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精細動作訓練如此重要,3個小遊戲讓寶寶手眼協調頭腦靈活

2020-12-26 騰訊網

寶寶進入1歲以後,他的種種進步會令你非常驚喜。除了慢慢學會走路和會說更多的話之外,他雙手及手指的靈活度,在這一年也會有很大提高。

對於手和手指的運用,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我們稱為精細運動。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1~2 歲寶寶精細運動發育的特點,我還會介紹一些有意思的小遊戲,可以幫助寶寶訓練他的手和手指。

發育特點:會亂塗亂畫、把東西裝進容器再倒出、打開或合上蓋子、摞起四塊以上的積木、傾向於用某一隻手

我們先來說說,這個時期,寶寶的精細運動發育有哪些特點。

1.隨便亂塗亂畫:在模仿幾次後,寶寶可以學會用筆,在任何平面上塗畫各種無意義的鴉。

2.翻過容器倒出裡面的東西:寶寶會很喜歡這個「遊戲」,把物品從盒子中拿出來,放回去,打開蓋子,合上蓋子,可以玩很久,這是他在探索空間概念,認識「裡面」和「外面」、「上面」和「下面」的不同。

3.會摞積木:可以摞起4塊或4塊以上的積木,然後推倒,再堆砌起來,樂此不疲。隨著年齡增長,摞起的積木越來越多,還會開始構造各種形狀,例如.「汽車」、「城堡」。

4.更常用某一隻手:寶寶在滿2歲時可以比較有傾向地表現出右撇子或是左撇子,但還未完全確定。

引導遊戲:恣意塗鴉、搭積木、捏小東西

發育特點知道了,那麼要怎樣鍛鍊寶寶手和手指的靈活度,以及手眼相協調的能力呢?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來練習。

1.恣意塗鴉

我介紹的第一個遊戲,是恣意塗鴉。

首先,給寶寶一支筆以及一張紙,溫柔地告訴寶寶:「這是筆, 筆可以用來畫畫,可以用來寫字」

然後,你示範筆要怎麼用:畫出簡單的線條與圖形,並告訴他畫的是什麼。比如「寶寶你看,媽媽在畫一條直線,像馬路一樣」。

一開始,寶寶可能並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但只要你帶著他重複幾次,他很快就會喜歡上這個「進行創作的」遊戲。

引起他的興趣之後,就可以手把手帶著寶寶畫了。當他可以把筆尖放在紙上塗抹時,就放開手,讓他自由發揮。每天或是每周應該有相固定的畫畫時間,寶寶可以和你一起享受這段融洽的親子時光。

不要指望寶寶在一開始就會按你的教導畫線、畫圖形。一開始的塗塗畫畫,可能毫無意義,或者只有他自己才明白是什麼。

等他慢慢習慣畫畫這件事後,你可以引導他模仿你畫直線、畫圖形。你先在紙.上畫一筆,然後把筆交給寶寶,讓他照著你的直線畫,只要畫了,就誇獎他。

你還可以賦予直線「馬路」、「筷子」 之類的具體事物的意義,可以令寶寶有更直觀的認知。

玩這個遊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畫畫時告訴寶寶圖形與顏色,目的並不是要寶寶學會認知這些,而是吸引寶寶注意,讓他對你的筆,以及「畫畫」產生興趣。

2.選擇畫筆時,記得選安全無毒的材料--最好是可吞食的。因為這一階段的寶寶,會因為好奇把筆放進嘴裡。

3.不要指望寶寶在一開始就能按要求在紙上作畫。當寶寶發現畫筆的有趣之處時,他很可能會在各種他可以觸及到平面上恣意發揮自己的創作欲。桌上、牆上,甚至電視屏幕上,都會留下他的作品。不要生氣,耐心引導,這幾乎是每個寶寶的必經之路。如果希望減少打掃戰場的工作量,建議選擇可水洗的蠟筆。

