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COSTA在北京、杭州、青島、南京等地關閉了多家門店,其中,青島地區關閉了所有門店,北京地區關閉了近20家門店,關閉的門店數量超過了中國市場門店總數量的10%。
COSTA是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咖啡品牌,曾經也被視為小資生活的代表。但是在疫情的衝擊下,實體店面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據報導稱,COSTA連鎖咖啡店迎關店潮其實早有徵兆。今年6月底,Costa在青島的門店全線撤出市場。在Costa咖啡閉店的第二天,一家新的咖啡館就在同一個位置開業了。在這家新開的咖啡館裡,仍能夠看到Costa咖啡的痕跡,比如帶有Costa咖啡標誌的海報、咖啡機等等。
同時,COSTA在回應中透露,這波關店並不意味著公司會放緩在中國拓展的步伐,未來會嘗試通過如城市加盟等合作模式持續開發新門店,尤其是新零售門店,探索更多場景。
被星巴克被全方位吊打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消費者隱約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儘管進入中國比星巴克要晚上十幾年,但COSTA似乎是唯一能與其抗衡的外國咖啡連鎖品牌。
這種認知來自於二者的門店,比如在同一商圈,總會看到這對「綠色和紅色」的咖啡店組合成對出現——像極了麥當勞和肯德基。除了咖啡,星巴克還賣杯子,COSTA也一樣,甚至保溫杯都有同一個供應商膳魔師。
在星巴克仍然在不斷擴張市場的時候,COSTA卻逐漸銷聲匿跡。
COSTA是個英國品牌,但它卻是兩個義大利人Sergio和Bruno Costa於1971年在倫敦創辦,在2010年時已經成為英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和許多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做法類似,COSTA當時的母公司Whitbread集團也和中國本土企業採取的合資的做法來拓展市場。2006年,COSTA在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開出第一家門店,自此開啟了它在中國市場的「掘金」之路。
所以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後,COSTA就快速拓展,到2014年就已經擁有300多家門店,2014財年的品牌銷售總額上漲17.9%至9.52億英鎊,同店銷售額上漲6%。
然而在當星巴克一路狂奔之際,COSTA似乎「跑不動」了。
2011年當時COSTA放出的消息是到2018年中國計劃拓展門店數量在2500家,2015年報導的消息這一數據變成了2020年900家。
如今現實情況是,在這一波閉店潮後,目前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僅400家左右,反觀星巴克,2020年一季度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了4292家,且計劃2020年末這一數字增至6000家。
很顯然,COSTA的現狀與目標差距甚遠。
接連關店的背後原因
至於關店原因。COSTA在回應媒體時也直言不諱,關閉虧損門店。很明顯,生意不好,只有關店。分析原因,疫情首當其衝,今年一季度行業銷售全線下滑,雖然COSTA並未公開具體數據,想必大家心知肚明。
拋開疫情的客觀原因,分析COSTA這幾年在華的發展情況,本土化不足、產品線單一、南北分化管理等主觀因素及市場的激烈競爭都不容忽視。
首先,定位不準,本土化不足。起源英國的COSTA進入中國市場後,並未完全脫離其「歐洲貴州」的高冷,相比星巴克,受眾群更窄,偏向於中高端白領。不管是消費群、還是城市拓展,都很難下沉。
在中國人還在日漸「咖啡化」的階段,過高的定價和調性的小眾品牌或許更難打通市場。同時,COSTA的「入鄉隨俗」並不充分。相比星巴克推出粽子、月餅等產品,肯德基推出油條、豆漿、蓋澆飯等產品,COSTA一貫的「高冷」很難與消費者建立可共鳴的情感連接。
其次,南北管理分化。2011年進入北京後,COSTA開始了南北分化管理的模式。COSTA咖啡有兩家公司運營,分別是華聯咖世家(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和咖世家咖啡(上海)有限公司。
前者主要負責北京、天津、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等華北地區,由·英國Whitbread集團與北京華聯集團各出資50%組建。後者主要負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武漢等華東、華南、華西地區,由英國Whitbread集團與悅達集團各注資51%和49%。
不同的合作方在戰略方向都會存在差異,營銷策略上很難實現統一,犯了連鎖品牌的「大忌」。不少消費者均反饋過在COSTA小程序充值後,南北區卻不能通用,想退也退不了。
2018年,COSTA被可口可樂以51億美元收購。抱上可口可樂的「大腿」,一度被外界視為COSTA翻身的一大機會。
不過,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可口可樂將COSTA收入麾下,更多是看中後者供應鏈優勢,而非門店前景。新東家志不在此,再加上疫情對咖啡連鎖行業的影響,這可能是COSTA近期關閉了部門門店的原因。
擁擠的咖啡賽道
隨著市場蛋糕越來越大,擠進的品牌越來也多,除了星巴克這種老牌巨頭,瑞幸咖啡雖然經歷退市風波但目前中國門店依舊穩定,日本% Arabica、加拿大Tims咖啡、美國Peet's Coffee等也在快速擴張。
與此同時,茶飲入局咖啡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喜茶、奈雪的茶等賣起了咖啡,進一步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當然,對咖啡市場來說,中國消費者需要有更多的消費選擇,而不僅僅是被某一個品牌壟斷。
在這樣一個「前有猛虎,後有追兵」的情況下,矜貴的英式老牌咖啡COSTA也難免面臨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