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王室危機,能熬過鄭信詛咒嗎?

2021-02-23 愛特龍江

十世泰王愛露肚臍眼,天天活在電視劇裡,還以為《甄嬛傳》能一直演到《如懿傳》呢。本國不好好待著,跑到德國貢獻GDP和社會新聞。

結果,連德國人都看不過去了。

於是在德國巴伐利亞州浪了好久的泰國國王終於沒辦法了,待著二十位嬪妃回國去也。

國內是爛攤子,遊行示威此起彼伏,以前有遊行示威,那是紅衫軍大戰黃衫軍,發動民眾鬥民眾,老謀深算,維持良好形象的九世泰王就能穩穩操縱權柄,做最後的仲裁者,雖然,他只幫助勝利者。

當然,最後國王還是要靠暴力機器來維持局面,誰是這個暴力機器呢?當然是軍方羅。

這本來是個非常高超的玩法,你看泰國的議會,上議院裡250席本來都是由軍方控制,也就是說,權力的蛋糕裡,國王+軍方的組合,早就切掉了七成,剩下三成扔給所謂的民選政府。

在此勒逼之下,哪個民選政府都幹不好。

九七金融風暴以後,泰國四小龍早就變成了四小蟲,民生日益艱難,本身就不富裕的國家,大頭還被資深蠹蟲們分了,老百姓們能滿意才叫有鬼呢。

不過不要緊,挑動民眾鬥民眾,輿論洗腦,國王是明君,選出來的政府是民賊,大家遊行請願發洩一下,國王就能傾聽民眾請求,罷黜貪官壞人。

這純粹是九世國王政治手腕太高明了,在他制訂的權利框架裡,你怎麼跳反,都是孫悟空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之前寫過一篇《泰國上演現代甄嬛傳,王室為何如此威風》,裡面說了一下老國王的政治手腕,二戰時期的泰國親日,泰王等於是修煉成了PLUS級的天皇,要不是現代社會民智漸長,不定能玩出什麼花樣呢。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01年,他信家族走上了歷史舞臺。

2001年2月9日當選為泰國第23任總理,成為泰國史上第一位任期滿四年的總理,也是第一位通過選舉連任的總理。2006年9月19日,泰國軍方發動政變,他信被迫下臺,並於2008年流亡海外,此後一直遭泰當局通緝。

可以這麼說,他信的出現,打破了泰國政壇裡許多怪圈。他在沒有國王的背書之下,被軍方各種背刺,居然還能保持極高的人氣,一手締造的新黨,就能穩穩的拿到國會多數席位。

當年支持他信的民眾組織了紅衫軍,大戰由軍方和王室背地裡支持的黃衫軍,還能穩穩的佔了上風。

知道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他信已經開始威脅到王室的根基了,這種人根本留不得,留下了,時間久了,他信一定會攜裹民意革王室和軍方的命。

不懂裡面邏輯嗎?他信上臺以後,給泰國的底層農民帶來了許多好處。

比如說:專項扶持農民的低息貸款,禁止向農民逼債,這當然損害了金融資本們的利益,而金融資本基本都控制在軍方+王室組合裡,人家能不恨?

他信在警界有很深的資源,所以上臺以後扶持警方打擊毒品、走私,為此特別重建了把持在軍方手中的曼谷機場。

泰國軍方是個什麼貨色,有一部中國大片《湄公河行動》裡面點了一下,現實可比電影更惡劣。

軍方因為吃拿卡要的地方很多,所以都是由跟王室關係匪淺的世家把控,庶民根本沒有機會分一杯羹,所以他信大力發展警察體系分權。

當然,有人說,泰國警察也就那樣。

但是泰國警察代表的是地方勢力,這些勢力早就心懷不滿了,而且他們才是真正第一手捏住民眾的。

怎麼說呢,有點像初唐時期的寒門士族對決關隴貴族。

他信站在了寒門的一邊,當然要主持割貴族的肉了。

貴族們幕後大佬是拉瑪九世,泰國第一「明君」,雖然國家制定了法律,批評王室牢底坐穿,但國王還是很幽默的歡迎大家過來提意見。

泰國是個非常迷信的國家,除了國王還有僧王,這僧王其實都是王室子弟充認的,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和尚們天天吃飽喝足到處給國王抬轎子,民間便也信以為真了,但,這個世界上,只有魔法才能打破魔法。

於是一則神奇的傳說流傳開來:他信是鄭信轉世!

