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運動品牌,不是阿迪耐克李寧特步,而是市價超千億的它!

2020-12-09 不凡智庫

文:津木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認知越來越重視,大多數人的身體已經呈現出亞健康狀態。如今,為了改善亞健康狀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鍛鍊的方式來增強體質。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體育愛好者已達6億人。如果按照目前的發展程度,到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0億,從事體育的人數將超過600萬人。

隨著熱愛體育的人越來越多,體育產業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此前,在中國運用體育的產品幾乎都是崇尚國外品牌的,比如耐克、阿迪達斯等,但現在國內體育品牌的崛起,讓更多的人不約而同地看到了國內體育品牌的實力,安踏、李寧、特步等也開始在國際舞臺上大舉進攻,讓原本佔據主導地位的國際品牌感受到危機感。首先威脅到耐克、阿迪達斯地位的就是國產品牌安踏。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我國體育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湧現出一大批國內知名體育用品品牌,如李寧、安踏、鴻星爾克等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到2017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已達2.2萬億元。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這些民族品牌的發展逐漸趨於兩極分化。一些民族品牌做得並不好,比如2018年宣布破產的德爾惠。而一些民族品牌發展得很好,甚至走上了國際化道路,比如說以李寧和安踏為代表。

事實上,早在2012年,安踏就超越李寧成為中國最大的體育品牌。經過多年的發展,安踏更是將李寧遠遠地甩在了身後,其業績甚至超過了李寧、特步和361°的總和,成了當之無愧的「中國鞋王」。安踏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安踏全年收入339.3億元,同比增長40.8%;實現淨利潤186.6億元,同比增長2.4%。事實上,安踏已連續5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市值2243.5億港元,成功超越安德瑪,成為全球第三大體育品牌。

安踏董事長丁世忠表示,與國內體育用品企業相比,安踏沒有競爭對手,因此安踏將競爭對手確定為耐克和阿迪達斯這兩大體育巨頭。說到這裡,不得不提的是,10年前,李寧曾經紅極四方。李寧的創始人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點火,讓這個品牌頓時聲名鵲起。因此,李寧當年的銷售額達到67億元。到2009年,李寧的銷售額已經超過阿迪達斯,與耐克接近。

但2008年之後,李寧在中國拿下了義大利品牌樂途在中國的經營權之後,非但沒有幫助到李寧,反而還成了李寧的累贅。不僅如此,因為在奧運會後短暫的成功中,李寧的高層逐漸迷失方向,其決策也屢屢出錯,導致每年虧損19.8億元,面對安踏13.59億元的利潤,毫無疑問讓李寧在業內的體育品牌老大易主給了安踏。

安踏創始人丁世忠出生在素有「中國鞋都」之稱的晉江。1972年丁世忠出生於福建晉江一個普通家庭。丁世忠的家庭並不富裕,甚至連一輛摩託車都買不起。丁世忠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買一輛摩託車,為了實現這一願望,丁世忠17歲時就輟學,告訴父親自己想北上經商。但當時丁世忠的父親剛從親戚朋友那裡借了5萬元,和晉江的很多人一樣,開了一家鞋廠。丁世忠最終說服父親借給他1萬元,在晉江買了600雙鞋,踏上了商旅。

剛到北京時,丁世忠由於人生地不熟,又年紀輕輕,沒人願意和他做生意。丁世忠在市內各大商場走來走去,終於用自己的毅力給商場的一位租戶留下了深刻印象,並同意讓他把鞋子放在櫃檯上。來自晉江的鞋子質量自然沒什麼問題,丁世忠的600雙很快就賣完了。鞋子賣完後,丁世忠回到晉江,重新進貨在北京銷售。就這樣,丁世忠在短短4年時間裡賺了20萬元。帶著這筆錢,丁世忠回到家鄉晉江,創辦了自己的製鞋廠,取名安踏。

經過多年的發展,2007年安踏成功地在香港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福建體育品牌。但公司創始人丁世忠似乎並不滿足於安踏的現狀。丁世忠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的夢想不是成為中國的耐克,而是成為世界上的安踏。丁世忠沒有食言的,正帶領安踏對耐克和阿迪達斯發起了一場強有力的攻擊。

除了通過提升品牌影響力之外,丁世忠也深知產品開發的重要性。於是,丁世忠專門成立了研發部,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據摩根史坦利稱,過去5年,耐克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約17億美元。在研發期間,安踏將不定期收集上萬種中國人足型的數據。基於這些大數據,做出更加適合中國人腳型的運動鞋,可以說安踏在產品創新上下了很大功夫。

