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泡桐
文/雨小荷(河南)
一樹樹桐花開,一朵朵桐花香,馨香了歲月的滄桑,溫暖了心房。
一一題記
【一】
那天,我無意中在網上看到紫色的泡桐花,眼前不由得一亮,就象見到兒時的夥伴那樣親切,不住的瞧,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就是不覺得厭。而那些舊時光裡紫花泡桐,也便在記憶中開始搖曳生姿。
我的家鄉在河南的一個鄉村,村子長著很多繁茂的樹木,其中有一種樹木就是紫花泡桐。我們這裡都叫它「桐樹」,當時我也還不知道桐樹還有一個這麼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紫花泡桐」,知道這個名字還是後來從百度上知道的。那次閒來無聊,就百度了「桐樹」,才知道桐樹也有很多種,什麼梧桐樹,毛桐,油桐,紫花泡桐……我根據我家鄉桐樹的葉型,花型。才知道我們家鄉的桐樹叫紫花泡桐。當時我想,紫花泡桐,多有詩意的名字,就象那些美麗的紫色桐花一樣富含美和詩意。
這次在電腦上偶遇桐花,我就想寫寫家鄉的桐樹,也就是紫花泡桐,也好讓家鄉的人或更多的人,能更多的了解紫花泡桐,而我也好為那些飄滿桐花香的歲月留下一些快樂的印痕。
在我們村子裡,到處都有紫花泡桐的影子,小的清秀,大的挺拔,它們紮根於鄉土,奉獻於鄉土,在我的記憶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紫花泡桐的樹杆筆直,生長的快,是做家具的好材料;紫花泡桐的樹冠開張,是乘涼的好地方;紫花泡桐的葉片肥大,會分泌一種粘性物質。據百度上說,這種粘性物質能吸咐大量煙塵及有毒氣體,是城鎮綠化及營造防護林的優良樹種。而且泡桐的根和皮還可以入藥,能治療跌打傷。
紫花泡桐,不嬌氣,易成活。往往一棵大的泡桐的根在土層下蔓延的長了,離地面近的泡桐根上就會從土下長出嫩芽,而一個嫩芽長大後就是一棵泡桐樹。記得我大伯家的院子裡就有一棵大的紫花泡桐,每年的春天,那棵泡桐樹的周圍就會冷不丁的冒出一個個嫩嫩的泡桐芽。有時候,我和堂妹就會調皮的把泡桐芽掐掉,可是過不了多久,那些被掐的泡桐芽又會長出新的嫩葉,在春風裡姿意的生長,好象在說,瞧,我又長出來了,你們掐不死我的。而此時的我和堂妹總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還真能長。
大伯很喜歡泡桐,他看到我和堂妹掐泡桐芽,總是會說上我們兩句。有一次,我和堂妹無聊時又掐了泡桐芽玩。大伯看到了說:「你們兩個真調皮,好好的桐樹芽,你們都給掐壞了。」當然,大伯也不知道桐樹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紫花泡桐。
我笑著說:「要這些桐樹芽幹嘛?」
大伯說:「一個桐樹芽就能長成一棵桐樹。」
我看了看那麼小小的,嫩嫩的桐樹芽說「有點不相信。」
大伯說:「是真的,不過桐樹芽要移植出去,才能長成一棵桐樹。」
堂妹於我先發了問:「為啥?」
大伯笑了笑說:「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別看你們上了學。」
我著急地說:「大伯,你就快說吧!為啥?」
大伯說:「桐樹芽不移植,就和大桐樹長在一個根上,小桐樹芽吸收大桐樹根上的勁(營養)是長不成材的。如果移植了桐樹芽,桐樹芽就會自己紮根,越長越大。」
我越聽越好奇:「怎麼移植呢?」
大伯聽了,就找來一把鐵鍬。大伯輕輕地在一棵桐樹芽的周圍挖土,我和堂妹就好奇的蹲在旁邊看。一會兒,一根長長的,有大擀麵杖那麼粗的樹根就露了出來,而那棵桐樹芽就長在那根樹根上。大伯用力的把樹根用斧頭截斷,把長有桐樹芽的那一截樹根取了下來。大伯說:「把這棵帶著樹根的嫩芽種到土裡,它就會長出新的根,慢慢地就會長成一棵桐樹了。」
我說:「大伯,那就快找個地方種下吧!」
大伯笑著點了點頭。
於是,大伯就在院子的一個空地上挖了一個坑,把桐地種了下來。封上土後,小桐樹芽依然在陽光下精神抖擻,絲毫沒有受傷的樣子。
自此,我每天都會去大伯家觀察桐樹芽的長勢。起初,那棵桐樹芽長的慢。過了一段時間後,那棵桐樹芽就開始迅速長高,成了一棵小桐樹苖。筆植的杆上,長著稀疏的葉子。葉柄要比大桐樹上的葉柄長,葉子也比大桐樹上的葉子大。那些桐樹葉子似心形,一個一個由葉柄撐著,在風中盡情的搖曳。後來,那棵桐樹芽真的長成了一棵桐樹,而且還會在春天開出紫色的桐花。
