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陽生,養腎藏精正當時!三九補冬,一碗羊肉湯,滋陰又溫陽

2020-12-23 大家中醫

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陰寒至極時,寒冬節至。太陽至此運行至黃經270°,所謂「冬」者,陰也;至者,極也,值此陰陽轉化的節點,陰極陽生,循環往復,「一陽」始生。

冬至日,日南至,至此而後,晝漸長,夜漸短,陰極而至,陽氣萌生。其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皆為陰物感陽生而萌動。

冬至大如年,便孕載著歷史的沉澱。民間延續古法,必有祭祀賀冬之禮,以求明年風調雨順;冬至入九,文人便自創「數九歌」,畫」九九消寒圖「,取九九消寒之意,以消磨漫長寒冬日,待來年餘寒消盡暖回日。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消寒歌

冬至食俗,南北略有差異。民間素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的說法。談到習俗,數南方地區愛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而其主料糯米更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之意;北方常吃餃子,意為「交子之半」,也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所創「祛寒嬌耳湯」,以強體禦寒。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至此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冬至養生要點則尤為關鍵。

飲食重養腎

冬令寒氣通於腎,故而冬至到立春的這個階段,重在養腎為主,兼以養陰助陽。

1、養腎

黑色通於腎,故而冬至以後可多吃些如黑豆、黑芝麻、木耳、黑米、紫菜等食物;另外,堅果性偏熱,有補益腎精之效,可適量食用如核桃、杏仁、慄子等堅果。

2、滋陰

中醫認為「秋冬養陰」,冬季氣候乾燥,且人們進補過度,容易損耗陰液,故而應多食滋陰潤燥之物,如白菜、蘿蔔、銀耳、蓮子、阿膠、山藥、紅棗等。

除此之外,在此時節,飲食不宜過鹹以傷腎,且需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燥熱之品,以免擾動相火,瘀堵脾胃運化之通路。

3、溫陽

冬至一陽生,主要以性溫之品為進補要點,如適當使用牛肉、羊肉、糯米、生薑、韭菜、紅薯等溫熱之品,以補中益氣、通暢氣血。

冬令進補,更適合陽虛之人,而陰虛火旺或實火人群則不宜進補,以免上火。

【冬令溫補膳食——羊肉湯】

冬至是食羊肉湯的時節,若屬經典膳食,必當《金匱要略》中的當歸生薑羊肉湯,值此以其原方稍做改良,以補養心陽。

材料:羊肉、當歸、生薑、黃芪、熟地、大棗、山藥。

做法:

羊肉切塊焯水,去除血沫腥味;當歸、黃芪、熟地浸泡半小時,山藥去皮切塊,大棗洗淨;起鍋加入開水,放入羊肉、當歸、黃芪、熟地,大火煮開;放入山藥、大棗、黃酒,轉小火煲30分鐘;待羊肉軟爛之時,加入適量鹽、胡椒粉即可。作用:此湯中羊肉主補虛,生薑溫中散寒,當歸養血止痛,熟地平衡燥性,整體有溫補脾胃、補益氣血之功。

起居當養藏

1、子時當沉睡

冬至日,陰極而陽初生,關鍵在「養藏」。故而起居當早睡晚起,尤以子時一陽生之時,必當沉睡,以固藏陽氣。

2、重避寒保暖

俗話說,冬至「商旅不行」,此時人體陽氣雖值初萌,但仍較弱。故而外出時需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寒邪侵襲人體。

「寒從腳起」,故而每晚睡前可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心湧泉穴,以疏通經絡、溫腎助陽,泡至微微出汗為宜,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大汗耗傷津液。

鍛鍊需固陽

1、天灸即曬背

冬令養生,有一個很簡單的方式,便是天灸,即曬背。選取每日上午至中午陽光最好的時段,雙手抱膝,背對窗外,均勻呼吸,讓陽光照向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和太陽經,經常曬背部,有助於通暢此二經之氣血;且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經常曬背,有助於補益陽氣,抵禦風寒之邪。

2、運動當適度

冬令運動,講求動中求靜,保證「慢、緩、少」的原則,強度以微勞、微適、微汗為宜,以免損傷陽氣。如快走、慢跑、八段錦、太極拳、站樁等,都是比較適合的運動,可以放鬆身心,幫助陽氣的生發。