做好本土品牌穩定國內市場,收購國際品牌進入國外市場,在成為「世界安踏」的道路上,安踏公司精心布局,大膽進取,才取得今天的成績。我相信安踏的未來會不斷成長,期待其未來的表現。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特步銷量破百萬!即將取代李寧鞋王稱號?
    特步一躍成為了中國「新鞋王」,兩月銷量破百萬,打敗李寧和安踏,可以說是特步在成年禮中取得的最佳成績。而面對特步的驚人逆襲,同為國產運動品牌的李寧和安踏真的會欲哭無淚嗎?
  • 中國運動鞋品牌排名:特步第三,安踏第二,第一當之無愧
    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十分的迅速,也湧現出了很多不錯的品牌,而這些品牌大多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拿運動品牌來說吧,就有很多不錯的國產運動品牌,也是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中國運動鞋品牌排名:特步第三,安踏第二,第一當之無愧。
  • 背靠阿迪耐克,它在中國開了8000家直營店,年入帳336億直逼安踏
    背靠阿迪耐克,它在中國開了8000家直營店,年入帳336億直逼安踏推薦語:在我國有一個全新崛起的運動品牌之王,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營收都遠超過李寧、特步、361度等,目前正在高端運動界越走越遠,它就是安踏。
  • 安踏/李寧/特步/361度/匹克,國產5大運動鞋品牌哪家強?
    國產運動鞋品牌不論按國民度和市場份額,都逃不過這5家:安踏/李寧/特步/361度/匹克,那麼它們各家到底有什麼長處和需要避的坑呢?曾經的中國運動品牌老大,在潮流、球鞋圈的討論之中,李寧的討論熱度似乎一直高於安踏,但在資本市場上,這兩大國內運動巨頭之間的格局早已產生了變化
  • 業績「急轉彎」 安踏、李寧、特步等本土運動品牌打響「突圍戰」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僅下降了不到25%,而同期阿迪達斯在中國的銷售額下降了58%。」6月底,《經濟學人》在其一篇關於安踏的報導中這樣寫道。距離上述報導半個月後的7月中旬,作為本土運動品牌的排頭兵,安踏率先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最新營運表現並發布盈利預警。公告顯示,若按綜合基準,不計分佔合營公司虧損,該公司預計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同比下滑不超過25%。
  • 李寧興衰真相揭秘:中國體育品牌營銷20年
    隨著李寧創始人李寧以夸父逐日的英姿繞場一周,點燃奧運聖火。李寧這個體育品牌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年,李寧品牌銷售額83.87億,榮登國內運動品牌第一的寶座,國內市場份額直追阿迪耐克。隨後,李寧啟動高端化、國際化戰略,布局核心城市和海外市場,劍指國際體育巨頭NIKE、ADIDAS。
  • 安踏、李寧、特步及361度相繼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
    近日,安踏、李寧、特步及361度相繼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受疫情影響,國內四大運動品牌的零售額同比下降均達到20%。但業內認為,未來隨著疫情對本土影響減弱,預計國內居民運動需求將出現較強烈反彈,看好本土運動龍頭品牌的發展。
  • 中國又一品牌倒下!市值曾超千億,現嚴重虧損,負債34億破產!
    中國又一品牌倒下!市值曾超千億,現嚴重虧損,負債34億破產!如果說到鞋業哪裡最發達的,大家肯定會說是福建省了,在那裡誕生了多個上千億市值的品牌,比如安踏體育,361度,特步等,這些體育品牌都在晉江,有些品牌是常青樹,現在都還很火爆,但是一些品牌,雖然曾經市值高達幾百億或者上千億,但是現在陷入嚴重虧損,已經處於瀕臨倒閉的狀態。
  • 阿迪耐克最「強」對手出現!市值破千億,現已逆襲全球行業前三!
    文:西米2008年,李寧作為北京奧運會點火人,這讓李寧公司一時間風光無限。到2009年,其銷售額甚至超過阿迪達斯,成為中國市場第二。當年,中國動向買斷了Kappa的經營權,把這個義大利品牌做得風生水起。
  • 品牌資訊:阿迪、安踏、斯凱奇、李寧、安德瑪、特步、匹克、喬丹體育
    據天貓平臺數據顯示,安踏集團旗下多個品牌位列其所在類目的前列。安踏品牌位列運動鞋服類目第三,國內第一;斐樂品牌位列運動鞋服類目第五;迪桑特位列運動鞋服類目第十八;安踏兒童位居母嬰鞋服類目第四,斐樂兒童排名第九;可隆體育增速達到101%,位列戶外鞋服類目第十二名;此外,亞瑪芬集團旗下始祖鳥、薩洛蒙等品牌均進入戶外鞋服類目前二十名,增速領先行業,成為集團電商增長的新引擎。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達斯、特步、李寧、FILA、舒華、361度
