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跑步應該怎樣練?關注你的心率,而非配速

2020-12-14 全民跑步

你的難點,就是我們解答的重點。

跑步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問題,不明白的就在評論區留言,石老師為你答疑解惑!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最近不少跑友來問:現在天氣熱出汗多,速度跑不起來,該怎麼辦?

確實,很多跑友(尤其是南方的跑友)都有這樣的感覺,進入夏季後,隨著暴漲的溫度,高溫、高溼再夾雜些輕微霧霾,跑步訓練變得越來越困難。

疫情後恢復訓練一個多月,好不容易找到一些之前的跑步狀態,可天氣一熱,又跑不動了,跑的距離越長,配速降的越明顯,而心率還居高不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成就感,又被打壓沒了。

那麼,為什麼夏天跑步配速會下降,心率反而會升高呢?配速下降多少在合理範圍?夏天跑步到底該怎麼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為什麼夏天跑步,心率容易高?

不論是平時訓練還是馬拉松比賽,5—15℃是快速跑步的理想氣溫,所以冬天長距離跑步時反而容易興奮,夏季高溫的環境對跑者的影響比低溫要大得多。

現在夏天二三十度的氣溫下跑步,再加上溼度普遍偏高,按照之前相同的配速跑,你就會發現心率升高了不少,越跑越累汗流浹背,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我們來聽聽石老師的解釋,或許你就明白了:

現在你明白了吧,高溫高溼的環境下空氣中的含氧量會下降,這時跑步心臟就需要跳更多下來滿足身體的耗氧需求。

其次,在高溫情況下運動,身體不僅要將血液輸送到肌肉組織,還要輸送到皮膚,用來降溫、出汗,從而使身體保持涼爽。很顯然,這會讓肌肉組織所能利用的血液量減少,所以你的身體就會發出警告:嘿,慢點!

但研究發現,連續2周在熱環境下運動,人體就會逐步產生對於熱環境的適應,出汗率增加,排汗能力增強,變得更耐熱,心臟收縮功能也會得到增強,心率就不會跳得那麼快了。

夏天跑步,關注你的心率,而非配速

夏天跑步,就不要跟之前的自己拼速度了,慢下來才是你的選擇。

其實,夏天的配速下降,並不代表你能力的下降,因為你的心肺承受著相同的壓力。只要你堅持訓練,當涼爽的秋季來臨,你的速度自然就變快了,PB也就水到渠成。

那麼,夏天跑步配速下降多少在合理範圍?

曾有一項針對專業馬拉松運動員群體的調查發現,在32℃的環境下跑步,相對於10-15℃,每公裡配速會慢17秒以上。女跑友掉速沒有男跑友那麼明顯,這和女性耐熱性好於男性有關。但無論男女,運動能力越差,掉速相對越明顯。

此外,高溫酷暑下不要跑30公裡以上的長距離:酷暑長距離跑步危險大,容易脫水,核心體溫可能超過 42℃ 極易發生危險。

所以夏天跑步不要糾結於:「為什麼配速上不去啦」,「怎麼跑個十公裡就累成狗」……在熱環境中跑步,跑量保持在日常運動量的70%—75%,不要盲目提速,隨時關注自己的心率,注意身體的感受,預防高溫下中暑,才是最重要的。

夏天跑步應該怎樣練?按心率跑,訓練更有效

夏天比起「堅持跑步」更重要的,是:安全跑步。因為在高溫高溼下跑不動可能不是最主要的,最怕的是跑出危險:脫水、中暑、暈倒、熱傷風,甚至猝死。

所以,跑者夏天如何能安全地把跑步堅持下去呢?秘訣就是:守住心率。

心率是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重要個體化指標,相比配速、運動時間,心率更能準確的反映你的運動強度,以及運動的效果。根據心率進行相應強度的訓練,是馬拉松訓練的常用方式,同時也可以應用到日常跑步訓練中。

如果你跑步只是為了健康,沒有參加馬拉松的需求的話,那麼夏天跑步堅持「有氧跑」就夠了!

