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她是「最美《聊齋》女郎」,因為她至真,至純,至美。這樣的嬰寧,註定不為世俗所容,和小人魚一樣,她離開桃源一般的山林,來到人世,嫁給一個人,她放棄的,是她最美的笑容。
子服在姨家住了一晚,次日,閒來無事,他想起秦氏說房子後面有個幽靜的小園,便想去看一看。只見草房數間,細草鋪氈,楊花糝徑,花木四合。他剛走了幾步,忽然聽到上方樹上有簌簌的聲音,仰頭一看,嬰寧正坐在樹上,看見子服,又是忍不住笑得搖搖欲墜。子服忙喊道:「小心,別掉下來!」嬰寧一邊笑一邊往下爬,快到地面時還是不小心跌了一下,子服急忙扶住她,手指輕輕在她細滑的手腕一拂,嬰寧頓時又大笑起來,一時動彈不得,倚著牆笑了好久才漸漸止住。
子服趁機從袖子中拿出那支梅花給她看,嬰寧不解地問:「花都枯萎了,還拿著它做什麼?」子服說:「這是上元節時妹妹你丟下的那枝花,所以我一直不捨得扔。」嬰寧說:「留著它有什麼用意呢?」子服說:「自從那天遇到你,我相思成疾,以為自己就這麼死掉了。天可憐見,我又見到了妹妹!」嬰寧說:「些許小事何足掛齒,你臨走時,我讓家中的老奴砍一捆花枝給你帶走。」
子服問:「妹妹你可傻嗎?」嬰寧反問:「我怎麼傻呢?」子服說:「我不是喜歡花,而是喜歡拈花之人呀!」嬰寧說:「我們是兄妹,本來就該相親相愛。」子服說:「我所說的不是兄妹之愛,而是夫妻之愛。」嬰寧問:「有何不同呢?」子服說:「夫妻夜裡要共用枕席。」嬰寧低著頭想了許久,才說:「我不習慣和陌生人一起睡。」話音未落,小丫鬟過來了,子服很是惶恐,趕忙逃走了。
吃飯時,秦氏問他們怎麼去哪兒了,嬰寧回答:「方才同表哥在園中說話呢!」秦氏說:「飯早就好了,你們說什麼說了那麼久呀?」嬰寧說:「表哥想和我一起睡覺。」子服非常尷尬,趕緊瞪了嬰寧一眼。秦氏耳聾,並不曾聽清,還在絮絮追問。子服忙用其他話搪塞過去,小聲責備嬰寧。嬰寧問:「這話不能說嗎?」子服說:「這是背人的話。」嬰寧說:「背著別人可以,怎麼能背著老母親呢?更何況睡覺是很平常的事,為何要背人呢?」對於她的傻,子服無可奈何,不知道怎樣讓她明白。
剛吃完飯,子服的家人就騎著兩頭驢來接他了。原來,子服出門後一直沒有回家,母親派人找遍了村中,也不見蹤跡。於是又到吳生那裡找,吳生想起自己曾經騙子服的事,就讓他們往西南方的村子裡找,家人找了好幾個村子才找到這裡。子服於是稟告姨母這件事,並且提出想帶著嬰寧一起回去。
秦氏高興地說:「我有此念頭並非一日了,只是」身體不好,不能遠行。外甥你帶著表妹回去,讓她認識認識姨母,很好。」便喚來嬰寧,囑咐她說:「你姨母家田產豐裕,能養得起閒人,你去了就不要回來了,好好學習詩書禮儀,怎麼侍奉公婆,再勞煩你姨母為你選一門好親事。」子服與嬰寧便上路了,走到山坳,嬰寧回頭遙望,秦氏還倚著門目送著他們。
子服回到家中,母親見他帶回一個光豔照人的少女,驚問是誰,子服回答說是姨母的女兒。母親說:「當初你表兄告訴你的話,都是騙你的。我沒有姐姐,又哪來的外甥女呢?」嬰寧說:「我不是母親所出,父親姓秦,我還在襁褓中他就去世了,對他沒有印象。」王氏說:「我確實有一個姐姐嫁給秦氏,但是已經去世了。」正在疑惑間,吳生進來了。嬰寧避入內室。吳生聽說子服真的找到了意中人,自己也摸不到頭腦,想了半天,問:「這個女孩叫嬰寧嗎?」子服稱是。吳生緩緩道出了一件陳年往事。