最後,冬至養生,仍需遵循養藏之道,情志調養當需「靜養」,以保持心情的安寧、清淨、調暢,追求「恬淡虛無」的境界,以刨除雜念,平息神志,養護心陽。

相關焦點

  •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
    文|程潔冬至時節有什麼呢?天地之間所有歡騰著的生命,仿佛約好了似的,在冬至前後沉寂蕭條了,安靜地蟄伏在季節的懷抱中,注視著袒露黃色肌膚的大地。樹瘦了,花枯了,連泥土裡的昆蟲都不知道去了哪裡,悄然無聲地消失了。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是三九,我們應該怎麼補呢?
  • 北吃餃子南湯圓,冬至之日咋進補?此時養腎正當時!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今年的冬至在陽曆12月21日,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天氣嚴寒,陰氣較盛。冬至節氣人體陽氣內斂,新陳代謝相對緩慢,應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以利於來年的春生、夏長、秋收。
  • 氣始於冬至推薦冬日進補第一方:當歸生薑羊肉湯
    『冬 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冬至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候,即我國農曆把一年分為四個季節、二十四個節氣和七十二侯。五日為一侯,三侯為一氣,六氣為一時,四時為一年。)
  • 冬至一陽生,人間又團圓!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每當冬至來臨,冬像是一位睿智的老人,閱盡繁華,返璞歸真,在簡簡單單的自然裡,蘊藏著它豐富的內容。 而年關將至,情誼更濃,詩人們的心,也被節氣所牽動。
  • 冬至的第一碗羊肉湯,請你!
    前方福利,香濃預警沒趕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別錯過冬至的第一碗羊肉湯沒錯!這碗羊肉湯,請你喝只要報名參與「嗨翻冬至」羊肉湯活動就有機會獲得200元羊肉湯消費券還可以隨機抽取小紅包噢讓我們在冬至來臨之際共赴羊肉盛宴吧(重要提示:疫情期間,一定要錯峰消費,切莫打堆堆哦)
  • 今日冬至:吃水餃喝羊肉湯,你家鄉冬至習俗有哪些
    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等到「九九」時,天氣轉暖,全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又叫「九九豔陽天」。按照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來看,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重要節氣,所以也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同時,閏月的設置也以冬至為標準。它因何被稱為「冬節」?歷來,冬至都是一個受到人們重視的節氣,又稱為「冬節」「賀冬」。
  • 胡博士說中藥|羊肉湯、冬釀酒、糯米飯,這些饞人美食讓冬至餐桌更...
    熱騰騰的餃子,甜糯糯的年糕,輕咬一口感受滿腔芝麻香醇的湯圓、暖身的滕州羊肉湯、江南米飯、醇香的蘇州釀酒……這些饞人的美食,讓每年的冬至餐桌更添養生價值。正值冬至,今天的胡博士中醫就為大家介紹幾道冬至美食。
  • 冬至前後進補之當歸羊肉湯
    感謝朋友說每次降溫都想起我,因為可以縮在被窩裡,夢裡尋她千百度,你想要幾度就幾度!下午伴著微風溼雨,更冷了,除了夢裡想想千百度,各位不妨試試廣東省養生專家潘醫生的這個冬日進補湯方,喝完了整個冬日都暖暖的,衣服都可以穿少一件。
  • 冬至節氣飲食指南
    冬至這一天,北方習慣吃餃子,民間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凍耳」;南方盛行吃湯圓,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廣西在這一天喜吃狗肉、白切雞、扣肉。當歸生薑羊肉湯   ——冬日溫陽散寒第一藥膳材料:羊肉、白蘿蔔、生薑、當歸、黨參、黃芪、茯苓、陳皮、枸杞、大棗、山楂、桂皮、花椒
  • 冬至大如年,歷史淵源和傳統飲食
    冬至,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我們來了解一下冬至的歷史淵源和冬至的傳統飲食。
  • 冬已至,春不遠!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
    今日(12月21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冬至是一年當中夜最長的日子今天,家家戶戶相聚團圓以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和餃子將溫暖品嘗「冬至一陽生」,這一天,天地間的陰氣盛極,而陰陽本為同根一體,陰到了極致,就會轉化為陽。此時,人體的生理狀態亦然,因此,冬至養生,不僅要護陰還需養陽。
  • 「省立三院健康速遞」冬至節氣灸,艾灸養生正當時
    12月21日為冬至節氣,一年當中最冷的時間即將到來。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 冬至是第幾個被制定的節氣 冬至還被稱為什麼節
    冬至是第幾個被制定的節氣 :第一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啥意思?今年冬至後會冷麼?
    今天是冬至節氣,每當冬至到來,筆者的家鄉都會非常熱鬧,因為在冬至的時候貓冬的人們就會三五一小聚,十人一大聚的聚在一起包餃子、祭祖先,共同祈禱明年的莊稼能夠風調雨順,豐收滿滿,所以冬至對於別人說是節氣,但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種希望的寄託。
  • 蘿蔔羊肉湯的做法
    吃羊肉燒酒也是源於夏天吃羊肉可以「冬病夏治、以毒攻毒」。三伏天人體內存有積熱,此時吃羊肉,再加上喝燒酒,吃後全身淋漓,驅散體內五臟的積熱,釋放體內毒素。所以有「夏天吃伏羊,健康又壯陽」,「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的伏羊養生經驗談。
  • 山意衝寒欲放梅,冬至陽生春將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冬至,又稱「冬節」、「賀冬」,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 冬至吃什麼?10種冬至傳統美食,每一種都讓你隔著屏幕流口水!
    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 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很多地方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餃子餡多種多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喜好。不過在冬至這天吃的餃子,大多數人會選擇羊肉餡的。理由是羊肉性溫熱,冬至吃可起到溫陽作用,幫助機體驅寒,還有溫養臟腑的作用。
  • 冬至10種冬至傳統美食,每一種都讓你隔著屏幕流口水!
    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很多地方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餃子餡多種多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喜好。不過在冬至這天吃的餃子,大多數人會選擇羊肉餡的。理由是羊肉性溫熱,冬至吃可起到溫陽作用,幫助機體驅寒,還有溫養臟腑的作用。
  • 冬至 冬大過年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三候 冬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