不知道鄭信是誰嗎?

鄭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又稱吞武裡大帝、達信大帝、鄭信、鄭昭、鄭昭王 、披耶達,為中國廣東潮汕人,泰皇五大帝之首 ,吞武裡王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當皇帝的華人。泰王朝淪亡後,中國廣東潮州府澄海人鄭信在泰國東部招兵買馬擊退緬軍,並平定了各地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國家,建立了泰國歷史上重要的第三個統一王朝吞武裡王朝,並於1767年12月28日被擁立為吞武裡大帝,奠定了現代泰國的基本版圖。現在的拉瑪王朝開國之主是鄭信的妹婿,親信,靠卑鄙手段篡位成功,後來又騙清政府說自己是鄭信的兒子,得到了大清冊封,坐穩了國王寶座。
但鄭信的威信畢竟在那裡,畢竟不能抹殺,所以篡位的拉瑪一世後來又娶了鄭信的女兒,給鄭信建廟,後來還搞了個「鄭皇節」紀念。其實捧鄭信也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表示自己是繼承了鄭家的功業,所以才有當泰國國王的資格。然而畢竟得國不正,心懷鬼胎,鄭大帝的傳說在民間很響亮。這回好了,他信是鄭信轉世的謠言傳得沸沸揚揚,能讓拉瑪王室心安?與之相伴的還有一個傳說:鄭信大帝臨死之前詛咒拉瑪王朝九世而亡。這能叫詛咒嗎?真正的詛咒應該是:你丫篡位,不得好死,你也會被XXX篡位,滿門抄斬。中國有句話叫: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做好人才能傳五代,怎麼,篡位還能傳九代?這不是詛咒,這是祝福好嗎?經過本作者堪比柯南的頭腦一分析,所謂鄭大帝的詛咒,著實可疑。
不過不管這祝福還是詛咒,最後落到拉瑪九世身上,那就有點淡定不起來了。國王不能跟他信比,因為民脂民膏是他設法弄來滋養王室和打手軍方的,你讓他跟他信比賽割肉取悅於民?可能嗎?
於是泰國軍方的傳統藝能又開始發揮作用了,搞了一次政變,他信被迫流亡海外。
素拉育·朱拉暖陸軍上將在2006年10月1日到2008年1月29日執政了一年多以後,泰國又開始流水般的換總理了。然而,他信的影響力還在,只要有個風吹草動,紅衫軍就會走上街頭,show一下影響力。
2011年,他信的妹子英拉成功當選,下議院500席裡拿到了265席,多麼可怕的影響力啊,要知道這時候他信已在海外流亡五年了。

英拉又美又颯,歐巴馬看得眼珠子快掉下來了。

英拉上任以後的一大工作是開展大米換高鐵活動,高價收購泰國農民的大米,用來換大國過來投資高鐵。

可想而知,這項計劃只要能落實下去,泰國農民必將大大受惠。

想想看吧,東方大國多的是吃貨,泰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除了大米,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

一個農業大國裡的大量人口被一項長期優惠政策給普惠了,到時候他信分分鐘就能捲土重來,他信變鄭信,拉瑪就要變拉胯了。

只要實力允許,任何一個想有所作為的政治家,都會向這幫蛀蟲開刀。

那幾年,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美女總理賞心悅目,只怕許多人午夜夢回都要瑟瑟發抖,怎麼辦?怎麼辦?

本來軍方政變以後,敲打敲打文官,掉轉過頭,很快會把所謂「政權」還回去。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就是個過場,但從2015年開始,軍方連這個過場都不敢走了。因為他信家可不止兩兄妹,願意靠上這條大船的寒門士紳們只怕多的是。所以軍政府只好繼續幹下去,硬著頭皮也要幹,畢竟泰國是個農業國家,農民們苦啊,誰不想過點好日子?誰想送自己的兒子去做人妖,女兒當雛妓?老百姓又不傻,自從泰國榴槤大規模賣到中國,收入高了心裡會沒數?

