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驢」:當女人開始為難女人-虎嗅網

2020-12-21 虎嗅APP

昨天,papi醬訴說成為母親的辛苦的微博引發了一個博主前言不搭後語的感嘆:

 

papi醬生娃過後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

 

隨後,話題很快脫離「冠姓權」的範疇,轉到人身攻擊。從指責papi醬獨立人設崩塌,到攻擊她儘管事業成功,還是「婚驢」,扛起了丈夫這個「大鼎」。

 

普通人也難逃一罵。幾乎於此同時,一個普通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自己出嫁時和母親依依惜別的合照,同樣湧入了很多戾氣滿身的陌生網友,且其中大部分為女性:

 

如果要給這張照片取名字,我只能想到——送刑;

養殖戶淚送生豬出欄,屠宰場喜迎銀貨入庫,橫批——現買現賣。

 

在被震驚的同時,有必要向第一次聽到「婚驢」、「大鼎」、「胎器」等侮辱性詞彙的人,解釋一下它們的含義和出處:

 

婚驢:指向「驢」一樣幹活拉磨,比喻那些家庭付出比男方更多時間、精力、物質的已婚女性,後泛指所有已婚女性;

 

大鼎:與女性相對,泛指所有享受婚姻紅利的已婚男性;

 

胎器:原來為男性群體用來嘲笑已生育的「同妻」,後來泛指所有已婚已育的女性。

 

我們試圖從各種搜尋引擎中追溯這些詞如何誕生,但具體出處已不可考。目前最早見於去年10月,某微博博主將已婚女性稱作「上門驢」。

 

而這些詞背後的邏輯非常簡單,他們把婚姻家庭作為剝削女性唯一的敵人。「不婚不育保平安」、「再不努力將來是要結婚生子」的口號早已喊過很多年。但在把男性當作剝削女性自由和健康的罪魁禍首後,他們開始將仇恨帶入女性內部,粗暴地將婚育作為劃分女性的唯一標準,未婚未育的是女性,已婚的女性就是「婚驢」、「婚奴」、「胎器」。

 

而這些帳號關注久了就會發現,他們總有辦法把女性內部的憤怒、仇視轉化成自己商品的購買力

 


隱秘的厭女症


 

有許多人將上述激烈攻擊已婚已育女性的人歸類為「激進派女權」,但事實恰恰相反。他們走向了平權的反面——厭女。

 

激進派女權主義的概念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70年代。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中,家庭被解釋為剝削婦女的主要形式。女性的懷孕和當母親給她們帶來了「消極」影響,阻礙女性的「解放」。 

 

而先後發表的一系列論文意在指出: 



所有壓迫形式中最初的模式就是令人壓抑的男女制度。婦女解放是首要的,因為只要婦女處於從屬地位,其它改進註定要失敗。

 

也就是說,激進派女權主義者將矛頭指向「制度」,絕非弱勢的單一個體



而法國女性主義活動家安託瓦內特·福克在《兩性》中提出,將生育看作拖累而追求平等是十分危險的,它將生成一種隱秘的「厭女症」,導致女性的自我厭惡。 

 

1965年,日本作家小島信夫的《擁抱家族》,描寫了一個出軌的母親時子。江藤淳在《成熟與喪失》中直接提出:對於「母親」和「妻子」的身份,時子感到厭惡。而女性的自我厭惡,是所有生活在近代產業社會中的女性的普遍性情感。

 

男人的厭女症,是對他者的歧視和侮辱。因為男人不必擔心會成為女人,所以可以放心將女人他者化並加以歧視。

 

但女性的自我厭惡表現形式就更為微妙

 

在上野千鶴子《厭女》中指出,女性的厭女症方式是把自己當做女人中的「例外」,將除自己以外的女人「他者化」,從而把厭女症轉嫁出去

 

為此,有兩種策略。一種是成為特權精英女人,成為 「女強人」。被男性群體當做 「名譽男人」。


這種厭女傾向常見於各種熱播劇。《都挺好》中,因為上一輩重男輕女而痛恨自己女性身份的蘇明玉,最後靠自己事業上的成功來擺脫這種對弱勢地位的厭惡。

 

另一種是自動退出 「女人」的範疇,從而逃脫被估價的女人身份,即 「醜女」政策。例如,那些在婚戀市場上受歡迎的女性,總是被叫做「妖豔賤貨」。

 