後來,我長大後,常常驚嘆於紫花泡桐的堅韌,一個桐樹芽就能移植成一棵桐樹。而我也由此想到了:一個孩子的成長多象一棵桐樹芽,只有漸漸離開父母呵護的懷抱,獨自經風沐雨,才能紮下成長的根,長成棟梁之材。
【二】
桐花,是我喜愛的花之一。我這個人,天生愛花。不管是鄉野中的小花,還是種植的嬌貴花,或者是樹上開出的花兒……我都喜歡。媽媽總是說,我只要一上街,看見賣花的和賣書,腿就走不動了。媽媽說的很對,這是我的兩個愛好。所以,對於紫色的泡桐花,我也是喜愛有加。
桐花,自古以來也受到了文人的垂愛。很多文人也借桐花抒情,借桐花寫離愁。李商隱詩曰:「桐花萬裡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桐花,開在清明時節,有時也被寫入清明時的傷痛。柳永詞曰:「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王士楨一句詞「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賦予了桐花愛情的花語。於是,那一樹樹桐花便在人們心中散發出了樸素而濃烈的愛的清香。
而在我的記憶中,桐花卻是溫暖而明豔的花。在我的家鄉,每年的四月,村裡的泡桐花就會綻放。一朵朵紫色的花朵,三五成群的簇擁在一起,在春風裡搖曳,搖曳出一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氣爽。而那些花朵酷似一個個小喇叭,高高的掛在樹梢上,似乎在吹響春天的歌。那時,我常常會仰著小臉,看那紫色的花朵在枝頭晃呀晃,就象一個個小仙子在空中蕩鞦韆,那感覺美極了。
有時,我也會和小夥伴們聚在泡桐樹下觀賞泡桐花,也曾企圖用竹杆折下泡桐花。可是,那些泡桐花開的太高了,我們總是不能入願。只有眼巴巴的看著桐花在枝頭美著,搖曳著。默默地等待桐花凋落的時候。
桐花,開的明豔,凋落的也美豔。它不象有些花兒枯萎了才落下枝頭,也不象有些花兒一片一片的凋謝於枝頭。它是在開的還很嬌豔的時候,就整朵整朵的從樹枝上凋謝下來,擲地有聲。
新凋謝的桐花,依然象開在枝頭的桐花那樣嬌豔。而此時,桐樹下便是我們小女孩常駐足的地方,搶著撿落地的桐花。一個個看著桐花落地,就飛快的跑過去搶,看誰眼疾手快。搶桐花的過程中,我們的笑聲總是在桐花間飄蕩,帶著快樂,纏繞著桐花香。
有時候,村裡調皮的小男孩也會跑來跟我們小女孩搶桐花。不過,那些小男孩一點也不憐香惜玉。他們搶來不是觀賞的,而是用桐花聽響聲的。因為,用手握著桐花透氣的兩頭,用手猛的一拍,桐花就會「啪」的一聲綻開一個口子。而我每次看到小男孩拍桐花,我小小的心就會疼。望著被他們拍破口子的桐花,我就象看到桐花裂著小嘴在哭,在喊疼。
撿桐花的最好時候是在早晨,因為夜間會有桐花一朵朵的落下,而小孩子在夜裡都睡的香,誰也不會半夜三更去撿桐花,一夜之間,地面上就會積了很多桐花。所以,我會在桐花凋謝的時候,早早的起床去桐樹下撿桐花。那些夜間落下的桐花,被露珠打溼了花朵,讓人看了頓生憐惜之心。記得有一天早上,我在大伯院子裡撿了一大把桐花,回到家裡時,我的妹妹問:「姐姐,桐花咋溼了?」
我說:「露水打溼了。」
妹妹問:「姐姐,是不是桐花哭了。」
我說:「不是。」
妹妹說:「肯定是,桐花落了,找不到她媽媽了,就哭了。」
我聽了,心裡酸酸的。桐花找不到媽媽了,哭了。妹妹說的太感人了,這小丫頭還挺會想。
自此,我對桐花更是喜愛兼憐惜。我常跟妹妹說:「你看,這些桐花雖然離開了媽媽,可她們可以和小姐妹們呆在一起,慢慢的就不會哭了。」
妹妹就會開心地的笑,一朵一朵的把桐花擺放在一起。
有時候,我和妹妹會找來媽媽的針線,把一朵一朵的桐花用線串起來,做成了一個個紫色的花環。小的花環戴在頭上,大的花環帶到脖子上,美其名曰:項鍊。
可是,無論我們如何的憐惜桐花,喜歡桐花。桐花最終還是會枯萎。我們常常捨不得丟掉枯萎掉的桐花,直到桐花幹透了,才不情不願的丟掉。不過,還是會拿出幾朵幹透的桐花夾入書本,時不時的拿出來看看,想像一下桐花的模樣。
我長大後,呆在家鄉的時間就少了,再也沒有時間與機會駐足於桐花樹下,靜靜的觀賞桐花。那些桐花的俏麗模樣,便很少再看見了。
這幾年,我駐足在縣城上班。不曾再見過桐花綻放的模樣。所以,那天我在網上看見桐花的圖片,就有點愛不釋手。那些關於紫花泡桐的記憶便似煙花般,瞬間綻放,絢麗了我的回憶。
我想,無論時光如何流逝,歲月如何滄桑,那一樹樹桐花開,那一朵朵桐花香,都不會淡去。因為,紫花泡桐已烙入我的記憶之中。那舊時光裡的無憂無慮與歡快歲月,會在某一個時刻,便溫暖了人在他鄉的孤獨與寂寞。
文字原創:雨小荷。另一個筆名:雨飄清荷香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