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愛心大藥房「一次性醫用口罩銷售價高於市場價」 被罰150萬元

2020-12-09 金融界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2月13日訊(記者 牛荷)昨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典型案件(第一批)」,其中,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河南愛心大藥房」)因哄抬口罩價格被處罰款150萬元。

公告顯示,2020年1月27日,平頂山市郟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河南愛心大藥房五家分店進行執法檢查,發現該公司銷售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20元一包(10隻/包),而同行業零售商2020年1月25日前一次性醫用口罩銷售價為3至4元(10隻/包),該公司銷售價格遠高於市場正常銷售價格,且該公司不能提供採購票據。

平頂山市郟縣市場監管局認定該公司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已向其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並依法作出罰款150萬元的行政處罰。

記者就此致電河南愛心大藥房,接電工作人員表示,她對於「因一次性口罩售價問題被罰150萬元」一事並不知曉。

天眼查顯示,河南愛心大藥房成立於2004年,註冊資本為500萬元,平頂山市仲華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是該公司100%控股股東。值得注意的是,該企業子公司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鄭州一分店、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祥符一店等8家企業曾因違反稅收、不正當競爭等原因被多次處罰。

相關焦點

  • 河南愛心大藥房一次性醫用口罩賣20元一包,被罰150萬
    2月12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期間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河南愛心大藥房被「天價處罰」,一般賣3~4元一包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該藥房賣到20元一包(10隻/包),結果被罰150萬元。大河報記者梳理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發現,河南愛心大藥房在榜單中的罰金高居首位,且兩次被罰。
  • 最高被罰150萬元!河南發布戰「疫」期十大價格違法案例
    鄭州市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構成「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價格欺詐行為,確定對其罰款5萬元,已向當事人送達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該案正在辦理中。三、2020年1月26日,平頂山市葉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葉縣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葉縣六店進行執法檢查。
  • 「貴族白菜」、高價口罩在列!河南發布戰「疫」期十大價格違法案例
    2月12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件,前段時間被網友吐槽的「貴族白菜 」、高價口罩赫然在列。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五家分店銷售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賣價20元一包(10隻/包),被罰150萬元。(一)2020年1月26日,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網絡輿情信息線索,對大商·新瑪特超市京廣路店進行執法檢查。
  • 最高罰款150萬!河南這些超市、藥店被處罰!
    鄭州市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構成「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價格欺詐行為,確定對其罰款5萬元,已向當事人送達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該案正在辦理中。3.2020年1月26日,平頂山市葉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葉縣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葉縣六店進行執法檢查。
  • 0.47元進價的口罩賣1.98元罰款50萬!河南發布戰「疫」期間價格違法...
    【平頂山】一藥房進價6.50元的KN95口罩銷售價為18元罰款8萬元2020年1月26日,平頂山市葉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葉縣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葉縣六店進行執法檢查。2020年1月 27 日,平頂山市郟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五家分店進行執法檢查,發現該公司銷售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20元一包(10隻/包),而同行業零售商2020年1月25日前一次性醫用口罩銷售價為3至4元(10隻/包),該公司銷售價格遠高於市場正常銷售價格,且該公司不能提供採購票據。
  • 哄抬口罩價格,16家藥店、超市被重罰:多家被罰300萬元
    涉案商家:進賢縣益民堂大藥房有限公司處罰金額:300萬元違規事實: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查發現,進賢縣益民堂大藥房涉嫌存在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涉案商家:北京豐臺區濟民康泰大藥房處罰金額:300萬元違規事實:1月25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豐臺區右安門附近的北京濟民康泰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10隻3M防霾口罩售價850元,同規格商品網絡售安家為143元,且現場負責人未能出示產品的進貨票據
  • 永和豆漿被罰30萬!河南這些超市、藥店被處罰!
    上海松郡實業有限公司發布房地產廣告宣傳「國家級規劃」、「一層價格,雙倍收益」,被罰款4.9萬元。最高罰款150萬!河南這些超市、藥店被處罰!1.2020年1月26日,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網絡輿情信息線索,對大商·新瑪特超市京廣路店進行執法檢查。
  • 洪湖一藥房6毛口罩賣1元,負責人稱非醫用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孫釗)湖北洪湖一藥房因「加價4毛出售口罩」被罰4萬餘元,引發「機械執法」爭議,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重新調查程序。同時,藥房售賣的口罩因沒有中文標識,亦受到質疑。今日(2月14日),涉事的洪湖華康大藥房負責人回應新京報稱,該批口罩確為勞保口罩,並非醫用口罩,購進的44000隻均已售罄。其還承認「抬高價格出售,願意接受處罰。」藥房涉嫌哄抬物價被罰據新京報此前報導,「0.6元進價口罩賣1元,湖北一藥房涉嫌哄抬價格被罰4萬餘元」的消息,引發熱議。