顯然,將已婚已育女性成為「婚驢」和「胎器」的就屬於後者,且對女性的惡意更深。她們手動在自己與已婚育的女性之間做了劃分——將己稱之為女性,而除此之外的女性,就都是「他者」,甚至把她們開除出女性身份,代之以動物形象和器皿


他們默認自己是單性別的、有絲分裂的、不孕的。


上野千鶴子曾說:

 

在性別二元制的秩序裡,深植於核心位置的,便是厭女症。在這個秩序之下,無論男人女人,無人能逃離厭女症的籠罩。厭女症瀰漫在這個秩序體制之下,如同物體的重力一般,因為太理所當然而使人幾乎意識不到它的存在。


但她大概沒有想到,許多年後,這種對女性的惡意已經具象地展現在了所有人面前。

相關焦點

  • 女人吶,何苦總為難女人
    而說這些話的絕不會是個男人;婆媳關係總是相處不好,婆婆愛跟媳婦爭風吃醋,姑嫂之間老看不慣,妯娌之間也是一本說不清的帳,待在一起容易產生家庭矛盾;女人扎堆的地方,不鬧出點事情來反而奇怪,兩個女人鬥起氣鬧起矛盾來比什麼都兇猛,爭吵起來更是不可開交,誰都不肯相讓。電視劇裡後宮爭鬥都泛濫的,女人們看起來卻是津津有味,甚至恨不得學上一招。
  • 提醒女人:當你懂得為難男人時,往往才是他更愛你的開始
    提醒女人:當你懂得為難男人時,往往才是他更愛你的開始!01.翻得了圍牆、打得過流氓、扛得起大米、幹得了事業……家裡家外什麼事情都能料理得妥妥噹噹,那麼在這樣的女人面前,男人還有什麼價值與存在感可言呢?太堅強獨立的女人,最容易被忽略。
  • 做個內心強大的女人,不要做為難自己的女人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今天繼續來分享,做個內心強大的女人,不要做為難自己的女人。很多女士對我說他們在做錯事情的時候,會不停的自責說為什麼我那麼笨,當時要是多想一下就好了,或者說,我真是愚蠢到家了,怎麼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呢?
  •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結果,有人在下面評論這麼一段:「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持30歲的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無法享受)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 女人為難女人?其實真正需要告別的,是那隻「女王蜂」!
    我們常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那麼,女人真的總是在為難女人嗎?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而這個相斥往往多發生於女人身上。並不是女人天生就容不得人,而是處於世界主導地位的男人,並不會如女人那般有「危機感」,女人彼此攻擊,恰恰表明女性依然是弱者。
  •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這4件事,是我生完孩子後才明白的!
    女人,在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狀態。生孩子前,可以自私,可以叛逆,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因為身上沒有太多的責任和壓力。生孩子後,狀態完全發生了改變,從無知少女直接變成了媽媽,身上突然有了家庭的重任,對待生活不再那麼隨意。
  • 沈夢辰向靳夢佳道歉,我看到背後噁心的一幕: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這個年代,沒有男人難道女人就不能活? 女人的成就一定是建立在男人的基礎上? 沈夢辰畢業於湖南大學,沒有認識杜海濤前,就已經進入了湖南衛視。
  • 網友評論讓人無語:女人何必為難女人
    對於周揚青,她懲治了渣男,看似大快人心,但是也有不少女人認為她就應該要吃點苦頭比較好,為什麼?因為她們在感情裡走過的彎路,要同為女人的別人走過一遭,她們心裡才平衡。所以對於周揚青,存在一部分女性認為:這個女人也不是好東西,她活該。
  • 28歲年輕媽媽,嘲諷楊麗萍「無兒無女」: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文丨歡歡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段時間,中國舞者楊麗萍在某平臺被網友嘲諷:「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持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解析婆媳問題根源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婆媳之間的爭執,最常見的狀況是婆婆會通過不斷的教導、示範如何照料這個家庭,並且希望媳婦可以遵循「最好的方式」去照顧家庭,但是現代女性具有自我想法、意見,甚至是自己原生家庭的觀念,想要以自己的方法嘗試和創造一個屬於自己家庭的模式,因此就會產生摩擦,當雙方有任何一方堅持己見,不願妥協的態度下,衝突就會一觸即發。