2.搭積木

第二個遊戲是常見的搭積木,我給你介紹1種玩法。

把8塊小積木放在桌子上,你用其中4塊積木堆成塔。然後讓寶寶模仿你,把剩下的4塊積木像你一樣一塊一塊地放到塔上面。

如果他感覺有點難,你就用手指著積木該放的位置說「放在這兒」,但不動手幫他。

如果寶寶還不會,就幫他把一塊積木放在另一塊上。誇獎他,並漸漸減少對他的幫助。

無論用哪種方法,寶寶每放對一塊,都要鼓勵和表揚他。

和寶寶玩堆積木時,還有4個小技巧:

1.起初使用大積木,逐漸換用小積木。

2.為了堆起的積木不易倒,可用帶磁性的積木。

3.開始時用大積木做堆積木的底,然後給寶寶一塊較小的積木讓他放上去,再給一塊更小的,再讓他放上去。

4.可以慢慢增加積木的數量,並不斷改變堆砌的造型。

3.捏撿小東西

第三個我要給你介紹的遊戲是捏小東西,這.個遊戲是為了鍛鍊寶寶更加精細地運用拇指和食指的能力。

先在桌面上撒下幾塊小積木,然後你用拇指和食指把小積木撿起來,放進碗裡,邊做邊告訴寶寶你在做什麼。

接著讓寶寶模仿,如果寶寶不明白,可以手把手教。

一開始,寶寶可能會用整個手去抓,但慢慢他會更精細地運用拇指及食指「捏」。當寶寶能順利完成,記得表揚並獎勵他。

然後再引導寶寶撿出積木,同時用語言及手勢告訴寶寶,這是「碗裡面」,這是「碗外面」,鍛鍊精細動作的同時幫寶寶理解空間的性質。

隨著寶寶長大,這個遊戲可以更複雜:準備3隻不透明的小碗,把小積木隨機放到其中一個碗裡,然後快速移動三個碗的位置,讓寶寶猜猜看,東西在哪個碗下面。

還可以讓寶寶練習用勺子將碗裡的小積木舀出來,餵給小玩偶吃。

除了上述遊戲,套圈圈,撕紙、摺紙,玩敲打樂器,玩-些簡單的拼圖遊戲,讓寶寶在餐桌上自己用勺子吃飯等,都是不錯的鍛鍊。

2種發育異常,請諮詢醫生

如果寶寶達不到1~2歲時精細運動發育相應的裡程碑,雙手和手指顯得很笨拙,無法靈活自如地運用自己的手部和手指,那麼你可能需要諮詢專業的兒科醫生做進一.步評估及檢測。這些情況可能包括:

1.在滿1歲時無法將兩塊積木握在手心,或是無法將兩個食指相對。

2.在滿18個月時仍無法靈活地運用拇指及.食指捏起小物品,無法堆砌起4塊以上的積木,不會抓握筆進行塗鴉,不會翻書頁,不會用手指指向各種物品等等。

當然你也不用過於擔心,配合兒科醫生定期監測寶寶的精細運動發展狀況,比起具體某個時間點的狀態,我們更關注寶寶的進步情況。

1~2歲是寶寶精細運動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已經會會亂塗亂畫、也可以把東西裝進容器裡再倒出,甚至會打開或合上蓋子,摞起四塊以上的積木也難不倒他了。

你可以抓住這個時機,給寶寶玩一些有趣、簡單的桌面遊戲,比如畫畫、搭積木、捏小東西等,用來鍛鍊寶寶手部的靈活性,同時也可以給寶寶輸入空間的概念,令寶寶有全面的提升。

