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首富新能源造車迷局

2020-12-22 獨角獸小報
魏銀倉

01 起家

河北武安市賀進鎮東邊北側有一條山谷,名叫「桃源溝」,周邊有16個自然村,魏銀倉就出生在此,村裡人都喊他「魏六子」,因為他上面有五個哥哥,排行老六(其實下面還有一位弟弟,後來送給別人撫養了)。

魏銀倉從小學習不好,但人聰明,長相魁梧。讀完初中,17歲的他就去部隊當兵了。大概在1997年左右,他開始經商,主營汽車維修、城市公交、地產和高速公路相關業務。

他的「武安汽修廠」曾是武安最大的汽修廠,邯武路收費站是武安通往邯鄲的交通要道。修車、修路的同時,他還涉足採礦業,他的武安採礦在運作下,拿到了採礦證採礦。

他成了武安市首富。2001年,他為翟家莊小學捐贈10萬元,把小學的土房子換成了磚瓦房。學校在校園裡為他立了一塊功德碑,上面刻著「魏銀倉捐資助學十萬元」幾個大字。

後來,他突然賣掉汽修廠和其他廠房,移民美國。而武安汽修和武安採礦也在2008年初,被武安市工商局吊銷營業執照。魏銀倉的堂哥魏存山聽說那時他入了美國國籍。但後來據說在當地政府勸說下,他又放棄綠卡,回到了中國。

02 造車

這次,魏銀倉把創業地點選在了珠海。2005年左右,他在珠海開發了3個「一品」房地產項目,賺了不少錢。

2009年底,魏銀倉成立珠海銀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也就是日後的銀隆),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當時在高額補貼刺激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開始猛增。到2013年,按補貼標準,一輛長度在6到8米的電動中巴車,可獲得補貼共計60萬元。

銀隆

2011年,銀隆通過子公司收購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美國奧鈦。對於此次收購,魏銀倉稱「這一舉改變了我國沒有鋰電池材料智慧財產權的局面」。

接下來兩年,銀隆又收購珠海廣通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客車生產資質,還在石家莊、邯鄲建成了兩個產業園。

但由於公司管理及擴張太猛的原因,雖然政策扶持力度很大,銀隆還是出現了資金危機,魏銀倉一直忙著尋找投資方。

03 入股

2016年1月,同在珠海的「鐵娘子」董明珠經過與魏銀倉的接觸,決定開啟收購銀隆的談判。

但7個月後,格力決定以130億元收購銀隆100%股權的收購案,遭到格力股東大會的否決。

格力收購銀隆的失敗,董明珠曾公開發飆。做事從不輕言放棄的她決定自掏腰包,並聯合萬達、京東、中集、北京燕趙匯金等4家公司共同出資30億元,入股銀隆(其中董明珠個人出資10億元),一舉成為銀隆第二大股東。

「新主人」董明珠

從投資銀隆開始,董明珠已經儼然是公司主人。在一次電視節目中,主持人問魏銀倉,從前是走路,現在要變成跑步甚至衝刺,是否能夠勝任?魏銀倉回答「盡力而為」。董明珠馬上說:「什麼叫盡力而為?作為公司的一把手,必須(勝任)。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謀其政,必須用極致的眼光要求你的隊伍。這沒有什麼盡力而為的事情。」

此時魏銀倉表情有些尷尬。不過,他也認為董明珠的入股,給銀隆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產品質量上,我們真正領略到格力的管理手段,對工業產品追求的完美性。」

04 決裂

有董明珠的強力站臺,銀隆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變成了電動汽車領域的明星企業。

可惜好景不長,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接連發生了3件事,讓董明珠對魏銀倉失去了信任。

一是產業園建設。銀隆在各地的產業園大都包含商業地產配套,魏銀倉乾脆就地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以承接產業園的地產項目。其他股東不時聽到傳言,魏的經營班子在基建過程中有中飽私囊的情況。

二是收購天津一汽夏利事件,最初董明珠是支持的,但在股東會上,她轉而認同了其他股東的說法,認為銀隆的技術優勢不在乘用車市場,不宜過早進入。最終方案流產,雙方不歡而散。

三是銀隆想收購美國電動車公司LucidMotor。基於與一汽夏利同樣的原因,外部股東不同意這個收購計劃。但魏銀倉擅自授權公司向美國方面匯出5000萬美元,打算強行啟動收購計劃。在股東會的強烈反對下,這筆錢被追回,收購計劃。

矛盾愈演愈烈,加上自己身體狀況也不好,2017年底,魏銀倉主動辭去了公司董事長職務。

2018年初,開始有銀隆的供應商到珠海討債。這年6月,銀隆三大生產基地之一石家莊園區被曝部分車間已處於停工停產狀態。

2018年11月,銀隆發布公開信,稱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關聯交易侵佔公司利益,涉及金額超過10億元。還稱公司先後出資270餘萬元購買四輛小客車,這些車輛均由魏銀倉家人,包括親家長期使用,並由公司承擔車輛保險及其他費用。

此時的魏銀倉,據說正在美國接受治療。

就銀隆的核心技術鈦酸鋰來說,雖然在特定場景下有一定優勢(比如快充),可在續航裡程方面,劣勢也很突出,相比主流的三元電池,能量密度太低。

魏銀倉自己也知道鈦酸鋰不是主流的技術路線。他從來沒有把心思花在公司的運營上,他只是想把盤子做大,然後套現走人,這與十幾年前賣掉汽修廠移民美國的做法一模一樣。

而號稱從不犯錯的董明珠,這次有可能真的錯了。

銀隆的事情發展至此,讀者朋友,你們覺得魏銀倉和董明珠,誰會是最後的贏家?