  • 兩女爭一男戲碼再上演,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有些男人不值得挽回
    一邊是氣質原配,一邊是創業網紅,其中任何一個都是其他男人夢寐以求的女人。現在這兩位優秀的女性為了爭同一個男人,維護自己為人妻的地位和尊嚴,向對方發出警告。但當事人應該心知肚明,男人出軌從來都不是女人的錯。如果男人心智堅定、負責顧家,怎麼會被外面的美色所迷惑?
  • 女人為什麼會為難女人?
    「正義的女人」是一種理想,一種信念,認為女人有一種明確的道德義務,要互相支持。瑪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那句現在很有名的名言就是這種情感的最好代表,「地獄裡有一個專為那些不互相幫助的女人準備的地方!」「其基本看法是,既然所有女性都經歷過性別歧視,她們就應該更理解其他女性面臨的性別障礙。」反過來,這種更深的意識應使婦女結成聯盟並積極相互支持。
  • 女人-虎嗅網
    女人▲ 點擊視頻,看紀錄片《女人》背後的故事《女人》這部紀錄片歷時3年時間,用私密訪談的形式探討成為女人,在今天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以及在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決定讓世界各國的女性發聲,講述母親、性、權利、親密關係、身體以及金錢......
  •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小孩雖好 為什麼我還是勸你不要隨便亂生孩子
    真的是女人何苦為難為女人,搞得不生孩子是個錯誤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過自己的就好啊。我生了孩子拋棄工作,就為了滿足別人的期盼嗎?女孩子長大了不結婚不生娃就是有問題,工作好有啥用?你就是不完整的?這種看不得別人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就是井底之蛙。
  • 鬥羅大陸:古月和娜兒的愛恨情仇,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真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啊。我是劉楠池,那麼你是喜歡娜兒還是古月呢?
  • 女人結婚生子就是婚驢?
    對於她的人生,應該給予支持,既然楊麗萍已經成年了,也是大人了,比我們都要年長,但是這幾天網上一些人攻擊楊麗萍老師導致幾大群體又開始互相攻擊。結婚生子的女明星戚薇以及沒有結婚的李若彤,都站隊支持楊麗萍老師。
  • 《82年生的金智英》告訴你,女人不必為難自己
    女人為何要這麼苦?女人不容易這部電影站在女性的反思問題,女人在社會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難道只是相夫教子?我們努力生活,可生活實在是太不容易了!首先是女性被歧視。那女人的苦都是哪來的?這個問題我一直都在思考,女人總是在抱怨自己生活苦,可這些苦都是從哪來的呢?社會對我們還不夠眷顧?丈夫對我們不夠憐惜?婆婆對我們太刻薄?上司對我們要求太高?都不是!我覺得,女人的苦很多時候都是自找的!女人可能會覺得很冤,我吃飽撐的自找苦吃啊?
  • 為啥女人會被罵「沒有子宮道德」,卻沒人罵男人渣?
    本來嘛,這種倡導無可厚非,可是,一旦提倡上升到「道德」的程度,對女性的苛求也就開始了。很久以前,郭碧婷和向佐上綜藝節目,被網友知道了向佐的腎功能可能不大好,於是,郭碧婷就被一眾網友罵「沒有子宮道德」。什麼「婚驢」啊「子宮道德」啊「扶弟魔」啊,莫不如此。乍一聽「子宮道德論」,覺得挺有道理的,但仔細一琢磨,我就覺得:這完全不對勁。這種思維,跟我女兒以前的思維差不多。我女兒認為,我不管跟誰結婚生子,最後生出來的都是她。在她的觀念裡,母親和孩子是共生的。
  • 蝴蝶姐姐道歉,羅志祥媽媽懟周揚青:女人為難女人,也救不回浪子
    一個個和羅志祥有關的女人們被推上風口浪尖。 為什麼網友要圍追堵截羅志祥的「女人們」,甚至不斷展開人格羞辱? 最該站出來面對這一切的,難道不是羅志祥嗎? 羅志祥的鍋,女人之間的戰爭? 仿佛一場女人之間的戰爭。 光是蝴蝶姐姐,周揚青就親自手撕了三次。
  • 女人命好,從敢發脾氣開始
    可是在我看來,只有敢發脾氣的女人,才最好命!1敢發脾氣的女人沒人欺負 生活中,總是有人會跟你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遇事能忍就忍,撕破臉對大家都不好。女人要敢發脾氣,敢於為自己真實的內心發聲。 當別人開過分的玩笑,你不必忍氣吞聲,要敢於駁斥對方;當別人不懂交往的尺寸,你也不必再三忍讓;當別人一再為難你的時候,你更要直截了當的表達內心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