評價是否是有氧跑的一個標準是:跑的時候可以說話,跑完之後覺得自己還能跑很久,輕鬆不累。所以,有氧跑要有耐心,不要擔心速度太慢,能力會下降。

有氧跑的心率可以控制在最大心率的 59% - 74%,這個心率區間又被稱為「燃脂區」,可以更好地消耗體內的糖和脂肪。

而對於想通過夏訓備戰馬拉松比賽的跑友來說,6月—9月這16周左右的時間,是備戰一場秋季賽的最佳時期。想備戰出成績,就要科學的去計劃訓練,根據心率,選擇不同的跑步強度,這樣跑起來才更高效。

有氧耐力跑:是基礎,跑量要佔周跑量的70%左右,其中包括長距離訓練;馬拉松配速跑:跑馬拉松比賽時心率區間,可以用來測試一下目標配速的跑步能力;節奏跑:目的是提高身體清除乳酸的能力,增加快速奔跑時的耐力;跑量佔比10%-20%;間歇跑:目的是提高最大攝氧量,提升速度能力和體能,增強乳酸的耐受性。訓練頻率一周不要超過2次。

最後說一下夏訓、冬訓的差異。

夏訓和冬訓雖然都是準備期,但兩者的訓練內容和側重點還是有所區別。

冬天相比夏天,相同的運動量,人體損耗要少,而溫度低、速度過快容易造成拉傷,所以冬天最適合進行大量中低強度有氧訓練、是一年中跑量最大的時候,也是提高有氧耐力的關鍵時期。

夏天跑步消耗大,疲憊感來得快,所以夏天肯定不是主攻有氧耐力、主攻跑量的最佳時節。而夏天肌肉不容易僵硬、容易舒展,也更不容易拉傷。所以夏天可以適當減少跑量,增加一些無氧和速度訓練,不過有氧訓練還是基礎,不能鬆懈;此外不要忘了增加一些力量訓練與交叉運動。

村上春樹說,「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這才是長跑者的思維方式。」夏天在安全跑步的前提下,將跑步堅持下來,到了秋天你一定會有一個好的收穫。

