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計劃投資55.87億元 治理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

2020-12-26 南海網

萬寧計劃投資55.87億元

治理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

海南日報萬城5月30日電 (記者李關平 袁宇)海南日報記者5月30日從萬寧市政府有關部門獲悉,萬寧計劃4年內共投入55.87億元治理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恢復和維護生態環境優良的具有潟湖屬性的小海,實現小海流域的可持續發展和永續利用,實現人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打造萬寧旅遊新名片,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萬寧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情況近年來頗受關注。近年來,由於小海流域存在水質變差、底泥淤積、水動力不足等問題,2015年該水域水質為劣四類,導致小海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逐步失去潟湖的自然風貌和生態功能。

該項目治理總面積約為49平方公裡,計劃投資55.87億元,建設期為4年。萬寧將按照「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駁岸美化、生態修復,固廢資源化減量化,試驗段先行、邊治理邊改善」的治理思路,通過小海水動力、海底泥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生態影響評估與修復、小海疏浚海砂資源利用等「四大專題」研究和海洋環境調查先行,實施納潮活海、治汙淨海、生態藍海、智慧管海、惠民用海等五大類工程,多管齊下治理汙染,實現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的健康。

據了解,萬寧市政府2019年下半年已啟動了小海周邊退塘工作,涉及退出養殖池塘830戶8694畝。截至目前,830戶養殖戶均已全部籤訂退出協議,全力支持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當前已完成拆除2211畝養殖池塘,預計今年9月30日前全部完成拆除。