  • 左權縣圓康大藥房銷售冒牌口罩,被查!
    二、平遙縣同仁康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假冒及無合格證明的口罩案 2020年1月31日,平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場檢查發現:平遙縣同仁康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的標示新鄉市宏達衛材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用口罩40包、標示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口罩
  • 口罩賣3塊錢一個 張家界一藥房被罰22萬
    01 吉首市世紀健康大藥房哄抬價格案疫情防控期間,吉首市世紀健康大藥房將進價 0.2 元 / 個、疫情發生前 0.5 元 / 個的一次性口罩,加價至 1.5 元 / 個銷售;將進價為 6.5 元 / 盒的兒童立體 KN95 口罩、醫用隔離面罩,由疫情前 12 元 / 盒,兩天內連續分別加價至 20 元 / 盒、25 元 / 盒;將防塵面罩以 28 元 / 個的價格銷售,無法提供合法來源和銷售記錄
  • 河南公布疫情防控期間首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件
    鄭州市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構成「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價格欺詐行為,確定對其罰款5萬元,已向當事人送達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該案正在辦理中。案例3.2020年1月26日,平頂山市葉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葉縣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葉縣六店進行執法檢查。
  • 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
    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羅源縣某藥店出售假冒「飄安」一次性醫療口罩,屬於購進銷售標籤不符合規定的口罩、侵害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對其作出警告並處以10萬元的行政處罰,羅源縣某藥店不服,將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起訴至鼓樓法院。
  • 最高150萬!因哄抬物價,有這些超市、藥店被處罰
    (三) 2020年1月26日,平頂山市葉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葉縣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葉縣六店進行執法檢查。 (四) 2020年1月 27 日,平頂山市郟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河南愛心大藥房有限公司五家分店進行執法檢查。
  • 多家藥房銷售問題口罩被罰20萬 合肥發布十大典型案例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3月14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合肥新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被罰20餘萬元。此外,多家藥房銷售問題口罩被罰20萬元。五、合肥陽春堂大藥房有限公司蓉康店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案2020年1月,蜀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線索對合肥陽春堂大藥房有限公司蓉康店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購進的「飄安」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為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
  • 天津市新津大藥房銷售無合格證明口罩被罰5.5萬元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天津市新津大藥房銷售「未明碼標價、無合格證明口罩」 被罰5.5萬元中國網財經3月2日訊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第三批),其中涉及天津市新津大藥房有限公司銷售未明碼標價
  • 黃山有藥房賣的「民樂牌」口罩是假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期,黃山市市場監督綜合執法支隊受理消費者投訴20餘起,協助辦理口罩退款4000餘元,立案查處益康堂、秋伶、涵春堂、一桿秤、昱華、博宏、伯特利等大藥房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件7起,扣押涉嫌假冒偽劣口罩1000餘只,案值總金額達20多萬元,其中移送公安機關追訴刑事責任案件
  • 19起疫期售假醫用口罩案件被查 河南飄安很「受傷」
    9起案件涉及銷售假冒「飄安」醫用口罩據通報,今年1月31日起至2月初,蘇州工業園區市場監管局下轄四個分局陸續接到消費者舉報,稱轄區內多家藥房所售「飄安」品牌一次性口罩質量低劣,涉嫌假冒。各基層分局執法人員快速核查所涉15家藥房予以立案。
  • 民用口罩偷偷塞進醫用口罩包裝袋
    明明是一次性民用口罩,卻偷偷塞進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外包裝袋內,假冒醫用口罩對外銷售。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以非醫用口罩冒充醫用口罩,涉案企業負責人已被刑拘。今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一批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的典型案例。
  • 黃山一藥房賣所售「民樂牌」口罩為假貨
    黃山有藥房賣的「民樂牌」口罩是假貨近期,黃山市市場監督綜合執法支隊受理消費者投訴20餘起,協助辦理口罩退款4000餘元,立案查處益康堂、秋伶、涵春堂、一桿秤、昱華、博宏、伯特利等大藥房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件7起,扣押涉嫌假冒偽劣口罩1000餘只,案值總金額達20多萬元,其中移送公安機關追訴刑事責任案件2起,目前刑拘1人。
  •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蚌埠這個藥房老闆售賣不符標準的醫用口罩,終被...
    8月27日,蚌山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口罩案,當庭以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判處被告人趙某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五百元;被告人熊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三被告人退出的違法所得人民幣六千四百元,予以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