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部發布最新《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其中小學部分,共110本書,文學類(含繪本)56本。文學類圖書在兒童學習閱讀方法、提升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學素養和審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昨天介紹了56本小學課外閱讀文學類圖書的第2本《沒頭腦和不高興》,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3本——《兒歌300首》。
作品光環:
兒童啟蒙教育之書,孩子的親密小夥伴。
故事:
兒歌是口頭流傳,藉助文字記載留存下來的文學形式,適合嬰幼兒和學前及小學生閱讀。《兒歌300首》選擇了300首兒歌,按品德、知識、生活、遊戲、數字、謎語繞口令、謎語、催眠等分類編排,方便家長和學生閱讀時選擇和查找。
作者:本書作者有多人,主要是金波和鄭春華。
金波:兒童文學作家、詩人,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語文和音樂課本。獲第一、二、三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全國第一、二屆幼兒圖書獎,第二屆冰心兒童圖書新作獎大獎,第四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1992年被推薦為國際安徒生獎候選人。
鄭春華:中國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作《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和同名動畫片相信孩子們都很喜歡。除了童話、兒歌創作,她還在繪本創作中有所成就,作品《屋簷下的臘八粥》獲得2017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評獎年度圖書(繪本)獎。
其他作者:聖野、莊永春、黎中等。
@藍山繪本心讀寫特別提醒:
以「兒歌300首」為名的書不只這一本,但大同小異。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讀給他聽,讓他跟著讀,長大後,可以自己看著拼音讀。如若錯過小時候用耳朵去接受兒歌的音韻美,很難在長大後再去激發起對兒歌,以及以後詩歌的興趣。
這裡介紹的《兒歌300首》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新版經典童話(共7本)中的一本,書中收錄了很多中國傳統兒歌,這本兒歌集有300首,分類豐富,一本就夠讀。但有的兒歌因為時代的關係,已經在內容上有些不太適應,圖畫方面不夠精細,家長要有所選擇地讀給孩子。
另外還有一版本是湖北(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兒歌300首》,是屬於中國兒童共享的經典叢書之一,在內容上與上海人美的版本類似,也是海豚傳媒編繪。兩本二選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