*****

好彩不彩,九世泰王又去世了,繼位的十世又是個那啥的。

這花臂露臍裝,時髦得讓人格外看不懂!

又是王后又是貴妃,還有龐大的美女衛隊。

江湖上流傳著國王還是王儲時的傳說,經常有來旅遊的外國美女被強請過去,搞得外事部門很為難。

當年九世還能靠裝聖人來給自己人擋風擋雨,但現在,就這?不過來攪風攪雨就不錯了。

偏偏《甄嬛傳》在泰國還很紅,難道這讓國王靈機一動?

前一段時間,天天關於泰王的熱搜就是廢妃回宮,各種爭寵,心愛的小背心穿起來,各種秀恩愛……

但老百姓終究還是要過日子的,泰國支柱產業旅遊業受全球疫情影響,一蹶不振,泰國經濟可以說是非常之差。

這個時候,代表權力階層的國王,不說裝模作樣跟民眾共克時艱,乾脆跑到德國去花天酒地,後宮大撕逼。讓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民眾心裡怎麼想?

喜大普奔,為了偉大的愛情歡呼雀躍?

其實,十世不回來可能也有苦衷。回來民眾請命,要求舉行大選,請軍政府下臺,答應還是不答應?

答應,他信立刻能捲土重來,回來就是鄭信了,民間力量為了自身安全計,也會設法限制王權。以如今這國王的水平,連自己都沒辦法保護好,還能幫軍方擋著民意?

不答應,那就只好不回泰國了,搞到最後,拉漢斯家GDP都沒有用,德國外長親自下逐客令了。

回國,接著就要直接面對一波高過一波的反對浪潮了,能咋辦?

其實泰王這招叫用醇酒婦人自汙,資治通鑑裡用過次數還不少。但是,世界已經變了。

我國很多八輩子平民的寫手,動不動就YY什麼主子奴才,忠心耿耿,貴族風範的。偏偏還被資本上杆子拍成電視劇,霸佔屏幕,荼毒青少年。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前段時間終於被禁了,真是喜大普奔,隔著屏幕都能聞著那股子腐朽的臭氣。

如果有人愛磕頭,愛跪拜,麻煩去青藏高原上去磕長頭吧,一邊磕頭一邊好好看看,這路到底是怎麼修出來的,長點心吧!

▲任何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背後,都是無數人民的血汗!


