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劉萌萌 黃興報導)12月17日,發源於中國的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時間,太極拳愛好者們激動不已。
在新疆,小區、公園的健身場地,時常能看到熱愛太極拳的居民相約練習、切磋。
記者採訪了幾位數十年從事太極拳推廣的業內人士,了解太極拳在新疆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的故事。
他們為推廣而努力
79歲的方汝楫長期研究傳統武術發展史,是新疆唯一一位入選中國當代中華武林百傑名錄的武者。
「據記載,上世紀初,新疆就有人習練太極拳了,當時的省立中學(現烏魯木齊市一中)和新疆師範大學的學生表演了太極拳,讓觀眾耳目一新。」方汝楫說,1959年,新疆著名書法家王子鈍代表新疆參加全國第一屆運動會,表演了太極拳,受到好評,這也是新疆太極拳在全國盛會上的第一次亮相。
1989年,方汝楫發起並成立了新疆太極拳協會。
陳全勝的拳館裡,不少學員都是孩子。
就在前一年,一名叫陳全勝的年輕人告別家鄉來到新疆。陳全勝出生在太極拳的發源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村,拜師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國家武術高級教練陳正雷。臨行前,師父陳正雷囑咐他:「你是陳家溝人,家人在新疆,你不妨到新疆開武館,讓陳氏太極拳在全國遍地開花。」
31年後,已經50歲的陳全勝,以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自治區太極拳協會副主席的身份回憶當初在烏魯木齊推廣太極拳的情形依然滿懷熱情。
「起初,學拳的人寥寥無幾。」陳全勝說,當時,太極拳在市民眼中更像是一種老年健身活動,對年輕人強身健體的功效和自衛防守的技擊性知之甚少。
為了推廣太極拳,陳全勝和館裡的十幾名教練每天5點起床,在烏魯木齊市各大公園和廣場義務教拳,下午則去高校推廣,一年多後,陳全勝結識了數以千計的晨練者和武術愛好者,太極拳逐步被市民接受。
但這些並沒帶來收益,場地費、教練費讓拳館入不敷出。「家裡的車和房子都賣了,家人也不太理解。」陳全勝說,幸好,身邊很多的太極拳愛好者慷慨解囊幫他周轉,度過了艱難時光。
「到上世紀末,太極拳在新疆的發展達到了高峰,1999年,自治區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的慶典上,人民廣場上演了氣勢磅礴的『萬人太極拳集體表演』,特別震撼。」方汝楫說。
特克斯縣第一中學學生正在打太極拳。
太極拳走入千家萬戶
進入21世紀,在自治區體育局、體育總會的指導下,新疆太極拳的發展迎來了新階段。
2005年,中國陳家溝太極拳館新疆分館在烏魯木齊市正式開館,陳全勝出任館長,開始以拳館為基地推廣普及陳氏太極拳。他在紅山體育館和新疆體育中心設立了兩家武館,武館不僅教授太極拳,還教授其他武術拳種,學員有四五歲的兒童,也有年逾七旬的老者,更有眾多中青年人前來學拳。
「2006年6月,烏魯木齊舉辦了太極拳國際邀請賽,來自日本、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97支代表隊,812名運動員參加,一時間,烏魯木齊成為太極拳愛好者的聚集地。」自治區太極拳協會副主席朱明說。
近幾年,新疆組織了「萬人唱國歌 · 練太極」、「居家雲健身運動匯」、線上全民太極拳視頻大賽等活動,吸引了全疆乃至全國太極拳愛好者參與。而太極拳早已走進千家萬戶。
在莎車縣太極拳的「發源地」塔尕爾其鄉23村,無論是在村文化廣場、田間地頭還是村民自家院落裡,常常能看到身著白色、粉色太極服的村民打太極拳,不少是年輕小夥和姑娘。
這裡的「太極熱」始自2016年,時任自治區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總隊駐莎車縣塔尕爾其鄉23村「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黨金海便是一個太極拳愛好者。
剛駐村時,他每天清晨都會在村委會的院子裡練習太極拳。
「有些村民在村委會看到我在打拳,特別好奇,還有人悄悄模仿我的動作,我就招呼他們一起學。」黨金海說。
起初跟著黨金海學的只有兩三個村民,但他一點也不馬虎,不僅每天花兩個小時教授一招一式,同時還會講解太極文化精神。
「我跟著練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的精氣神變好了,現在每天不打幾遍就全身不舒服。」村民努爾麥麥提 · 依明說。
慢慢的,來學太極拳的村民越來越多。
「有外地人來村裡玩,看到我們在打太極,說感覺就像是個武林高手雲集的村子。」村民亞森 · 艾麥爾笑著說,還有人直接把他們村叫「太極村」。
「現在我接了黨老師的班,在村裡教別的村民打拳,今後我要帶動身邊的人更多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學習太極拳。」努爾麥麥提說。
15年來,陳全勝的拳館義務教習的拳友有數千人,會員也有上千人。
據自治區太極拳協會副主席朱明介紹,目前協會在全疆各地州都有獨立的分支機構,全疆註冊會員就有2萬多人,僅烏魯木齊市就有會員6000人以上,是新疆所有體育運動協會中會員最多的。
陳全勝(左)。
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今年5月,自治區體育局以巴楚縣、伽師縣的17個村為試點單位,推選出太極拳、健身操、廣場舞作為試點推廣體育項目,反響特別好,我們培養了30多名鄉村教練,7月我再去當地時,發現村與村之間也開始舉辦太極拳比賽,有600多名參賽選手。」朱明說。
12月19日,為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銀川路片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一群愛好者正在表演太極拳,一招一式、一拳一腳,盡顯功底。
「我聽說太極拳已經申遺成功了,我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我練太極拳20多年了,跟著社區參加了太極拳相關的表演上百場,今後,我們要創作跟太極拳相關的更多更好的作品去表演,讓更多人愛上太極拳。」愛好者張鈞說。
12月21日,在特克斯縣第一中學,800餘名學生正在習練太極拳,這是他們每天課間都會進行的一項健身活動。
學生阿迪巴 · 巴合提爾是班裡的太極拳高手,一招一式打得有模有樣。因為喜愛打太極拳,她經常當「領拳人」帶領班裡的同學們一起練習。
「以前我也不理解為何要學習這項『老年人的運動』,但是接觸後發現太極拳十分深奧且有趣,現在申遺成功了,作為一名青少年,我認為繼承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阿迪巴說。
目前,特克斯縣已在36所學校、26個教學點增設太極拳教學課程,讓學生們在強身健體的過程中,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方汝楫說,太極拳申遺成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如何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太極拳及太極文化,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才是更重要的。
太極拳申遺成功是件振奮人心的好事,朱明告訴記者明年協會將繼續開展「下基層」巡迴培訓服務把太極拳送到田間地頭。借著申遺成功的春風,太極拳在新疆將走得更遠。(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