獨角獸小報:人生跌宕起伏,財富拍案驚奇。如果您覺得內容不錯,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新能源造車史:紛至沓來的入局者們,為何扎堆新能源造車?
    從馬斯克為新能源汽車蟄伏多年,一朝翻身;到賈躍亭為自己的造車夢,不惜拋下債務,遠赴大洋彼岸搗鼓他的法拉第未來;再到國內三大新能源汽車品牌打得難捨難分。近日,蘋果、華為、百度等巨頭又頻傳造車的聲音。各大勢力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究竟緣何而起?其實所有從業者在盯著看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空間。
  • 百度宣布造車蘋果也重磅出擊:新能源汽車股還能投嗎?撤退or進攻
    百度宣布造車,蘋果也重磅出擊!新能源汽車股還能投嗎?撤退還是進攻?新能源汽車行業巨大的造富效應,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跑步入場。今日早間,兩則重磅消息刷屏:一是,百度正式宣布造車,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二是,蘋果公司打算在3月之前與現代汽車就自動電動汽車的生產籤署合作協議,計劃在2024年生產10萬輛汽車。
  • 邯鄲武安開啟「綠色公交」時代(圖)
    沒有尾氣、沒有噪聲,真正的純電動「綠色公交」已開始在邯鄲武安市區上路運行。8月31日,參加武安市招商引資大會的400餘名客商,分乘十餘輛嶄新純電動大巴,對武安工業園區進行了參觀,並觀禮了武安銀隆新能源汽車園奠基儀式。    據介紹,純電動公交的能耗比傳統公交要低許多,以車身材質為例,因為採用鋁質車身,純電動公交可降低車能耗5%左右,同時,純電動公交的空調與國內相同製冷量空調對比,能耗也可減少約25%。
  • 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下 造車新勢力是「後浪」還是未來?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下,造車新勢力是「後浪」還是未來?   12月7日,一段30秒的恆大恆馳1路跑的官方視頻,刷屏了朋友圈,這意味著恆大量產車指日可待,朋友圈路跑背後,也是恆大造車資金和技術實力的體現。
  • 新能源佔據「半壁江山」 廣州車展造車新勢力奏響「冰與火之歌」
    雖然自今年7月開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連續四次銷量下滑,按下了逆勢增長的「暫停鍵」,但在本屆車展上新能源汽車仍是熱度不減,參展的182輛新車,相較於去年增加了32輛。《中國經營報》記者實地探館發現,與今年成都國際車展造車新勢力集體「啞火」相比,此次車展造車新勢力們可謂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 新能源黑馬選手 恆馳1詮釋什麼是真·造車新勢力
    2019年年初以9.3億拿下收購了歐洲老牌高端車企薩博汽車公司的NEVS(國能電動汽車)51%的股份;以10.6億入駐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並持股58%;與德國hofer成立合資公司......通過類似的「買買買」的方式,恆大快速的掌握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造車體系,在經過高效的整合後,如今的恆大已經掌握了3.0底盤架構、整車研發製造、動力琮琤、輪轂電機等多方面的領先核心技術。
  • 寶能造車新階段:自主新能源平臺首款車為增程式
    並且,寶能自主研發的新能源xEV平臺首款車型也同時下線。寶能造車,正式邁入新階段。對於從房地產跨界造車的寶能,外界一直持有懷疑態度。隨著自主研發平臺的首款車型下線,寶能造車進入實質性階段。2017年開始,寶能汽車曾先後在廣州、杭州、昆明三地布局了造車基地,佔地面積分別為423畝、3000畝、6300畝。目前,寶能汽車在陝西、江蘇、廣東、貴州、雲南等地區,布局集傳統及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先進材料、技術研究的汽車基地。擁有三大整車平臺,形成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並行,覆蓋高端、中端和經濟型車型。
  • 再論寶能造車——從發改委調查新能源汽車項目說起
    來源: 財經網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一紙文件發起對新能源汽車項目的調查。恆大、寶能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此前筆者試圖回答寶能是否真心造車這一問題。而地方政府更有自己的態度,如果車企「掛著羊頭賣狗肉」,以造車為幌子,他們第一個不答應。更遑論現今強化事中事後強監管的背景下,這樣的操作即使在理論上也走不通。
  • 又一家造車新勢力要倒閉 長江汽車手握 「雙資質」
    按照長江汽車當初的規劃,其業務最初集中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後來在獲得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後,才計劃生產A00級和A0級純電動SUV等,發力乘用車市場。2016年,長江汽車成為最早一批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車企。次年12月,工信部公示第30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長江汽車位列其中。
