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國民以食為天,而要準備一份滿足饕餮們的美食,則需要一副好廚刀來處理食材。 如何形容一把好刀呢——鋒利,輕重、寬窄要適中,前後要平衡。 如果你是一個好廚師或者是經常為家裡做菜用刀的媽媽
都說中國民以食為天,而要準備一份滿足饕餮們的美食,則需要一副好廚刀來處理食材。
如何形容一把好刀呢——鋒利,輕重、寬窄要適中,前後要平衡。
如果你是一個好廚師或者是經常為家裡做菜用刀的媽媽,你一定會贊同:假如刀身前重後輕,切菜的時候受力不均勻,切起菜來會感覺比較累。
而一般的顧客會認為刀越輕越好拿,但其實不然,越輕的刀具越容易滑刀傷手。而且在處理食材方面也非常有局限性,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日本在食材處理上基本都有專用工具刀,一把工具刀只適用於某單一類型的食材,甚至在德國,連切蔥都有專用的刀具,看上去很牛逼,實則使用率不高,還費錢佔地方。
近年來,隨著日本廚刀和德廚刀傳入中國,使用「輕身刀」的概念開始流入普通大眾家庭。確實,在處理肉、魚、蔬菜等鬆軟的食材上,沒有什麼比日式廚刀更完美。但是作為中國人,需要處理的食材千花百樣,在處理又重又硬的東西,例如骨頭的時候,日本廚刀就可以說是毫無用武之地了。中國廚房,主要一把中式廚刀(就是普通的菜刀)就行了,其他都是輔助。就和你吃飯,一個筷子主要搞定,其他都是輔助一樣。
那是不是廚刀越重越好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太重的廚刀對手腕造成的壓力大,也不容易保持穩定,不適合一般家庭長時間處理食材,即使是有經驗的老廚師,對於廚刀重量也是有著嚴格的要求和個人使用習慣的,廣州煒喬科技公司為了打造最適合中國人使用的5A好廚刀,特地對上百位老廚師對廚刀的使用習慣、重量要求進行了訪問研究,得出了一斤重(連手柄550g)左右,刀背厚而刀刃薄的刀,使用時的手感最好,穩定性更強,是最適合中國人使用的廚刀。
為此而特地研發而成的中式廚刀品牌老鐵匠的廚刀足有一斤重,刀背厚4mm,在市場上實屬罕見。配合由槍託木特製而成的刀柄,比一般的實木硬度更大,重量更重,與刀身匹配後更容易平衡省力,不會前重後輕,手感舒適。而且刀身寬窄合理、前後平衡,更符合人體工程學,可讓刀鋒落下時更穩,處理食材時鋒利利落而不易滑刀傷手。
老鐵匠真材實料足斤廚刀,更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而足斤刀的取名其實是來自足金,秉承老鐵匠做人待物的足金赤誠之心。
中國廚房,還是中式足斤廚刀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