相關焦點

  • 2~3歲幼兒培養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遊戲!
    4-6個月學吃的教育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內容是讓孩子學習自己吃,不但可以用手抓,還可學習用勺吃。看到碗中、盤中的食物,用小勺舀起來並送入口中,對1歲內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手眼協調的極好訓練。當孩子2、3歲時他應該能熟練使用小勺並學習使用筷子。僅靠一日三餐來學習使用,機會略顯不足。可以用「過家家」遊戲來做練習。比如在碗中放些棗(去核幹棗)、小饅頭、大米花等食品,在孩子周圍放上玩具娃娃,小動物,玩具汽車,小拖車……然後讓孩子把不同的食物舀出來餵娃娃、餵動物、放入車中運走。
  • 0-12個月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寶寶心靈手巧,越玩越聰明
    大運動 就是翻身、坐、爬、站這些,精細動作 其實就是「小動作」,通過小肌肉完成的細小動作,比如用手抓東西、捏東西、搭積木、塗鴉等,也包括手眼協調能力。而且精細動作也和大運動一樣,是從出生後逐漸發展的,下面這張表就是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大致規律,家長們也可以對應參參考,初步判斷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水平的高低。接下來就來詳細說說,0-12個月的寶寶,在不同月齡,該如何通過遊戲訓練手部精細動作。
  • 精細動作決定大腦發育,適合精細動作的1-3歲寶寶玩具,看看你做對了...
    精細運動也如同蓋房子,前期基礎打的好,後面的發展才不會差。所以儘管是分月齡介紹,但是如果發現寶寶有錯失或跳過的部分,還是建議補上哦。除了繼續1歲之前的日常訓練,1歲之後寶寶的小手更靈活了,手眼協調能力更強了,可以玩的遊戲也明顯有趣了許多。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決定寶寶的精細動作的要素有5個:它們分別是「手指動作」、「抓握力量」、「雙手協作」、「手眼協調」、「手腕靈活和穩定程度」。
  • 【免費領取】兒童手眼協調訓練資料包
    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不僅和身體智力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也會影響幼兒情緒情感、個性、社會性的成熟。穩定的手眼協調技能的發展是孩子成長發育中適應性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然而,手眼協調技能是譜系兒童常見的弱項之一,一個孩子可能有良好的精細運動技能,但是他的手眼協調能力也可能由於他的感知覺問題而相當地低下。
  • 如何訓練寶寶「精細動作」?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越練越聰明
    如何訓練自家寶寶手部的靈活度,就成了很多父母關心的問題。孩子笨手笨腳,大多是父母忽視了精細動作的訓練朋友家琪寶現在5歲了,在幼兒園學習了很多東西。當跟著媽媽閱讀一些故事,以及背一些古詩什麼的都表現的很好。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寶寶被幼兒園「退貨」了小秋的兒子今年3歲,上個月送到了家附近的一個幼兒園,誰知沒過幾天兒子就被「幼兒園」退貨了。
  • 寶寶在0-12個月的媽媽們注意囉!你知道1歲以前如何幫助寶寶發展精細動作嗎?
    什麼是精細動作?精細動作的發展到底有哪些好處?在家裡,如何幫助寶寶發展精細動作呢?今天給各位家長帶來的分享就是針對0-12個月寶寶的精細動作發展的乾貨、乾貨、乾貨(重要的事情需強調!)。>,此外,精細動作發展也包括腳和腳趾,手眼的協調能力。
  • 手部精細動作發展直接影響大腦發育!這些0-3歲手指鍛鍊遊戲趕緊收藏!
    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技能主要分兩大塊: 也就是說,要促進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就要多做手和手指的運動、多進行手眼協調能力訓練。 在這個階段,我們的遊戲重點是鍛鍊手指靈活性、手眼協調能力。 1、撿毛球遊戲道具:小毛球/小車車/小鈴鐺等寶寶喜歡的小玩具。
  • 0~6歲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方法大全!
    當我們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我們手的抓握、捏起、穿等動作,以及眼睛和身體各個方面統一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精細動作是大動作的一種延伸。有心理學家說,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動作是智力的磚瓦。寶寶小手精細動作的發展對於寶寶具有重要意義,各月份寶寶可進行下面具體的訓練。1個月的寶的雙手是捏拳的,如果輕輕地碰他的手掌,他會把拳頭握得更緊。
