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的名字叫做「九宮圖」,與中國傳統文化裡的「洛書」關係非常密切。我們按照這張圖片,以肚臍為中心區,把肚臍外圍分成八個部分。即肚臍為第5區,肚臍正下方為第1區,肚臍正上方為第9區,肚臍正右方為第3區,以此類推。按照九宮圖用捉悸痞」腹部按摩法進行腹部按摩。
河圖布數口訣: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
臟腑歸屬區域歌:一區屬腎二屬脾,三肝四膽五歸臍,六為大腸七為肺,胃心分屬八九區。
第1區,腎系區域。主腎臟病、膀胱病。耳病、骨病,腰脊肩背部的肌肉僵硬疼痛。
第2區,脾系區域。主脾虛引起的各種身體虛弱、痰溼泛濫、消化不良、習慣性出血證等。長期按摩第2區還能緩解憂思抑鬱的低落情緒。「脾在志為思」。
第3區,肝系區域。主肝臟虛弱症,如視力減退、肢體麻木、手足顫抖、關節拘攣等。
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說:「女子以肝為先天」,所以很多婦科疾病會在第3區找到反應點。經常按摩該區域還可以治療緩解肝腎陰虛型的小兒多動症的症狀。
第4區,膽系區域。主膽病,如口苦、眩暈、膽怯、喜歡嘆氣等。
第5區,中央區,臍部。神闕穴,古來禁針宜灸,是宜補不宜瀉的意思。
第6區,大腸系區域。主大腸津液虧虛,大便乾燥、便秘、便難、頭暈、口臭等。
第7區,肺系區域。主肺病,如咳嗽、哮喘、氣管炎症、鼻炎、咽炎等。肺臟虛弱造成的氣短、無力、面白、精神不振等症狀。很多皮膚疾病會在第7區找到反應點。「肺主皮毛」 。
第8區,胃系區域。主胃部疾病,各種慢性胃疼、反酸、嘔吐、打嗝、胃脹等。肝木氣盛會克制胃土,造成足陽明經的各種反應。所以因為氣惱或者情志不舒造成的頭痛和女性乳房脹痛,按摩第8區的反應點會取得效果。
第9區,心系區域。心臟的功能不足或衰退造成的各種心慌、心悸、胸悶、乏力、心前區疼痛、頭暈、健忘等症狀,按摩第9區的反應點都會取得效果。心腦血管異常造成的眩暈、失眠,按摩第9區的反應點也會有效。
點『閱讀原文』查看更多中醫技術
點『再看』發表評論和網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