近期熱文推薦即點即閱

相關焦點

  • 詛咒泰國十世而亡的鄭信大帝竟是廣東人?後世不安,泰王依舊荒唐
    古老的預言落到王朝中,就成了可怕的王朝詛咒。比如清代葉赫那拉氏的首領就曾流下了「滅建州者葉赫」的詛咒,鬧得愛新覺羅氏縱使君臨天下,富有四海,依然不得開心顏。  時空流轉下,同樣的王朝詛咒在泰國王室再次上演。那麼,泰國版的葉赫詛咒,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泰國開國君主鄭信曾留下「十世詛咒」?其實只是抗議者傳的謠言!
    結果泰王自己在前幾個月這個德國躲起來了,根本不理會老百姓痛苦,所以很多青年學生憤慨了,哪怕泰國國內對於國王是非常尊敬的,他們也要上街遊行。甚至有人提出了要廢掉泰王,結果最近就有一則傳言,說泰國古代有一個詛咒,什麼呢?說泰國國王將十世而亡,就是說傳十代那一代你就會完蛋。
  • 泰國王室「十世詛咒」應驗?資產高達4000億,卻引發民憤
    在清朝時期,廣東潮州一個鄭姓華人跑到泰國生活,生下一個叫鄭信的男孩,這人在泰國建立了吞武裡王朝,成為了泰國的國王。可是好景不長,他的髮小推翻了鄭信,重新建立起了曼谷王朝,自稱拉瑪一世,而這個就是現任泰王的祖先。
  • 來自潮州的泰國吞武裡大帝鄭信——海外立國稱帝的華人大盤點(一)
    真相不難推測:昭披耶卻克裡當時膝下無子,鄭鏞又與他關係密切,出於友情或者利益,認鄭信為養子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鄭信被昭披耶卻克裡收為養子後就和其他貴族子弟一樣開始接受暹羅的傳統教育。他不僅掌握了泰文、中文、越文和梵文,還精通律志和兵法,騎術高明,能操多種武器。十三歲時,就被任命為御前侍衛。二十歲時依例入寺剃度為僧。三年後還俗。
  • 水滸李俊的現實版,身為華人在海外建國,泰國王室都自稱他的後代
    鄭信在財政大臣府上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流利的掌握了中、泰、越三種語言。成年鄭信借著養父的身份開始從政,擔任甘烹碧府府尹。1763年,緬甸東籲王朝入侵暹羅,包圍了暹羅首都,鄭信率領部下勤王,他全力抵抗,多次打退了緬軍的進攻,緬軍進退維谷,不久退去。三年後緬甸再次入侵,鄭信卻因為被奸臣進讒言,而被安排在後方。沒有了悍勇的鄭信抵擋,這次緬軍勢如破竹,在圍城14個月後攻佔大城,國王身亡,大城王朝覆滅。
  • 泰國通史:鄭信的家世生平
    這是因為當時緬甸正在與中國清朝政府進行戰爭,乾隆皇帝派出的徵緬部隊已經打到阿瓦附近,迫使緬王辛標信急令在泰國的緬軍撤回援救。緬軍主力從泰國撤走,客觀上有利於泰國人民的驅緬復國鬥爭。泰國人民的驅緬復國鬥爭是在鄭信的領導下進行的。鄭信祖籍中國廣東潮州澄海縣華富村,一說祖上是海豐人。
  • 成為拯救泰國的五大帝之首是中國人!如今泰國王室宣稱是其後代
    今天要講的人便是被泰國人稱為五大帝之首的鄭信。鄭信,一看名字就是個中國人的名字,他是出生在泰國,父親是華人,母親是泰國本地人,正宗的的華裔,祖籍廣東省汕頭市。是泰國吞武裡王朝的創建者。1766年,緬甸軍隊進犯暹羅,暹都被圍困了一年零二個月之後,於1767年4月失陷。
  • 泰國王室認這位中國人為祖先,列五大帝之首,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名
    一個鮮為人知的冷知識是:泰國王室有一個私姓——鄭,整個王室都有以鄭姓的名字。這起源在千百年前,他們曾任一位中國人為祖先,並由於這位祖先的榮耀功績將其列為泰國歷史上的五大帝之首,此後泰國的歷代國王皆繼承下來並有了中文名。雖說整個亞洲皆為一家,文化相互交融和影響也在情理之中,可仍不免令人費解。
  • ​泰國王室興衰錄(上)
    想要了解泰國,就必須要了解泰國王室,想要了解泰國王室,卻要從一個中國人開始說起……華人皇帝在中國四大名著的《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歸順朝廷之後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宋江被毒死,武松缺了一條胳膊,盧俊義失足落水而死。
  • 泰國曼谷鄭王廟:堪稱泰國版的「艾菲爾鐵塔」,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泰國和我們的清王朝聯繫緊密,其實,以前泰國是傳統意義上中國的藩屬國。中國作為古代的超級大國,對這些周邊國家的影響可謂是非常深遠。直到現在,泰國依然保留著許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泰國人中有17%擁有華裔血統。縱觀泰國的歷史,對泰國影響最大的華裔應該算是」鄭信大帝「了。而鄭信大帝是」泰國五大帝「之首。鄭王廟就是為了紀念他而建的,下面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 發布禁令也沒用,數萬民眾包圍皇宮,「十世而亡」詛咒真這麼靈?