  • 山西首富或易主!大運汽車與遠勤山的新能源淘金術
    大運汽車由運城首富遠勤山通過旗下大運九州集團實際控股,主營卡車製造業務。遠勤山當前持有大運汽車超70%股份,若大運汽車最終順利上市,根據募資股價估算,上市當天,遠勤山的身家將達到146億,超過2020年山西首富姚俊良家族的65億元,登頂成為山西首富。本次IPO,大運汽車擬發行不超過2.68億股,募資總額約51.67億元。
  • 「深度」「莆田系」雲度新能源:一場教科書級的PPT造車盛宴
    一時間輿論熱議紛紛,那位曾經用「PPT造車」方式收割了一大筆資金、用「夢想窒息」的賈老闆,或許也參透了汽車產業的深度,用這樣一種方式回歸到現實中來。然而,反將目光放在國內,一家「莆田系」車企又再次「拾起」這一旗幟,再次上演了一場教科書式的PPT造車。二次創業?
  • 最高暴漲1740%,2020年車企造富神話,一臺車沒造也值2000億?
    元旦假期剛過,農夫山泉總市值超過7000億港元,實控人鍾睒睒擠掉了馬雲、馬化騰,穩坐新晉亞洲首富的寶座,泡泡瑪特被譽為95後的「茅臺」,開盤後股價分分鐘漲幅100%,市值輕鬆超1000億港元。數據顯示,這31家車企2020年總市值達23188.34億元,同比2019年增93%2020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汽車品牌中,中國新能源車企比亞迪、蔚來、小鵬佔據三席,理想汽車緊隨其後。確切的說,還沒有哪個資本和技術重注的領域在全球有如此多的中國身影。不論港股、A股還是全球市值,新能源引爆了整個資本市場。
  • 新能源汽車市場駛向至暗時刻,造車新勢力「暗戰」特斯拉
    新能源汽車市場駛向至暗時刻,造車新勢力「暗戰」特斯拉 2020-01-03 11:17:55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如果從整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來看,2019年可能會遭遇史上首次負增長。多年新能源補貼政策下,中國成為全球電動車第一大市場,但2019年新能源補貼退坡,「斷奶」後的電動汽車廠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再加上特斯拉在國內已完成量產和交付,內外壓力之下造車新勢力所面臨的困難被無限放大。
  • 美的再入新能源造車領域,是否能擺脫跨界「魔咒」?
    或許,合康新能主業包括新能源汽車總成配套及運營產業,是美的入股的主要原因。在筆者看來,對於美的此次入局新能源汽車,有多個利好的條件。首先,新能源汽車領域仍存政策紅利。應該說,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得到各方面高度重視。
  • 海蘭不懂車: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後,有意思的來了
    [資訊-牛車網] 2021年剛過沒幾天,年度最佳凡爾賽文已出:1月8日,馬斯克發了一條博文:「Well,back to work……」力壓貝索斯成為世界首富之後,馬斯克卡著零點零分的正點,對著世界表達自己的淡然,此言一出,讓新貴馬斯克宛如一位老錢,讓「一個億的小目標」之類的表達LOW到了塵埃裡
  • 從兩輪摩託到四輪汽車:50歲李一男入局新能源造車
    現年50歲的李一男又開始了新的創業,這次是造車。9月28日,澎湃新聞從接近李一男方面的人士處獲悉,華為前副總裁、小牛電動(NIU)創始人李一男選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再次創業,新項目總部設立在北京。另一知情人士也向澎湃新聞證實了該消息。
  • 研究周報 | 蓮花破產,貴騰出世,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獲取生產資質的教訓
    近日,媒體報導雲雀汽車正式發布了一組全新車型雲雀Q1官圖。
  • 家電業造車風雲再起:繼格力、創維之後,美的又打算造車了
    然而,家電企業造車,其實美的不是第一家。最早從2016年格力開始,就陸續有創維等家電企業頻繁觸及新能源車汽車領域。01格力造車退出了,創維的造車夢正在實現在眾多「跨界」玩造車的家電企業中,大家最熟知的就是格力空調,也是第一家進軍新能源車領域的家電企業。
  • 鋼鐵俠成為新首富,特斯拉正在用蘋果方式狙擊國內造車新勢力!
    這兩天被一條新聞頻繁刷屏,埃隆馬斯克超越貝索斯成為了新世界首富。貝索斯何許人也?電商巨頭亞馬遜的老闆,離婚分掉3000億後還能霸佔世界首富的男人,財富近萬億。但這一次他的首富位置被別人拿下了,正是埃隆馬斯克,這位被稱作工作狂的鋼鐵俠,借著電動汽車行業的東風,個人財富近2000億美刀,一舉超過貝索斯,成為新的世界首富。
  • 是什麼讓賣吹風機的戴森決定不造電動車了?
    昨日,對廣大戴森的粉絲來說,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日子,因為,這家以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用的網紅電吹風的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正式宣布:取消電動汽車的研發,停止造車。戴森通過一份發給員工的郵件表示,「停止造車的原因並非汽車產品出現問題,也不是汽車團隊出現問題,而是由於商業應用上行不通,將放棄繼續研發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