互動 :進入夏季,你的跑步水平現在怎樣?都是如何訓練的?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平時按照配速去跑步弊端太多,跑步的最佳方式是心率跑,推薦一下
    我們跑步的初衷大都是為了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讓自己遠離疾病的困擾。從而使自己始終能充滿鬥志,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從容地應對來自於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按照配速跑步的弊端。而多數人剛開始跑步是以配速為標準去跑的。隨著跑齡的逐漸延長,大家對跑步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漸漸地,就會發現如果按照配速去跑步是存在著許多弊端的。
  • 長期跑步心率處於160以上,怎樣練可以降心率?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心率是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重要個體化指標,相比配速、運動時間,心率更能準確的反映你的運動強度
  • 一抬腿跑步,心率就在180以上,怎樣練可以降心率?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心率是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重要個體化指標,相比配速、運動時間,心率更能準確的反映你的運動強度今年3月,她給石老師發了2018到2020年,她在同樣配速的心率對比數據:8分出頭的配速,心率已經從2018年的159降到了今年的127,而且這期間她完成了自己的半馬和全馬。這樣的進步,足以說明她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耐心堅持,3到6個月為一個周期,肯定能慢慢見到成效。
  • 跑步時我究竟應該跑多快?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配速!
    如果你希望不斷提升自己的跑步能力,在馬拉松比賽中實現PB,那麼你的跑步訓練就應當更加系統、科學和全面。強度,也即配速是馬拉松訓練的核心,想要更高效的進行馬拉松備戰,金字塔訓練是最佳訓練模式;其本質是在備賽訓練中,合理安排不同配速、不同跑量的訓練,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掌握適合自己的配速呢?
  • 為什麼跑步一開始心率就很高,怎樣練才能降心率?
    比如明明在慢跑,呼吸也不急促,心率卻在180:跑個越野下來,平均心率居然190:跑步心率總在160以上,跑了好久也沒降下來,該怎麼辦;心率是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重要個體化指標,相比配速、運動時間,心率更能準確的反映你的運動強度、效果,以及你的身體狀態——比如是否運動過量
  • 三伏天跑步配速下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三伏天跑步,由於氣象條件明顯不佳,大多數跑者都會面臨配速下降的問題,那麼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一、三伏天配速下降是什麼原因導致的?1、散熱不佳導致心率飆升三伏天配速下降其核心原因是散熱不佳。,而心跳加快,往往又意味著疲勞的發生;所以夏季運動會出現在同等配速下,心率上升容易引發疲勞的特點。
  • 什麼配速下跑步才最燃脂?了解最大心率為前提
    當身體開始運動時,三個供能系統會同時啟動,然而,你的身體會根據運動強度和速度決定哪一個供能系統最先參與工作。慢跑作為有氧運動之王,可以有效地調動有氧代謝系統,從而達到消耗脂肪的目的。研究表明,根據有氧代謝系統的要求,人體在75%左右的運動心率強度下會更多的分解脂肪給身體供能。而我們開篇提到的龜速前行肯定是達不到這個心率強度的。心率太低,運動強度不夠,燃脂效果不好。
  • 幾個你關心的關於跑步配速問題
    通常來說,人學會走以後,就會嘗試跑,而且很快也學會跑了,但是,配速不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它是一種技能,必須通過練習來獲得。所以,如果要參加跑步比賽,那麼在比賽前你必須了解以目標速度跑時腿、身體和大腦的感覺。
  • 張靜初跑步打卡6公裡最快配速4分45秒 平均心率148
    張靜初跑步打卡6公裡最快配速4分45秒 平均心率148
  • 35歲跑步配速5分鐘能把跑步心率降到140以下嗎?做到這四點你也行
    跑步時的心率和配速有緊密聯繫,當然也和年齡,個人耐力相關。每個跑者的耐力,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都是不一樣的,下面以男性跑者為例討論跑步心率和和配速的對應關係,先來看一下男性年齡在30到39歲之間的耐力標準,如圖(圖片素材均取自網絡)。
  • 跑步配速參考數據表 結合數據找到自己的最佳配速
    跑步配速參考數據表 結合數據找到自己的最佳配速 每一個跑步老炮兒都知道,跑步的能力強弱並非看一個人跑得有多快,而是看他跑步過程中配速的控制能力
  • 你知道,跑步時的最佳配速是多少嗎?
    每一個跑步的老鳥都知道,跑步的能力強弱並非看一個人跑得有多快,而是看他跑步過程中配速的控制能力。正確的配速可以幫我們降低身體的負擔,同時達到最大效率的燃脂效果。那,我們該如何找到自己跑步的最佳配速呢?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並不難理解,但對於剛開始跑步的小夥伴來說,可能就有點疑惑了,要了解跑的快慢,用速度就行啦,為什麼還要造一個配速的概念出來?雖然兩者都是描述跑步快慢的,但,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距離,而配速則是單位距離所消耗的時間。
  • 提高跑步配速,又能跑得輕鬆,怎麼做到?
    當你戴手錶開始跑步的時候,極少數人會關心手錶的心率檢測,大多數人更關心手錶的配速檢測。
  • 從2小時10分到5小時,各階段馬拉松訓練項目配速表
    雖然不確定下半年是否有賽事,但對於在跑步方面有成績追求的跑友來說,這個夏天的訓練,還是不能鬆懈的。平時跑步訓練中,總有一些跑者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配速訓練,有氧跑、間歇跑、長距離跑到底應該跑多快,是個大問題。
  •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用5公裡、10公裡最好成績計算自己的專屬配速
    跑步的方法有很多,每種方法都有自己固定的強度,但是由於跑友們的能力不同,這個固定的強度就需要因人而異,很多初跑者並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配速跑步。所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各階段跑友的訓練配速標準,讓大家有更明確的跑步計劃可以借鑑。
  • 盲目最求配速?就算跑的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 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 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 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 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 冬訓的長距離應該怎樣跑,為何冬季一開跑心率就很高?
    第二階段,LSD的訓練強度就要提高,配速相應提升,可以一開始是輕鬆跑,然後逐漸提高有氧強度,越跑越快的節奏。第三階段,長距離訓練的重點就是在最後8-10公裡模擬馬拉松配速跑,檢驗自己後半程對比賽配速的駕馭能力。
  • 姚明當年跑3200米配速408,12分鐘跑步測試,你處在什麼水平?
    當時二人談到了姚明的體能問題,姚明回憶稱自己17歲剛打CBA時,在一次體能測驗中,作為一個2米26的運動員,他能將3200米跑到13分16秒(換算配速為每公裡4分8秒),而自己400米的個人最好成績是1分06秒。
  • 如何提高跑步配速,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想提高跑步時平均配速,其實並不是特別難的事,只要堅持鍛鍊,大多數人都能逐步提高。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比如提高配速到4分,甚至更高,就需要進行專門鍛鍊。在整個跑步過程中,如果是平時跑步,起步階段配速通常較慢,途中跑配速基本固定,在最後階段要看個人體力和對成績要求是否夠高,再決定是否加速或繼續保持固定速度。下面介紹一下如何提高跑步時的配速。
  • 突破馬拉松PB,關鍵要了解什麼跑力,內附跑力表和跑步配速區間表
    通常我們建議以接近目標賽事距離的成績為準,例如你正在準備全馬,你應該以你前一場全馬或半馬的成績來找跑力;如果目標是打破自己的10公裡紀錄,跑力與訓練配速就應該從前一場5公裡或10公裡的成績而來。某次演講完一位跑者說他很想突破自己的10公裡pb,但一年多都無法達成,試過各種方法練習都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