    近期,特步品牌超10年的形象代言人謝霆鋒同意認購特步國際500萬股股份,成為該公司股東。 特步品牌在2001年創立之初,就邀請了謝霆鋒出任品牌形象代言人,至今已超10年。特步國際表示,此次認購事項是公司拓展資本及股東基礎的機會,也可加強集團與認購人的關係。
  • 營收超李寧特步361度3家之和,安踏制霸國內,收購斐樂功不可沒
    安踏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運動市場上的優勢。過去7年裡,安踏一步一個腳印完成了對國內同行超越。2012年安踏營收首次超過老大李寧,登頂霸主。 2013年,安踏實現的淨利潤超過李寧、特步、匹克、361度四家公司淨利潤之和。而到了2018年,安踏的營收已經比李寧、特步、361度三家營收總合還要多了。
  • 「特步們」的「近火」與「遠憂」
    如今,特步新增「特不服」商標,究竟是為了避免被其他企業搶註,亦或是準備藉此推出一條全新的品牌線呢?要知道,此前特步曾贊助過《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綜藝,若特步藉此契機推出一條更年輕、更潮酷的品牌線,以拉近和李寧、安踏之間的距離,也不是不可能。
  • 除了李寧安踏,中國運動品牌還有它,港交所上市比螞蟻還搶手
    最近,我國本土運動品牌「李寧」市值破千億了。今年恰好是李寧創牌的 30 周年,經歷了大起大落,如今的李寧成為了「國潮」代表,登上了國際時裝周。李寧作為運動品牌,今天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李寧本人的名人效應,也離不開正確洞察市場的運營策略。
  • 中國「第一服裝品牌」誕生,同時擊敗李寧和森馬!一年進帳339億
    尤其是疫情期間,宅在家裡難免會囤積脂肪,這讓運動健身迎來觸底反彈,而且會反彈的很徹底,很長遠。而想要運動,就少不了配套的裝備,那麼你知道我國第一服裝品牌是哪個嗎?不是李寧不是360,而是它。這就是安踏ANTA。
  • 品牌資訊:阿迪達斯、安踏、耐克、李寧、斯凱奇、特步、探拓戶外
    據了解,第一階段安踏計劃將11個省區市的3600家店鋪大部分轉型為品牌直營。到2025年,安踏門店的直營佔比將達到70%。 其實這不是成龍團隊與李寧品牌的合作伊始,早在今年1月份,「李寧」成立30周年之際,巴黎時裝周上李寧就與成龍合體亮相,宣布合作聯名。
  • 反超361度,特步憑什麼躋身中國體育品牌Top3?
    這恰如他們率領的企業在中國體育品牌的排位——安踏穩坐「第一」,而特步則剛剛擺脫頹勢,反超361度,躋身Top3。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這是丁水波最喜歡的歌,此時吟唱一定別有滋味。 三年,鷂子翻身 特步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在2002年創立品牌之前,它只是一家默默無聞的代工廠。
  • 李寧,到底是運動品牌還是潮牌
    李寧有雙重定義,一個是李寧人本身,一個是運動品牌李寧今天說說品牌李寧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對李寧本身並沒有太多了解,提到李寧第一印象一定國產運動鞋30年前中國基本沒有自己的服裝品牌,更別說運動品牌了,李寧憑藉自身影響力勢迅猛發展,那句,一切皆有可能的廣告語,更是深入人心
  • 別再買阿迪耐克了,這12雙國潮運動鞋已經完爆巴黎世家了!
    在人人匡威、天天阿迪  頓頓耐克的年代  你們有多少年沒穿過國產運動品牌了呀  也不看看那些國產品牌  什麼鬼樣子哦  要不是我學生時期  消費沒有自主權  只能趁超市甩貨時隨便買兩件  (被媽逼的)  不然打死我也不會穿  比美特斯邦威還土的  特步、361°、安踏和李寧的!
  • 中國第一服裝品牌誕生,一年進帳339億,同時打敗李寧和森馬
    近幾年,隨著人們對於健康越來越重視,紛紛開始健身,從而促進運動休閒服飾的消費。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運動品牌有森馬、李寧、特步等,這些都是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其中,有一個運動品牌強勢崛起,一年進帳339億元,同時打敗李寧和森馬,成為中國第一服裝品牌,它就是「安踏體育」。安踏成立於1991年,原本是福建晉江的一家普通製鞋廠,主要給國外知名品牌做代工。誰也沒料到,經過30年的發展,安踏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國內第一的運動品牌,在國際上僅次於耐克和阿迪達斯。