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食「七樣菜」 每樣都有好意頭

2021-02-27 長壽蕉嶺

2月18日是農曆正月初七,在客家地區,這一天人們會將寓意吉祥的七種蔬菜放在一起烹調,稱為「七樣菜」,寓意新年生活幸福,身體健康。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農貿市場看到,各個菜攤上都把常見的蔬菜擺在顯眼位置,供市民自主選擇搭配成「七樣菜」,購買者絡繹不絕。

前來購買「七樣菜」的夏姐對記者說,每到大年初七,家中都習慣將油菜、芥菜、芹菜、香菜等七種不同蔬菜同時放入鍋中炒熟,中午家人一起食用,寄託對新年的美好期盼。

市民 夏姐:挑好七樣菜,炒一家人一起吃,傳承習俗,大人吃了賺銀賺金,小孩子吃了學習更好。

跟夏姐一樣,很多市民也有大年初七吃「七樣菜」的習慣。她們說,芹菜寓意勤勞勤快,蔥和大蒜分別寓意聰明和財源廣進,這些是餐桌上少不了的。

市民:年初七買「七樣菜」,一直傳承老一輩的習慣,俗稱「人生菜」。

市民:芹菜吃了比較勤快,蒜吃了更會算,芥菜吃了有更多計謀,蔥吃了更聰明,還有包菜之類等都有它們的寓意。

據悉,客家人每年正月初七素有吃「七樣菜」的習慣,「七樣菜」是指七種蔬菜,人們一般會在常見的蔬菜如芹菜、蔥、蒜、韭菜、芫荽、油菜、春菜、生菜、芥菜等之中選擇七種,同時煮熟,全家分食。不同的地區七樣菜不大相同,但都是用它們的諧音來圖吉利、平安,比如「芹菜」喻指「勤勞」;「大蒜」喻指「精打細算」;「蔥」喻指「聰明能幹」。在春節期間,人們幾乎餐餐大魚大肉,在年初七吃上這道菜,還能起到調理腸胃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潮汕人正月初七過蔬菜節,七樣羹如何做才好吃?
    農曆正月初七是潮汕人的蔬菜節潮汕人正月初七必過蔬菜節,當天早上每家每戶必會上菜市買七種蔬菜,煮上一大鍋七樣羹供家人吃食
  • 七 樣 羹 的 記 憶
    大年初七這一天家鄉安逸,恬謐的巷弄之間瀰漫著沁人心脾的「七樣羹」芳香,甲子人家家家戶戶都烹飪「七樣菜」的食俗。
  • 2021年正月初七大年初七有什麼忌諱 什麼事不能做
    2021年正月初七大年初七有什麼忌諱 什麼事不能做正月不僅是處於春節期間,很多人也在這個時候有了難得的休息日。
  • 正月初七為什麼要吃麵條 吃麵條的寓意
    正月初七為什麼要吃麵條呢?   民間在正月初七吃麵,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另外還有些地方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這幾天吃麵條可以健康長壽,麵條擀得要又細又長,象徵著健康長壽,吃麵條的人在新的一年裡可以順順利利、萬事如意。
  • 正月初七 | 常安樂
    正月初七為人們的誕辰,即人的生日。坊間流傳的「人慶節」「人七節」和「人勝節」也是它的別稱。人日這一說呢,最早可追溯到神話時代。女媧造人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爛熟於心,她摶土成人的風姿印刻在形形色色的故事書中,成就了多少人的童年經典。不過女媧娘娘可不僅僅只是我們人類的母親,作為中國的造物主,她的造物速度完全不輸上帝。
  • 正月初七「人日節」,這2樣美食要吃,寓意人壽年安,老傳統別丟
    正月初七是什麼日子呢?是收拾行裝準備上班的日子,也是傳統上的」人日節「,也叫做「人勝節」或者「人慶節」,何為人日節呢?古代神話故事是這樣說的,傳說女媧創造世界萬物,在正月初一這天創造了雞,初二這天創造了狗,初三是豬,初四是羊,初五是牛,初六為馬,到了初七才創造了人,所以人們把初七這天當做人的生日,並加以紀念。
  • 早安正月初七我要送你七個喜 別猶豫快把福氣送朋友
    早安正月初七我要送你七個喜 別猶豫快把福氣送朋友時間:2020-01-31 10: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早安正月初七我要送你七個喜 別猶豫快把福氣送朋友 今天是2020年1月31日 農曆正月初七 把最齊最美的祝福送給你,願你: 生活處處有人七!
  • 農曆初七「人日節」,5樣傳統美食記得吃,寓意日子越過越順
    每年農曆正月初七,也就是新年的大年初七,是「人日節」,這一天,是人人都「生日」。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這就要從神話故事說起了。
  • 大年初七「人日」記得吃這2樣美食,一面、一羹,寓意著健康長壽
    大年初七「人日」記得吃這2樣美食,一面、一羹,寓意著健康長壽,初七也被稱為「人日」,說起這個「人日」的由來,還有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據傳說女媧在造出了豬
  • 正月初七話人日,這些風俗禁忌龍生肖不懂要吃虧!
    民間傳說女媧造人之時,正月前六天分別造了雞、狗、羊、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這天是人類的生日。牛、馬中國人慶生日,多有吃麵條的習慣,長長的麵條就是代表富貴長壽,所以,初七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也含自己慶祝生日的意義,取長壽之意。
