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有過生產經歷的「過來人」,完全能理解懷孕+生產對一個女人的「摧殘」,小蠻腰變成了水桶腰,小翹臀變的又垮又大......
這些變化,比生孩子的痛更讓人難以接受。
於是,各種打著「還你好身材」旗號的「產後修復」項目層出不窮......比如超火的產後「骨盆修復」。
工作人員是這樣說的:產後6個月是黃金修復期,必須儘早修復,不做的話,屁股會越來越大,腰會越來越粗。
聽著是不是很誘人,感覺不做就會背上不愛惜自己,對不起自己的標籤!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媽媽們必須先得了解一下什麼是骨盆。
骨盆就是連接上部軀幹,保護生殖器官及鄰近器官的重要結構,也是分娩中胎兒娩出的必經之路,看下面這張圖就明白了。
懷孕期間,為了讓寶寶能順利出生,骨盆的第一要務就是「拓寬自己」。
正常情況下,我們女性的恥骨聯合間隙約4~6mm,中間靠韌帶連接。
懷孕後,在孕激素的鬆弛素的影響下,骨盆會慢慢打開,骶(dǐ)骨和髂(qià)骨之間也會產生相應的移動,韌帶會變得鬆弛,使得孕期恥骨聯合可增寬2~3mm。
而且,生完寶寶後,這種分離也不會立馬恢復,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媽媽們會覺得產後屁股變大,胯變寬了。
也正因如此,才給了很多商家「可乘之機」,大肆宣傳「骨盆修復」的「好處」。
什麼「徒手骨盆閉合」、「外敷藥膏修復」等五花八門的「修復大法」齊上陣,簡直亮瞎你的眼。
能不能修復骨盆不知道,搞傷你倒是有可能。
下面這位媽媽就是如此,花錢去月子中心體驗了「產後骨盆修復」項目,結果第二天疼的起不來,被診斷為筋膜炎。
其實啊,對於大多數寶媽來講,產後「骨盆修復」真的沒必要。即使不去特別幹預,也會在產後6個月左右自行恢復哦。
一般來說,產後恥骨聯合分離並不會出現什麼特別的症狀,但如果分離過大,就可能引起、翻身、上廁所、起身蹲下等都有疼痛感。
這種情況下,建議媽媽們及時去三甲醫院就診,醫生會拍片查看恥骨聯合分離的程度。
如果超過10mm,才會被診斷為恥骨聯合分離。醫生一般會建議優先採取保守治療,比如使用骨盆修復帶、側臥位臥床休息、助行器、服用止痛消腫藥物等。
但如果超過25mm,可能就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了。
不過啊,這種情況的出現率<1%。所以,大多數媽媽並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哦。
講到這裡,媽媽們可能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骨盆帶有用嗎?之前也有媽媽在後臺問過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一併講一講。
首先,骨盆帶確實是治療恥骨聯合分離的方式之一,它是通過物理的方法對骨盆起到修復的作用。
一般順產的媽媽產後三天就可以佩戴,剖腹產媽媽產後一周可佩戴。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骨盆帶種類繁多,有腰帶式,紗布捆囊式,菱形式,個人使用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不管使用哪一種骨盆帶,媽媽們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尺碼,按照正確的方式佩戴:
①注意佩戴位置,要與兩側胯部隆起最高的地方平齊,如果使用過程中有任何不適,要及時就醫;
②夜間儘量不佩戴,連續佩戴不要吃過8小時,也不要勒得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除此之外,媽媽們還可以進行一些骨盆鍛鍊,來幫助自己恢復哦。下面就是小編為媽媽們準備的骨盆鍛鍊視頻,請看↓
♥
關於產後修復的智商稅,小編已經講過很多了,但是依然抵不過商家的大肆宣傳,媽媽們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
就這一個「骨盆修復」,小編諮詢了一下,價格最少五千以上,有這些錢買點好吃的不行嗎?
生完寶寶後,只要沒有什麼不適感,吃好喝好睡好就是最好的「修複方式」了。
當然,即使有不適感也要及時去醫院哦,千萬別去什麼不靠譜的產後機構。
免責聲明:
本公號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專業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具體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文章有任何建議,請後臺留言。文中部分圖片及截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