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受疫情影響,在《囧媽》《肥龍過江》等院線電影在網絡平臺播出後,電影《大贏家》同樣選擇這一方式與觀眾見面。在人們的工作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的時候,這部電影為人們帶來了輕鬆愉悅的觀感體驗,起到了舒緩壓力、引人深思的作用。
電影《大贏家》是一部笑點密集的喜劇作品,在充分借鑑相關海外影片的基礎上進行了「本土化」改編,故事圍繞一場銀行搶劫演習任務展開。為了確保公安民警能夠及時有效地處理突發事件,公安局聯合銀行組織了這次「劫匪」搶劫銀行的演練,同時接受媒體和社會的監督。影片的劇情並不複雜,但為了使內容合理化,喜劇效果更加凸顯出來,主創團隊下了一番功夫。很多喜劇電影都是力求消解嚴肅,但《大贏家》卻是儘可能做到「嚴謹」二字。公安局選擇的「劫匪」由銀行員工來扮演,當大多數人都以為這只是一個形式過場時,扮演「劫匪」的主人公嚴謹卻極為認真。退役軍人的身份設定,讓觀眾理解了嚴謹在受領任務後進行的準備工作:鍛鍊身體,研究方案,實地調查……這種盡職態度與很多人敷衍了事的情緒構成了喜劇張力,監督演習的公安局長助推了情節的發展。「劫匪」嚴謹在演習中認真的態度,讓這次演習成為了一次貼近實戰的對弈。
在影片中,嚴謹裝完錢後沒能順利逃跑,只能執行被困銀行的B計劃:劫持「人質」,負隅頑抗。大部分場景都集中在營業廳大堂這一「密閉空間」,玩具槍、香蕉「炸彈」、寫著「昏迷」「犧牲」字樣的提示牌等道具巧妙安插在劇情中,增強了影片的喜劇感。喬裝成醫生的女警、特警隊隊員試圖進入大廳降伏「劫匪」,卻先後「犧牲」;警察請來嚴謹的父母到演習現場喊話,試圖說服嚴謹棄械投降,母親卻開始為兒子相親;「人質」中有個孕婦即將臨產,嚴謹提出人質交換的要求,選定的一個攝影師成為他「翻盤」的關鍵……嚴謹與警察之間的鬥智鬥勇、與「人質」之間的衝突矛盾、與親人之間的互動配合等情節,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笑點。影片的結尾處有多處反轉,嚴謹的「成功」脫逃,離不開隱藏在「人質」中的幫手於海嬌的配合;嚴謹因堅守原則沒有放出貸款,遭到行長誤會,但這次行為卻避免了銀行的損失,嚴謹被評為年度優秀員工;看似冷落嚴謹的家人,其實精心為他準備了生日驚喜……單一封閉的場地、不斷轉換的視角、懸念迭起的劇情、緊湊流暢的節奏,讓這部電影看似是一場演習「鬧劇」,卻給予觀眾很多驚喜和收穫。小人物的認真堅持成為一面反觀自我的鏡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我們能像嚴謹一樣做好每一件事,堅持努力下去,終會贏得豐厚的回報。
「努力沒有成果,那我們就更努力一點。」片尾處,嚴謹的獨白給觀眾帶來生活上的思考,也對影片的立意進行了升華。電影《大贏家》不僅僅是為了搞笑,還在主旨內涵上進行了深度闡釋。它力圖告訴觀眾,對自己認真、對生活認真的普通人都會成為「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