相關焦點

  • 打造城市名片 萬寧將投55.87億元治理小海流域水生態
    由萬寧市人民政府向大會提交的一號議案《海南省萬寧市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經過大會的說明、分團審議後,會議一致表決通過《萬寧市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決定》。小海周邊分布著萬城、後安、和樂等3個鎮22個行政村約18萬人,耕地面積近13萬畝,是萬寧市的主要產糧區。太陽河、龍首河等6條主要河流匯集入小海,小海流域總集水面積約602k㎡。
  • 聚焦兩會——萬寧小海流域綜合治理
    這些人為和自然的不利因素,造成了小海水質不達標、生態退化等一系列水環境與水生態問題,小海已逐步失去漏湖潟湖的自然風貌和生態功能。分團審議時,代表們就小海流域的治理問題進行研究討論,一致認為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萬寧市區域發展的制約性因素,治理小海流域水生態環境迫在眉睫。
  • 河南省四水同治工作年度任務全面完成,已投資823.2億元
    今年全省共謀劃實施四水同治項目7大類837個,總投資351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36億元。截至10月底,共開工項目815個,完成投資823.2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87.9%。省十大水利工程已開工9項,完成年度投資121.17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101.92%。
  • 我省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汾河流域生態治理
    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站在對山西人民和子孫後代負責的歷史高度,採取超常舉措,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汾河流域生態治理,汾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全面好轉。8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汾河流域生態治理工作情況。
  • 福建泉州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據福建泉州市生態環境局消息,近期,《泉州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要點》(以下簡稱《規劃要點》)已通過生態環境部太湖東海局和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的審查。據介紹,早前泉州市生態環境局已先行委託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開展《泉州市「十四五」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分析及重點任務研究》。在經過多次資料收集、調查研究、現場踏勘和走訪座談,2020年8月底基本完成《泉州市「十四五」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分析及重點任務研究》,形成各控制單元的「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問題清單,並在此基礎上提煉生成該《規劃要點》。
  • 焦作市舉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觀摩活動
    觀摩組先後觀摩了武陟縣建業綠色基地、白馬泉生態治理、百姓梨園和黃河龍澤園項目,溫縣新蟒河治理、南水北調生態補水暨河湖連通慈勝湖和子夏湖項目,孟州桑坡·記憶特色小鎮暨毛皮園區、吉祥湖公園、國道207孟州至偃師黃河大橋連接線、國家儲備林基地等已建成或在建的沿黃廊道建設、生態治理、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項目。
  • 江西建立完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保障長江中下遊水生態安全
    中新網南昌12月10日電 (記者 吳鵬泉)籌集分配補償資金超110億元、去年主要河流水質優良比例98.9%、去年全省設區城市優良(達標)天數比例均值為89.7%……近年來,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不斷建立完善合理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保障長江中下遊水生態安全。
  • 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草案)
    第十九條【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監測】 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科學設置白洋澱流域監測點位和考核斷面,建立跨省、市、縣界水文、水量、水質監測體系,建立完善與北京市、天津市和山西省等周邊地區以及國家相關海河流域管理機構相銜接的白洋澱及其上下遊聯動的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對水生態環境監測和管理。
  • 南寧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顯著,生態環境全面優化
    竹排江黑臭水體系統治理項目入選2020年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的七個典型案例之一。整治後的那考河溼地公園成為遊人的打卡地。近年來,南寧市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決策部署,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加大投資,補齊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開展黑臭水體全流域、全系統治理,持續優化首府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 甘肅: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大文章
    (黃帆 攝)人民網蘭州6月3日電(黃帆)6月2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新聞發布會。甘肅省生態環保督察專員蔡桂星介紹了2019年度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調查情況。
  • 生態環境部來渭組織開展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
    近日,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黃河局」)試點規劃工作組組長郝伏勤一行下沉至渭南市,採用現場辦公形式,組織開展渭南市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試點工作。
  • 東方園林攜手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著手永定河生態修復工作
    最近幾年,京津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永定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與生態功能受到了十分嚴重的影響。永定河作為我國四大重點防洪江河之一,其生態環境質量好壞直接影響京津冀地區人們生活品質。為了進一步提高永定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質量,東方園林與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將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永定河流域生態修復工作。不久前,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衛華一行到到訪東方園林。東方園林副總裁賈瑩陪同調研,之後雙方就生態、產業發展體系創新,共同推動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召開了一場座談會。
  • 讓一泓清水永續長流——汾河太原城區段大力推進全流域生態治理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察看汾河水治理及兩岸生態保護情況,對太原汾河沿岸生態環境的滄桑巨變表示欣慰。「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為我省進一步加強汾河流域治理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 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 要「寫好」水文章
    如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經列為國家戰略。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等,強調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筆者以為,作為黃河流域發展的關鍵資源環境要素,水生態如何大保護大治理至關重要。
  • 河北省立法治理和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
    高麗攝新華網石家莊11月28日電(高麗)11月27日下午,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有關情況做了介紹。河北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第四次審議,並決定將《條例(草案)》提請河北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
  • 嶽西推進生態環境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踐
    今年以來,安徽省嶽西縣生態環境分局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強化政治引領、改革創新、責任擔當等舉措,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堅持「一盤棋」。
  • 【中國夢·黃河情】對話河長劉宛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劉宛康表示,洛陽正以「生態保護為先、確保安瀾為底、統籌治理為要、傳承文化為魂、高質量發展為本」,加快建設「生態河」「平安河」「生命河」「文脈河」「幸福河」,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在洛陽落地生根提供堅實支撐。中國網記者:洛陽市是如何確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見效的?劉宛康:我們堅持生態保護為先,加快建設「生態河」。
  •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探出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江蘇路徑」
    2019年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與生態環境部籤署《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合作框架協議》,江蘇成為全國唯一的試點省;2019年11月,江蘇省政府與生態環境部在南京召開第一次部省共建聯席會議,梳理總結試點工作,細化明確合作任務。
  • 省生態環境廳舉行《陝西省水生態保護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持續推進工業汙染、城鄉生活汙染防治和農村面源汙染綜合整治,不斷提升流域水環境質量。一是推進工業汙染治理,通過嚴格的環境執法鞏固工業汙染治理成果,全省省級及以上40個工業集聚區汙水處理設施已建成並與生態環境部平臺聯網。
  • 全面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工作 北京市生態環境指標逐年持續向好
    市領導集中開展「藍天保衛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調研,以及汙染防治攻堅戰等雙調研,並以「四不兩直」形式檢查柴油貨車等汙染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出臺《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北京市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等文件,召開街鄉鎮以上負責同志參加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生態文明建設動員大會,部署重點工作。堅持市委每月點評、市政府按季調度,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行動計劃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