原來,秦氏去世後,她的丈夫獨自居住,有一隻狐狸迷惑了他,使他漸漸病弱而死。那個狐精生下來一個女兒,名字就叫嬰寧。後來,家人請來道士做法,狐精就帶著女兒走了,再也沒有見過她們。
眾人聽罷,將信將疑,一時無人說話。只聽見內室傳來嬰寧嗤嗤的笑聲,不絕於耳。王氏說:「這個女孩也太憨了些。」吳生想見嬰寧一面。嬰寧對著牆壁,忍笑良久,才走出來,對著吳生一拜,就又返回內室,放聲大笑。滿屋子的人,無不為之粲然。
吳生自告奮勇,帶家人回去尋找當日的小村,已經屋舍全無,只有山花零落而已。吳生記得姨母的墳塋就在附近,可是墳頭湮沒,找不到了。王氏聽聞此事,疑心嬰寧是鬼,告訴他吳生的話,嬰寧並不害怕,王氏又安慰她從此找不到家了,她也不悲傷,只是孜孜憨笑而已。
王氏便留下嬰寧,讓她同其她少女住在一起。嬰寧每天一大早就來向王氏請安,只是喜歡笑,屢禁不止。即使狂笑也無損她的嬌媚,上上下下沒有不喜歡她的。母親想讓她和子服成親,又害怕她真的是鬼,偷偷地在正午時分看她的影子,和人沒有什麼兩樣,這才放下心來。
成親那天,嬰寧穿上鳳冠霞帔,愈發顯得美麗不可方物。人們讓她行新婦禮,她笑得前仰後合,到底作罷。本來子服擔心她憨傻,把兩個人房中的事說出去,嬰寧這次卻不肯洩露一個字。每當王氏生氣了,只要嬰寧一來,煩惱便煙消雲散了。
嬰寧最喜歡花,親戚家的好花都搜羅遍了,又偷偷典賣金釵,購買一些品種好的花回來。過了幾個月,家中牆邊階下,池塘旁邊,無一處沒有花的。西鄰的牆頭有一架木香,嬰寧常常攀到牆頭上,摘花簪在頭上或拿在手中賞玩,母親看了總要呵斥幾句,嬰寧只是不聽。
一天,西鄰的兒子在牆頭看到了嬰寧,一下子看呆了,為之傾倒。他看到嬰寧沒有避讓,反而笑靨如花,以為她對自己有意。嬰寧指著牆角,笑著下牆而去,西鄰子以為她是告訴自己約會的地點,心中狂喜。
到了晚上,西鄰子偷偷來到牆角,果然看到一個黑影在那裡,他急忙上前摟抱,解衣行不軌之事。忽然,他覺得下面劇痛,仔細一看,懷裡抱的哪裡是什麼佳人,原來是一截枯木。
西鄰家的人聞聲而來,問清了緣故,仔細一看,原來枯木的水淋竅裡藏著一隻小螃蟹那麼大的蠍子。他的父親砍碎木頭,殺死巨蠍,把兒子抬回去。半夜西鄰子就死了。
鄰居去府衙狀告王子服,說嬰寧是妖怪。幸好縣令素來佩服子服的才華,知道他為人正直,就判令鄰居家誣告。母親對嬰寧說:「你這樣每天傻笑,我早知道會樂極生悲。今天幸好縣令賢明,不做追究,不然家中女眷到公堂上拋頭露面,我兒子有什麼臉見人!」嬰寧正色,發誓永不復笑。
從此,嬰寧果然不再笑,故意逗她也不笑,但並不是滿面愁雲,從來也不見她臉上露出悲傷的神色。
一天,嬰寧對著子服流下眼淚,子服覺得很驚訝。嬰寧哽咽著說:「從前我們相處時日尚淺,所以我不曾對你說自己的來歷。我本是狐狸生的,親娘臨走前,把我託付給我鬼母。母女相依為命十幾年,才有我的今天。現在老母親獨自在葬在荒山野嶺,孤苦伶仃。我想為父母合葬,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子服答應了她。
於是尋到秦氏的墳墓,打開棺木一看,面目如生,嬰寧撫屍大哭一場,將秦氏與父親合葬。夜間,子服夢見秦公與秦氏姨母前來致謝,醒來後說給嬰寧聽,嬰寧說:「我已經見過父母了。」
過了一年,嬰寧生下一個男孩,抱在懷中,見人便笑,大有其母之風。
聊齋先生說,山中有一種草,叫「笑矣乎」,人聞了就笑不可止。嬰寧就像這忘憂草,見之忘俗,觀之可親。
每天一個老故事,我是姐姐的時光機,喜歡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