  • 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有多重要?提高寶寶的專注力,讓娃更聰明
    本文字數:約1270字閱讀時長:約4分鐘寶寶2歲的時候身體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是培養手眼協調能力的關鍵期。寶寶在這個階段精力旺盛,喜歡探索很多東西,不停地動來動去。家長們也會在這個時候跟寶寶互動,鍛鍊寶寶自己動手能力,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服。那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手眼協調真的重要嗎?手眼協調能力的重要性手眼協調就是需要手眼配合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寶寶有足夠的能夠做一件事,這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 提高手眼協調能力是關鍵!
    手眼動作的協調是指人在視覺配合下手的精細動作的協調性,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覺能力而組成的。手眼不協調不屬於生理問題,屬於視動統合能力,是學習能力的一種,如果手眼協調能力不足,孩子就很容易出現寫字顛倒、歪歪扭扭以及其他問題。
  • 手眼協調、感覺統合、前庭覺、本體覺....都是些什麼?重要嗎?怎麼練?
    比如精細動作、手眼協調、前庭覺、感覺統合等等。感覺這些能力對於孩子來說都很重要,不能錯過。但是,對這些不明覺厲的詞語,理解得又有一點朦朦朧朧。相信大多數新手媽媽和我之前是一樣的。於是,我花了一周時間好好的整理了各種書籍資料,結合自己的理解,這篇文章給這些時髦的育兒詞彙祛個魅。好好說說這些概念分別是什麼?對於孩子來說到底重要不重要?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幫孩子發展它們?
  • 想要寶寶頭腦更靈活,卻不知道咋做?家長不妨來聽聽醫生的建議
    1、給寶寶補充DHADHA對於寶寶智力發育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讓他的大腦更靈活,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顯著提高。而且,適當攝入DHA還有利於寶寶視、觸、聽覺等神經系統的發育,助他愈加耳目聰明,四肢靈活、頭腦更聰明。
  • 一歲以上寶寶3個鍛鍊手部能力的小遊戲
    大家好,我是居家的小男人!寶寶進入一歲以後,他的種種進步會令你非常驚喜,除了慢慢學會走路和會說更多的話之外,他雙手及手指的靈活度在這一年也會有很大提高。對於手和手指的運用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我們稱之為精細運動。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一到兩歲寶寶精細運動發育的特點。
  • 全腦啟蒙:精細運動讓寶寶更聰明
    精細運動指的是身體小肌肉運動的協調,主要是手部靈活動作,手眼協調的能力。
  • 兒童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家長們可收藏練習
    精細動作能力指兒童主要憑藉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它不僅是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個體其他方面發展的重要基礎。那精細動作是如何影響小朋友的呢?嬰兒最初手的動作通常不是手指的動作,而是整個手掌一把抓,通過兒童生理的發育和反覆練習手部精細動作,能夠促進手指分化和雙手的協調動作,手也會變得越來越靈活,在訓練的過程中還會增強小肌肉的力量。
  • 【精細動作】1-72個月兒童精細動作訓練指南,老師和家長們快收藏起來!
    另一個叫精細運動,或者叫小肌肉運動或隨意運動。精細運動的發展主要是指手的運動,手部小肌肉精細動作的技巧性、靈活性,和雙手配合、手眼、手口等協調能力,像抓、握、捏、倒、舀、剪、擰、穿、敲、撕、插等動作。02精細動作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 ...百元以內的0-1歲寶寶玩具清單,包含安撫玩具、精細動作、益智早教
    寶寶還沒出生時,爸爸媽媽們就已經為寶寶開啟了買買買的大門,看到好看的、好玩的玩具先囤起來,沒準什麼時候就能玩上呢,可是發現好多囤貨1歲前的往往都沒辦法玩,難道1歲前的寶寶就應該吃吃吃、睡睡睡嗎?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適合0-1歲寶寶百元即可購買的玩具,涵蓋安撫玩具、精細動作、益智早教,不想讓寶寶錯過這個時間段就趕快收藏起來吧。
  • 0~3歲寶寶最愛的「躲貓貓」遊戲!培養精細動作,小手更靈活!
    我發現寶媽們平時都很重視親子共讀,但一提到如何選擇繪本、進行親子共讀,卻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確,讓寶寶從小接觸閱讀,好處真的太多了!不僅能幫助開啟認知、語言啟蒙;在想像力開發、思維訓練、精細動作鍛鍊等方面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