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杜淳方言有點跳戲
作為影院復工後第一部國產大片,《八佰》自帶光環,7大影帝3大影后這類演員陣容的宣傳那是基礎,電影本身也是偏群像,熱愛數星星的觀眾應該可以得到滿足。
不過事先提醒一下,大半演員都是一臉烏黑,第一眼很難分清誰是誰,這就是既考驗觀眾眼力又考驗演員實力的時候,兩個多小時看過去,表現平庸的肯定第一時間被遺忘,能被記住並討論的只有兩種:特別好的和特別爛的。
《八佰》這點就很神奇,它還多了一個,特別意外的。光看演員名單基本會默認這片演技應該是三分歸張譯三分歸王千源,剩下三分幾個影帝老戲骨分一分,能留一分給其他人就很不錯了,可是等你看完電影會發現,張譯、王千源外加一個姜武,加起來都沒有三分發揮。
給個面子,看在這麼多年他們沒出過大紕漏的份上,勉強說上一句完成了角色,如果狠下說,當演員演技遠高於角色完整度的時候,滿出來的那就都不算發揮,那就是白瞎了演技。
張譯飾演老算盤,王千源飾演羊拐,姜武飾演老鐵,三人的共同點都是「掉隊」的,不屬於駐守在倉庫的原組織。原組織是正規的,這三人代表野路子,乍一看三個角色都挺複雜,但放一起看,越看越像,越看越像,都不夠立體,而且撞型啦!
都有兩面性,都有反差,老算盤奸猾,老鐵色厲內荏,羊拐是典型老油條,最後還都有轉變和成長,結局嘛也很統一,不慫啦不油啦受到鼓舞犧牲啦。有一個這樣的角色是精彩,三個角色都是同一個路子那就尷尬了,換再多殼子裡面的手機也不會升級的。
比他們戲份都多的歐豪也是大差不差的路線,四個角色跟你翻來覆去表達同一個東西,就三字:沒意思。
但這事也不能純賴角色設定,你非要找角色亮點也有,連扳機都扣動不了的老算盤能逃出倉庫,老鐵和羊拐最後點菸聊女人,都是挺好的發揮點,結果回想一下他們的表現,也是三個字: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