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指的是附著在骨頭表面的一層膜,對骨的生長和增長有著重要的作用,骨膜發生炎症,一般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是無菌性炎症,另一個是有菌性炎症,那麼,骨膜炎具體會有哪些臨床症狀,我們又該如何對這類疾病進行正確治療呢?
骨膜炎症狀
前面我們提到,骨膜炎可以分為無菌性炎症和有菌性炎症兩種,無菌性炎症一般全身症狀輕微,常可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畏寒等症狀表現。
而有菌性炎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發炎感染,這類情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患者最主要的症狀表現就是疼痛,如果是在神經周圍,這種疼痛可以牽扯到腰椎、頸椎等部位。此外,部分骨膜炎患者可表現為局部充血水腫、活動障礙,關節腫脹等表現。
骨膜炎如何正確治療
由於無菌性炎症骨膜炎所引起的症狀較為輕微,在治療上,我們主要可以通過口服藥物,理療、局部理療,熱敷、甚至於局部封閉來進行治療。
對於有菌性骨膜炎,首先應該要分清楚是由於周圍肌肉感染引起還是骨頭感染引起,然後在此基礎上,針對引發感染的細菌選擇相應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骨膜炎的飲食保健
對於骨膜炎患者來說,飲食上應講究清淡易消化,同時要富有營養,可以適當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鴨、鵝肉等,此外,對於辛辣刺激性食物需避忌,如辣椒、蔥、姜、蒜之類都不宜多吃。
總結
骨膜炎可以分為無菌性和有菌性骨膜炎兩種類型,對於這兩種類型所引起的症狀,在治療上採用的方法也是各有差異性,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應注意三個環節:明確診斷、有效綜合治療、及時功能鍛鍊,這幾點需及時做好,才能確保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