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國風」的出鏡率太高了!
11月19日,央視國風選修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首次公開華彩少年的公式照,並官宣即將播出;
11月22日,近百名傳統文化愛好者,在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上演國風禮儀;
11月23日,李現、陳立農主演電影《赤狐書生》開始全國路演,百位國風達人齊聚上海,秀出中華古典之美。
其實最近幾年以來,隨著國貨崛起,國潮興起,國風逐漸以強勁的勢頭湧入日常生活中。漢服、詩詞文化節目、國風綜藝、國風音樂……國風正在乘風而來。
如果說,傳統服飾、文化節目、古風歌曲只是在國內盛行的話,那麼國風在時尚圈中的運用實際上早就走上國際。
今年7月,米蘭男裝時裝周上,一系列採用宋錦面料,借鑑漢服元素,並融入中國古代宮廷服飾花紋的中式服裝,在T臺上亮相。
9月,同樣在米蘭時裝周,中國品牌HUI憑藉一部蘊含中國非遺元素的而時尚電影開場,服裝更是充滿了代表中華文化的精緻裝飾、印花,燈籠、刺繡、油紙傘都是設計靈感來源,一舉點燃了時尚圈中的東方迷情。
然而,值得強調的是,國風並不是今年才扎堆出現在國際上的,過去的時尚舞臺就已經有了中國的身影。除了中國李寧這樣的潮服,一些歷史悠久的傳統元素也是時裝周的寵兒。
比如,已經傳承了1300多年的雲南楚雄彝秀,就在去年和潮牌TaorayTaoray合作,登上紐約時裝周,成為臺上的壓軸大秀。
除了成為國際時裝周的新秀,楚雄彝秀還是幫助原產地脫貧的扶貧文創產業。11月19日到22日,在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汗液博覽會上,彝秀作為雲南文創成果的優秀代表在現場亮相,並出現在長三角文博會的拼多多直播間裡。
而這場拼多多直播,其實就是雲南特色直播,與彝秀一同出現的還有建水紫陶、扎染杯袋、竹篾編織保溫壺等特色雲南文創精品,引來50萬人圍觀。通過文博會和拼多多,彝秀等雲南特色文化,正在加快腳步走出大山,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舞臺,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助力當地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當下,像彝秀這樣的非遺文化還有很多,都在隨著國風的潮流被更多人看到和保護。
所謂國風,其實就是中國元素和中華文化,不管是中國市場還是國際T臺,國風的走紅,都是在給中國文化產業和文化傳承注入新的發展動力。相信要不了多久,國風就會在世界上掀起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