患者隨意動作減少,動作緩慢,尤以始動時為甚,精細動作差,書寫困難,稱為「小寫症」,言語不利,智能障礙。
  • 神內專家告訴您:帕金森病人的手是怎麼抖的?
    在門診,遇到手抖的患者,常常問醫生的第一句話是「我是不是得了帕金森了?」很高興帕金森這個病在老百姓中的知曉度越來越高了,但是大家真的知道帕金森病患者的手都是什麼樣的嗎?   說起帕金森病的手抖,還要從帕金森病的另一個名字震顫麻痺說起,這個病是由1817年由一個叫帕金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經過近200年的研究,現在已經基本明確它的重要原因是由於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使其分泌的多巴胺不足。因此大多數病人通過補充多巴胺就可以明顯緩解症狀,就像我們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補充上甲狀腺素症狀就好轉一樣的道理。
  • 身體出現「黃色瘤」要警惕,這些蛛絲馬跡說明血脂異常了
    04家族遺傳家族中尤其是直系親屬中,有較早(男性45 歲以前,女性55 歲以前)患冠心病特別是心肌梗死的病人時,可能有家族遺傳性的血脂異常,也應注意對其他家庭成員的血脂進行檢查。【特別提示】雖然病人有些異常現象可能幫助醫生想到血脂異常,但高脂血症的診斷必須依靠抽血化驗。血脂異常在我國發生率很高,在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尤為明顯。由於該病常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以往經常得不到患者的重視,但血脂異常卻是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 帕金森患者可以這樣治療?
    抑鬱症往往是帕金森的一種先兆,另外焦慮症也有可能會演變成帕金森,如果長時間手指出現不由自主的顫動那麼也很有可能是出現了帕金森這樣的疾病,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帕金森的先兆,才能夠及時的做好預防工作。
  • 帕金森病人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注意這三點,生活更健康
    這也屬於帕金森病的臨床主要特徵之一。本病會隨著時間出現其他併發症或者加重。作為一種中老年常見疾病,帕金森病近些年來發病率比較高,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一旦確診帕金森病,日常生活需要從多個方面加強,注意從飲食這個角度來講,病人應該多吃穀物和蔬菜瓜果,適當的吃一些奶類、 豆類,限制肉的攝入等。
  • 交大二附院張巧俊教授:五步訓練法抗擊帕金森
    病人常常感覺到四肢僵硬、無力、走路時腳拖地、睡覺的時候翻身困難等。身體常常呈前傾前屈的姿勢,行走時上肢不會自然擺動,走路是小碎步,越走越快,像是慌張地向前衝一樣,感覺停不下來甚至最後摔跤(慌張步態);相當多病人同時並有嗅覺味覺減退、睡眠障礙、情緒低落、緊張焦慮、疲勞、慢性腰背部疼痛不適、尿頻、頭昏、吞咽困難、交流困難等,甚至在上述運動症狀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 Front. Neurosci|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新方向:Nrf2和鐵死亡
    鐵死亡的調控網絡鐵死亡有三大主要調節機制,包括脂質過氧化、胺基酸代謝紊亂及鐵蓄積。1.胺基酸代謝胺基酸代謝在鐵死亡調節中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GPX4是我們體內的脂質修復酶,並且被認為是鐵死亡的關鍵調節因子。GPX4通過將脂質過氧化物(L-OOH)轉化為無毒脂質來抵抗鐵和氧依賴性的脂質過氧化。GSH是GPX4的輔助因子和合成底物,是GPX4發揮脂質修復功能所必需的。
  • 想走走不動,帕金森患者凍結步態要警惕!
    這就我們常說的「凍結步態」,它的出現可能導致患者跌倒;我們知道,帕金森病多發於中老年群體,老年人伴有骨質疏鬆的比例比較高,因此造成骨折、關節損傷的機率也很大,這對於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都有一定影響。凍結步態的發生可能有與下幾種機制有關:額葉皮質受損;基底節-腦幹環路異常;皮質基底節環路異常;感知過程受損;肌肉收縮紊亂及步態周期的紊亂
  • miR-552-3p調節肝臟糖脂代謝紊亂的功能及分子機制
    糖脂代謝病(GLMD)包括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與糖脂代謝紊亂相關的高患病率的慢性疾病,是公認的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難題。肝臟作為糖脂代謝的中心樞紐,在多種糖脂代謝病的發生發展中作用不容忽視,然而肝內糖脂代謝的調節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 糖尿病人能喝酒嗎?會有哪些後果?!這5個後果不可輕視
    糖尿病人能喝酒嗎?一般不推薦糖尿病人喝酒。如果是一定要喝酒的場合,需要嚴格限制喝酒量,女性病人每天喝酒量不超過15g(約等於50 毫升低度白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0毫升啤酒 ),男性病人每天喝酒量不超過25g,每周喝酒最多2次。空腹時不能喝酒,以免出現低血糖。隨時監測好血糖,防止因為喝酒而導致病情惡化。
  • 正確認識帕金森知「帕」不怕
    全球超過三成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國,中國有超過300萬的帕金森病患者,它在中國的發病率為1.7%,帕金森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    得了帕金森病,不僅會出現「手抖」症狀,還會出現嗅覺喪失、焦慮、抑鬱等非運動症狀。帕金森病雖不致命,但會給患者的身心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
  • 帕金森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
    3、睡眠障礙 7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各種睡眠障礙,包括白天嗜睡、夜間失眠多夢,且多做噩夢,患者在睡夢中常有大喊大叫及拳打腳踢現象。 4、行動緩慢 動作緩慢笨拙,手指的精細動作如解紐扣、繫鞋帶等動作緩慢。
  • 帕金森病的早期有這些徵兆
    帕金森病的危害有多大,相信大伙兒也有所了解。由於現在還沒有儀器設備或化驗查驗可以馬上診斷帕金森病,因此早發現帕金森病就顯得尤為重要。實際上帕金森病是有一些初期表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