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是農曆正月初七,在客家地區,這一天人們會將寓意吉祥的七種蔬菜放在一起烹調,稱為「七樣菜」,寓意新年生活幸福,身體健康。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農貿市場看到,各個菜攤上都把常見的蔬菜擺在顯眼位置,供市民自主選擇搭配成「七樣菜」,購買者絡繹不絕。
前來購買「七樣菜」的夏姐對記者說,每到大年初七,家中都習慣將油菜、芥菜、芹菜、香菜等七種不同蔬菜同時放入鍋中炒熟,中午家人一起食用,寄託對新年的美好期盼。
市民 夏姐:挑好七樣菜,炒一家人一起吃,傳承習俗,大人吃了賺銀賺金,小孩子吃了學習更好。
跟夏姐一樣,很多市民也有大年初七吃「七樣菜」的習慣。她們說,芹菜寓意勤勞勤快,蔥和大蒜分別寓意聰明和財源廣進,這些是餐桌上少不了的。
市民:年初七買「七樣菜」,一直傳承老一輩的習慣,俗稱「人生菜」。
市民:芹菜吃了比較勤快,蒜吃了更會算,芥菜吃了有更多計謀,蔥吃了更聰明,還有包菜之類等都有它們的寓意。
據悉,客家人每年正月初七素有吃「七樣菜」的習慣,「七樣菜」是指七種蔬菜,人們一般會在常見的蔬菜如芹菜、蔥、蒜、韭菜、芫荽、油菜、春菜、生菜、芥菜等之中選擇七種,同時煮熟,全家分食。不同的地區七樣菜不大相同,但都是用它們的諧音來圖吉利、平安,比如「芹菜」喻指「勤勞」;「大蒜」喻指「精打細算」;「蔥」喻指「聰明能幹」。在春節期間,人們幾乎餐餐大魚大肉,在年初七吃上這道菜,還能起到調理腸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