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三不》快樂人生的三要素:不生氣、不計較、不抱怨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康 德
「人生在世都想獲得他人的認可,尊重。打從心底裡都想證明自己的價值,追求更好的自己和更高的生活質量……」這句話是《修心三不》這本書的前言。
這本書的作者「馮濤」,用最樸實的語言及強有力的事例,證明了「快樂人生」的三個要素:不生氣、不計較、不抱怨。
把控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不生氣是成就卓越人生的大智慧。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因為一些人和事而生氣,讓我們在學習、生活和待人接物損失極大,不僅讓我們變得煩躁,而且使我們心胸狹窄。
生氣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擾亂我們的心境,惡化我們的人際關係,破壞我們的人生幸福。更為嚴重的是,生氣還是摧殘身體健康的罪魁禍首,會加速我們的衰老。我們雖然不能做到無貪無嗔無痴,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不生氣,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人生。
不計較是造就豁達心胸的大學問。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也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因為沒必要。
不抱怨是獲得幸福生活的秘密所在。「對過去不悔,對現在不煩,對未來不憂。」遠離抱怨能夠讓我們幸福、快樂地生活。
在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與其耿耿於懷,不如放下心結,整裝待發,為下一次的奮鬥做好準備。
破解屬於自己的情緒密碼
達爾文提出,人類在繁衍生息中要爭取最大的進化優勢。當趨利避害的心理和行為已經深深烙印在基因裡時,人們會體現出兩種相反的情緒——積極正面的情緒和消極負面的情緒。
情緒的產生,除了跟外界的刺激有關,也跟這個人的主觀意識有關。
想要真正了解不同的情緒,除了了解情緒的理論知識,還有特別重要的 一點,就是認真去體察、分析和總結自己的感覺,才能真正破解屬於自己的情緒密碼。成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
現代社會快速發展,每個人都會收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如果我們不能直面自己的情緒,不對負面情緒加以控制,不僅會對他人造成傷害,長此以往,還會給自己帶來嚴重影響。每個人都有兩種心理,一種是理性心理,另一種是情緒心理。
負面情緒是一滴墨,能迅速染黑我們心靈的湖泊。要想控制負面情緒,不讓情緒失控,我們需要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不要做激烈的抵抗。最好的方法是梳理,理清情緒的問題根源,把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正面的情緒。最後做到和自己的情緒握手言和,和諧共處,真正成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人的情感是複雜多變且不容易控制的。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體現。有效地管理和調控自己的情緒,就能夠改變自己的處境,面對不如意的現實。
成功的前提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更是我們身心健康的保證。一個理智的人,處理事情時,不會感情用事。相反會用理性去支配自己的言行舉止。因此,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來控制感性,把握情感的流向。
給頭腦降溫,熄滅心頭怒火
憤怒會使人喪失理智,會讓人做出不計後果的言行。生活中,每個人都免不了動怒。憤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通常它還是健康的。但當它不受控且變得有破壞性時,會導致你在工作、人際交往甚至一切生活中出現問題。
如何消除憤怒的具體方法:
(1)請可信賴的人幫助你,當看見你動怒的時候,就及時提醒你。當你接受信息後,試著努力推遲動怒,看看自己在幹什麼。
(2)不總是對別人抱有期望。
(3)當你憤怒時,請冷靜思考,提醒自己不要消極看待事物。
(4)主動控制,用道德和意志修養來緩解和降低憤怒的情緒。
(5)學會假裝動怒,例如提高嗓門或板起面孔。
(6)給自己10秒鐘的時間來冷靜地描述自己和對方的感覺,換位思考。
(7)學會允許別人選擇其言行,就像堅持自己的言行一樣。
(8)改變自己的心態。用疏導的方法將煩惱與怒氣引導到高層次,升華到積極的態度上。
總之,一個人必須提高自己控制憤怒情緒的能力,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緒的波動。深悟「淡定」二字的含義。
嫉妒是人生的一記暗傷
俗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別人的成就,我們不去心懷嫉妒。嫉妒別人容易消磨自己的鬥志和銳氣,要學會平靜地看待別人所取得的成功,這是擁有幸福人生的秘訣。
不要讓恐懼深入自己的心中
羅斯福曾說過「克服恐懼最佳的對策,就是勇敢地面對它。」可見,恐懼源於我們自身,發自我們內心。恐懼是一種基本的情緒。我們只要用理性和行動控制自己的想法,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用積極的行動激勵自己並相信能夠戰勝恐懼。
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禍根
所謂猜疑,無非就是無中生有地起疑心。思想家培根曾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黃昏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
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你的事業。」猜疑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有了猜疑之心,無論是對待朋友,還是看待事實,都無法站在一個理智的層面去判斷,反而會憑藉一點表面現象,作出主觀臆斷,隨意誇大並進而扭曲事實,甚至無中生有,從而破壞人際關係。
猜疑是心靈閉鎖者人為設置的心理屏障。無論在今後的生活中還是工作中,只有敞開心扉,求得彼此之間的了解溝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閡、排除誤會,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理解。
克服抑鬱,遠離不良情緒困擾
心理學家們認為,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加大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再加上經濟拮据、失業和下崗等各種因素,抑鬱等發病率會增加。嚴重者會出現自殺,即抑鬱症不僅會影響人的工作和生活,還會危及生命。
如何排解抑鬱情緒,還自己一個快樂人生,方法如下:
(1)向親友傾訴。傾訴的過程就是一個不良情緒釋放的過程。親友們的理解和支持,有利於不良情緒的釋放。切記不可完全依賴,一定要學會讓自己變堅強,多有正面情緒的釋放,養成不積累情緒垃圾的好習慣。
(2)適當運動。適量的運動會產生許多對身體有益的激素,可以使你遠離不良情緒,萬不可過度。
(3)放鬆自己。學會找到可以緩解壓力和釋放情緒的地方,例如唱K、做瑜伽等,做一切自己喜歡的事。
(4)注意飲食。適當吃一些高熱量、有健腦作用的食品。少吃零食和刺激性食物。
《修心三不:不生氣不計較不抱怨》通過哲理和故事告訴我們:生氣,傷人傷己;計較,累人累心;抱怨,天怒人怨。與其生氣,不如爭氣;與其計較,不如努力;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如果您想要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即可,3本書只要79元。
全3冊《口才三絕》+《為人三會》+《修心三不》
《修心三不》讓你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抵達寧靜、圓滿、富足的人生境界。
無論你是淺嘗輒止,還是深入探究,裡面都藏有值得你去借鑑、學習甚至挖掘的深厚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