  • 春節初七有哪些習俗與禁忌,2020鼠年正月初七吃什麼好?
    多年傳承的生活習俗中,人們對一些特定的日子規定下來特殊的含義,在古代流傳的神話傳說中,將正月的第七天稱為「人」節,也稱是「人日子」。之所以有這個說法是因為傳說女媧造世界的過程中,從初一開始,依次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第七天造出了人。
  • 「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那麼大年初七有哪些習俗、禁忌呢?下面就由小喵就來細說一下大年初七那些事兒吧~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這下子總該知道初七為什麼要上班了吧?你的一年則會大吉大利、財源廣進!初七有多重要呢?您可能不知道初七,在古代被稱為「人日子」是人都要尊重的一天「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牛,次馬,始生人。」此說頗有「進化論」的科學觀念「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
  • 正月初一是雞日,老話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是什麼意思?
    在以前的農村,幾乎每一家的院子裡都會養幾隻雞,在吃不起肉的年代,雞蛋就成為農村人眼中最有營養的食品。農村人常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這句話到底是從何而來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說雞是頭呢?為什麼有「頭雞二犬」的說法?
  • 大年初七撈魚生!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大年初七習俗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陰曆正月初七也被成為人日,就是人的節日或者人的生日的意思。人日還有其他的叫法,比如「人勝節」或「七元」、「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大年初七習俗有哪些?下面為您介紹。  1、佔卜吉祥  根據氣象判斷吉兇,以卜人類的繁衍。正月初七如果天氣晴朗,則謂吉祥,主一年出入順利,人口平安,生丁繁衍;若陰晦則兆災患。據《北齊書·魏收傳》記載,南北朝時期,正月初七要把人像貼在帳子上,據說可保家人平安。
  • 人日快樂 七菜盤中思
    我國各地在這一天各有不同的慶祝儀式,尤其體現在食物上,別有一番滋味和嚼頭。    在廣東潮汕和客家地區,人日有吃「七樣菜」的風俗,這七樣菜多是指蔬菜,可以用來製作成湯羹、炒著吃或做成粥品,也有些會做成甜的。「七樣羹」講究的是湯底,要選用上好的骨頭熬成湯,再將蔬菜切成粒,煮成濃稠的湯羹。    到底該選擇哪七種蔬菜?
  • 日本人自古喝七草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久保輝幸】冬季易發疫病,農曆正月初七是人日,日本人有喝七草粥防疫的風俗,隨著日本廢除舊曆,喝七草粥的日子提前到新曆1月7日。這七草是水芹、鼠麴草、稻槎菜、蕪菁、薺菜、繁縷、蘿蔔。許多網站介紹日本七草粥的烹調方法,但介紹裡多用寶蓋草代替稻槎菜。
  • 廚房花園 | 初七來嗑七草粥
    《荊楚歲時記》有載:「正月初七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飲食,也叫『七菜』。」這一風俗起自漢朝,至唐代已蔚然成風。潮汕一帶的客家人至今仍會吃「七樣羹」、「七寶菜」,只是原料從野菜變為家蔬,除了薺菜、芹菜這兩樣常見的,其他五種已更替為韭菜、春菜、芥藍、菠菜和青蒜。這一變更,滋味不知如何,風雅卻已大減。倒是在日本,自遣唐使攜去後,小小一碗粥被生生喝成了文化。
  • 「初七食間」,一家你「聽說」之外的手作甜品品牌
    創始人:曉風,aileen,農曆正月初七生,一款中俄混血美女以
  • 中國農曆新年飲食: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滷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滷面或者炸醬麵。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俗。 2、大年初二是女兒(偕女婿)回娘家給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東西,比如雞,年夜飯是要把頭,翅,腳,尾留著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 有年夜的飯要多煮,留下年飯初二開吃。必有臘肉香腸,魚和面。
  • 他們這麼過節 日本人自古喝七草粥
    冬季易發疫病,農曆正月初七是人日,日本人有喝七草粥防疫的風俗,隨著日本廢除舊曆,喝七草粥的日子提前到新曆1月7日。這七草是水芹、鼠麴草、稻槎菜、蕪菁、薺菜、繁縷、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