    前陣子泰國也掀起了一場群眾抗議活動,但民眾這樣做並不是因為疫情,而是因為國王的生活現狀,即便國王發布禁令也沒用,數萬民眾包圍皇宮。這一現象讓很多人想到了早期泰國「十世而亡」的詛咒,許多人對這個詛咒產生興趣,難道真的這麼靈嗎?
  • ...泰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竟是華人:吞武裡大帝鄭信是廣東人(歷史...
    早在十三十四世紀,就有華裔來到泰國定居下來,娶當地女子為妻。泰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華人,當然是吞武裡王朝的創立者,鄭信大帝。鄭信的父親叫做鄭達,生於清朝康熙末年,是廣東省澄海縣華富裡村人(今天叫做汕頭市澄海區)。家境貧窮以及好勇鬥狠,鄭達被迫在雍正初年離開故鄉,來到暹羅(也就是後來的泰國)求生。
  • 泰國國王為什么姓鄭?
    現任的泰國王室都有一個漢姓,就是鄭姓。然而泰王一家都是泰國人,為什麼會有一個漢姓呢?這其實還從泰國歷史上的一個華人國王說起,也就是泰國史上五大大帝之一的吞武裡大帝。鄭鏞剛到泰國,一個是語言不通,一個是沒啥本錢,只能在下層艱苦奮鬥,和其他勵志人物的鹹魚翻身不一樣,鄭鏞翻身靠的是賭博,正所謂搏一搏,單車變摩託。鄭鏞靠著賭博贏了錢,又去承包賭場,結果開始發達,甚至還獲得了泰國的爵位,取了暹羅姑娘,後來剩下鄭信,也就是吞武裡大帝。
  • 泰國的國王並不是漢族後裔,可為何都姓「鄭」?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泰國曼谷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朝,它的別名叫曼谷王朝、卻克裡王朝。而這個曼谷王朝的實際建立者就是「拉瑪一世」,也就是「昭披耶卻克裡」。因為他曾經被「吞武裡王朝」的『鄭信大帝』封為王子(義子),所以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員都是以「鄭氏」為王族中文姓氏。例如像我們熟悉的『拉瑪一世鄭華』、『拉瑪二世鄭佛』、『拉瑪三世鄭福』等等。這便是曼谷王室『鄭氏』的大致來源,作者下面再來具體說一下!
  • 泰國的政治鬥爭,是一場神婆、巫師與哈利波特的大亂鬥-虎嗅網
    在泰國的示威集會上,你能目睹最先鋒的政治訴求和最傳統的東南亞巫術是如何結合成一場場後現代的行為藝術。每當泰國局勢動蕩的時候,示威集會就成了家常便飯,既有支持前泰國總理他信、以鄉村農民為主的紅衫軍,又有支持泰國皇室、以中產階級精英為主的黃衫軍,再加上軍方和王室的勢力,混戰多年。
  • 泰國國王為何姓鄭?在有漢姓之前,他們的名字一口氣念得完嗎?
    泰國國王有漢姓。他們姓鄭。比如,現在在位的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中文名為鄭冕。他的父親,蒲美蓬·阿杜德,中文名為鄭固。廢除奴隸制、進行一系列改革,使泰國迅速走向近代化,且免於成為列強殖民地的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中文名為鄭隆。
  • 了解泰國你需要知道這五個有趣的常識
    1767年緬甸軍隊佔領泰國,祖籍廣東潮汕的華人鄭信起兵復國,趕走了緬甸人,然後東徵西討消滅了泰國各地的割據勢力統一泰國,建立泰國第三代王朝「吞武裡王朝」。鄭信因為勤政愛民,以仁德治理泰國,深受泰國人民的擁戴,被尊為「達信大帝」。愛屋吉屋因此華人在泰國的地位較高,是東南亞各國裡社會地位最好的,鄭信是歷史上首位在海外做皇帝的華人。
  • 在泰國旅遊,遇見泰國公主要下跪?李連杰、範冰冰的做法值得學習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有看過古裝片,在古代中國平民遇見王室成員是要行下跪禮的,發展至今中國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但在泰國依舊如此,泰國人看到公主等王室成員必須下跪,那麼如今旅遊業快速發展的現在,泰國是萬千中國遊客心儀的旅遊目的地,中國遊客遇見泰國公主要下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