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看似毫無根據,但是都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充滿了智慧,像「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話就經常聽老人們提起,那麼這就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呢?
以前農村裡面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四合院的形式,一般都會在院子的外側築上一道圍牆,這樣可以防止晚上心懷不軌的人進入偷盜,是為了安全起見的一種方法。圍牆建好以後會在牆壁上開出一個門洞,這個門洞的高度是有一定講究的,必須要低於堂廳的高度,這樣人站在牆外就不會看到院子內的布局,這其實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做法。
而「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話中的過其實就是高的意思,主要講的就是大門的高度不要高於堂廳,以免家中運勢衰敗、人越來越少,這其實也是對人體健康的考慮。因為一旦大門比堂廳還要高,就會對院子形成一個封閉、壓迫感,降低院中的通風性能,讓房子長時間處於潮溼陰暗的環境中,時間一長肯定會對人體健康不利,另外人住在這種具有壓迫感的房子裡,會導致人的心情不舒暢,對人的心理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除此以外,在農村有很多的規矩,比如一棟房子,大門為主相當於長者,而堂廳為次象徵著後人,若是堂廳高於大門,相當於後者可以凌駕於長者之上,違背了倫理道德,這怎麼能行呢?肯定會不利於家庭和睦,也不利於事業的發展。
所以「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話,主要是從安全、健康、家庭和睦等等這幾個方面作出的總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朋友們,你們那裡有這樣的說法嗎?歡迎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